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自然数》这节课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已有的数数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自然数”这节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认识奇数和偶数,为进一步学习倍数和因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
但是对奇数、偶数特点的总结方面可能会比较困难。
三、设计思路:通过猜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
使了学生深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了新知识。
1、教学方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数字卡片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奇数、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自然数,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难点: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认识自然数1、学习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2、分组讨论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⑵、让学生充分讨论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
⑶最小的自然是什么?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三、认识奇数,偶数1、师:有两个好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买了12、13号,他们能坐在一起吗?为什么?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的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坐在一起吗?2、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自然数: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 ▎冀教版(2014秋) (4)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经开区第一小学王银霞《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张家口经开区第一小学王银霞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方法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重难点:重点:认识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难点: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课前准备:数星星课件,电影院入口和座位号的视频短片。
本课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猜谜语。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今天我就为大家准备了一则,请大家猜猜看,听好啦!课件出示谜语:然学生猜测谜底是什么?接着问:你是怎么猜到的是星星?说说你的理由。
二、引导探索1.课件出示星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师:我们的肉眼大约能看到3000多颗星星,为什么说是大约哪?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星星。
1,2,3,4……(速度逐渐加快)我们就这样一直数下去,能数完吗?2.介绍自然数的概念。
师:像1,2,3,4,5……这样一个一个的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
(课件出示)齐读一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自然数。
(板书课题)。
师:你们知道这些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师: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板书)师:自然数和星星一样太多了,数也数不完。
你们知道晚上什么时候看不见星星吗?师:一颗星星也看不到,用一个什么数表示呢?师:对,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这里是本课的难点。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课件出示直线上的自然数。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2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6~48页认识自然数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在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知道单数、双数是哪些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2.本节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本课时选择了两个学生熟悉的事例,了解自然数、奇数和偶数。
第一个事例是结合数星星的情境,认识自然数,并通过聪聪和蓝灵鼠的对话特别说明:0也是自然数。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用自然数表示的事物?教材以学生交流的方式举出了几个事例,并通过大头蛙的话“生活中的自然数太多啦”说明自然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举例机会。
然后教材说明“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给出了右边带剪头的直线,标出了0到14各数。
提出要求:观察直线上的数,你发现了自然数的哪些特征?认识自然数后,教材选择了电影院都按单、双号安排座位的事例,设计了两个小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在大厅对话的情境。
情境图中,电影院的两个门上分别标着“单号”和“双号”,小女孩说:我是12排7号。
小男孩说:我是12排8号。
接着提出:从上面的情境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教材通过书中同伴和兔博士的话,说出了单数、双数,奇数、偶数等概念,蓝灵鼠特别强调:0也是偶数。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和偶数。
给出了体育课上同学报数,并请双数同学向前迈步分成两队的典型事例,在加深对奇数、偶数概念理解的同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试一试”让学生写出自然数1~30之间的所有奇数和所有偶数,并提出:观察写出的两组数,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特征。
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本节课时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是在认识了亿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2.学生学本节课时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
在生活中,学生知道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并且具有一定的数数经验。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4篇Teaching plan of natural number for fourth grade primary scho ol mathematics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4篇前言: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
人造物体及人类间的相互作用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
本教案根据自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2、篇章2: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3、篇章3: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4、篇章4: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篇章1: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认识自然数|冀教版 (811)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1页──8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奇数和偶数。
2.能准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重点:能准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数个数是无限的,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认识自然。
(1)(课件出示图片)木制桌凳——木板——原木——树,只有树木才是自然形成,因为自然是不需要人为加工,自然是一种原始状态。
(2)找一找。
教室里的什么是自然形成?(人)学校的院子里又有什么是自然形成?(花草树木)当你们去远行的路上,又发现什么是自然形成的?(高山,河流,森林等)(3)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了解我们广大而美丽的祖国。
再出示一张环境被污染的图片。
师:看到这张图片,孩子们,你有什么想法呢?(保护环境是我的责任!)【设计意图】对“自然”产生初步印象,并且进行环保意识渗透。
)二、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有一棵苹果树,春天开满了花朵,自然秋天结满了苹果,我们数一数,1个,2个,3个,4个,5个 ......,像1, 2, 3, 4, 5......表示自然形成物体的个数的数,就是自然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初步得出自然数不完整的概念。
引出课题,为后面概念的完善做好铺垫。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一)探究自然数的特点。
1.自然数是无限大的一棵里里外外都结满了苹果的树,上面的苹果个数我们能数的完吗?能,好多人有去数,花点时间总能数得完。
但全榆林地区山头上的苹果树上的苹果,能数清楚吗?全中国的呢?全世界的呢?随着科技发展,其他星球也会有果树生长,那时候苹果的个数数得完吗?得出自然数是无限大的,自然数有无数个。
(板书)【设计意图】由一棵树到千万棵树的苹果的个数的增加,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自然数有无数个,并得出自然数是无限大的。
2.0是自然数吗?一棵果树春天没开一朵花,秋天没结一个果。
《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数是无限的,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美好情景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兴趣揭示谜底,出示星空情景图,学生数一数星星2.揭示课题:师:就像刚才数星星这样,我们平时在数物体个数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都叫自然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自然数的奥秘。
二、美好预学(一)预学目标1.什么是自然数?它有什么特征? 0 是不是自然数?2.自然数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3.说说生活中的自然数、奇数、偶数。
(二)学生自学课本46-47页,然后分享看书后所得,再完成美好知识训练题,与同学交流三、美好知识1.下图每列人数一样多。
(1)图中领队的同学有()个,第1排有()个同学,图上一共有()个同学。
(2)所填的人数()()()都是自然数,自然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第2排”中的(),“第5”排中的()等。
(3)同学们都做完操回教室了,操场上一个同学也没有,用()表示。
()也是自然数。
2.观察直线上的数字,说说你对自然数的认识。
直线最左边的()也是自然数,而且是最小的自然数,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直线可以无限长,自然数可以有()个,你还有什么发现?3.在 1、2、3、4、5、6、7、8、9、 10、11、12、13、14、15……这些自然数中()……是单数,也叫作奇数,()……是双数,也叫偶数,0 也是()数。
四、美好交流1.认识自然数(1)指名说说“图中领队的同学有几个,第1排有几个同学,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填了那些数字?这些数都是什么数?自然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表示什么?指名说说如“第2排”中的(),“第5”排中的()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 认识自然数-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 认识自然数-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的概念。
2.学习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快速书写自然数。
3.能用自然数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自然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快速书写自然数。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串数字:1、2、3、4、5,然后问学生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可以回答这是一些连续的整数。
然后老师可以提问:如果我们把后面的数继续写下去,那么会有哪些数呢?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自然数是有一定规律的连续数字。
2. 认识自然数(10分钟)接下来,老师开始讲解自然数的概念。
首先,让学生普及一下整数的概念,即大于零、小于零或等于零的数字都可称为整数,然后介绍自然数是最基本的整数。
老师可以简单明了地讲解,自然数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人、动物、植物、物品等的数量,从1开始往上数的数字都属于自然数,学生听完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老师:自然数是从1开始,往上数的数字都是自然数。
3.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15分钟)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自然数1-20,并教授读法,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音正确发音,同时引导学生快速书写自然数。
教学中可以用数字卡片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边念边看,反复联系,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4. 基础题练习(20分钟)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些自然数的运算题目,要求计算正确无误,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例如:5+3=? 12-7=? 4+0=?等等。
5. 生活实例探究(20分钟)老师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认识自然数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例如:大家平时购买东西时,往往要数很多东西,如果不认识自然数,可能就会出现数错的现象,导致购买的物品不对或者计算错误等等。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自然数的重要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去认真学习。
四、教学评价1.能够正确读、写自然数1-20并掌握其数学意义。
全方位掌握: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模板四篇详解

全方位掌握:小学数学四年级《自然数》教学教案模板四篇详解在小学数学四年级的课程中,《自然数》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自然数是数学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的基石。
针对自然数的教学教案模板的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四种针对自然数的教学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全方位掌握自然数的教学。
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能够口算和写出某个自然数的前一位和后一位,以及某个自然数乘以10的结果。
3. 能够较为熟练地算出两个一位数的积。
教学重点:1. 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自然数的前一位、后一位和乘以10。
3. 两个一位数的积。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如何让学生掌握较为熟练地算出两个一位数的积。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将几个数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到后识别数字,按数字大小排列。
二、讲授1. 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师给学生介绍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的大小顺序等。
并用适当的图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然数。
2. 自然数的前一位、后一位和乘以10教师要求学生口算和写出某个自然数的前一位和后一位,以及某个自然数乘以10的结果。
并用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3. 两个一位数的积教师要求学生较为熟练地算出两个一位数的积。
并用具体的乘法算式解释乘法的本质。
三、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课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
四、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
教案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1. 运用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竖式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让学生准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加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自然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自然数》这节课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1-83页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已有的数数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自然数”这节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认识奇数和偶数,为进一步学习倍数和因数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
但是对奇数、偶数特点的总结方面可能会比较困难。
三、设计思路:
通过猜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
使了学生深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合作交流中学习了新知识。
1、教学方式: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
2)、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奇数、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然数,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难点: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猜中后揭示谜底,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图中的信息。
二、认识自然数
1、学习自然数的概念,并通过一个星星也没有时,可以用0表示,说明0也是自然数
2、分组讨论
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⑵、让学生充分讨论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
⑶最小的自然是什么?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认识奇数,偶数
1、师:有两个好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买了1
2、13号,
他们能坐在一起吗?为什么?
播放电影院座位排列的资料片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获取的信息,了解电影院座位的排列特点,讨论两个小朋友能坐在一起吗?
2、让学生说一说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
0也是偶数。
四、巩固练习
1、师让全班学生报自己的学号数,然后按奇偶数分队。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和偶数。
2、提出教材83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写出的数列。
教师板书出来。
3,观察讨论两组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学生判断,重点说明理由。
5、“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加强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6、“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7、“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明白题意再观察,然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五、小结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板书设计
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入数星星,激发学习兴趣。
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数的概念。
使学生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知道自然数是数不完的,最小的自然数是零;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特征。
利用电影院按单号,双号排列这一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为由单数、双数引出奇数、偶数做铺垫。
在学生已有的的知识基础上认识偶数和奇数,并知道0也是偶数。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连续奇数和连续偶数的意思,并写出来。
从分数,小数,整数中找自然数,考察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考察学生能否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考察学生能否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通过观察方格图,直观感受奇数,偶数的特征。
1、猜谜语。
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青石板,青又青,青石板上挂银灯,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生:星星
2、出示情景图
仔细观察一下数星星的情景,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数星星图)
一同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课件)
生:天上星星太多了,数也数不完。
二、认识自然数
1、师:1、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像这样1,2,3,4,5……这样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是自然数。
(板书自然数)
师生一起数:1、2、3、4、5……是自然数
师:这样数下去,能数完吗?有最大的自然数吗?
师:有看不见星星的时候吗?一颗星星也看不到,用一个什么数表示呢?
师板书: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2、自然数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教师画出数轴)(师示范,边画边介绍方法。
)
3、师: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直线上的箭头表示什么?
师:有的学生说能数到4230多颗星星,你们认为4230是自然数吗?
谁能再举一些比较大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几?能找出最大的自然数吗?
三、认识奇数,偶数
1、现在,我们看一段资料片。
看看从资料片和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播放)
分组讨论:
⑴电影院的座位是怎么排列的?
⑵大家想一想两个朋友能挨着坐吗?为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理由)
2、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都有哪些数?
3、解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知道0也是偶数
谁能举出几个奇数的例子,偶数的例子呢?(举例要充分)
四、巩固练习
1、师: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像体育课一样报自己的学号数,然后按奇偶数分队。
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
谁能举出生活中奇数和偶数的例子?
2、请同学们试着分别写出奇数和偶数。
(图片: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的连续奇数和连续偶数)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讨论)
4、第一题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各数中,谁是自然数。
5、填上合适的自然数。
请同学在你的题卡上写。
6、请大家按题目的要求,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请一名同学在题卡上写,之后与大家一起交流)
7、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像这样的排列,奇数个小正方形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偶数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五、结语。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自然数
自然数 1、2、3、4是自然数
奇数 1、3、5、7、9、…….
偶数 0、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