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新分类新认识和影像学解读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胰腺自身消化酶的自溶所引起。了解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胰腺细胞 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和局部脂肪坏死。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影像学表现
典型影像学特征
胰腺肿胀、明显水肿、周围炎性渗出、脂肪浸润和增强
不典型影像学特征
胰腺实质坏死、液体积聚、囊肿形成及周围间隙增强不明显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胆囊炎
胆囊炎是急性胰腺炎时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 能由于胰腺炎引起了胆 总管的阻塞。
脓肿和假性囊肿
当胰腺炎引起脓肿形成 或假性囊肿时,可能需 要进行引流或手术治疗。
胰腺坏死和腔隙
胰腺坏死和腔隙是急性 胰腺炎严重情况下的并 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 术干预。
急性胰腺炎的处理和治疗
保守治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则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疼痛、纠正感染和防治并发症等
手术干预的适应症和方法
重度胰腺坏死、胰腺脓肿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和复发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复发率较高,因此定期随访和生活方式管理非常重要。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以及胰腺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坏死等病变。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坏死等病变,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胆道系统的详细信息。

MRCP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的梗阻情况等。

三、影像学表现1.腹部超声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等。

2.腹部CT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加、边缘模糊、坏死组织的形成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表现急性胰腺炎的MRCP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胰管的梗阻、胆管的扩张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同时还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信息。

五、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类 并发症及CT征象的探讨与总结

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类 并发症及CT征象的探讨与总结

【摘要】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作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胰腺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时有效的诊治是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文对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类、并发症及CT征象展开探讨与总结,回顾了急性胰腺炎的分类系统,并举例说明了急性胰腺炎常见和罕见的并发症;认为对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T)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初始成像方式,并提供了用于胰腺成像的样本CECT技术采集参数,希望能够对临床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诊断分类并发症CT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04-0519-04DOI:10.19435/j.1672-1721.2021.04.036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临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和研究都在不断深化,对其病理生理变化机制基本形成了有效认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仍有较高的不良预后风险。

因此,对于包括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在内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今,随着CT检查技术的成熟和发展,CT成为了现阶段临床早期诊断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的重要工具,相较于超声、MRI等影像技术,CT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胰周、腹膜后间隙内的病变的进展状况,且操作方便、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本文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类、并发症及CT征象展开详细说明与阐述。

1急性胰腺炎简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每100,000人中有20~80例,在不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

例如,在美国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估计为每100,000人中30~40例,而在日本,2011年的发病率是每100,000人中49.4例[1,2]。

临床表现从短暂的腹部不适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不等,5%的病例可能发生死亡[3,4]。

急性胰腺炎通常分为轻度、中重度和重度,轻度急性胰腺炎是自限性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极低,并且通常可以在不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进行临床、生化诊断;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表现为短暂性(<48h)器官衰竭或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尽管与轻度胰腺炎相比,中重度胰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其病死率被认为低至2%。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胰腺导管系统



主胰管 由胰尾开始,沿途接收胰小叶的小管,管径从 尾至头逐渐增粗,直径可达2-4mm,与胆总管 下端汇合成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部 副胰管 主要接受胰头前上部的胰小管,为局限于胰头 内的导管,较细,在主胰管上前方,大多与主 胰管相通。
正常胰腺解剖图
一 正常胰腺CT表现

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上腹部痛,多为持续性 有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上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血白细胞计数、血和尿淀粉酶升高
诊断标准

CT表现: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少数轻型病人,可无阳性表现 多有不同程度的胰弥漫性增大 胰密度可稍低,均匀或不均匀 胰腺轮廓可模糊、或少量渗液 胰腺可均匀增强,无坏死区域


Grand A:正常胰腺 Grand B: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肿大,包括轮廓不规 则,密度不均匀,胰管扩展,胰头内小积液,不伴胰 周积液 Grand C:胰体内异常伴胰周模糊,条片状密度等表 现,胰周脂肪组织炎性改变 Grand D:单一、界限不明确的积液或蜂窝组织炎 Grand E:胰腺或邻近区域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境界 不清的积气或积液
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小网膜囊脓肿,产气菌感染
胰腺癌



病理与临床 病理特点: 胰头癌最多,胰体癌次之,而胰尾癌最少 胰头癌易侵犯胆总管而引起阻黄而被发现 多源于胰管上皮细胞,极少源于腺泡上皮 富有纤维组织质地坚硬,为少血供的肿瘤 胰头癌常直接侵犯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 胰体癌常侵犯腹腔动脉以及肠系膜上动脉 胰尾癌常侵犯脾门,胰腺癌易转移到肝脏 胰腺癌易淋巴转移到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

急性胰腺炎分类新标准

急性胰腺炎分类新标准

急性胰腺炎分类新标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酒精性肝病、高脂血症等。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急性胰腺炎的分类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新分类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型急性胰腺
炎的临床表现为轻度腹痛、发热、轻度腹胀等,通常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和并发症。

中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病情较重,常出现持续性腹痛、明显的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的全身症状。

而重型急性胰腺炎则是病情最为严重的一种,患者常出现剧烈的持续性腹痛、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休克等),并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在临床实践中,对急性胰腺炎的分类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型急性胰腺炎,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输液、镇痛等,预后良好。

而中、重型急性胰腺炎则需要及时入院治疗,可能需要行胰腺外科手术干预,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临床治疗外,对于急性胰腺炎的分类还有助于科学研究的开展。

不同类型
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存在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预后,因此对其进行精准分类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病因研究、病理生理学研究以及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新分类标准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和
治疗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和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有所帮助,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影像学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X线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X线影像学表现相对较少,一般只在晚期病例中才能显示出一些非特异性征象。

常见的X线征象包括:- 胃肠道水平片显示胃肠继发性麻痹、胃肠道扩张等;- 腹部平片可见腹腔积液、钙化灶等。

超声影像学诊断超声是一种无创性、廉价且较为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初步诊断。

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腹腔内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具有以下特点:- 可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有无内部异常回声;- 可发现胆总管及胰管等胰腺其他结构的病变;- 可评估胰腺囊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CT影像学诊断CT扫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分型和临床评估。

对于较为严重、疑难的病例,CT扫描是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CT扫描能够直观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降低的密度等;- CT扫描可检测胰腺的坏死、脓肿、脂肪液化灶等并发症;- CT扫描还可显示胆总管、胆囊等附属器官的异常变化。

MRI影像学诊断MRI是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检查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评估具有独特优势。

MRI的主要优点包括:-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胰腺图像;- MRI可显示胰腺的血供情况,并评价胰腺的灌注状态;- MRI还能够评价胰腺的功能状态,如测量T2弛豫时间等。

结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X线、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均可以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各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和评估。

急性胰腺炎新分类新认识和影像学解读

急性胰腺炎新分类新认识和影像学解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
AP的局部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 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和感染性坏死 (旧称胰腺脓肿)。
其他局部并发症还包括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 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 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等。局 部并发症并非判断AP严重程度的依据。
AP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 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 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 疾病。可以理解为胰腺的自身消化,没有细菌参与
其常见病因为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酒 精、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胆源性胰腺炎仍是我 国AP的主要病因。老外多是酒精引发
FiO2(%)
室内空气
21
3
4
101-200
≤101
311-439
>439
<90,pH< <90,pH<
7.3
7.2
2
25
4
30
6-8
40
9-10
50
注意:每个器官系统评分大于等于 2 分提示器官衰竭,持续时间小于 48 小时指短 暂衰竭,超过 48 小时指持续衰竭。注意不是各系统分数之和。
六、X线腹部平片
急性胰腺炎
——新分类、新认识和影像学解读
2016年9月 CQGH
近年来国内外重要指南更新
国际: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2012: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国际急性胰腺炎分类工作组。

急性胰腺炎影像诊断新概念

急性胰腺炎影像诊断新概念
无论从临床表现、CT扫描还是注射试验研究,尚无任何证 据说明两侧肾旁后间隙直接相通
腹膜后间隙解剖 4
两侧肾前、后筋膜分别在外侧方延续、融合形成锥侧筋膜,行 于结肠后方,再向前与壁层腹膜相融合 肾旁前和肾周间隙在外侧方是封闭的;肾旁后间隙则可能通过 壁层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潜在间隙经外侧向前腹前壁相通
影像学检查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
z 扫描时间快
CT
z 空间分辨率高 z 三维立体重建
z 评判血管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z 判断坏死灶
平扫 + 增强扫描
CT床病理类型不同,以及在病程的不同阶 段,会有不同的CT表现 AP炎症扩散的方式和范围与其解剖基础紧密 相关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最复杂和最具挑战性的急腹症之一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全身影响严重 病程迁延反复,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高
胰腺出血/坏死、假性囊肿、胰周脓肿、肠瘘、假性动脉瘤、 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 ……
预后恶劣,病死率高
降低AP致病率和提高AP生存率的关键
z 早期确诊AP和评估严重程度 z 及时处置多器官衰竭 z 及早发现AP并发症 z 动态监控全病程
胰腺解剖 - 静脉
胰腺静脉系统较复杂,且变 异较大,主要回流到PV-SMV系 统
胰头(钩突)与胰颈的静脉,一 般汇入胰十二指肠上、下静脉 及SMV
胰体、尾部的静脉大多以小 属支形式从后方汇入相伴的SV
PV=门静脉,SMV=肠系膜上静脉,SV=脾静脉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构成 各间隙之间的连通、分隔关系
裂而孔推或测膈肾脚旁与后纵间隔隙相向通上与膈脚后间隙及纵隔相通连
腹膜后间隙解剖 6
亚腹膜间隙 (subperitoneal spa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具备 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 48h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 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h内不能自行恢复)。有重症倾向的AP 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图片来源于网络
AP的局部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 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和感染性坏死 (旧称胰腺脓肿)。
其他局部并发症还包括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 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 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等。局 部并发症并非判断AP严重程度的依据。
AP的全身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 器官功能衰竭 SIRS 全身感染 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PE)
➢ 胰原性胸腹水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
➢ 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增高,可 持续1-2周。
➢ 对就诊较晚的病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略优于血淀粉 酶
➢ 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度不呈正 相关。
四、血清标志物
推荐使用C反应蛋白(CRP),发病后72 小时CRP > 150 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可 能。
SAP患者若合并脓毒症,病死率升高。为 50%-80%。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也可有真菌感染。
全并发症(四)IAH和ACS
SAP时IAH和ACS的发生率分别约为40%和 10%,IAH 已作为判定SAP预后的重要指标之 一.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膀胱 压(urinary bladder pressure,UBP)测定是诊 断ACS的重要指标,膀胱压≥20 mm Hg,伴有 少尿、无尿、呼吸困难、吸气压增高、血压降 低时应考虑出现ACS。
FiO2(%)
室内空气
21
3
4
101-200
≤101
311-439
>439
<90,pH< <90,pH<
7.3
7.2
2
25
4
30
6-8
40
9-10
50
注意:每个器官系统评分大于等于 2 分提示器官衰竭,持续时间小于 48 小时指短 暂衰竭,超过 48 小时指持续衰竭。注意不是各系统分数之和。
六、X线腹部平片
全身并发症(五)胰性脑病
AP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耳鸣、复视 、谵妄、语言障碍及肢体僵硬、昏迷等,多发 生于AP早期,但具体机制不明。
辅助检查
一、血象
多有白细胞增多,重症患者血液浓缩,红细胞 压积可达50%以上。
二、淀粉酶测定
➢ 血淀粉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 后下降,持续3-5天。 ➢ 血清淀粉酶超过3倍有诊断价值。 ➢ 其他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穿孔、肠 梗阻等血淀粉酶也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倍。 ➢ 当患者无急腹症而有血淀粉酶升高时应考虑其 来源于唾液腺。 ➢ 血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MAP 可以明显升高,而SAP可正常或降低。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 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 为5%~10%。 内科医生不容忽视的急重症,SAP往往人财两空
AP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类 抛弃了以前的轻症和重症分类
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 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 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
临床体征方面,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 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rner征、Cullen征 。少数患者因脾静脉栓塞出现局部门静脉高压(左 侧门脉高压)、脾脏肿大。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 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
图示Cullen征与Grey-Turner征
发生机制:胰酶、坏死物或出血 渗入到皮下。见于SAP
坏死性胰腺炎(necrotizing pancreatitis):5%10%的AP患者伴有胰腺实质坏死或胰周组织 坏死,或二者兼有。早期增强CT有可能低估 胰腺及胰周坏死的程度,起病1周之后的增强 CT更有价值,胰腺实质坏死表现为无增强区 域。
AP的临床表现
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 ,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可伴有 恶心、呕吐。发热常源于SIRS、坏死胰腺组织继发 细菌或真菌感染。发热伴有黄疸者多见于胆源性胰 腺炎。
全身并发症(二)SIRS
符合以下临床表现中的2项及以上,可以诊断为SIRS
心率>90次/min; 体温<36℃或>38℃; WBC计数<4×109/L或>12×109/L; 呼吸频率>20次/min或PCO2<32 mm Hg。
SIRS持续存在将会增加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风险。
全身并发症(三)全身感染
全身并发症(一)器官功能衰竭
AP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器官功能衰竭的出 现及持续时间(是否超过48h),同时或序贯出 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称为多器官功能 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呼吸衰竭主要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循环 衰竭主要包括心动过速、低血压或休克,肾功 能衰竭主要包括少尿、无尿和血清肌酐升高。
急性胰腺炎
——新分类、新认识和影像学解读
2016年9月 CQGH
近年来国内外重要指南更新
国际:Classification of acute pancreatitis—2012: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definitions by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国际急性胰腺炎分类工作组。
重度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 和生物化学改变,须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 ,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可累及 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 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注意:2012修正的Atlanta 分类标准中“全身并发症” 特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 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比如原有的冠心病或慢性肺疾病加重。
胰周渗出显著,液体集聚(E级)
一名 28 岁男性酗酒引起的 IEP 患者。轴位增强 CT 显示束状胰 周炎症(箭头)、胰腺密度正常
间质水肿 性胰腺炎
一名 43 岁男性 IEP 患者。轴位增强 CT 图像显示胰周炎症(黑箭头)和左 肾前间隙积液(白箭头),诊断为 APFC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 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多发生于AP 起病4周后。
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是一种成熟的、包含胰腺 和(或)胰周坏死组织、具有界限分明炎性包膜的囊实性结构,多发生 丁AP起病4周后。
内科:201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急诊:2013中国急诊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中国医师 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外科:2014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胰腺外科学组。
多学科:2015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MDT)诊治共识 意见(草案),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
肿。
CTSI和MCTSI
胰周间隙示意图,胰周液体积聚场 所
正常胰腺CT平扫
胰周组织结构示意图
间质水肿性胰腺炎(IEP)
胰腺炎B级, 胰体胰头弥漫 肿大
胰腺腺体弥漫增大,渗出不明显(B/C级) 胰腺体尾部液体集聚(D级)
胰腺大片坏死,胰周广泛积液(E级)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胰腺体积增大,边缘模糊,腹膜及肾筋膜增粗、 肾旁间隙及胰周积液。腹腔内可见引流管。 (E级)
➢ 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 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
➢ 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并发假性 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巨淀 粉酶血症等。
➢ 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维持时间较 长,可达1-2周,目前已无诊断AP价值,仅用于巨 淀粉酶血症的鉴别
➢ X线平片检查可观察有无麻痹性肠梗阻, 并有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
➢ 部分SAP患者同时行胸片检查可见胸腔积 液。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 者,胸片提示双侧 胸腔积液。
七、B超检查
在发病初期24 ~ 48h行 B超检查,初 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有助于判 断有无胆道疾病,但易受急性胰腺炎时胃肠 道积气的影响。
五、生化检查及其他
➢ 血糖升高,多为暂时性,其发生与胰岛细胞破坏, 胰岛素释放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及肾上腺皮质 的应激反应有关。
➢ 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可一过性升高。
➢ SAP血钙降低,低于1.5mmol/L提示预后不良。
➢ 如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即PaO2少于60mmHg,则需 注意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P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 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 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 疾病。可以理解为胰腺的自身消化,没有细菌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