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工业小知识
油脂的基础知识

油脂基础知识
第一章
油脂综述
第一章
油脂综述
第一节
油脂的分类
油脂的来源十分广泛, 种类繁多。油脂分类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利用油 脂。因此在分类方法上, 要反映油脂的来源和甘三酯脂肪酸的组成。目前, 油脂的分 类, 通常按来源、 形态、 脂肪酸组成和干燥性能 (碘值大小) 等进行。
一、 按来源分类
按来源天然油脂可分为五大类: (一) 水产动物油脂 这类油脂来自水产动物, 其中海产动物油及鱼肝油的产量最大, 还有海豚油和抹香 鲸的头油等。 (二) 陆上动物油脂 主要来自陆上动物脂肪。这类脂肪主要是猪脂、 牛脂和羊脂等。 (三) 乳脂 取自于家畜的乳汁中, 最重要的是牛和羊乳脂。 (四) 植物油脂 取自植物的种子、 果肉及一些谷物种子的胚和麸糠中。这类油脂种类最多, 产量最
— #,* —
第一章
油脂综述
酸外, 还含有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 双键数可多达五、 六个 (例如 !"# 和 $%#) 。属于这 类油脂的有鱼油、 鱼肝油、 海兽油 (鲸鱼) 等。 水中动物油的储藏稳定性差, 它们可食用和药用, 氢化后也可用于制皂、 涂料及配 合饲料。 (十) 羟基酸类 这类油脂主要是蓖麻油。它是唯一含有大量蓖麻酸和少量 &、 ’(—羟基硬脂酸甘 三酯的油脂, 因此许多方面不同于其它油脂: 不可食用, 也不用于制皂; 是优良的润滑油 生产原料; 经催化脱水可转化为共轭酸油脂, 类似于桐油或奥的锡卡油。脱水蓖麻油可 广泛用于防护涂料的生产。
#, ( —十碳二烯酸) 是二共轭脂肪酸, 具毒性, 具有三个双键的共轭酸。梓油中的桕酸 (!
故这种油也不能食用。除桐酸、 桕酸外, 本书所介绍的干性油脂中都不含共轭酸。 干性油的特点是: (或共轭酸) 为主, 油酸及饱和酸含量少。 ! " 这类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以亚麻酸 时在 !"(,!* + !"(,-* 之间, 桐油可高达 !"/#!* 左右。 #" 它们的折光指数最高。$#%& ’ - " 相对密度较大。.#%& (& 时为 % " *- + % " *(。 容易氧化变质, 聚合增稠后呈凝胶状。 ( " 稳定性差,
油脂的知识点总结

油脂的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定义油脂是一种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复合物,它是一种高热量的有机化合物。
油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种子、果实、脂肪组织等部位,是脂肪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油脂的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油脂可以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果实,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动物油则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例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在利用油脂进行烹饪时,还可以根据油脂的臭氧值、碘值、酸值、渗透值以及色泽等指标来进行分类。
三、油脂的营养价值1. 油脂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2. 油脂是维生素的载体。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都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3. 油脂是重要的组织结构成分。
人体的细胞膜和神经系统中有大量的脂质组成。
四、油脂的用途1. 烹饪。
油脂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它可以增加食物的滑润感和口感,同时也是炒菜、煎炸等烹饪方法中的重要调味品。
2. 食用。
除了用于烹饪外,油脂还可以直接食用,例如橄榄油可以用于沙拉、面包、调味品等。
3. 工业用途。
油脂还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例如肥皂、化妆品、润滑油、油漆等都离不开油脂的加工。
五、油脂的选购与保存1. 选购。
在选购油脂时,首先需要关注产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还需注意产品的色泽、透明度等,新鲜的油脂一般色泽金黄、透明度高。
2. 保存。
油脂应远离阳光和高温,避免受潮、受热,最好采用玻璃瓶或不透明的包装保存,同时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延长其保质期。
在以上内容的介绍中,我们对油脂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油脂的消费量和种类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油脂知识点总结

油脂知识点总结油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它们不仅为我们的食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味道和口感,而且在各种工业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油脂的常见种类、制作方法、使用技巧以及营养健康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目前的一些油脂相关食品健康问题。
一、油脂的种类1、植物油:由植物种子、坚果等植物材料压榨或提取而成,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这些油脂一般具有清淡的气味和口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低的熔点和点火点。
2、动物油:由动物的脂肪组织提炼而来,如牛油、猪油、羊油等。
这些油脂通常具有强烈的气味和口味,富含饱和脂肪酸,熔点和点火点较高。
3、混合油:由植物油和动物油混合而成,如植物牛油、混合油等。
这些油脂在气味和口感上往往介于植物油和动物油之间,营养成分也相应综合。
二、制作方法1、压榨法:通常用于植物油的生产,将植物材料加工成米饭状,然后将其压榨成油。
这种方法产出的油脂较为纯净,营养成分相对较高。
2、提取法:通常用于植物和动物油的生产,利用溶剂将油脂从材料中提取。
这种方法产出的油脂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溶剂残留,其保湿性能较高但未经加工的油脂有可能会出现刺激性。
三、使用技巧1、油脂摄入量: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20-35%的总能量来自脂肪,植物脂肪油比动物脂肪更为健康,其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比例越高,越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功效。
2、油脂质量:优质油脂应该有清淡的气味和口感,尽可能避免选择已经变质或使用过长的油脂,因为变质或使用过长时间的油脂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油脂适用范围:不同类型的油脂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法和菜品,如炸油可选择高温稳定性较好的植物油,煎炒油可选择中温稳定性较好的植物油,烘焙则可使用口感和谐稳定性较好的混合油。
四、油脂与健康1、植物油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现代人常常在使用多种油脂过程中油脂种类难以确认,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粮油工业知识点总结

粮油工业知识点总结一、粮油工业概述粮食和油料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农业生产的重点作物。
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米、小米等,油料包括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等。
粮油工业是指对以上作物进行加工,生产出粮食和食用油等食品的产业。
粮食是人们主要的能量来源,而食用油则是不可或缺的脂肪类食品。
因此,粮油工业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二、粮油加工工艺1. 粮食加工工艺(1)清洗:首先将采收的谷物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附着的泥土等。
(2)脱粒:将谷物的籽粒与壳分离,获得纯净的籽粒。
(3)碾磨:将籽粒磨成粉末状的细粉,这是制作面粉等产品的基础工序。
(4)筛分:通过筛分将面粉、麸皮等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分开。
(5)磨粉:对面粉进行精细加工,得到细腻的面粉产品,为食品加工提供原料。
2. 食用油加工工艺(1)脱壳:将油料的籽粒与壳分离,得到纯净的籽粒。
(2)破碎:碎裂籽粒,以便提高油脂的提取率。
(3)蒸煮:利用高温蒸汽处理,使油脂在籽粒中充分释放。
(4)压榨:采用机械压榨的方式,从油料中提取油脂。
(5)精炼:通过脱臭、脱酸等工序,提高油脂的纯度和质量。
三、粮油工业的技术发展1. 自动化生产:随着科技发展,粮油加工设备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精细加工:粮油工业在产品的精细加工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更多种类、更高质量的产品。
3. 节能环保:在生产过程中,粮油工业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四、粮油产品的分类1. 粮食类产品:主要包括小麦粉、玉米淀粉、大米、小米等。
2. 食用油类产品:主要包括大豆油、花生油、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等。
3. 其他副产品:包括麸皮、食用淀粉、食用蛋白等。
五、粮油行业标准1. 产品质量标准:国家对于粮油产品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加工工艺标准:粮油工业的生产工艺也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确保了产品加工过程的安全与卫生。
油脂(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一节油脂[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会书写油脂皂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营养素是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成分。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统称为六大营养素。
每日摄取的主要食物及其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油脂广泛分布在各种植物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特别是油料作物的种子和动物皮下的脂肪组织,油脂含量丰富。
常温下,植物油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呈固态,称为脂肪,两者合称为油脂。
3.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推测油脂的物理性质:1.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
其结构可以表示为,(1)结构式中,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混合甘油酯。
(2)酯和油脂的区别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组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直链高级脂肪酸。
常见的有:(1)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结构简式为C17H35COOH;软脂酸,结构简式为C15H31COOH。
(2)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3COOH;亚油酸,结构简式为C17H31COOH。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归纳总结][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答案 D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A、C正确;天然油脂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由同种简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或由同种混合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油脂加工厂技术资料 第四章 防尘防污染技术

分解,不断成为气相,继续发火传播。
7
2、粉尘爆炸极限:
粉尘爆炸下限在20-60g/m3;爆炸上限在2-6kg/m3 之间。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粒度:粒度越小,爆炸下限越低; (2)水分:含尘空气有水分存在时,爆炸下限提高 甚至失去爆炸性;大于50%。 (3)氧的浓度:氧气浓度增加将导致下限降低; (4)点火源:温度高、表面积大的点火源,可使粉
尘爆炸下限降低。
8
§4-2 防尘及防污染措施
一、粉尘的收集 二、除尘技术 三、防污染技术
9
§4-3 工业噪声与防护
一、基本知识:
1、噪声: 根据物理学的观点,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
声音杂乱地无规律地组合,波形呈无规则变化的 声音称为噪声。
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凡是使人厌倦的、不需 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11
3、噪声的物理量度:
声波振动对介质产生的压力称为声压。 声压以P表示,单位为帕或牛/平米。
从刚刚可以听到的声音到人们不堪忍受 的声音,声压相差数百万倍。
采用对数来表示声压的大小,即声压级。 评价噪声的强弱,通常采用测量声压级的 办法。
12
所谓声压级,就是以1000赫兹纯音的听 阈声压为基准声压。对于一个被测声压, 将其声压与基准声压的比值取对数,即为 该声音的声压级,其单位为分贝。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 声。
10
2、生产性噪声分类:
(1)按来源分类:
a、机械性噪声 b、空气动力性噪声:
引起气体分子扰动而产生的噪声 c、电磁性噪声:
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音
油脂知识点总结

油脂知识点总结油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重要物质,无论是在烹饪、食品加工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油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油脂的定义和分类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来说,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
从化学结构上看,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根据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和结构,油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它们通常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2、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1、色泽:纯净的油脂通常是无色、淡黄色或淡绿色的,但由于杂质的存在,实际的油脂可能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
2、气味:不同的油脂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与其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有关。
3、密度:油脂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4、溶解性: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四氯化碳等。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是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如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反应是不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这个过程被称为皂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加氢可以转化为饱和度较高的油脂,使其性质更加稳定。
3、氧化反应油脂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会导致油脂酸败,产生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物质。
为了防止油脂氧化,通常会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 等。
四、油脂的营养价值1、提供能量油脂是一种高热量的物质,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约为377kJ,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2、构成身体组织油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 A、D、E、K 等脂溶性维生素需要在油脂的帮助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油脂知识

油脂工业企业员工必读庄殿忠庄伏虎编著谢阶平赵富荣周伯川主审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K)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的属性,不涉及其分子组成和化学组成的改变。
如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沸点、熔点、冰点、蒸汽压、导电率、导热率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分子化学组成的改变的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
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的物质形成的一种变化类型。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
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水变成冰,盐溶介于水,油从原料中压榨、浸取出来,油溶解在轻汽油中等等。
物质通过物理变化后还可通过物质的方法使其回复到开始的状态。
当冰加热时就又变成水;水蒸汽冷凝又变成水了。
化学变化是有新的物质形成的一种变化类型。
当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改变了,不能以一般的物理方法使其回到开始的状态。
质变为其主要的特征。
如碳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发出光和热;油脂加碱加热后变成肥皂、甘油和水。
因此,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可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取代等反应形式。
3简述溶液、溶剂、溶质三者的关系?三者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溶液=溶剂+溶质溶液指液态的混合溶液;溶剂指能溶解某种物质的液态物质;溶质指能溶解于某种液态溶剂中的物质,溶质可为固体(如盐溶解在水中),也可为液体(如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
4溶液的浓度有几种表示方法:浓度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量的多少。
表示方法有:(1)重量百分浓度。
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重量百分浓度。
用数学式表示为:溶质重(克)重量百分浓度= ————————————×100%溶质重+溶剂重(克)浸出工艺中盐水罐内的盐溶液的浓度就是用重量百分浓度表示。
(2)体积百分浓度。
100毫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或毫升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体积百分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工业术语(一)1溶剂solvent能够以任何比例,充分和迅速的溶解油脂的有机物质。
(6号溶剂油、丙酮等)2溶剂浸出solventextraction亦称“萃取”,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过程。
2.1溶剂比solventratio单位时间内被浸出物料与溶剂的重量比。
2.2浓度差concentrationgradient亦称“浓度梯度“,在浸出过程中,料坯内外的混合油浓度之差。
2.3喷淋式浸出percolationextraction溶剂呈喷淋态与料坯接触而完成浸出的过程。
2.4浸泡式喷淋immersionextraction料坯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方式。
2.5混合式浸出combinedextraction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
2.6直接浸出directextraction亦称”一次浸出“。
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取油的工艺。
2.7预榨浸出pre-pressingextraction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后,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
2.8间歇式浸出batchextraction料坯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是分批、间断、周期进行的浸出过程。
2.9连续式浸出continuousextraction料坯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
2.10浸出温度extractiontemperature浸出过程中,根据溶剂馏程和浸出工艺拟定的温度条件。
2.11浸出时间extractiontime料坯入浸至出粕所需的时间。
2.12渗透性permeability浸出过程中,溶剂渗透到料坯内部孔隙中穿过料层的程度。
2.13逆流渗透countercurrentpercolationextraction在浸出过程中,随着料坯中含油量的减少,所喷淋的混合油浓度减少。
最后用新鲜溶剂喷淋的浸出工艺。
2.14游离油脂freeoil处于料坯内表面上的油。
即在物料预处理过程中流出的油和残留在料坯中的油。
2.15结合油脂boundoil处在细胞组织内部和二次结构中的油。
2.16预榨饼pre-pressedcake从预榨机排出的,仍有较高含油量的饼。
2.17浸出器extractor完成油脂浸出过程设备的统称。
2.18平转浸出器rotocelextractor转动体随立轴旋转,已完成装料、浸出、滴干、出粕全部浸出过程的设备。
2.18.1封闭绞龙sealauger出料端缺一小段旋叶,并设有重力门的水平密闭螺旋输送机。
属于浸出器的喂料机构。
2.18.2浸出器外壳extractorshell承受转动体重量。
安装转动体导轨,下部设集油格、出粕格,在生产中起密封溶剂作用的壳体。
2.18.3转动体rotor亦称:“转子”。
沿径向等分为若干浸出格的圆筒体,随立轴缓慢旋转的工作部件。
2.18.4浸出格cell平转浸出器转动体内承载油料进行浸出的单元。
2.18.5假底falsebottom浸出格底部由筛网及筛板组成,可脱开完成卸粕操作的部件。
2.18.6喷淋装置sprayer,spraynozzle将溶剂或混合油喷洒在料坯上的装置。
2.18.7集油格miscellafunnel,miscellacollectionchamber在转动体下面收集混合油(或溶剂)的油斗。
2.18.8出粕格mealdischargecell,mealcollectionchamber,mealhopper浸出结束后,收集湿粕的料格。
2.18.9帐篷式过滤器richmiscellascreenfilter安装在浓混合油出油斗的上部,形状如帐篷的网板,将抽出的浓混合油过滤,除去粕末的装置。
2.18.10进料段feedingstage料坯进入浸出器至浸出前的阶段。
2.18.11浸出段extractingstage料坯在浸出器内进行浸出的阶段。
2.18.12滴干段drainingstage喷淋完毕将粕中溶剂最后滴干的阶段。
2.13搭桥bridging亦称“结拱”。
容器中,料坯间相互粘结、挤压,使流动停止,造成容器下部架空的现象。
油脂工业术语(二)2.20倒气reverse-gas溶剂混合气体逆正常流向流动的现象。
2.21覆带浸出器screenbelttypesolventextractor料坯在网状运输带上做水平移动,以完成连续浸出过程的设备。
2.22U型浸出器hildebrandextractor亦称“拖链式浸出器”(Ballyuanextractor),外形象“U”字,内部由很多链节组成一条拖链,将料坯拖动,以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3弓形浸出器redlerextractor外形似弓,内由很多链节组成一条拖链,将料坯拖动以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4Y型浸出器Y-typeextractor有两条组成“Y”字形的螺旋输送机推动料坯前进进行连续浸出的设备。
2.25环形浸出器loopextractor外形为环状,料坯在框式拖链输送带的拖动下进行连续浸出的浸出器。
2.26浸出罐batchextractor内有搅拌装置及假底的密封容器,能进行间歇浸出,通常为多个成组使用。
2.26.1下压steamblowing利用直接蒸汽或上蒸溶剂蒸汽将罐内冲洗用的溶剂压出的操作过程。
2.26.2上蒸steamstripping利用直接蒸汽从罐底喷入,以除去粕中溶剂的操作过程。
2.26.3卸粕mealdischarging将浸出后的粕从浸出罐中卸出的操作过程。
2.27混合油循环泵miscellacirculatingpump用来完成浸出过程中混合油循环的泵。
2.28溶剂预热器solventpre-heater浸出前,把溶剂加热至所需温度的设备。
2.29溶剂周转罐solventholdingtank贮存各系统回收的溶剂,以供浸出器循环使用的容器。
3混合油处理miscellatreatment净化混合油,除去杂质,将油和溶剂分离的工序。
3.1混合油miscella油脂与溶剂的混合液。
3.2混合油浓度miscellaconcentration油脂占混合油总量的重量百分比。
3.3混合油罐miscellatank贮存混合油,并使其中粕末沉降的容器。
3.4混合油过滤器miscellafilter通过筛网除去混合油中粕末的设备。
3.5旋液分离器liquid-cyclone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除去混合油中粕末的设备。
3.6混合油预热miscellapre-heating蒸发前先将混合油加热升温,使之达到或接近混合油沸点温度的工序。
3.7混合油蒸发miscellaevaporation利用混合油中溶剂易挥发的特性,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汽化,而浓缩混合油的工序。
3.8长管蒸发器raisingfilmevaporator亦称“升膜蒸发器”。
混合油在直立长管内呈薄膜状态蒸发的设备。
3.9恒位罐constantleveltank调节长管蒸发器混合油液面高度的容器。
3.10汽液分离器voporseparatormiscellaseparator亦称“闪发箱”。
与长管蒸发器配合使用。
混合油经升膜蒸发后进入分离器,溶剂得到闪发,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汽液得到分离。
3.11混合油汽提miscellastripping借助蒸汽蒸馏原理,把浓混合油中少量溶剂基本除去的工序。
3.12管式汽提塔tubularstrippingcolumn用直接蒸汽将管内混合油溶剂除去的设备。
3.13层碟式汽提塔diskstrippingcolumn用碟形盘组作为水蒸汽和浓混合油接触面的汽提设备。
4粕处理mealtreatment对浸出器排出的湿粕进行烘干,尽量除去其中溶剂,并使其温度和水分达到适宜贮存要求的工序。
4.1粕meal料坯浸出脱溶后的产品。
4.2湿粕wetmeal浸出后含有溶剂的粕。
4.3湿粕含溶sciventcontentinwetmeal湿粕中溶剂的含量。
4.4粕蒸烘机desolventizer-toaster机体为圆柱形,装有搅拌装置,用直接蒸汽和间接蒸汽除去湿粕中溶剂和水分的设备。
4.5卧式蒸烘机horizontaldesolventizer-toaster由若干节卧式筒体重叠安装而成的蒸烘机。
油脂工业术语(三)4.6立式蒸烘机verticaldesolventizer-toaster亦称“层式蒸烘机”,由若干锅体重叠安装而成的蒸烘机。
4.7DT蒸烘机DTdesolventizer-toaster由若干锅体叠置而成,兼有烤粕作用的蒸烘机。
4.8DTDC蒸烘机desolventizer-toasterwithintegrateddryer-cooler对粕兼有冷却作用的层式蒸烘机。
4.9自动料门automaticflowcontrollinggate利用料位自身控制本层或上层料位的装置。
4.10高料层蒸脱机highbeddesolventizertoaster只有一层或二层缸体,料层较厚,带有搅拌装置利用蒸汽蒸脱湿粕中溶剂的蒸脱机。
4.11粕冷却器mealcooler将蒸烘后温度较高的粕进行冷却的设备。
4.12粕末分离finesseparation,dust-separation将蒸脱机蒸出的混合蒸汽中所带粕末分离出来的工序。
4.13湿式捕粕器wetfinescatcher利用喷水或喷溶剂的方法,除去溶剂蒸汽中所夹带粕末的设备。
4.14干式捕粕器dryfinescatcher利用离心沉降的原理,以分离溶剂蒸汽中所夹带粕末的设备。
4.15低温脱溶lowtemperaturedesolventizing粕湿低于80℃的脱溶工艺。
4.16闪蒸脱溶系统flashdesolventizingsystem在蒸发管道内用过热溶剂蒸汽喷射湿粕,使粕在悬浮状态中蒸脱出溶剂。
4.17大豆低温脱溶设备soybeanmeallowtemperaturedesolventizer在常压下对大豆湿粕进行脱溶的设备。
主要由螺旋刮板蒸溶器、循环风机、旋风分离器、溶剂蒸汽过热器、粕沉降器、封闭阀等组成。
5溶剂回收solventrecovery把粕的蒸脱、混合油蒸发、汽提等过程所得到的溶剂蒸汽通过冷凝回收的工序。
5.1混合蒸汽mixedvapour溶剂蒸汽和水蒸汽的混合体。
5.2表面冷凝surfacecondensation冷却液或空气从另一个方向流经管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使溶剂蒸汽冷凝的方法。
5.3混合冷凝contactcondensation溶剂蒸汽直接与冷却液相接触而进行冷凝的方法。
5.4溶剂蒸汽solventvapour溶剂的气态,由溶剂气化而成。
5.5列管冷凝器pipebundlecondenser在圆柱形壳体内装有很多平行管子组成管束,通过热交换使溶剂蒸汽冷凝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