胸腔积液的护理
《胸腔积液护理》ppt课件

心理社会评估
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恐惧、
了解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评估其社会支持状况,包括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医疗资源的利用等。
营养状况评估
01
02
03
饮食状况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饮 食结构、进食量等,评估 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 险。
处理
首先排除引流管打折、受压等外部因素,如确定为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根据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若无效考虑更换引流管。
患者呼吸困难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01
立即为患者调整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同时
通知医生。
密切观察
02
持续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
报医生。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液体产生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当这 种平衡被打破,如产生过多或吸收减少,就会导致胸腔积液 的形成。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大量积液时 ,可能出现心悸、端坐呼吸、甚至休克等症状。
诊断方法
胸腔积液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CT等。通过检查可以了解积 液的量、分布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 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胸腔积液分析,以确定积液的性质和病因。
生活指导
饮食建议
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
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调适
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因疾病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家属和医护人 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随访及复诊指导
胸腔积液护理PPT课件

2).休息: 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 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 息。同时提供病人合适的环境,如室温适宜、环境 安静、空气流通等。
3).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 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 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病人多 饮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 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三)恶性胸腔积液
包括原发病和胸腔积液的治疗。 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其胸水生长迅速,常因大量积液压迫引起 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可选择化 学性胸膜固定术,在抽吸胸水或胸腔插管 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化疗药及胸膜粘连剂、 生物免疫调节剂。
五、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 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具体护理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体护理措施:
(一)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降温: 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有 1).降温: 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 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 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减少产热,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行降温 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 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的目 的。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渗出液:
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在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 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胸腔积液为渗出性 中青年患者中,结核病尤为常见。 中老年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胸液)应慎重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 肿瘤 (肺癌、乳腺癌、淋巴瘤 )
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困难程度,监测体温变化。
2、遵医嘱给氧。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积极排痰。
5、协助医生抽胸水,观察胸水的颜色、量并记录。
如有胸腔闭式引流,妥善固定引流管,严密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或引流袋。
6、胸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7、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困难或发热者,应卧床休息,胸水消失后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8、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9、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服药,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版
拟定人:吴**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
胸腔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导致胸腔压力增高,影响肺部扩张和呼吸功能。
胸腔积液的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胸腔积液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的具体内容。
一、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
(2)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的风险,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术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CT等。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术前一日进行皮肤准备,预防术后感染。
(4)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
(5)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减轻紧张情绪。
3. 术前教育(1)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方法。
(2)指导患者术前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
(3)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二、术后护理1. 术后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监测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时了解胸腔积液排出情况。
(3)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时处理。
2. 胸腔引流管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4)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 肺部护理(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促进肺复张。
(2)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呼吸操等。
(3)观察患者呼吸音,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 饮食护理(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2)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量,避免过饱。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
5. 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
(2)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3)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时调整止痛药物。
6.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1)预防感染:保持胸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如何护理胸腔积液患者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通常是由于胸膜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
它可由多种潜在疾病引起,如心力衰竭、癌症、感染等,对呼吸系统和整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治疗胸腔积液需要多学科协作,其中护理在监测病情和提供支持,以及调整生活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科普如何护理胸腔积液患者。
了解胸腔积液1.产生胸腔积液的原因胸腔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肺部感染、癌症、肺栓塞和肝硬化。
2.常见症状认识胸腔积液的常见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持续咳嗽等,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诊断与治疗1.诊断程序常用来识别胸腔积液的诊断程序,包括胸部X光、CT扫描、超声和胸腔穿刺术。
2.治疗方案根据胸腔积液的根本原因和严重程度,探索各种可用的治疗方案。
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术、胸膜固定术以及开胸手术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 A T S)等外科手术。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1.让患者做好准备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为患者准备诊断测试和医疗程序,提供情感支持,解决他们的担忧。
2.术后护理护理人员提供胸腔穿刺术或手术等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评估并发症,控制疼痛和不适,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
3.呼吸支持呼吸护理在胸腔积液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涵盖氧疗、呼吸练习以及必要时使用呼吸机等。
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1.饮食注意事项建议胸腔积液患者饮食低盐、低辣、少油、清淡、易消化,平时还要注意进食含量丰富的动物蛋白和蛋氨酸的食物。
2.锻炼和活动鼓励患者在条件限制内保持身体活动。
为其提供有关安全锻炼和活动练习的指导,改善其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整体健康。
3.监测症状和并发症指导患者能够监测自己的症状,识别胸腔积液恶化的迹象,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例如感染或血胸,并在需要时立即寻求医疗救助,以实现早期干预。
应对策略和支持1.心理影响解决胸腔积液患者及其护理人员面临的情感和心理挑战。
提供有关应对策略、压力管理技巧以及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支持。
胸腔积液护理病例讨论

胸腔积液护理病例讨论【标题】胸腔积液护理病例讨论:深入解析病因、评估与护理【正文】1. 胸腔积液的定义与病因分析胸腔积液是指在胸腔腔隙中异常积聚的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感染液等。
常见的病因包括心力衰竭、肿瘤转移、感染等。
其中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原因,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2. 评估与护理2.1 评估胸腔积液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根据胸腔积液液体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漏出性积液、渗出性积液和外源性积液等类型。
为了了解积液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胸部X射线、超声等检查手段来评估胸腔积液的容量。
2.2 胸腔积液引起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胸腔积液可导致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压迫心脏和肺脏,影响呼吸功能。
由于有些病因是恶性肿瘤,所以胸腔积液也可能是转移癌的表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3 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严重程度,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也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的胸腔积液,我们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积液的变化情况。
对于病因明确的胸腔积液,如感染性胸膜炎,我们需要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对于大量胸腔积液影响患者正常呼吸,需要进行抽液排空。
3. 深化理解胸腔积液的病因与护理通过之前的讨论,我们了解到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护理干预。
然而,真正理解的核心是深度挖掘病因和护理的相关因素。
3.1 病因方面的分析与讨论在心力衰竭引起的胸腔积液中,血液增加背压是导致液体渗入胸腔的主要机制。
对于这类病例,我们需要加强心力衰竭的监测与干预,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液体再次积聚。
而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我们需要关注肿瘤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3.2 护理方面的深度思考在日常护理中,我们应重视对胸腔积液患者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胸腔积液的原因和护理措施,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 个人观点与总结通过对胸腔积液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其复杂性和多样性。
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与护理

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与护理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是指胸腔内积聚了异常的液体,该情况通常是其他病症的症状之一,如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肿瘤等。
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与护理涉及到对积液原因的诊断和治疗,对胸腔积液的引流和症状的缓解,以及对患者的护理和康复。
下面是一个关于胸腔积液的治疗进展与护理的1200字以上的文章。
I.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扫描等),可以初步诊断为胸腔积液。
诊断的确切原因需要通过胸腔穿刺或胸腔镜检查来确定。
2.原因治疗:根据胸腔积液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如果是肺部感染导致的胸腔积液,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红霉素。
如果是心力衰竭导致的胸腔积液,需要采取控制心力衰竭的措施,如使用利尿药和血管扩张剂。
3.引流治疗:对于大量积液或严重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积液引流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方法有胸腔穿刺和胸腔管引流。
胸腔穿刺是将一根针插入胸腔内,将积液抽出,通常可以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胸痛。
胸腔管引流是将一个导管插入胸腔内,通过引流管将积液引流出来,可以持续引流,适用于长期或复发性积液。
II.护理措施除了胸腔积液的治疗,患者还需要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帮助其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呼吸困难、胸痛、体温变化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维持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紧张情绪。
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翻身,保持舒适的体位。
3.提供营养支持:胸腔积液可以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4.促进排痰:患者可能会有咳嗽和痰液增多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通过咳嗽训练和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方法,促进痰液的排出。
5.心理支持:胸腔积液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抑郁,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担忧。
《胸腔积液护理》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如X线胸片、CT、超声等,了 解胸腔积液的位置、量、性质
等。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生化、免疫等,了 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因。
评估流程与标准
01
02
03
初步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 查,对胸腔积液的性质和 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
详细评估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进 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
诊断方法
体征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胸腔积液的症状因病因 和积液性质而异,包括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发热等。对于大量胸 腔积液的患者,还可能 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 严重症状。
胸腔积液的诊断通常通 过以下方法进行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 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 胸部有无异常隆起等体 征。
如X线胸片、超声波等, 可发现胸腔积液的位置 和量。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与经验
护理要点 维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性
定期更换引流瓶和引流管
总结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与经验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 量、颜色和性质
提供心理支持和舒适 护理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 发生
总结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与经验
01
02
经验总结
重视引流管的护理是预防胸腔积 液感染的关键
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实验 室检查,如细胞计数、 生化分析等,以确定积 液的性质和病因。
02
胸腔积液的护理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 、生活习惯等,以及胸腔积液 的起病时间、症状、体征等。
体格检查
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 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积液一、定义任何原因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称胸腔积液,俗称胸水;我们常说胸腔积液,实际上是胸膜腔积液;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ml~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按照胸腔积液的特点分类,可以将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渗出液浆液性或血性、脓胸、血胸、乳糜胸;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伴有胸腔渗出液;二、病因一按照病因分类可以有:1.感染性疾病胸膜炎结核病、各类感染、膈下炎症肺结核、各类肺感染、肺结核;2.循环系统疾患上腔静脉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3.肿瘤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4.肺梗死5.血管瘤破裂、胸导管受阻6.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肝硬化7.其他疾患黏液性水肿、药物过敏、放射反应、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胸部手术后、气胸、胸腔穿刺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外伤、气胸伴胸膜粘连带撕裂、外伤致胸导管破裂、丝虫病;胸腔积液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累及胸膜,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引流受阻,或伴有阻塞性肺炎累及胸膜,均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偶因胸导管受阻,形成乳糜胸;如心包受累而产生心包积液,或因上腔静脉受阻而使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或因恶性肿瘤所致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胸腔积液可为漏出液;三、临床表现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青年人,常有发热;中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应提高警惕,可能是恶性病变;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胸痛及发热;由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肝脓肿所伴右侧胸腔积液可为反应性胸膜炎,亦可为脓胸;积液量少于升时症状多不明显;若超过升,患者可感到胸闷;医生在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会发现局部叩击呈浊音,呼吸的声音减低;积液量多时,两层胸膜隔开,不再随呼吸摩擦,胸痛亦渐缓解,但呼吸困难会逐渐加剧;若积液进一步增大,使纵隔脏器受压,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悸及呼吸困难;四、检查一外观漏出液透明清亮,静置不凝固,比重;脓性胸液若为大肠杆菌或厌氧菌感染常有臭味;血性胸液呈程度不同的洗肉水样或静脉血样;乳状胸液为乳糜胸;若胸液呈巧克力色应考虑阿米巴肝脓肿破溃入胸腔的可能;黑色胸液可能为曲菌感染;二细胞正常胸液中有少量间皮细胞或淋巴细胞,胸膜炎症时,胸液中可见各种炎症细胞及增生与退化的间皮细胞;漏出液细胞数常少于100×106/L,以淋巴细胞与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的白细胞常超过500×106/L;脓胸时白细胞多达1000×106/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提示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则多为结核性或恶性;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胸液中红细胞超过5×109/L时,可呈淡红色,多由恶性肿瘤或结核所致;胸腔穿刺损伤血管亦可引起血性胸液,应谨慎鉴别;红细胞超过100×109/L时应考虑创伤、肿瘤或肺梗死;恶性胸液中约有60%可查到恶性肿瘤细胞,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检出率;非结核性胸液中间皮细胞超过5%,结核性胸液中常低于1%;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胸积液时,其胸液中抗核抗体滴度可达1:160以上,且易找到狼疮细胞;三pH结核性胸液pH常<;pH<者仅见于脓胸以及食管破裂所致胸腔积液;急性胰腺炎所致胸液的pH<;若pH<,应考虑恶性胸液;四病原体胸液涂片查找细菌及培养,有助于病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胸液沉淀后作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仅20%,巧克力色脓液应镜检阿米巴滋养体;五蛋白质渗出液的蛋白含量,胸液/血清比值大于;蛋白含量30g/L时,胸液比重约为每加减蛋白1g,使之比重增减;漏出液蛋白含量较低<30g/L,以白蛋白为主,黏蛋白试验Rivalta试验阴性;六癌胚抗原CEA恶性胸液中CEA水平升高较血清出现得更早且更显着;若胸液CEA值>15~15μg/L或胸液/血清CEA>1,常提示为恶性胸液;恶性胸液中铁蛋白含量增高,可伴为鉴别诊断的参考;联合检测多种标志物,可提高阳性检出率;七类脂乳糜胸时其胸液中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含量较高>L,呈乳状混浊,苏丹Ⅲ染成红色、但胆固醇含量不高,可见于胸导管破裂时;“乳糜样”或胆固醇性胸液胆固醇>L,与陈旧性积液胆固醇积聚有关,可见于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液或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等;胆固醇性胸液所含胆固醇量虽高,但甘油三酯则正常,呈淡黄或暗褐色,含有胆固醇结晶、脂肪颗粒及大量退变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八葡萄糖测定胸液葡萄糖含量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的病因;漏出液与大多数渗出液的葡萄糖含量正常;而结核性、恶性、类风湿关节炎性及化脓性胸腔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可<L;若胸膜病变范围较广,使葡萄糖及酸性代谢物难以透过胸膜,可使葡萄糖含量较低,提示肿瘤广泛浸润,其胸液中恶性肿瘤细胞发现率亦高;九酶胸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增高,大于200U/L,且胸液LDH/血清LDH比值大于,提示为渗出液,胸液LDH活性可反映胸膜炎症的程度,其值越高,表明炎症越明显;胸液淀粉酶升高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恶性肿瘤等;急性胰腺炎伴胸腔积液时,淀粉酶溢漏致使该酶在胸液中含量高于血清中含量;腺苷脱氨酶ADA在淋巴细胞内含量较高;结核性胸膜炎时,因细胞免疫受刺激,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故胸液中ADA可高于100U/L一般不超过45U/L;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较高;十免疫学检查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时,T淋巴细胞增高,尤以结核性胸膜炎为显着可高达90%,且以T4CD+4为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T细胞功能受抑,其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较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低,提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层局部免疫功能呈抑制状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胸腔积液中补体C3、C4成分降低,且免疫复合物的含量增高;十一胸膜活检经皮胸膜活检对鉴别有无肿瘤及判定胸膜肉芽肿性病变有一定帮助;拟诊结核病时,活检标本除作病理检查外,尚可作结核菌培养;脓胸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作胸膜活检;必要时可经胸腔镜进行活检;十二超声检查可鉴别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液气胸等;对包囊性积液可提供较准确的定位诊断,有助于胸腔穿刺抽液;十三胸腔镜或开胸活检对上述检查不能确诊者,必要时可经胸腔镜或剖胸直视下活检;由于胸膜转移性肿瘤87%在脏层,47%在壁层,故此项检查有积极的意义;胸腔镜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最高,可达70%~100%,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十四支气管镜对有咯血或疑有气道阻塞者可行此项检查;五、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可确诊;六、治疗一已经诊断明确后就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治疗;1.结核性胸膜炎多数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满意;少量胸液一般不必抽液或仅做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不仅有助于诊断,且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使患者体温下降;大量胸液者可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每次抽液量不应超过1000毫升,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表现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PaO2下降,X线胸片显示肺水肿征;此时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入水量,严密监测病情及酸碱平衡;抽液时若发生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的“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防止休克;一般情况下,抽胸液后,没必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机体的变态反应及炎症反应,改善毒性症状,加速胸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或胸膜增厚等后遗症;但亦有一定不良反应或导致结核播散,故应慎重掌握适应证;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全身毒性症状严重;胸液较多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待患者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减轻或消退、胸液明显减少时,即应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停药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一般疗程约4~6周;2.脓胸脓胸是指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胸膜腔感染,同时伴有外观混浊、具有脓样特性的胸腔渗出液;细菌是脓胸的最常见病原体;大多数细菌性脓胸与细菌性胸膜炎未能有效控制有关;少数脓胸可由结核菌或真菌、放线菌、奴卡菌等所致;目前感染性胸腔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肺炎并发的脓胸常为单一菌感染;若为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并发脓胸,则多为混合菌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真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甚为常见;急性脓胸常表现为高热、消耗状态、胸胀痛等;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以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针对脓胸的病原菌,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反复抽脓或闭式引流;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然后注入适量抗生素及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少数脓胸可采用在肋间植入引流管,并连至水封瓶,将胸腔积液导出;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慢性脓胸患者有胸膜增厚、胸廓塌陷、慢性消耗、杵状指趾等症状时,应考虑采用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此外,一般支持治疗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碱平衡,必要时可予少量多次输血;3.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症,如肺癌伴有胸腔积液者已属晚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肺内及纵隔淋巴结等病变范围;由于胸液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患者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升胸液含蛋白40克,故治疗甚为棘手,效果不理想;为此,正确诊断恶性肿瘤及组织类型,及时进行合理有效治疗,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重要意义;全身化疗对于部分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有一定疗效;纵隔淋巴结有转移者可行局部放射治疗;在抽吸胸液后,胸腔内注入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硝卡芒芥、博来霉素等在内的抗肿瘤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这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减缓胸液的产生,并可以引起胸膜粘连;胸腔内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是近年探索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为成功的方法,诸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苗CP、IL-2、干扰素β、干扰素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可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强淋巴细胞局部浸润及活性,并使胸膜粘连;为闭锁胸膜腔,可在用胸腔插管将胸液引流完后,注入胸膜粘连剂,如四环素、红霉素、滑石粉,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以避免胸液的再度形成;若同时注入少量利多卡因及地塞米松,可减轻疼痛及发热等不良反应;七、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休息与体位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按照胸腔积液的部位一般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减少胸水对健侧肺的压迫;胸水消失后应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2、给氧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减少氧耗;3、饮食护理给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二专科护理1、促进呼吸功能1胸腔抽液或引流的护理参照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呼吸锻炼胸膜炎病人在恢复期,每天督导病人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经常进行呼吸锻炼可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提高通气量;4缓解胸痛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必要时用宽胶布固定胸壁,以减少胸廓活动幅度,减轻疼痛,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5康复锻炼待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抽吸或吸收后,鼓励病人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2、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病人的胸痛及呼吸困难程度、体温变化;2监测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气分析的改变;3对胸腔穿刺抽液后病人,应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穿刺处有无渗血或液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