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法规类汇总
船舶管理3.国内法规

(1)同3000GT及以上船舶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再减 免二副
未满500GT
船长1人 值班驾驶员2人 水手3人
(1)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24小时可减免 水手1人 (2)连续航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再减 免值班驾驶员1人
3.5海船船员值班规则中的相关内容
海船船员值班规则(都要求) 制定《值班规则》的目的 加强海船船员值班管理 防止船员疲劳操作 保障海上人命与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 制定《值班规则》的法律依据 《值班规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STCW78/95公约、国际电信联盟的《无线电规则》的 要求制定的。
3.4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最低安全配员(都要求) 自1998.05.01起施行, 目的是为确保船舶在航行和停泊时配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 以保障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水域环境污染。 适用范围: 所有航行国际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200总吨或750kW以上航行中国国内沿海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舶; 50总吨或36.8kW以上航行国内内河航线的中国籍机动船; 《最低安全配员原则》和监督检查的规定也适用于500总吨及以上 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航行中国管辖水域的外国籍船舶 应持有船旗国政府签发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或等效文件; 军事、公安、渔业和体育运动船舶不适用本规则。
第二章 国际公约
船艺教研室
3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的国内法规
3.1海上交通安全法(新的正在修订之中) 适用的水域:我国沿海水域。“沿海水域”是指我国 沿海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 域。 适用对象:在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 、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没有 代理人)。“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 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设施”是指水上水 下各种固定或浮动建筑、装置和固定平台。 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而以渔业为主渔 港水域内,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船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船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的人和物,因此船舶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营,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船舶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探讨其对航海安全的重要性。
一、航海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船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通过制定基本的海上行为规则,以确保船只的安全。
随着船舶建设和船舶使用的不断发展,各国开始制定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船舶的安全管理。
现代船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发展主要可分为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
二、国际层面的航海法律法规国际海事组织(IMO)是全球航海领域最高权威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航海安全的国际标准。
IMO颁布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准则对船舶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中最著名的公约是《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该公约规定了船舶的安全建造、装备和操作要求,旨在确保乘员和旅客的生命安全。
此外,IMO还制定了其他多项国际公约,涵盖了船舶的各个方面,如防火安全、污染防治和应急救援等。
三、国内层面的航海法律法规各国根据自身的法律制度和国情制定适应国内情况的航海法律法规。
以中国为例,中国海事局是负责制定和管理船舶安全规则的主管部门。
中国的船舶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和《船舶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船舶的安全管理责任、安全设备的要求和事故调查等内容,以确保船舶在中国领域的安全运营。
四、航海法律法规对航海安全的重要性航海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航海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航海法律法规规定了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为船舶持有人和船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有利于规范船舶的运营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航海法律法规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各主体积极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船舶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最后,航海法律法规还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航海安全水平,共同应对海上安全挑战。
船舶管理国内法规介绍

中国海事局 船检管理处 地方船检局 中国船级社
检验类别
法定检验
船舶、设施和集装箱的检验 建造和营运中的检验 船用产品的检验
入级检验 公正检验
法定检验
法定检验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主管机关 颁布的技术规范(法规),以及船旗国政府 批准接受、承认或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条 约),由主管机关下设的船舶检验机构或主 管机关委托、授权、指定的船舶检验机构对 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实施的是 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要求的合格评定 活动。
配员的最低和最高要求
配员规则是船舶安全配员标准的最低要求 船舶所有人可以根据需要增配船员,但船上
总人数不得超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 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核定的救生设备定员标准
我国配员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80年代初期,船舶配员从55人左右 减少到37人左右
第二阶段:90年代初期,船舶配员从37人减少 到28人,最低的只有23-24人
相关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制度
船舶登记概念
船舶登记是船舶所有人为取得船舶所有权、 船舶国籍、悬挂国旗和航行权及其它权益, 并使这些权利、权益受到保护而依据有关规 定办理的法定手续
登记有关的国际公约及国内法规
国际法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2年12月10日通过 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1996年7月7日开始对我国生效
船员的,应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船舶不得具有双重国籍。凡在外国登记的船
舶,未终止或注销原登记国国籍的,不得取 得中国国籍
船舶标志
船首两舷和船尾标明船名 船尾船名下方标明船籍港 船名、船籍港下方标明汉语拼音 在船首和船尾两舷标明吃水标尺 船舶中部两舷标明载重线
船舶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措施

船舶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措施船舶是国际贸易和人员交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船舶运营的安全以及保护海洋环境,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船舶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船舶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
1. 国际海事组织(IMO)公约国际海事组织是负责制定全球船舶安全标准的国际机构。
其下属的公约包括《国际海洋组织海洋公约》和《国际海洋组织安全公约》等。
这些公约规定了船舶设计、建造、操作、维护和船员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2. SOLAS公约《国际海洋组织安全公约》(SOLAS公约)是船舶安全领域的核心公约。
该公约包括了一系列的规定,要求船舶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标准,如船舶结构的强度、消防系统、救生设备等。
SOLAS公约还规定了船舶必须配备安全证书,并定期接受船级社的检查。
3. ISM码国际安全管理规范(ISM码)是IMO为船舶安全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
ISM码要求船舶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船舶安全和防范污染。
船舶必须通过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的认可,才能获得ISM码的证书。
4. STCW公约《船员培训、认证和值勤管理公约》(STCW公约)是为了确保船员在职责和技能方面具备一定标准而制定的。
该公约规定了船员的培训要求,包括船舶操作技能、紧急情况处置能力等。
船员必须持有符合STCW公约要求的证书才能从事相应工作。
5. MARPOL公约《国际海事组织海洋污染公约》(MARPOL公约)是为了防止和控制船舶引起的海洋污染而制定的。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在涉及废物排放和油污染防治方面的要求,包括海洋油污损害赔偿、油轮双壳设计等。
6. 国内船舶安全法律法规与管理措施除了国际公约之外,各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本国船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
这些法律法规往往包括船舶登记、船员资质、船舶安全检查和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船舶在本国水域安全运营。
船舶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于保障船舶运营的安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船舶工程法规

船舶工程法规船舶工程法规是指对船舶设计、建造、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法规旨在确保船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保护性。
船舶工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上主要的船舶工程法规以及其对于船舶设计和运营的影响。
一、国际海事组织的法规国际海事组织(IM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航海安全标准和环保准则。
IMO的法规对于船舶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法规包括《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公约)等。
1. SOLAS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是保障海上人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国际法规之一。
公约的规定包括了船舶结构、设备、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应装备的各种船舶设备,如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等。
船舶必须符合SOLAS公约的规定,方可取得国际航行证书。
2. MARPOL公约《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保护海洋环境的具体体现。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在使用和排放油污、废水、垃圾、气体等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船舶必须安装相应的处理设备和执行严格的操作措施,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除了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法规外,各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船舶工程法规,以适应本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这些法规通常涉及到船舶的分类、设计标准、施工要求、船级社检验等。
以中国为例,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船级社是制定和执行船舶工程法规的主要机构。
中国的船舶工程法规包括《船舶设计建造规范》、《船舶海洋工程建造规范》、《船舶设备检验法规》等。
这些法规对于确保船舶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非常重要。
船舶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设计标准,船舶建造必须符合相关的建造规范。
并且,船舶在运营期间需要定期接受船级社的检验和维护。
三、法规对船舶工程的影响船舶工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船舶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与分析

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解读与分析在近年来,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愈发受到关注。
政府与相关机构不断制定和完善船舶行业的规定,旨在保障船舶的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将对船舶行业的政策与法规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船舶安全政策与法规船舶安全是船舶行业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来确保船舶的安全。
其中,IMO(国际海事组织)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的船舶安全管理组织。
IMO制定了国际海事公约(SOLAS),要求船舶遵守一系列关于建造、装备、操作和维护的标准。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等,以保障我国航运行业船舶的安全。
二、船舶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船舶行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要求。
涉及船舶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排放标准、垃圾管理和船舶回收等方面。
国际上,IMO制定了《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公约》(MARPOL公约),对船舶的废水排放、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了规定。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加强了对船舶环境保护的监管,相继颁布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污染船舶处置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船舶行业向环保方向发展。
三、船舶经济政策与法规船舶行业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船舶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与法规来支持该行业。
其中,税收政策是船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家通过减免船舶进口税、提供航运业务补贴等方式,吸引国内外航运企业投资。
同时,船舶财务租赁、船舶保险政策等也对船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船舶劳动保护政策与法规船舶行业的劳动条件与海上航行的特殊性相关,因此,劳动保护政策与法规对船员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
IMO制定了《国际劳工组织海员劳动公约》(MLC),旨在确保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合理、安全和健康。
在国内,我国政府也颁布了相关劳动法规,如《中国船员就业与社会保障条例》等,保障我国船员的权益。
船舶海事法律介绍船舶行业的海事法律和法规

船舶海事法律介绍船舶行业的海事法律和法规船舶海事法律和法规,作为船舶行业运营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于保障航海安全、维护船舶经营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船舶海事法律进行介绍。
一、船舶海事法律的意义船舶海事法律是为了规范船舶行业的运作,维护船舶安全、防范船舶事故、保障船员权益等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体系。
它为船舶的注册、建造、营运等提供了明确的规定,为船舶行业的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船舶行业的主要海事法律和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海法》该法律规定了航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明确了国家对船舶行业的管理职责和权利,对船舶的航行、登记、保险、调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障了船舶行业的正常运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该法律规定了海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明确了海商法律地位和海商法律关系,为船舶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调整船舶租赁、海上保险等交易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该法律对海上交通安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船舶安全管理、航道通航安全、海事处置等方面,为确保航海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该法律规定了港口的基本管理制度和港口运营的法律关系,包括港口的设置、经营、安全等方面,为船舶停靠港口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船舶海事法律的实施1. 船舶安全检查根据以上法律和法规,相关机构会定期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船舶满足安全运营的要求,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船舶进行整改。
2. 事故调查在船舶发生事故时,相关机构将会进行调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事故调查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船舶安全管理。
3. 航海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根据船舶海事法律的要求,航海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这将确保船舶上有合格的人员进行操作,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
四、船舶海事法律的改进与发展船舶海事法律的改进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跟进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
了解船舶行业的法规和合规要求

了解船舶行业的法规和合规要求船舶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而严格的行业,涉及到许多法规和合规要求。
船舶运营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重点介绍船舶行业中的一些主要法规和合规要求。
一、船舶安全法规和合规要求1. 国际海事组织(IMO)法规:IMO是船舶行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并推动全球船舶安全、防止污染及海员培训等方面的法规。
行业中涉及IMO法规的最重要的文件是《国际海上人体生命安全公约(SOLAS)》和《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POL)》。
2. 船级社规则:船级社是针对船舶构造、设备和运营进行认证和监督的机构,其规则是船舶建造和运营中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
例如,国际船级社(LR、ABS、DNV GL、BV等)的规则包括船舶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要求。
3. 国家法规:不同国家对船舶安全也有一系列的法规和合规要求。
例如,美国的《油污染责任法》(OPA 90)和《海洋生物入侵物种防控法》(Biofouling)等。
二、劳工法规和合规要求1. 海事劳工公约(MLC):MLC是IMO颁布的涉及船员就业和工作条件的法规,旨在保护船员的权益和促进船舶工作环境的良好管理。
船舶经营者必须确保船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符合MLC的要求。
2. 国际海关组织(ILO)公约:ILO设立了一系列涉及船员权益保护的公约,其中包括《海员劳动条件保护公约》和《工资和工时公约》等。
三、环境保护法规和合规要求1. 污染物排放限值:船舶行业对废水、废油和废气的排放有严格的限制。
其中,MARPOL公约规定了船舶排放的基本要求,国际海事组织(IMO)还颁布了能源效率设计指数(EEDI)和能源效率运营指数(EEOI)等法规。
2. 燃油硫含量限制:为了保护环境和降低空气污染,IMO规定了全球船舶燃油的硫含量限制,其中2020年实施的《全球硫含量限制公约》是船舶行业中的重大转折点。
3. 生物入侵物种防控要求:为预防非本地生物种的人为传播,一些国家制定了防止船舶生物入侵的法规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法规
发布机构
备注
1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2011年综合文本)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SOLAS 1974,Consolidated Text 2011)
IMO
汇总\SOLAS公约2008综合文本.pdf
IMO
汇总\8、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及有关文件.pdf
汇总\部局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方案.doc
7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2009年修订版)
The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at Sea, 1972(amendents 2009)
1957-04-01
25
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2004版)
交通运输部
2004-01-01
26
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
交通运输部
1987-08-27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
ICS
31
防止疲劳指南(2001版)
Guidelines on Fatigue(2001 edtion)
IMO
32
商船海员安全工作守则及2008年修正案
Code of safe working practices for merchant seamen and amendments 2008
香港海事处
IMO
汇总\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doc
11
国际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2005)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convention(2005)
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2004
IMO
汇总\2010年通函第18号总第18号-关于实施IMO《2004_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pdf
IMO
8
综合安全评估应用指南(FSA)(1999年生效)
IMO
9
2012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制定导则(2012.3.2生效)
IMO
10
进入船上封闭处所的建议案(2011.11.30生效)
IMO
汇总\CCS技术通告(2012年)技术通告第11号总第11号-经修订的《进入船上封闭处所的建议案.pdf
11
船上毒品与酒精控制指南(1995年版)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07-10-01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03-01-01
21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
海事局
2001-10-08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船舶保安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07-07-01
24
船舶防台技术操作规则
交通运输部
Bridge Team Management
IMO
29
驾驶台程序指南(第4版) *
Bridge Procedures Guide (Fourth Edition)
ICS
30
直升飞机--船舶作业指南(2008年第4版)
Guide to Helicopter/Ship Operations (FourthEdition2008)
IMO
汇总\MARPOL公约及78-97议定书.pdf
3
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经2010年修正案修订)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amende on Load Lines 1966 and protocol of 1988(as amended in 2003)
IMO
汇总\载重线公约2010.pdf
6
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TONNAGE 69)1983版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onnage Measurement of Ships 1969(amendents 1983)
交通运输部
2003-09-0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10-03-0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04-08-01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及修改决定
交通运输部
2013-12-24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
交通运输部
2013-02-01
IMO
汇总\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doc
14
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2012)
Internationalship &portfacilitysecuritycode〔ISPScode〕
IMO
汇总\国际船舶保安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pdf
15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2010)
33
商船海员工作时数规则
Seafarers’ Hours of Work or Hours of Rest
香港海事处
34
香港商船公告
Hong kong merchant shipping notice
香港海事处
35
香港商船资讯
Hong kong merchant shippinginformation note
国务院
1994-07-15
12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含2004、2011综合文本及2006、2008、2014年修改通报)
海事局
13
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含2008第1、2A、2B、3、4A、4B、4C分册及2009、2010、2011、2012年修改通报)
海事局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全国人大
2004-01-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全国人大
1984-01-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
2000-04-01 2014修订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全国人大
1995-01-01 2012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全国人大
2013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全国人大
2009-05-01
12
船舶压载水控制和管理指南(2009)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convention and guidelines for its implementation(2009)
IMO
13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2010)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ISM)code
IMO
汇总\STCW78-10公约和规则(英文版).pdf
STCW公约2010年修正案(马尼拉修正案).doc
4
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 LC,2006)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
IMO
汇总\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pdf
5
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2003)
IMO
4
船舶报告制度及船舶报告要求总则-包括危险货物、有害物质和/或海洋污染物事故报告指南
IMO
5
船舶油污应急计划编制导则(上海规范所/2007年3月)
IMO
6
国际船舶医疗指南(2008年第3版)
International medical guide for ships
WHO
7
散装船舱口盖的船东检查和维护标准(MSC.169(79) 2006.7.1生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
全国人大
1993-07-0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全国人大
1989-03-06应为
1987-05-01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及其修改决定
卫生部
2010-04-1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全国人大
1986-02-0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2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2011年综合文本)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MARPOL 73/78 Consolidated Edition 2011)
9
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
The Protocol of 1992 relating to CLC 1969.
IMO
汇总\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docx
10
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Internationalconvention oncivil Liability forbunkeroilpollutiondamage, 2001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olid bulk cargoes code (IMSBC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