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4例 。 3例, 1例 ; 龄6~1岁 , 中年 龄1 月~ 1 L6 男 O 女 6 年 d 3 其 个 岁2 例 . ~ 3 1 例 , ~ 6 5 , ~1 岁 9 。 O 1 岁 2 3 岁 例 6 例 3
1 2 方 法 .
入 院 后 均 选 用 一 次 性 吸 痰 管 负 压 吸取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送 实验 室 进 行 细 菌 培 养 和 药 敏 测 定 。
2 1 病 原 体 种 类 及 其构 成 情 况 .
见表 1 。
表 3 8 大肠 埃 希 菌 的 药 敏 情 况 株
抗 生 素 阿 米 卡 星
环 丙 沙 星 亚胺 培 南
敏感率( )
7, 5


o0




4 4 2 2


D l
7 5 2. 5 O 5 5 2 7 O 5 2 2
治 疗前 的 痰 培 养值 得 临床 重视 。 关键词 : 性下呼吸道感染 ; 原学 ; 急 病 药敏 试 验
中 图分 类 号 : 9 ; 6 文 献 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1 4 2 0 ) 4 0 2 1 R 6 R5 2 B 1 0 —0 0 ( 0 8 0 —0 2 —0
阿 米 卡 星 头 孢 西 丁 环 丙 沙 星 亚 胺 培 南 哌 拉 西 林 / 唑 巴坦 他 复 方 新 诺 明 万 古 霉 素
阿 莫 西 林 / 拉 维酸 钾 克 美 洛 西 林 四环 素 左 氧 氟 沙 星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噻 吩 头 孢 唑 啉
2 0 一 O ~ 2 0 一 O 痰 培 养 阳性 急 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O6 4 O7 6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一直是呼吸科医生关心的话题。

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给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尤为重要。

病原菌分布分析是对呼吸道感染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为呼吸科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根据前期调查,目前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等为主要病原菌。

而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不同科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及时对当地的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对于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也是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革兰阴性杆菌对于广谱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而不动杆菌则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大肠埃希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也存在一定的耐药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医生应当根据当地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对感染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耐药机制的分析和监测,以实现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呼吸科医生应当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研究。

通过采集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对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

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耐药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应当注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呼吸内科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例, 中度 发 热 1 5例 , 热 1 例 。 咳嗽 、 低 1 咳痰 4 例 。 0 13 统计学处理 用 S S l. _ P S1 0统计软件。 记数资料采用 均
药 品 居然 也 在 三 甲之 中 ,说 明药 物 的不 合 理 使 用 确 实 存 在 着 , 能 是 因 为 医生 的原 因或 是 医 院 的某 些 原 因。 可 比如 在更 昔 洛 韦额 的使 用 中 , 很 多 处 方 就 非 常不 合 理 , 类药 物 为 有 此 广谱 高效 的抗病毒 药, 药效强烈 , 多时 间用 于大 细胞肿瘤 很 等病症 的消炎用途 , 以就不太适用 于上感等此类病症 , 所 药 效 太 强 , 于 呼 吸道 不 利 。 在本 组 的调 查 中 , 对 发现 居 然 这 么
须合理选择抗 生素, 并重视交叉感染。肺结核较易继发真菌感染, 应加强抗生素及 肾上腺 皮质 激素的规范应用, 以减少真菌感 染及其耐药率 的发生, 有利于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 【 关键 词 】 呼吸内科 ; 呼吸道 ; 细菌分 布; 药敏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内科常见病 , 多为用药治疗 , 临床 上常见 的药种有抗病毒药 、 抗菌药 、 解热药等都是广泛 应用 于感 染 中的, 上呼吸道感染 的部位有所不 同, 大体有几种 : 鼻咽部 、
32 上 呼吸 道 的并 发 症 比 较多 , 比如 对 呼 吸 道 产 生感 染 , . 这些真菌或是 细菌的感染对于上 呼吸道的预后非常不利 , 所 以 医 生 用药 时要 考 虑 到 这 个 问 题 ,对 于抗 菌 药 物 的 应 用 视病 症 的情 况 而 定 ,抗 菌 药 物 如果 在 病 情 尚可 的情 况 下 以
并顽固性 肺部感染[】 J; 中国内镜杂志;9 9年 O 期 19 1 [ 王丹丹 ; 4] 固有免疫 系统在铜 绿假单胞 菌肺部感 染中的作用 [] D;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摘要 ]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 。方法 对 816 例小儿下呼吸道患儿的痰标本 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816 例标本 检 出致病 菌 344 株 , 其中 革兰 阴性 菌 246 株 (71. 5 %) ,革 兰阳 性 菌 51 株
( 14 18 %) ,真菌 47 株 (13. 7 %) ,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119 株 ,大 肠埃 希菌 52 株 ,白 色假丝酵母 菌 44 株 ,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 G(94. 6) 、 氨苄西林 (94. 6 %) 。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 菌为主 , 不同 的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 , 临床上应及时检测 ,合理用药 。
[ 关键词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 耐药性 ; 痰培养 [ 中图分类号 ] R965.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8 - 8849 (2007) 23 - 3369 - 03
1 临床材料 1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 时期来 我院儿 科住院 的 816 例 下
(11. 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37 株 ( 10. 8 %) ,铜 绿假单胞 菌 16
株 ( 4. 7 %) , 产 气 肠 杆 菌 9 株 ( 2. 6 %) , 肺 炎 链 球 菌 5 株
(1 15 %) , 溶 血 葡 萄 球 菌 5 株 ( 1. 5 %) , 阴 沟 肠 杆 菌 3 株 (0 19 %) ,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2 株 ( 0. 6 %) , 肠 球 菌 2 株 (0 16 %) , 黏质沙雷菌 2 株 (0. 6 %) ,其他 7 株 (2. 0 %) 。 212 5 种主要 病原菌 对常用抗 菌药物 的耐药 菌株数及 耐药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菌和药敏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菌和药敏分析

对患者 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 时 应根据细菌室 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 避免不合理应 用抗生素 , 这对减缓耐药菌产生 、 制医院感染 、 长抗生素的使用周期 控 延
具有 重 要 意义 。
参考 文 献 :
[ ] 李革, 1 卢仙娥 , 济苏, 重症监护 室获得 性感 染与传播机制 邓 等. 研 究 f ] 中华 医院 感 染 学杂 志 ,00,0( ) 44 0 . . J 2 0 1 6 :0 4 6 [ ] 杨启文, 2 王辉. 三种 常见非发酵 革兰 阴性杆 菌的体 外药物敏感 性[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0 7,( ) 18 1 J. 20 7 3 :9 20 .

43 4 ・ 8
实 用 医技 杂志 20 0 8年 1 月 第 1 1 5卷第 3 l期 ( 刊 ) JM 旬 P T,N vmbr 2 0 V 11 , o3 (sudE eyTnD oe e. 0 8,0. 5 N .1 I e vr e a s
发酵菌 , 其中鲍 曼不 动杆 菌 4 5株 、 洋葱 伯克霍 尔德菌 3 8株 、 铜 绿 假单 胞 菌 3 3株 、 嗜麦 芽2 药敏结果 . 表 l 。
11 4 株非发酵菌 对 l 3种抗 生素的敏感 率见
( ) %
表 1 1 1株 非发 酵 菌 对 常 用 抗 生 素 的敏 感 率 4
3 讨 论
1 1 非 发酵 菌 中 , 曼不 动杆 菌位 于 首 位 , 次 是 洋 葱 4株 鲍 其 伯克霍尔德菌 、 铜绿 假单胞菌 、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 此类结果 与 国内学者报 告相 一致 …。非发 酵菌是 近年来 医 院感 染 的 常见病 原菌 , 此类细菌在温暖潮湿 、 不透风的环境中能迅 速繁 殖 生存 。而 IU 内 门窗 紧 闭 、 内湿 度 较 大 , 细 菌 繁殖 提供 C 室 为 了 良好 生 长环 境 。 非发酵 菌对临床常用抗生 素的敏感性 较低 , 常对多种抗 生 素 耐 药 。其 耐 药 有 天 然 固有 的 , 有 获 得 性 的 。 不 同 种 类 也 的非 发 酵 菌 对不 同抗 生 素 的 耐 药 性 不 同 。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鲍曼不动杆 菌对 l 抗 生素 敏感 率依 次 为 : 3种 亚胺 培南 8 . 1 5 , % 哌拉两林/ 他唑巴坦 4 .% , 6 5 左氧氟沙星 3 . % , 8 2 丁胺卡 那 霉素 3 . 7 5%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 1 3种抗生素敏感率依 次 为 : 拉 两 他 唑 巴 坦 9 . % , 哌 3 5 头孢 他 啶 8 % , 方 新 诺 3 复 明 8 .% , 丙 沙 星 7 . % , 孢 吡 肟 6 . % ; 绿 假 单 胞 21 环 23 头 52 铜 菌对 1 3种 抗 生 素 敏 感 率 依 次 为 : 拉 西 彬 他 唑 巴 坦 7 . 哌 5 4 , 培南 7 . % , % 亚胺 3 6 丁胺卡那 霉素 6 . 9 3% , 妥布霉素 6 . 8 4 , 丙 沙 星 5 . % ;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对 1 抗 生 素 敏 % 环 93 嗜 3种 感 率 依 次 为 : 拉 西 他 唑 巴坦 7 . % , 氧 氟 沙 星 6 . 哌 74 左 7 7 , 丙沙星 6 .% , 孢 他 啶 5 .% , 方新诺 明 5. % 环 53 头 83 复 7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


仰彻 盯

1 . 标本 的采集 .1 2 1 . 培养与鉴定 .2 2
用无菌 吸痰 管吸取鼻咽深部痰 液及 分泌物 细菌培养严格按 照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
阿 米 卡 星
放 于灭 菌 2 L生 理 盐 水 , 速 送 检 。 m 迅
引 2 2O引 邡m斛L甜舯 Z“
头孢哌酮 , 巴坦 舒
头 孢 噻 肟
G 菌 8 9株 , 8 . 一 9 占 4 %。排 名前 四位 的为铜绿假单 胞菌 16株 , 4 2
肺炎克雷伯菌 11 , 1 株 洋葱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9 5株 , 质 沙 雷 菌 8 粘 1 株 , 别 占 G 菌 的 1. 、23 1 . 分 一 41 1.%、06 % %和 9O .%。
维普资讯
28 9第6第5 0年 月 4 2 0 卷 期
・ 验 与 临床 ・ 检
儿童急 性下呼吸 道感染 细菌病原 学调查 及药敏分 析
郭 健
(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 , 湖北鄂州 4 6 0 ) 30 0 【 摘要】目的 了解鄂州地 区儿童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原 学及 药敏情况 , 为临床用 药进 一步提供 依据。方法 对 2 7 3 2例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27 3 2例患儿检出病原菌 16 0 5例 , 检出率为 4 .%, 49 G 菌以金 黄色葡萄球菌 占优势为 6 .%, - 以铜绿假单胞 菌、 + 78 G 菌 肺炎克雷伯 菌、 洋葱伯克霍 尔德菌 、 粘质沙雷菌 占优 势 , 分
头孢他啶
妥 布 霉 素
2 金黄 色葡萄球菌药敏 统计表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统计表见表 1 。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简介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通常存在于土壤和水中。

然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一种有害的病菌,能够引起人类感染,特别是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药敏分析非常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分类与特征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非发酵型杆菌,细胞呈杆状,长度约为2-5微米,宽度约为0.5微米。

铜绿假单胞菌菌落通常呈绿色或青色,因此得名。

铜绿假单胞菌能够生长于各种培养基中,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下呼吸道时,会引起一系列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胸闷•咳痰、痰带血在某些情况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还会引起发热和胸腔积液等症状。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性分析药敏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可以评估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药敏性测试通常是通过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来进行的。

常用的药敏性测试方法包括:•磁敏法•圆片扩散法•吸附纸片法通过药敏性测试,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药敏性测试结果,应该选择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应该根据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可能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药敏性分析是评估其敏感性的常用方法。

通过药敏性测试,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下呼吸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和药敏结果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和药敏结果分析

93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2 No.2·临床研究·疗。

通常情况下,两肺皮质内结节要少于肺髓质,结节的大小、多少及分布状况会与接触粉尘的时间和吸入粉尘的数量有较强的关联。

两肺后部结节增多则与吸入粉尘颗粒的大小相关。

在收治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病变出现在肺后部,而且最大的病灶约为52 mm×43 mm。

平扫病灶密度相对比较大,在其内部可看见多发砂粒高密度阴影。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尘肺中,除了有结节纤维斑块外,还可见肺纹理紊乱、肺血管扭曲、模糊不清、肺气肿等。

采用CT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病变部位,比X线片的显示更为清晰和准确,缩短了患者的诊断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CT增强扫描能提高发现患者病灶的几率,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室医师可以根据CT增强扫描中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增强方式等来判断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血供情况、生长方式等,借此做出可靠的定性诊断[3]。

在对患者进行CT 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向患者解释增强的目的,得到患者配合;在增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若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心脏病、哮喘病史等,对出现上述病症患者进行排除。

除此之外,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检测时还能够大大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提早治疗提供更多便利,保证患者的健康。

在本次实际的操作分析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血管、肋骨、横隔等在影像学检查时会作为遮挡物影响图像的质量,可能会造成图像失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分析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升分析的准确率,学习CT分析的技术知识,了解患者的实际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该种分析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大的意义,能够减轻患者的检测痛苦,为患者今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患者580份痰液标本,对感染细菌进行鉴定、分类,同时进行药敏实验。

结果580例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03%,呈阳性结果的占43.97%。

其中位居革兰阴性杆菌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敏感率高。

讨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用药时要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下呼吸道细菌培养革兰阴性菌药敏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病原菌对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1]。

本文选取我院5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并对其药物敏感性情况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80例,男性287例(49.48%),女性293例(50.52%),年龄在35~71岁,平均年龄为48.8岁。

支气管炎(308例)、哮喘伴感染(192例)、支气管肺炎(80例)。

1.2操作方法
采用法国ATB半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在患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前,晨起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3次后,咳痰于无菌器皿内立即送检。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阿米卡星等17种抗生素纸片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部分药敏纸片来自英国OXOID。

2结果
2.1感染细菌的种类和分布
580例痰培养呈革兰阴性杆菌结果者共325例占56.03%,呈阳性结果者共255例,阳性率为43.97%。

其中位居革兰阴性杆菌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革兰阴性杆菌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真菌类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

详见表1。

表1: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表
病原菌例数百分率
大肠埃希菌12922.24
肺炎克雷伯菌11820.34
铜绿假单胞菌325.52
金黄色葡萄球菌183.10
流感嗜血杆菌152.59
肺炎链球菌91.55
其他革兰阴性132.24
其他革兰阳性菌20.30
2.2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菌对对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敏感性高。

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耐药性较高;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高的药物主要集中在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性高。

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对磺胺类抗生素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

流感嗜血杆菌对各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都比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啶(CAZ)有一定的敏感性。

3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明显增多。

本组资料显示,下呼吸道感染以G-杆菌为主,而不再以G+菌为主,这些致病菌多属条件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
益增多。

革兰阴性杆菌对以前广泛使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已产生很高的耐药性[2]。

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有较高的敏感性。

常见的四种革兰阴性菌均对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敏感性低。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的也已生产了较高的耐药率[3]。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机会致病菌之一,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有逐年增高趋势,绿脓假单胞菌存在多种耐药机制,耐药最为突出。

近几年,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在临床上存在很大差异,各地病原菌的耐药性也不尽相同。

所以我们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根据抗生素的敏感性来调整治疗方案,掌握正确的治疗时机,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做到临床有效并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王玫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及细菌耐药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712-713.
[2]谢红梅,胡心杰,何礼贤,等.2819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和预后分析[J].上海医学,2003,26(4):880-885.转
[3]党斌温,张杰,唐明忠.呼吸病房内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谱组成及耐药性的变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357-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