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养生论文
喝茶的健康养生和茶文化研究

喝茶的健康养生和茶文化研究茶,是一种兼具健康养生和文化研究价值的饮品。
从古至今,茶一直是世界各地饮品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滋养身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探讨喝茶对健康的益处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以期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茶的魅力。
第一部分:喝茶的健康养生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品,具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
首先,茶叶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锰、镁等,这些营养物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其次,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和衰老过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饮用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茶还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等成分,这些物质能够提神醒脑,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
适量饮用茶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而且,茶中的咖啡因与茶碱含量较咖啡低,不会导致过度兴奋或依赖性,这使得茶成为一种更加安全的提神饮品。
第二部分:茶文化研究茶的养生功效不仅在于对身体的作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而深远的内涵。
茶道、茶艺、茶具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广和传承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茶道,是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它强调的是品茗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与自然的共鸣。
茶道崇尚以平和、安静的心态来饮茶,通过慢慢品味,领悟茶的真谛。
茶道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品味和修养,培养对生活的细致感悟。
此外,茶艺的研究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
茶艺强调的是制茶和品茗的技巧与仪式感。
茶艺研究包括茶具的制作、茶叶的选配、茶水的冲泡等方面,不仅要求对茶叶和茶具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茶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茶的认识,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第三部分:茶的品种与效果不同的茶叶品种具有不同的效果和功效。
常见的茶叶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的论文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的论文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健康益处。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文化的意义以及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的文化底蕴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茶文化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茶的品种、饮茶方式、茶具和茶艺等。
茶的品类丰富多样,多种多样的茶叶品种使得中国茶文化具有了庞大的体系,如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等。
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来品尝。
饮茶方式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注重的是茶的品质与品味。
人们会用特定的方式冲泡茶叶,像泡红茶、茶壶熏香、品绿茶等等。
此外,在特定的场合,人们还会进行茶艺表演,通过茶的冲泡与倒灌动作展示出优雅的气质与技艺。
茶具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元素,如茶杯、茶壶、茶盘等,这些茶具的设计都细致考究,并且与茶文化相辅相成。
除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茶对健康也具有许多积极影响。
茶叶中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如儿茶素、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害,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氨基酸能够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茶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心脏健康。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
同时,茶叶中的茶氨酸和谷氨酸对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也有帮助。
研究还表明,长期饮茶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因为茶叶中的多酚化合物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硬化。
然而,茶的健康效益并非一成不变。
喝茶的方法和频率也需要注意。
如纯茶与茶饮料的区别,以及茶的浸泡时间等。
同时,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也需要考虑在内。
因此,只有合理饮茶,才能为身体带来真正的健康效益。
综上所述,中国茶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科学的验证。
茶文化与茶健康范文

茶文化与茶健康范文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和风俗习惯,包括茶艺、茶道、茶歌、茶诗、茶剧等等。
茶健康是指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和功效。
茶文化与茶健康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茶文化和茶健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
茶文化作为一种风尚,包括了茶的制作方法、品茶的仪式、艺术欣赏等。
茶文化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
在茶文化中,茶艺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茶道则体现了我们对待他人和对待自己的态度。
茶艺和茶道都注重细致、讲究和谐,使茶成为一种仪式感和精神享受。
茶文化还可以通过诗歌、歌曲、戏剧等形式表达。
茶诗,即用诗歌表达对茶的赞美和感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
茶歌则是用歌曲来表达对茶文化的歌唱和歌颂。
而茶剧,则是通过表演形式,将茶文化融入到戏剧中,展现给观众。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身体健康的方式。
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脂、降压、促进消化等功能。
日常饮茶可以净化肠胃,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降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起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氨酸具有兴奋神经系统、提神醒脑的作用,对于改善工作效率和抵抗疲劳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茶中的多酚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茶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茶叶本身,还包括了茶文化的一些方面。
如茶艺和茶道,通过制作茶和品茶的过程,让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适时地喝杯香茶,会让人感到一丝宁静和安宁,有助于身心健康。
总之,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茶健康是茶的功效和价值的体现。
茶文化与茶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茶的精髓。
茶文化与养生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茶饮品逐渐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
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 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
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
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
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同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的形式,茶文化呈现出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
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茶文化还具有社会功能其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
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茶文化的论文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茶文化摘要:茶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内涵丰富。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广茶文化,利用茶文化的功能作用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内涵对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和弘扬茶文化本身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素质;教育;学生茶,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中国的茶业,最早发源于巴蜀地区,其后向南部和东南部蔓延发展,最后发展至全国。
到了唐代,又传到了日本以及朝鲜等东亚国家;在16世纪,传至西方国家。
中国对茶的发现以及发展,最终形成了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涉及社会、伦理、政治、文学、美学、音乐、绘画、书法、民俗、哲学、礼仪、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我国茶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野生药用阶段;二,少量种植供寺僧、贵族引用阶段;三,大量发展阶段;四,衰落阶段;五,解放后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阶段。
对于当今社会,茶文化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精髓的体现,学习我国的茶文化,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茶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之一,融合了儒、释、道各家思想,是东方哲学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茶文化与健康文章

茶文化与健康文章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喜欢喝茶,茶中的健康知识,大家都了解了多少。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与健康文章,希望对你有用!关于茶文化与健康文章1:茶文化与健康,你喝对了吗?对于喝茶保健,不同的人认为不同的时间段是最适宜的,专家表现其实每个时间段都可以喝茶,重点是在对的时间里喝对的茶,不同的时间段适宜喝的茶都有所不同,只要掌握到正确的喝茶时间和喝相对应的茶就可以发挥出茶叶的功效了。
一起来看一下不同的时间段最适合喝什么茶吧。
一、早上喝什么茶最好?有人说早上喝茶最好,经过了一整个晚上的休息之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水分,血液的浓度变大,喝上一杯淡茶水不但可以快速的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压,有益健康。
那么早上最适合喝什么茶呢?早上喝红茶最好,因为红茶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气,让大脑的供血充足。
每天吃完早餐之后饮用一杯红茶,也可以加入牛奶一起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早上喝茶一定要吃完早餐之后才能饮用,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空腹饮用的话肠胃会吸收过多的咖啡因,导致人体出现心慌、尿频等不适的症状。
二、午后喝什么茶最好?下午3点左右喝茶对人体可以起到调理的作用,增强身体抵抗力,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这个时间喝茶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对于三高人士来说坚持喝下午茶的话可以达到药物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那么午后喝什么茶最适宜呢?专家表示午后最后喝青茶或者绿茶,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中午时分肝火旺盛,喝绿茶或者青茶可以缓解这一症状。
青茶例如铁观音性干凉,入肝经,可以清肝胆热,化解肝脏的毒素,而且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抵抗衰老的功效。
绿茶则入肾经,有利水去浊,排尿更加通畅。
绿茶中的茶多酚也是最为丰富的,抗氧化和消炎的功效明显。
三、晚上喝什么茶最好?晚上8:30左右喝茶的话,人体很容易修补和恢复免疫系统,再造细胞,对于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神经衰落的人群可以喝半发酵的铁观音,如果担心晚上喝茶之后影响睡眠的话,可以选择喝黑茶。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

中国茶文化的论文三篇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
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希望通过我们的论文,让你更加的了解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
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则比这更早一些。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时期。
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
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
明代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更趋纤弱。
清末明初,中国多灾难,有志文人忧国忧民,已无雅兴和心情去悠闲品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也因之完结。
二、茶文化的作用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
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
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
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文化与茶健康在中国,茶是一种重要的饮品,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茶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同时,茶也被广泛认为对健康有益,许多人喜欢饮用茶以保健养生。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茶文化与茶健康之间的关系。
茶的起源据传,茶的发现要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
相传有位中国皇帝在煮水时,一片树叶飘入了水中,皇帝喝下这滴水后觉得味道鲜美,于是茶叶被发现。
从此,茶叶成为了中国人的饮品,茶文化也开始被发展和传承。
茶文化的传承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中国国粹”。
茶道、茶艺、茶宴等各种茶文化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会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拓展视野,享受生活。
茶文化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都是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
茶与健康茶被广泛认为对健康有益。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减肥、降脂、抗癌等多种保健功能。
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增加注意力,对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另外,茶叶还有利尿、消食健胃、清热解毒等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在饮茶时也需要注意适量,不宜过量饮用,尤其是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也要注意控制饮茶的次数和量。
结语茶文化与茶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并且对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人们通过饮茶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增进身心健康。
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使茶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希望茶文化和茶健康能够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享受更加健康和美好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我们的茶
我出生在一个茶香满室的传统家庭,对茶叶的喜爱如同正气严谨的家风一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
从记事起,不同的亲人伴随着不同的茶香,陪我一天天成长至今。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我,我便跟随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年轻时正赶上中国最艰难的时候,吃了很多的苦。
恶劣的环境让他们养成了抽烟的习惯,大概是一卷香烟真的可以让他们在沉重的劳作之后得到些许放松吧。
印象里最熟悉的画面是奶奶盘腿坐在炕上,掐灭烟蒂,端起面前刚刚冲好还烫着的茶水边吹边“呲溜”着喝。
烟味尚未散尽,混着老屋里的茶香,真是种独特的味道。
爷爷奶奶不喝别的,只喝茉莉花茶,这种茶香气浓郁,价格低廉,是农村里家家户户都常备的茶叶。
他们喝了一辈子的茉莉花,脑海里对茶的唯一定义就是茉莉花茶的香味,所以不管爸爸给他们送去其他品种多优质的茶叶,他们也总觉得味道怪怪的,不屑一顾。
大概是由于茶叶的排毒保健功效,爷爷奶奶虽然经常吸烟,却也都身体不错。
如今他们二老都已去世,但每当想起他们,我总不由自主的联想起那杯些许苦涩却香气浓郁的茉莉花茶。
爸爸喜欢喝浓茶,每次应酬回家都会要求我或妈妈给他冲一壶浓茶醒酒。
他的偏好是大红袍金骏眉等口感厚重的茶。
碰上他喝到兴头的时候,还会给我介绍一些茶叶的知识和故事,久而久之,我对茶叶的了解也更多了一些。
大红袍具有条索结实,色泽绿褐油润的品质特征,香气馥郁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香味独特,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武夷山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茶类中唯一获此殊荣者。
关于‘大红袍’有很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武夷山慧苑岩住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婆婆,在大灾年间,有一天遇见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便急忙扶着老人进屋,把自己当饭吃的野菜汤送到老人手里,救活了老人。
老人感恩,遂送了一龙头拐杖给老婆婆,又从口袋摸出二粒种子,交代用拐杖在地里挖个坑,种下种子盖好土,落些水,而后老人飘然腾空而去。
老婆婆依照老人的话,把种子种好,不久果真长出了茶树,人们惊叹为神仙所赐的神茶后来却被当官的知道,可因没能采到、喝到神仙茶恼羞成怒,把茶树连根铲除,老婆婆为此病倒。
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刚出门,就看见几个男人正扛着树根走过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龙
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载着那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冉冉飞去,飞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长出了茶树,以后茶树发了,长成三株。
这就是最早的三株大红袍的来历。
某朝某皇后生病,久治未愈,太子遵母命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一老汉跌倒树下险遭猛虎之类,巧遇太子勇猛相救,二人彼此叙述原由,老汉为报救命之恩,陪太子直往武夷山九龙窠采下茶树叶子用布包好飞速下山,太子日夜兼程催马直奔京城,将采来的茶叶煮汤给母后喝下,病情日见好转,连喝几天,母后病痊愈,皇帝大喜,连下二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
爸爸喜欢浓茶是因为可以提神醒酒,妈妈却更爱清淡的绿茶,尤其是我们本地产的桃林春茶。
她每天最享受的时光便是午睡醒来,烧一小壶开水,在茶几上冲一壶桃林茶自斟自饮的时刻。
从前,妈妈一向觉得茶水是可有可无的,家中用来待客的东西,教她爱上饮茶的,源于几年前的春天,桃林山区的一次短途旅行。
山中归来,随爸妈的朋友到一家茶厂去喝水,茶厂其实是家作坊,手艺人待客是不吝啬的,冲一壶自己亲手炒制的绿茶,适逢口渴,又是好茶,饮下一杯,沁心、沁脾、润肺、解渴,细品有豌豆的香味,于是便将那茶的味道死死地记在脑中。
从那以后,每年春天,妈妈都会托朋友买来一斤桃林茶,在午后时刻独自一人美美地品,细细地观赏,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享受生活的乐趣。
生活在这样一个茶香氤氲的家庭里,我自小也跟着长辈们尝过了各种茶。
不过小时候的我只喜欢闻滚水冲泡出来的香气,却难以接受与茶香相伴的苦涩,每次都是喝几口就跑到一边去喝果汁了,唯独有一年,舅舅从海南旅游归来,带来一小包海南兰贵人给我尝,说我一定会喜欢。
我只尝了一口便记住了那种在唇齿间徘徊的清甜,没有任何的苦涩感。
那包茶冲完之后我还意犹未尽,每次出去旅游到达有茶厂的地方都会仔细打听有没有兰贵人。
只可惜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即使别的地方也有兰贵人这个品种,却也不是记忆里的那种味道。
直到今年暑假回家,妈妈兴奋地告诉我有一位叔叔去海南给我带回了一些兰贵人,我迫不及待的烧水冲了一些,这才找到童年记忆里那股清甜怡人的味道。
于国人而言,茶是中国的瑰宝,沉淀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民族自豪。
于我家
而言,茶是不曾远离的世交老友,陪伴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老去,默默讲述着数十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