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发、双喜、阿长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C.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 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的“纱”“绫”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文”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苏轼谥号“文忠”【答案】B【解析】B项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而《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B.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名的散文集有《背影》《朝花夕拾》等C. 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D. 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答案】B【解析】B项“号秋实”错误应是“实秋”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1)我是你cù xīn()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3.(2)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cuàn gǎi()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3.(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3.(4)但是何满子wàng yǎn yù chuān()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答案】(1)簇新【解析】(1)“cù xīn”写作“簇新”【答案】(2)篡改【答案】(3)咄咄逼人【解析】(3)“duō duō bī rén”写作“咄咄逼人”【答案】(4)望眼欲穿【解析】(4)“wàng yǎn yù chuān”写作“望眼欲穿”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4.(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B. 造饮辄尽造到C. 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答案】A【解析】A项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详知道【答案】D【解析】(2)A项把/因为B项代词她/句首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表承接/转折故选D【答案】B【解析】(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译为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故选B【答案】D【解析】(4)D项文章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 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5.(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 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5.(2)辨析多义词绝 A.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5.(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样的作用?5.(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 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解析】(1)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 空隙、缺口②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③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④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答案】(2)①断, ②极特别【解析】(2)①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绝断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特别【答案】(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解析】(3)①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②但只(是)仅仅闲人闲散的人耳同“尔” 语气词罢了【答案】(4)【甲】夸张突出船行之快以船行之快从侧面表现水势迅猛【乙】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解析】(4)【甲】文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影子比作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答案】(5)【甲】描写着力渲染了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乙】议论流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之情感【解析】(5)【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使用侧面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的是猿叫声以声衬静动静结合从而渲染三峡山谷的清幽凄清【乙】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材料一中画线词“一般”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6.(2)请概括材料二的说明内容6.(3)材料四除了作诠释外还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4)请你给家庭选用、保存和使用酒精及改性用品提出三条建议6.(5)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医用消毒酒精通常都是由酒精和水构成但排除特殊情况“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色【解析】(1)“一般”指通常情况下“医用消毒酒精一般都是由酒精(乙醇)和水构成”指医用消毒酒精通常都是由酒精和水构成但也有特殊情况“一般”在这里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案】(2)日常使用酒精擦拭手机、电脑不会腐蚀屏幕【解析】(2)材料二首先提出了问题“酒精会腐蚀屏幕吗” 随后又说明了“日常使用酒精擦拭手机、电脑是不会腐蚀屏幕的” 然后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因此材料二说明的主要内容即为“日常使用酒精擦拭手机、电脑不会腐蚀屏幕”【答案】(3)作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我们通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的原因【解析】(3)材料四“如果酒精浓度太高会使病毒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其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细胞的内部以致影响其消毒能力反而是75%的酒精与细胞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凝固前不断地向其内部渗入使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将过高浓度的酒精与75%的酒精进行了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我们通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的原因【答案】(4)①选用浓度为75%的酒精②使用含有乙醇免洗液洗手不要马上拿食物入口③放冰箱冷藏室内或者使用瓶盖带有橡胶材料的容器保存前不断地向其内部渗入使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可知应该选用浓度为75%的酒精结合“国内比较常用的免洗洗手液大多数除了含有乙醇外也含有少量的异丙醇、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加入这些成分都是对医用酒精进行改性兼顾去污、消毒和保护手部皮肤的功能”“因此用完免洗洗手液后最好不要马上就拿食品直接入口吃最好是等一段时间让一些不易入口的成分挥发后再去拿食物”可知应该使用含有乙醇免洗液洗手不要马上拿食物入口结合“可以将酒精存放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中比如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同时可以选择使用瓶盖带有橡胶材料的容器来存放酒精这样也能减少酒精的挥发”可知可以将酒精放在冰箱冷藏室内或者使用瓶盖带有橡胶材料的容器保存【答案】A【解析】(5)A项“极易挥发污染受到污染后达不到杀灭病毒、细菌的标准”无中生有材料一只是说“家里储存的酒精极易挥发挥发后的酒精浓度达不到杀灭病毒、细菌的标准使用时效果会大打折扣”7.(1)文章叙述的线索是清粥请仿照示例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煮清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请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的妙处7.(3)第⑤段写朋友“煮粥”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7.(4)作者在结尾说道“为自己慢慢煮—锅白米清粥” 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吃(享、品)清粥, 悟清粥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1)解答时要全面把握作者思路围绕“清粥”展开概括文章的①—③段描述了煮粥的悠长过程与煮粥时内心的平静④—⑦段将朋友的煮粥方式与自己的煮粥方式比较突出慢火煮粥的快乐将自己“品清粥”描绘出来⑧—⑩段由一位生活坎坷却能静心煮粥的女人想到人生与煮粥的相同之处——做人不能激烈、偏执轻言放弃由此概括出“悟清粥”【答案】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网(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粥快熬好时水米交融的诱人情景表达出作者熬粥吃粥的快乐与幸福【解析】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网(2)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先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抒发怎样的感情“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得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气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米”“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粥快熬好时“水”与“米”的状态将两者相融的景象刻画出来同时抒发了作者熬粥吃粥的快乐【答案】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网(3)内容上写了朋友煮粥的过程(方法)与煮出的粥的状态与作者所写的煮粥方法进行对比突出精心煮粥能让粥回报煮粥人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作铺垫【解析】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网(3)对比手法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朋友煮粥很简单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与自己煮粥的细致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意在以朋友来反衬出煮粥过程的香气和心静突出文章的主旨也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慨作铺垫【答案】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网(4)作者以平和心态慢心思熬一锅清粥粥滋养了身心给予生命营养在感知粥美味体味生活的安静生命多了一份闲适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生命变得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灵魂也散发出点点香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过多地执着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却忘记了精神的回归那些以虔诚宁静的不急躁愤怒怨天尤人又不萎靡伤感自暴自弃他们默默的耕耘中活出了自己的价值【解析】清粥王岫榕①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 - 初中语文 - 菁优(4)解答本题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为自己慢慢煮—锅白米清粥”一句不仅是熬一碗清粥那么简单更写出了人们要体味生活的安静与闲适生活中不要只顾追求物质利益也要回归初心追求精神上的安宁活出自己的价值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面是同学搜集的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下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30字左右材料一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没有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起到激励创新保护智力劳动成果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材料二知识产权必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及其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功能主要表现为激励机制、调节机制以及规范与保障机制材料三我国立法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构建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运用8.(2)下面是班会展示的漫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画面和寓意分析其妙处【答案】(1)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解析】(1)本题要求概括提取材料信息解答时抓住关键词句提取信息简要概括作答阅读三则材料可知文本主要讲的是“保护知识产权” 根据“激励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可概括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答案】(2)示例同学们好!在写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圆台上站着一位手拿书、笔系围脖戴眼镜的渊博学者他头顶上树干缠绕的枝繁叶茂的树上结着分别写有“创新成果”四字的硕果寓意创新凝聚着智慧和心血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妙处画面构思巧妙寓意深刻特别契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解析】(2)解答本题要根据画面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结合材料探究寓意向同学们介绍要有问候语“同学们好!”画面主要要素“知识产权保护”的圆台书、笔、围脖、眼镜、学者、树干缠绕、“创新成果”四字硕果据此将关键信息用一句话描述出来即可漫画的寓意是创新凝聚着智慧和心血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漫画的妙处是简洁巧妙寓意深刻契合活动主题。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5)每小题2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4.在艰苦的求学过程中,宋濂能做到“他的这种精神也充分体现了《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求知境界。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长春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huái①太久,一登上长春的舞台,渐次蔓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豪放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②()的__③__之后没几天,绿意弥漫在长春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__④__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湖岸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湖面增添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荷叶田田、蒹葭苍苍,给长春的绿带来了几分古典的诗韵。

(摘编自2022年1月20日《长春日报》)(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草木葱茏”“大街小巷”的短语类型分别是()A.并列短语主谓短语B.主谓短语并列短语C.偏正短语动宾短语D.主谓短语偏正短语(4)下列语句中与“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陈毅《梅岭三章》)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作业推荐》——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作业推荐》——第一单元综合与测试(解析版)
⑩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而明天,故乡就要变成一片泽国;而明天,乡亲们也将要搬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
⑪今后,我只能梦回乡关!
(有删改)
8.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9.请结合全文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0.面对故乡即将被淹的现实,老人和年轻人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心境?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1.这样的安排,体现出“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从内容上看,第三段主要交代了自己“逃离”故乡的时间,及成为城里人后对故乡的日渐淡忘,与后文联系,很明显是为后文对故乡态度的转变形成对比,突出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从结构上看,这段总结上文,并引出下文的内容,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下列句中会,就把家里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B.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看似异想天开的事也会变成现实,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C.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他几次构思,几次停笔,几易其稿,在寒假的最后几天终于一气呵成地出色完成了,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ACD三项正确。B项修改为:B.胆怯(qiè)、伤痕累累(lěi)。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 装饰 搏大 绯红B.干瘪 寂莫 海鸥 簇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2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嘶哑.(yǎ)蹂躏.(lì)锦幛.(zhàng)B.水藻.(zǎo)蓬蒿.(gāo)蝼.蚁(lòu)C.干瘪.(biě)淤滩.(tān)胚.芽(pī)D.簇.新(cù)虔.信(qián)瞰.望(kà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促狭碗筷姊妹千恩万谢B.聒噪作揖心窍顶足之势C.犹然乡绅皂靴顿开矛塞D.商酌体统勾当如雷惯耳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母亲》《战争与和平》。

B.《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

他是我国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曾因创作了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

代表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D.《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4.名句默写(6分)()(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去泉台招旧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多是个谎言。

5.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苏教版单元测试卷是检验学生学生情况的很重要收到,在九年级的学生学完语文第一单元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一套单元测试卷。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⑷题(9分)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

尽管同属江南且pí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

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qiǎn绻,悦目怡人。

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角,令人神往。

⑴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桃花潭畔烙着pí邻qiǎn绻,⑵“徜徉”的意思是。

“悦目怡人”一词中的“怡”意思是。

(2分)⑶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⑷“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这个句子因排版遗漏,现需还原,应放在处。

(1分)① A ② B ③ C ④ D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6分)①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③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④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⑤春惊春清谷天, (《二十四节气歌》)⑥ ,黄山归来不看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伴我行”活动,需要你参与解决问题(12分)⑴下面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调查项目年级人数能调控情绪意志力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初一12051%38%80%初二11055%42%71%初三10560%56%64%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下面是班长陈康在这次活动中的发言稿的一部分,两处有语病,请你加以修改(4分)语文要强化意志力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隧.洞(suì) 纤.细(xiān) 高傲.(ào) 干瘪.(biě)B. 蜗.行(wō) 胆怯.(què) 翡.翠(fěi) 伤痕累累.(léi)C. 芦荻.(dí) 舵.手(duò) 熄.灭(xī) 笑涡.(wō)D. 飞窜.(cuàn) 呻吟.(yín) 蠢.笨(chǔn) 差.异(chā)【答案】B【解析】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

ACD三项正确。

B项修改为:B.胆怯.(qiè)、伤痕累累.(lěi)。

2.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答案】D【解析】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BC三项正确。

D项修改为:“悬涯”改为“悬崖”。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B. 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C. 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D. 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答案】D【解析】因为“反而”表示转折,所以,结合开头语句,第一个空应该填“索然无味”,其他空用代入法检验即可。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绯红(fēi)舵手(duò)蜗行(wō)广袤无垠(mào)B.干瘪(biě)翡翠(fěi)笑涡(wō)器宇轩昂(xuān)C.簇新(cù)纤绳(xiàn)飞窜(cuān)含辛茹苦(rú)D.捷报(jié)阎罗(yán)蠢笨(chǔn)呕心沥血(ǒ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迷罔呻吟疲惫长夜漫漫B.隧洞海鸥仓茫取义成人C.淤滩旌旗熄灭血雨腥风D.驳船妆饰谎言伤痕累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B.谈论河池旅游及其影响力,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乐观。

C.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D.如果学生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统一》是俄国诗人聂鲁达,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漫歌》《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

B.沈尹默《月夜》一诗中,与大树“并排立着”的“我”,让人感受到一个寂寞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

C.“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是诗人舒婷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祖国的献身之情。

D.《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5.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周学道坐在堂上,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

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

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

部编版语文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后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共5分)宽阔的海面不再平静,深青色的海水沸腾着,汹涌着,似要吞没天际。

嘶哑( )的秋风和着滔滔潮水,________出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

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四下重归寂静。

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世间的一切________被荡涤殆尽,你我的心全部清空。

夜幕深沉,天风漫游。

娉tíng 【】秀木似乎还在________那颗明星,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背起他的行囊,去了远方。

朝阳的光芒,为树林戴上金色的冠( )冕,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小草依然________在微微的柔风中,轻轻摇yè【】……(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嘶哑( ) 娉tíng 【】冠冕( ) 摇yè【】(2)在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下面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演绎腐败流连沉醉B.演奏腐烂流盼沉醉C.演奏腐败流连沉迷D.演绎腐烂流盼沉迷(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复句。

(填复句类型)(1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初步汇总测算,2023年春运40天,营业性客运量约15.95亿多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0.5%。

B.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

D.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3.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________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绯.红 fēi 装饰.shì胆怯.qiè淤.滩yūB. 旌.旗jīn 笑涡.wō蜿.蜒 wān 迷惘.mǎngC.捷.报jié舵.手tuó阎.罗yán 纤.绳qiànD. 喷.薄pēn 飞窜.cuān 缅.怀miǎn 胚.芽pī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隧洞簇新呻吟伤痕累累B. 翡翠苍茫海鸥血雨腥风C.熄灭窝行高傲取义成仁D.稻穗蠢笨碎末包罗万象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项是()(3分)历史车轮,时代潮流,历史只会眷顾、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A.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坚定者奋进者B.滚滚向前浩浩荡荡奋进者坚定者C.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坚定者奋进者D.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奋进者坚定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D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5. 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梅岭三章》)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萧红墓畔口占》)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以梨花喻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乒乓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7.名著阅读(8分)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1)这段文字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代的。

(2)选段中【甲】指的是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45分)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2分)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2分)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我阅读我分享】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4分)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改为“”。

【我阅读我创作】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2分)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9分)4.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中每首诗的内容。

(3分)(1)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课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1分)6.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7.下面的诗句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意境相同的是()(2分)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8.诗中下列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2分)旌旗:阎罗:(二)阅读《海燕》文段,完成9-13题(13分)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能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A(刮压罩)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

波浪在B(愤恨愤激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C(争辩争论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D(冲向穿过越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大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9.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A._______B. _______C._______D. _______10.“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一句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1.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海燕”、“暴风雨”和“大海”,还有“乌云、狂风、雷电”及“海鸥、海鸭、企鹅”四类事物的象征意义。

(4分)。

12.请你说说“乌云遮不住太阳”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分)。

13.请你根据文意展开想象,设想海燕在高傲地飞翔时会对其他海鸟说些什么。

(2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8题(12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

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

”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

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

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

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

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

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

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

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

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

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

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

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

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

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

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

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

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

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

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14.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2分)15.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分)。

16.“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