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科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合集下载

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黄柏的作用与功效黄柏,又称黄连木、梓黄、柏木,属于黄连科黄柏属的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黄柏具有多种功效,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它可以被运用于西药或中药的制剂中,通常用于清热、燥湿、解毒。

此外,黄柏还具有抗菌、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一、抗菌功效黄柏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活性物质黄柏素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黄柏还能减少细菌所释放的致病因子,如毒素和酶,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菌感染。

二、抗炎功效黄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并缓解炎症症状。

黄柏中的黄柏素具有抗炎活性,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性细胞的聚集,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黄柏还能抑制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三、抗氧化功效黄柏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损伤。

黄柏中的黄柏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和细胞器免受氧化损伤。

黄柏还可以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四、抑制肿瘤功效黄柏对于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黄柏中的黄柏素具有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的血供。

此外,黄柏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五、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黄柏具有防止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黄柏中的黄柏素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氧化,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少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此外,黄柏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保护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从柏科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从柏科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从柏科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摘要最近的研究可以看出柏科植物体内分离的内生真菌的生物勘探情况。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健康寄主植物如柏木属、杉属、侧柏属体内高活性的内生真菌菌种。

本文中,内生链格孢菌、链格孢菌、链格孢属是从健康的桧柏球体内分离出的。

内生真菌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是一个生物地理学和主机标识。

我们同样研究了链格孢菌的代谢产物,突出了他们的抗增殖、抑制生长的能力以及对稻瘟、梨火疫病菌和丁香假单胞菌等模型目标菌的抗菌活性。

总之,自从链格孢菌被发现,它们总是作为致病性和致敏真菌被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了它们在桧柏植物叶面组织的一个可能的其它生态位。

此外,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还报道了柏科植物家族之间内生链格孢属的显著的生物活性。

引言目前正在对从许多寄主植物中分离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内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调查。

最近的研究强调,柏科植物中寄宿了许多种类的内生菌。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柏科植物内生菌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生物活性。

例如,抗真菌、抗细菌和抗增殖活动。

在最近几年,已经常证明寄主植物的内生菌可以产生与寄主植物相同的生物活性分子。

柏科植物家族的物种广泛被用于药材中。

因此,由桧柏球植株体内的内生微生物生产的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可能与植物本身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类似。

因此,一些药物发现的项目表明,可以利用柏科植物体内的一些内生真菌来生物合成抗癌因子。

因此,研究柏科植物中内生真菌的定植可能会发现除真菌多样性之外的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来源。

链格孢属的真菌(座囊菌纲、子囊菌门)广泛分布在植物,土壤,食品,环境和室内空气中。

链格孢属物种作为植物病原菌、弱兼性寄生菌、腐生菌以及内生菌已经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一些链格孢属菌已成为人体的病原体,它们是人类常见的过敏原。

其中哮喘,暗色丝孢霉病,灰指甲,鼻窦炎,溃疡皮肤感染,角膜炎,内脏感染骨髓炎都是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其中链格孢是最常见的一种。

草药中的黄柏功能主治

草药中的黄柏功能主治

草药中的黄柏功能主治1. 黄柏简介黄柏,学名为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以黄柏树的树皮为药材,经过煎煮、晾晒等工艺制成。

黄柏树是一种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地区。

2. 黄柏的药理成分黄柏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成分包括黄柏碱、黄柏苦素、黄柏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黄柏独特的药理作用。

3. 黄柏的功效与主治黄柏在中药学上被认为具有苦寒、干燥的性味,具有清热燥湿、祛湿利尿等功效,常用于以下方面:3.1 清热解毒黄柏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症状,如高热、口渴、尿赤等。

黄柏中的黄柏碱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3.2 祛湿利尿黄柏具有燥湿的作用,可用于疏肝利胆、利尿通淋。

它对慢性湿热引起的症状如黄疸、水肿等有一定的疗效。

3.3 抗氧化作用黄柏中的黄柏苦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因此,黄柏常被用作抗衰老和抗氧化的药物。

3.4 肝保护作用黄柏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肝细胞受到的损伤。

它常用于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如肝炎、脂肪肝等。

3.5 抗炎作用黄柏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胃炎等。

3.6 抗肿瘤作用黄柏中的黄柏酮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黄柏常被用作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

4. 黄柏的用法用量黄柏的用法用量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可使用黄柏煎剂、黄柏浸膏等形式进行内服,或者使用黄柏外敷剂进行外用。

用药时应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指导。

5. 黄柏的注意事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黄柏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使用黄柏时应注意过敏反应,对黄柏过敏者慎用。

一株柏树内生真菌产生抗肿瘤药物紫杉醇

一株柏树内生真菌产生抗肿瘤药物紫杉醇

关 键 词 :紫杉 醇 ;内共 生 真菌 ;薄 层 层 析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Q1 33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紫杉 醇 ( al a e , 品名 T x 1是 分 离 自红 豆衫 ( a u p . 等树 木 的天 然药物 , 有 良好 的广谱 P c tx l商 i a o) T x ss p ) 具
(南 开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天 津 3 0 7 0 0 1)
摘 要 :报 道 了一 株 从 柏 树 中分 离 到 的 产 抗 癌 药 物 紫 杉 醇 的 菌 株 , 品 采 自江 苏 , 第 一 例 柏 树 内生 菌 产 紫 样 是 杉 醇 的 报 道 , 明 产 紫杉 醇 真 菌 的 多 样 性 . 化 和 改 进 了提 取 紫 杉 醇 的方 法 , 以 快 速 得 到 一 定 量 的 紫杉 醇 满 足 表 简 可 T C分 析 的需 要 , 方 法 提 高 了处 理 样 品 的速 度 , 省 了 时 间 和试 剂 消耗 等 , 用 于 大 量 样 品 的 初 筛 . L 该 节 适
Vo . 0 N 6 14 _ O
Dec 20 . 07
20 0 7年 l 月 2
文 章 编 号 :0 6— 92 2 0 )60 6 .4 4 57 4 ( 0 7 0—0 70

株 柏 树 内生真 菌产 生 抗 肿 瘤 药 物 紫 杉 醇
严 冰, 建男, 元, 毕 纪 王文 赵 阳 朱旭 婕, , 东
收 稿 日期 : 0 61— 0 2 0 —11 基 金 项 目 :国家 “ 6 8 3重点 项 目” 2 0AA0 1 0 ) (0 7 2 5 1 作者简介 : 严 冰 ( 92 ) 女 , 北 荆 州 人 , 级 工 程 师 , 17一 , 湖 高 主要 从 事 真 菌 分 子 生 物 学 方 面 研 究 8・

侧柏根功效与作用

侧柏根功效与作用

侧柏根功效与作用侧柏根,学名固木盘,是中药材侧柏的根部。

侧柏是常见的中草药之一,具有多种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消炎止血、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侧柏根是侧柏的地下部分,富含有效成分,具有更强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侧柏根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侧柏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萜烯类物质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杀死病原体。

侧柏根煎剂能够用于治疗热毒痈肿、丹毒、疔疮等疾病。

同时,侧柏根还有利尿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废物和毒素,进一步清热解毒。

二、消炎止血侧柏根具有显著的消炎止血作用。

研究发现,侧柏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此外,侧柏根还含有类似维生素P的物质,具有增强毛细血管弹性、减轻血管脆弱性的作用。

因此,侧柏根煎剂能够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痔疮出血等疾病。

三、抗菌抗病毒侧柏根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侧柏根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

此外,侧柏根还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这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使得侧柏根成为一种重要的抗感染药物。

四、抗氧化侧柏根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侧柏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中和有害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对防治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抗糖尿病侧柏根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实验证明,侧柏根煎剂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侧柏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激活胰岛素受体,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需要。

因此,侧柏根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六、免疫调节侧柏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侧柏根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侧柏根提取物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吞噬功能。

同时,侧柏根对淋巴细胞的活性也有增强作用,能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应答。

2016罗浮山中医药文化知识达人大挑战题库

2016罗浮山中医药文化知识达人大挑战题库

2016罗浮⼭中医药⽂化知识达⼈⼤挑战题库9⽉4⾄6⽇,第三届中医科学⼤会将在惠州罗浮⼭举⾏。

你对中医药⽂化了解多少呢?即⽇起,“惠州发布”开展“罗浮⼭中医药⽂化知识达⼈⼤挑战”活动,只要您在10道题中答对6道题以上,就可以参与抽奖哦!平板电脑、运动⼿环等⼀⼤波奖品等你来,快叫上⼩伙伴们⼀起来挑战吧!1、全国第三届中医科学⼤会在_________召开?A、罗浮⼭B、象头⼭C、南昆⼭D、巽寮湾答案:A2、罗浮⼭被公认为_________。

A、岭南道教圣地B、道教⼗⼤名⼭之⼀C、岭南第⼀⼭D、第三⼗四福地答案:A3、博罗何时置县?A、秦始皇33年B、东晋时期C、汉代D周朝答案:A4、罗浮⼭是由哪两座⼭组成?A、罗⼭与浮⼭B、南⼭与禺⼭C、蓬莱⼭与昆仑⼭答案:A5、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著名宫观之⼀有博罗哪个观?A、黄龙观B、元妙观C、酥醪观D、冲虚观答案:D6、史称道教名⼭罗浮⼭的赞誉是什么?7、谁说“罗浮为道教名⼭居七,可作⾦液神丹也?”A、安期⽣B、苏元朗C、葛洪D、邓守安答案:C8、宋代,岭南有四⼤集市,其中罗浮⼭当时属于哪个集市?A、花市B、珠市C、⾹市D、洞天药市答案:D9、罗浮⼭是⼀座百草药库,经药学家考证有多少种药⽤植物呢?A、3400种B、100种C、1240种D、1000种答案:C10、中国学者屠呦呦教授于何年获何⼤奖?A、2011年获菲尔茨奖,2015年获诺贝尔⼤奖。

B、2011年堆维茨奖,2015年菲尔茨奖C、2011年获拉斯克医药⼤奖,2015年获诺贝尔⼤奖D、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医药⼤奖,2015年德国科研⼤奖答案:A11、罗浮⼭常见的中草药中,通常识别⽅法根据其_______ 。

A、根叶B、花果C、叶茎D、种⼦答案:A答案:D13、罗浮⼭被国家列⼊第⼀批⼀级保护植物共⼋种,其中⼀种植物指的是以下哪种植物?A、紫苏B、⾦线莲C、菖蒲D、桫椤答案:D14、“赵师雄梦梅”是赵师雄饮醉酒后在罗浮⼭梅园梦见⼀美⼥的故事。

侧柏叶抗真菌作用研究(Ⅱ)

侧柏叶抗真菌作用研究(Ⅱ)

侧柏叶抗真菌作用研究(Ⅱ)【摘要】目的对侧柏叶的提取物进行抗植物真菌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

方法采用试管液基稀释法进行抗菌活性的实验。

结果侧柏叶的提取物对植物真菌的MIC 值分别为0.14~9.2mg/ml。

结论侧柏叶提取物对念珠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侧柏叶真菌最小抑菌浓度Study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Cacumen platycladi(Ⅱ)Zhang Qingyun,Liu Zhiqin,Hu Yingqing,et al.Medical College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Tianjin300162.【Abstract】Objective Testing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extracts of theCacumen platycladi and measuring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them.Methods The test tube dilution method was employed.Results The MIC of extracts from Cacumen platycladi was0.14~9.2mg/ml.Conclusion The extracts of the Cacument platycladi had distinct anti-fungal.Key words cacumen platycladi fungal MIC侧柏叶为常用中药,具有凉血止血、清肺止咳等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多种出血症、风湿痹痛、咳嗽等,近年来研究表明侧柏叶具有抗炎、抗氧化、止血和抗菌作用。

侧柏叶中含有挥发油、黄酮、单宁酸和鞣质类酚性成分[1~2],而侧伯叶具有抗农业病虫害的作用,为寻求具有绿色环保作用的抗菌杀虫剂,我们对富含有酚性成分的侧柏叶进行提取[3],并进行抗真菌活性研究。

黄柏树的功效与作用点

黄柏树的功效与作用点

黄柏树的功效与作用点黄柏树(学名:Phellodendron amurense)是一种药用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它的树干和树皮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醇等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

黄柏树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草药制剂,并且在一些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应用。

黄柏树主要的药理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黄柏树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黄酮醇、黄酮苷、黄酮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活性,减轻因自由基的过度产生所导致的氧化损伤。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相关疾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黄柏树的抗菌作用也是其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黄柏树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些研究表明,黄柏树提取物对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

这种抗菌作用使得黄柏树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除了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外,黄柏树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黄柏树中的生物碱和黄酮醇等成分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同时,黄柏树还能够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保护肝脏免受损伤和疾病的侵害。

这使得黄柏树成为一种重要的肝脏保护剂和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

此外,黄柏树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和抗糖尿病作用。

研究表明,黄柏树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死亡。

这种抗肿瘤作用使得黄柏树成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的来源,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此外,黄柏树的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从而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黄柏树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柏科植物中分离具有抗肿瘤、抗真菌、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摘要最近的研究可以看出柏科植物体内分离的内生真菌的生物勘探情况。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健康寄主植物如柏木属、杉属、侧柏属体内高活性的内生真菌菌种。

本文中,内生链格孢菌、链格孢菌、链格孢属是从健康的桧柏球体内分离出的。

内生真菌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是一个生物地理学和主机标识。

我们同样研究了链格孢菌的代谢产物,突出了他们的抗增殖、抑制生长的能力以及对稻瘟、梨火疫病菌和丁香假单胞菌等模型目标菌的抗菌活性。

总之,自从链格孢菌被发现,它们总是作为致病性和致敏真菌被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了它们在桧柏植物叶面组织的一个可能的其它生态位。

此外,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还报道了柏科植物家族之间内生链格孢属的显著的生物活性。

引言目前正在对从许多寄主植物中分离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内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调查。

最近的研究强调,柏科植物中寄宿了许多种类的内生菌。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柏科植物内生菌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生物活性。

例如,抗真菌、抗细菌和抗增殖活动。

在最近几年,已经常证明寄主植物的内生菌可以产生与寄主植物相同的生物活性分子。

柏科植物家族的物种广泛被用于药材中。

因此,由桧柏球植株体内的内生微生物生产的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可能与植物本身的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类似。

因此,一些药物发现的项目表明,可以利用柏科植物体内的一些内生真菌来生物合成抗癌因子。

因此,研究柏科植物中内生真菌的定植可能会发现除真菌多样性之外的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来源。

链格孢属的真菌(座囊菌纲、子囊菌门)广泛分布在植物,土壤,食品,环境和室内空气中。

链格孢属物种作为植物病原菌、弱兼性寄生菌、腐生菌以及内生菌已经适应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一些链格孢属菌已成为人体的病原体,它们是人类常见的过敏原。

其中哮喘,暗色丝孢霉病,灰指甲,鼻窦炎,溃疡皮肤感染,角膜炎,内脏感染骨髓炎都是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其中链格孢是最常见的一种。

链格孢菌也因为它可以制作生化药剂的本领而为人类所熟知,如生产植物毒素和真菌毒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至少有268种链格孢属真菌产生的关于植物毒性、细胞毒性和抗菌性能的生物分子被报道。

据我们所知,在柏科植物中已经有大量的真菌被报道。

从崖侧柏的体内收集了斑点落叶病和黑斑病的内生真菌。

柏科植物家族(松柏类)广泛分布于地球的每个角落。

前面的研究展示了它们物种组成的多样性,物内生菌的生物活性可显著由寄主植物或寄主植物的局部生长来影响。

此外,有对对抗癌症和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对植物非生物胁迫所需生物分子的持续的需要。

我们组以前报道的柏科植物中内生青霉菌和木霉属青梅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性。

我们关联了从柏科植物家族中分离的链格孢真菌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柏科植物内生链格孢属的抗增殖、抗真菌能力。

材料与方法取样地点与植株在伊朗不同省份的几个地方,表明取样的代表性,分别是从法尔斯(南伊朗),桂兰(伊朗北部),哈马丹(伊朗西部),和中央(伊朗中心)进行植物材料的收集。

从绿干柏、意大利柏木、刺柏棕竹、圆柏属、侧柏等植物标本(树枝的叶子,干皮,水果)收集(表1)。

内生真菌的获取与鉴定用参考文献里的方法从成熟的健康桧柏球植株中收集无炎症的新鲜叶片组织。

在2011年6月-10月份每一个地区取样至少设置三个重复。

从每个植物标本中,随机抽取三件根据参考文献进行表面消毒,共820植物碎片孵育在PDA固体培养基或水琼脂培养基中(WA),在26-28℃放置2-12周,从生长的菌丝顶端分离真菌并进行纯化,4℃保存。

内生链格孢分离株的鉴定是通过研究其菌落形态和产孢PCA机制(土豆胡萝卜琼脂培养基)来实现的,在16/8光照黑暗间隔22-25℃放置7d。

根据参考文献,对真菌标本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生物测定模式细菌和真菌使用模式目标菌稻瘟病真菌HS-1390和目标植物病原芽孢杆菌来检测链格孢菌代谢产物提取提取的抗增殖和抗菌活性物质。

欧文式菌、假单胞菌由 A. Ghasemi植物研究所提供。

在体外首先利用稻瘟病菌对内生真菌菌株活性进行初步测试,然后再利用其它的松柏植物病原病菌。

色二孢属真菌、Spencermartinsia viticola等来自库尔德斯坦大学,伊朗。

子囊菌门以及所有的真菌和细菌菌株都在4℃长期保存。

链格孢菌的代谢产物提取对细胞内外代谢产物的提取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

简单来说,将链格孢菌株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DB)中,在28℃、120r/min、黑暗条件下培养15d。

然后将培养液用甲醇提取,将发酵液过滤得到胞外代谢产物。

然后将有机溶剂和甲醇按照1:1的比例添加到过滤后的培养液中,然后将其转移到4 ℃条件下12h来去除蜡质材料。

采集有机相,采用50℃条件下蒸发有机溶剂。

干燥的甲醇抽提物溶解在蒸馏水或DMSO中使其终浓度为250lg/mL。

最后在测定生物活性前过直径为0.22微米滤膜。

对于胞内代谢产物,先获取菌丝体的生物量,洗干净后,浸入1:5甲醇中2天。

菌丝均匀分布。

上清液进行进一步处理,方法同获取胞外代谢产物。

生化分析前,将次生代谢产物放置到-20℃冰箱中。

抗增殖测定链格孢菌抗增殖的/细胞毒性的内外代谢产物以检测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为模型。

稻瘟病分生孢子悬浊液(4.9x104mL-1;0.02%酵母提取物/50mL)接种在96孔板上。

样品提取液(50ml)通过连续稀释到最终浓度为250, 125, 62.5, 31.25, 15.62, and 7.81 lg mL-1.,添加到每个孔内。

检测板在24℃条件下培养16h,将每个样品的提取液,起源于75分生孢子种子的萌发和芽管的尺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相比获取最低的抑菌浓度(MIC检测)。

试验设置三个重复。

抗菌实验体外抗真菌链格孢属菌株使用稻瘟病菌进行初步测定,然后再通过对霜霉病菌等进行实验。

本试验将链格孢属真菌与每一个目标真菌接种到PDA平板上。

将链格孢属取5mm菌丝盘在28℃条件下在平板的一侧传代培养。

当链格孢菌覆盖了整个平板一半的面积时,将目标菌株接种在平板的另一侧,置于28℃条件下培养。

随着目标真菌的日益生长,在每个链格孢菌存在的平板都与对照组相对照,直至对照组真菌长满整个平板。

抗真菌作用的大小是通过测定抑制区相对于对照组的直径来衡量的,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生长抑制率:生长抑制率(%)=(对照组直径-处理组直径)/对照组*100%。

抑菌(MIC)和杀菌(MBC)的测定利用离火疫病菌和丁香假单胞菌等来衡量细胞内外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

首先获得1x106 cfu/mL的细菌生长液,然后在肉汤培养基(NB)中利用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检测。

将检测板放置在28℃条件下培养16h,观察和比较目标细菌的生长情况来进行抑菌和杀菌测定。

实验设置三个重复。

以IC80值的获取和展示代谢产物具有80%体外抑制作用的浓度。

统计分析利用SAS软件对进行抗真菌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 A)及最小显著差异试验(LSD)。

不同处理之间的显著差异水平为5%(P<0.05)结果链格孢菌物种的宿主标示、生物地理学和物种多样性从生长在伊朗四省的绿干柏、意大利柏木、刺柏棕竹、圆柏属、侧柏等植物上采集了820个植物标本。

从宿主标本植物中得到110株真菌(13.4%定植率),包含了19个真菌属的35种真菌,其中链格孢菌占7.7%。

总的来说,得到了8株链格孢属的菌株。

此外,内生链格孢菌住只在法尔斯(南伊朗),哈马丹(伊朗西部)Cupressus arizonica, Cupressus sempervirens var. cereiformis 物种中发现(表1)。

由此可见,链格孢菌属主要存在于法尔斯省侧柏的枝叶中,平均温度16.58℃(表1)。

表1从每个柏科植物宿主中分离的内生链格孢菌株,按照采样点、植物种类、真菌种类制表链格孢菌产生的抑制/细胞毒性细胞内外代谢生物活性物质。

稻瘟病菌常作为抗癌和抗真菌微生物代谢产物初步筛选的抗癌和抗真菌初步筛选的模式菌株。

我们目前的研究表明,柏树内生真菌的细胞外代谢产物比系胞内代谢产物的活性更高。

因此,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的产生用于评价内生菌培养的细胞内外代谢产物的抗增殖和生长抑制活性。

数据通过表2和表3展示。

表2 内生链格孢菌胞外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分生病菌的抗增殖活性测定数值为4-6组数据的平均值+++,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完全抑制;++,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抑制为1/3;+,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抑制为1/3-2/3大小;-分生孢子大小与对照组相似表3内生链格孢菌胞内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分生病菌的抗增殖活性测定数值为4-6组数据的平均值+++,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完全抑制;++,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抑制为1/3;+,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被抑制为1/3-2/3大小;-分生孢子大小与对照组相似结果发现,链格孢菌的胞外产物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2)。

值得注意的是,链格孢CSE177 和CSE165(均是从 C. sempervirens var. cereiformis)中分离),在62.5 lg mL-1浓度时均展现了抗增殖活性和在7.8 lg mL-1浓度时展现了抑制芽管伸长的作用。

菌株POE103和POE182也表现出了在这两方面很强的活性。

同时,如表三所示,链格孢菌的细胞内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令人惊讶的是,链格孢菌CAE92细胞内外代谢产物(其中胞外产物显示在所有最小的抗增殖活性)展示出了最高的细胞毒作用。

事实上,它的胞内代谢产物毒性在125 lg mL-1,在31.2 lg mL-1芽管伸长的强抑制作用。

链格孢菌的抗真菌活性我们通过采用平板对峙的方法,利用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数据来进行评估内生真菌对模式稻瘟病菌、柏树植物病原菌 D. seriata, Phaeobotryoncupressi和Spencermartinsia viticola的抗真菌活性。

事实上,所有的内生真菌分离株在体外菌会有65%-92%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稻瘟病菌(表4)。

总的来说,链格孢菌CAE92 和A. pellucida POE182是对所有目标菌最有效的菌株。

此外,链格孢菌CSE177 和链格孢菌CSE165 对所有目标菌也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用培养皿法,A. tangelonis POE103胞外产物的抗真菌活性最高。

表4 柏树内生链格孢菌对柏树病原真菌和模式稻瘟病菌的抗菌活性观测数据为3组数据(显著水平P<0.05)平均值。

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表5 内生链格孢菌细胞内外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观测数据为3组数据(显著水平P<0.05)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