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基坑完整计算书

基坑完整计算书

新世纪·星城F地块基坑支护方案基坑支护工程计算书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二零一二年五月一、计算参数选择(1)本基坑挡土安全等级按三级考虑,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取0.9;(2)地面超载:3、基坑顶使用荷载为坑顶15KPa。

(3)地下水位:基坑外侧取开挖面以下1.0m;基坑内侧取坑底以下1.0m;(4)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版本号:FSPW6.01);(5)土层参数选取(采用勘察报告参数值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选取)各土层参数选取值---------------------------------------------------------------------- 验算项目: 1-1剖面---------------------------------------------------------------------- [ 验算简图 ] ----------------------------------------------------------------------[ 验算条件 ]----------------------------------------------------------------------[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基坑深度: 5.250(m)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6.000(m)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1.000(m)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0.900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土钉抗拉抗力分项系数: 1.300整体滑动分项系数: 1.30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1 2.015 5.250 69.0[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 2序号土类型土层厚容重饱和容重粘聚力内摩擦角钉土摩阻力锚杆土摩阻力水土 (m) (kN/m^3) (kN/m^3) (kPa) (度) (kPa) (kPa)1 素填土 5.800 17.5 17.5 10.0 10.0 25.0 25.0 合算2 粘性土 8.400 18.0 18.0 22.0 20.0 50.0 50.0 合算[ 超载参数 ]超载数 1序号超载类型超载值(kN/m) 作用深度(m) 作用宽度(m) 距坑边线距离(m) 形式长度(m)1 局部均布 15.000 0.000 10.000 0.185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 3序号水平间距(m) 垂直间距(m) 入射角度(度) 钻孔直径(mm) 长度(m) 配筋1 1.400 1.000 15.0 110 8.000 1D222 1.400 1.400 15.0 110 10.000 1D223 1.400 1.400 15.0 110 12.000 1D22[ 花管参数 ]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基坑内侧花管排数 0[ 锚杆参数 ]锚杆道数 0[ 坑内土不加固 ][ 内部稳定验算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土钉拉力在滑面上产生的阻力的折减系数: 0.500*******************************************************************[ 验算结果 ]*******************************************************************[ 局部抗拉验算结果 ]工况开挖深度破裂角土钉号土钉长度受拉荷载标准值抗拔承载力设计值抗拉承载力设计值满足系数 (m) (度) (m) Tjk(kN) Tuj(kN) Tuj(kN) 抗拔抗拉1 1.300 39.5 02 2.600 39.5 1 8.000 23.3 46.3 114.0 1.767 4.3543 3.900 39.5 1 8.000 7.2 40.7 114.0 5.022 14.0782 10.000 29.0 60.0 114.0 1.8393.4964 5.250 39.5 1 8.000 7.2 34.9 114.0 4.304 14.0782 10.000 29.0 54.2 114.0 1.661 3.4963 12.000 88.1 101.9 114.0 1.028 1.150[ 内部稳定验算结果 ]工况号安全系数圆心坐标x(m) 圆心坐标y(m) 半径(m)1 1.479 0.881 7.115 3.2282 1.495 -0.757 7.728 5.3803 1.388 -2.368 8.312 7.5374 1.332 -3.293 8.142 8.783[ 外部稳定计算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土钉墙计算宽度: 20.000(m)墙后地面的倾角: 0.0(度)墙背倾角: 60.0(度)土与墙背的摩擦角: 10.0(度)土与墙底的摩擦系数: 0.300墙趾距坡脚的距离: 0.000(m)墙底地基承载力: 250.0(kPa)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 1.300抗倾覆安全系数: 1.600[ 外部稳定计算结果 ]重力: 842.5(kN)重心坐标: ( 9.718, 2.910)超载: 150.0(kN)超载作用点x坐标: 7.200(m)土压力: 55.9(kN)土压力作用点y坐标: 1.785(m)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50.1(kPa) < 250.0基底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 62.1(kPa) < 1.2*250.0抗滑安全系数: 2.317 > 1.300抗倾覆安全系数: 48.701 > 1.600---------------------------------------------------------------------- [ 支护方案 ]2-2剖面----------------------------------------------------------------------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 支护方案 ]3-3剖面----------------------------------------------------------------------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 支护方案 ]4-4剖面----------------------------------------------------------------------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 支护方案 ]出土口----------------------------------------------------------------------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0.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5.00m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基坑⽀护设计计算书桩锚设计计算书⼀、计算原理1.1 ⼟压⼒计算⼟压⼒采⽤库仑理论计算1.1.1 主动⼟压⼒系数()2sin sin cos cos++=φδφδφa K1.1.2 被动⼟压⼒系数()2sin sin cos cos+-=φδφδφpK1.1.3 主动⼟压⼒强度a a ajk K ChK e 2-=γ1.1.4 被动⼟压⼒强度p pp j k K ChKe 2+=γ1.2 桩锚设计计算1.2.1单排锚杆嵌固深度按照下式设计计算:02.1)(011≥-++∑∑ai a d T c pj p E h h h T E h γ式中,h p 为合⼒∑E pj 作⽤点⾄桩底的距离,∑E pj 为桩底以上基坑内侧各⼟层⽔平抗⼒标准值的合⼒之和,T c1为锚杆拉⼒,h T1为锚杆⾄基坑底⾯距离,h d 为桩⾝嵌固深度,γ0为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h a 为合⼒∑E ai 作⽤点⾄桩底的距离,∑E ai 为桩底以上基坑外侧各⼟层⽔平荷载标准值的合⼒之和。

1.2.2 多排锚杆采⽤分段等值梁法设计计算,对每⼀段开挖,将该段状上的上部⽀点和插⼊段弯矩零点之间的桩作为简⽀梁进⾏计算,上⼀段梁中计算出的⽀点反⼒假定不变,作为外⼒来计算下⼀段梁中的⽀点反⼒,该设计⽅法考虑了实际施⼯情况。

1.3 配筋计算公式为:钢筋笼配筋采⽤圆形截⾯常规配筋,并根据桩体实际受⼒情况,适当减少受压⾯的配筋数。

sy cm cm s y A f A f A f A f 32/2sin 25.1++=ππαα()tsy cm s r f Arf KSM A παπαπππαsin sinsin 323+-=α225.1-=t式中,K 为配筋安全系数,S 为桩距,M 为最⼤弯矩,r 为桩半径,f cm 和fy 分别为混凝⼟和钢筋的抗弯强度,As 为配筋⾯积,A 为桩截⾯⾯积,α对应于受压区混凝⼟截⾯⾯积的圆⼼⾓与2π的⽐值,⽤叠代法计算As 。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1.设计要求:
根据给定的基坑工程设计任务,完成基坑工程的计算书。

计算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 基坑的开挖计算
-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 地下水的渗流计算
- 基坑工程的监测计算
2.基坑开挖计算:
- 根据基坑设计要求,计算基坑的开挖深度、开挖体积、开挖面积等参数。

- 根据土壤力学和岩土力学原理,计算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的开挖深度限制和开挖工况。

3.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 根据基坑深度和周围土层力学参数,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

- 计算支撑结构的荷载和变形情况,确定支撑结构的类型和尺寸。

4.地下水渗流计算:
- 根据基坑周围的地下水情况,进行水位计算和渗流计算。

- 分析渗流路径、水压力等参数,确定地下水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

5.基坑工程监测计算:
- 根据监测点的位置和要求,计算监测点的变形和应力等参数。

- 分析监测数据,评估基坑工程的安全状况。

以上是基坑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任务和土层情况确定。

设计计算书应简明扼要、准确合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设计方法原理及分析软件介绍基坑开挖深度为6m,采用板桩作围护结构,桩长为12m,桩顶标高为-1m。

采用《同济启明星2006版》进行结构计算。

5.1 明开挖,6m坑深支护结构计算(1)工程概况基坑开挖深度为6m,采用板桩作围护结构,桩长为12m,桩顶标高为-1m。

q=0(1b 素填土)1.3hw=1(4 粘土)D=7H=6(6b 淤泥质粘土)(6c 粉质粘土)板桩共设1道支撑,见下表。

2中心标高(m) 刚度(MN/m) 预加轴力(kN/m)-1.3 30基坑附近有附加荷载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h 1x 1s 45(2)地质条件场地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见表1。

地下水位标高为-1m。

渗透压缩层厚重度43) k(kN/m) c(kPa) m(kN/m土层 ,(:) 系数模量 max3(m) (kN/m) (m/d) (MPa)1.3 19 9.28 14.88 1500 1b 素填土2.7 18.4 12 17 3500 4 粘土7.5 17.8 5 10 1000 6b 淤泥质粘土3.5 18.9 15.5 13 3000 6c 粉质粘土2 19.7 18.5 14.5 5000 7 粉质粘土8 粉质粘土 13 20.4 19 18 7000(3)工况支撑刚度预加轴力工况编号工况类型深度(m) 支撑编号 2(MN/m) (kN/m)1 1.5 开挖2 1.3 30 1 加撑3 6 开挖4 2.5 1000 换撑5 1 拆撑工况简图如下:1.31.52.56工况 1工况 2工况 3工况 4工况 5(4)计算Y整体稳定验算O(1b 素填土)X(4 粘土)76(6b 淤泥质粘土)(6c 粉质粘土)(7 粉质粘土)(8 粉质粘土)安全系数 K=1.56 ,圆心 O( 1.19 , 1.45 ) 墙底抗隆起验算(1b 素填土)1(4 粘土)76(6b 淤泥质粘土)(6c 粉质粘土)(7 粉质粘土)(8 粉质粘土)Prandtl: K=2.83Terzaghi: K=3.23(1b 素填土)1.3m1(4 粘土)76(6b 淤泥质粘土)(6c 粉质粘土)(7 粉质粘土)(8 粉质粘土)坑底抗隆起验算 K=1.81抗倾覆验算(水土合算)(1b 素填土)1.3O1(4 粘土)76(6b 淤泥质粘土) 9924.610.8 914.3(6c 粉质粘土)(7 粉质粘土)Kc=1.22抗管涌验算: 159#按砂土,安全系数K=2.25按粘土,安全系数K=3.054包络图 (水土合算, 矩形荷载)500-502001000-100-200100500-50-100000 110.2kN/m222444666888101010121212141414深度(m)深度(m)深度(m)水平位移(mm)弯矩(kN*m)剪力(kN) Max: 42.8-8.3 ~ 183.2-46.6 ~ 66.2(5)工字钢强度验算: 159#基本信息计算目标:截面验算截面受力状态:绕X轴单向受弯材料名称:Q2352 材料抗拉强度(N/mm):215.02 材料抗剪强度(N/mm):125.0弯矩Mx(kN-m):229.000 截面信息截面类型:工字钢(GB706-88):xh=I40b(型号)截面抵抗矩33 Wx(cm): 1140.000 Wx(cm): 1140.000 1233 Wy(cm): 96.200 Wy(cm): 96.200 12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 1.05 γx: 1.05 12γy: 1.20 γy: 1.20 12截面半面积矩33 S(cm): 678.600 S(cm): 92.704 xy13S(cm):84.891 y2 截面剪切面积22 A(cm): 94.110 A(cm): 94.110 xy截面惯性矩44 I(cm): 22800.000 I(cm): 692.000 xy截面附加参数参数名参数值x: I40b(型号) h分析结果2 最大正应力σ:191.312(N/mm)2 |σ= 191.3|?f = 215.0(N/mm) |f / σ|=1.124满足水平支撑系统验算:水平支撑系统位移图(单位:mm)水平支撑系统弯矩图(单位:kN.M)水平支撑系统剪力图(单位:kN)水平支撑系统轴力图(单位:kN) (6)钢腰梁强度验算:基本信息计算目标:截面验算截面受力状态:绕X轴单向受弯材料名称:Q2352 材料抗拉强度(N/mm):215.02 材料抗剪强度(N/mm):125.0弯矩Mx(kN-m):115.700 截面信息截面类型:工字钢组合Π形截面(GB706-88):xh=I40b(型号) 截面抵抗矩33 W(cm): 2280.000 W(cm): 2280.000 x1x233 W(cm): 2389.732 W(cm): 2389.732 y1y2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 1.05 γ: 1.05 x1x2γ: 1.00 γ: 1.00 y1y2截面半面积矩33 S(cm): 1357.200 S(cm): 1646.925 xy截面剪切面积22 A(cm): 188.220 A(cm): 188.220 xy截面惯性矩44 I(cm): 45600.001 I(cm): 59026.381 xy截面附加参数参数名参数值x: I40b(型号) hw: 350(mm)分析结果2最大正应力σ:48.329(N/mm)2 |σ= 48.3|?f = 215.0(N/mm) |f / σ|=4.449满足(7)钢对撑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基本输入数据构件材料特性材料名称:Q235构件截面的最大厚度:8.00(mm)2 设计强度:215.00(N/mm)2 屈服强度:235.00(N/mm)截面特性截面名称:无缝钢管:d=133(mm)无缝钢管外直径[2t?d]:133 (mm)无缝钢管壁厚[0,t?d/2]:8 (mm)缀件类型:构件高度:4.000(m)容许强度安全系数:1.00容许稳定性安全系数:1.00荷载信息轴向恒载设计值: 447.800(kN)连接信息连接方式:普通连接截面是否被削弱:否端部约束信息X-Z平面内顶部约束类型:简支X-Z平面内底部约束类型:简支X-Z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1.00Y-Z平面内顶部约束类型:简支Y-Z平面内底部约束类型:简支Y-Z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1.00 中间结果截面几何特性2 面积:31.42(cm)4 惯性矩I:616.11(cm) x3 抵抗矩W:92.65(cm) x回转半径i:4.43(cm) x4 惯性矩I:616.11(cm) y3 抵抗矩W:92.65(cm) y回转半径i:4.43(cm) y塑性发展系数γ1:1.15x塑性发展系数γ1:1.15y塑性发展系数γ2:1.15x塑性发展系数γ2:1.15y材料特性2 抗拉强度:215.00(N/mm)2 抗压强度:215.00(N/mm)2 抗弯强度:215.00(N/mm)2 抗剪强度:125.00(N/mm)2 屈服强度:235.00(N/mm)3 密度:785.00(kg/m)稳定信息绕X轴弯曲:长细比:λ=90.32 x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分类(按受压特性): a类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φ=0.711 x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 1.07最大稳定性安全系数: 1.07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0.000(m)最大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0.000(m)绕X轴最不利位置稳定应力按《钢结构规范》公式(5.1.2-1) N4478002,,200.3857N/mmA0.711,3142 x绕Y轴弯曲:长细比:λ=90.32 y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分类(按受压特性): a类轴心受压整体稳定系数: φ=0.711 y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 1.07最大稳定性安全系数: 1.07最小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0.000(m)最大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0.000(m)绕X轴最不利位置稳定应力按《钢结构规范》公式(5.1.2-1) N4478002,,200.3857N/mmA0.711,3142 y强度信息最大强度安全系数: 1.51最小强度安全系数: 1.51最大强度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 0.000(m)最小强度安全系数对应的截面到构件顶端的距离: 0.000(m)计算荷载: 447.80kN受力状态:轴压最不利位置强度应力按《钢结构规范》公式(5.1.1-1)分析结果构件安全状态: 稳定满足要求,强度满足要求。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深基坑专项方案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项目名称为XX大厦。

大厦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2米,开挖面积为15000平方米。

基坑周边环境复杂,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较多,需进行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

二、计算依据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三、计算内容1. 基坑稳定性计算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四、计算结果1. 基坑稳定性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抗滑稳定系数Ks = 1.2- 抗倾覆稳定系数Kr = 1.2- 抗浮稳定系数Kf = 1.2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2.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1)排桩设计- 桩径:0.8米- 桩间距:1.5米- 桩长:12米- 桩端承载力:Qk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桩承载力:Qp = 500kN- 桩身抗拔承载力:Qp = 300kN(2)内支撑设计- 支撑形式:钢管支撑- 支撑间距:3米- 支撑截面尺寸:300×300毫米- 支撑间距:3米- 支撑轴力:N = 500kN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根支撑承载力:N = 500kN3. 降水方案设计计算(1)降水井设计- 井径:0.6米- 井深:12米- 井距:10米- 井数:20口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的公式,计算得出:- 单井涌水量:Q = 30m³/d- 总涌水量:Q = 600m³/d(2)降水设备选型- 降水泵型号:DJ50-20- 降水泵流量:50m³/h- 降水泵扬程:20m五、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工程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满足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基坑计算书【范本模板】

基坑计算书【范本模板】

雨花国际商务中心(一期)A5地块基坑支护计算书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3·09——---—--—-——-———-—--——-—-------——-———--———-—----—-—-———-—-----——--——-—[ 支护方案 ] 1—1剖面-————-—————-——-—---------—--——--—-—-——-—--———---—-——-—----————————-—-—排桩支护—---———-———-—----——-—-——-—-——-——-—----——-——-—————————-———---——-----—-—[基本信息]--—-—-—-—-————-—----—----—-—-——-————--—--—--—-——----—-—--—--——----—-—————--------—--——-—-—---—-—--—----———--—-———-—--——-----——[ 超载信息 ]—-—-————-—-—-—-----——----—-—-—---—-——----———-—-——-—-———-——--——--—--—--—-----—----——-—-——---—---—--——---——----—-—--———--—-——--——-—-——---—-—-—[附加水平力信息]-———----—--——----—-—-——---—-———----——-——--—----—----—--———--———-—----————--——---—-——----———--——-————--——--—---—————-———-----——-—[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支锚信息]-——-——-———--—---—-——-———-—--—-——--—----—-——-—-——--——------—-———-—————————--—-—--—-——--—--——-—-—-—-————-——-—----—---——--—————[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工况信息 ]--———-——-------—--——-———-——-———--——-—————-——---—---——----—-———-——---——-——-—--——--——-——-—---—-—--—-————-—————-———----———————-—--—--—----—-—-—[设计结果 ]—-—--——-—--—---—----—-—-—---—-—-—————----——-——---——————-----——---—----—--—————-———-—-——---———-—-—-—-—--——-—-—---—-—--—-——-———---—--———---———[结构计算]——--——-—-——---———--———---—--—--————-—-——-——---——--——-—--———-——-———————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冠梁选筋结果 ]—----------—-—-----———--——-—-—--—-—---————-—-—-----———-—-———----———-—-——-——--—--———-——-—-——----—-—--——--———-——-——-——--—---———----—-————-———-[环梁选筋结果 ]-—————————---—-—-————--—-——--———————-———--————----————-—----——————-—-———-----——-———------————-—-———-——————-—-—-----------—--——————--————---—[ 截面计算 ]--———--——-————-——-—----——-—————---—-——----————-----——--————-—-——-—-—--—----———----——---—-———-—----——-----—-———-----——-—--—-—-—--—-—---—----—[ 锚杆计算]--—---—----————-———--—---——---—-—-—-———-——-——-——-———--———--—-—-—--—---[锚杆自由段长度计算简图 ]--————————---—---———------——--————-——-—-—-—-——-———---———-—---——-—-———- [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

放坡基坑设计计算书

放坡基坑设计计算书

红安龙门首府6#~9#住宅楼 基坑工程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基础底面标高46.5m ,室外地平面标高51.5m ,基坑开挖深度为5~9m ,受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基坑进行支护设计,对此工程采用放坡开挖、喷砼支护形式。

二、设计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红安龙门首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3)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属大别山西南低山丘陵地带,场地位于红安县迎宾大道,有道路与外界相通,交通便利。

地势北高南低。

基坑西侧地势较为平坦,东侧位于山体斜坡上,基坑内无地下水,地层设计参数如下:①松散素填土厚度0-7.3m (kPa c 0.4=,︒=20ϕ);②可塑粉质粘土厚度0-9.1m(︒==15,0.29ϕkPa c ); ③稍密含砾粉砂厚度0-5.4m(︒==29,0ϕkPa c ); ④全风化片麻岩厚度0-4.7m(︒==18,0.20ϕkPa c ); ⑤-1强风化片麻岩厚度0-9.8m (︒==25,40ϕkPa c );⑤-2中~微风化片麻岩厚度(︒==36,150ϕPa c ,未揭穿,fa 为2000kPa )。

四、基坑支护设计稳定性计算基坑土质情况较好,东侧开挖深度为9m,但土层为中风化、强风化片麻岩,土质较好,且地下水对基坑影响轻微,因此基坑支护重要性等级均按三级取用计算参数。

运用理正软件进行基坑放坡设计,计算分析过程与结论如下:4.1基坑工程设计1-1剖面基坑东侧地势较高,位于山体斜坡上,开挖深度7~9m,土层依次为强风化片麻岩,中风化片麻岩,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土层信息(见附图),设计采用开挖坡率1:0.27放坡,坡角75°,分两段放坡,第一段放坡高度为7m,马道宽2m,第二段放坡高度2m,地面施工附加荷载均为10kPa,0~3.8m为中风化片麻岩,3.8~9m为强风化片麻岩,基坑底部以下土层为中风化片麻岩,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运用理正软件进行基坑放坡设计时,对岩土体的c,ϕ值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为0.9,通过对边坡最危险滑动面稳定性分析可得,滑动安全系数=1.385,计算分析过程见附录1,1-1剖面布置详见施工图。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计算书

深基坑支护毕业设计计算书

基坑工程计算书(复核\15米)1.内力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a=tan 2(45°-ϕi/2) 被动土压力系数:Kp=tan 2(45°+ϕi/2)计算时,不考虑支护桩体与土体的摩擦作用,且不对主、被动土压力系数进行调整,仅作为安全储备处理。

计算所得土压力系数表如表2-1所示:表1-1主动土压力计算:由于分层土体前三层性能相差不大,ϕ、C 值取各层土的,按其厚度加权平均。

1) 现分三层土○1、○2、○3计算 ○1号土层为原土层1、2、3层土;1 1.30.8 1.711.511 1.511.60.8 1.7 1.5ϕ⨯+⨯+⨯==++ 130.88 1.711 1.58.13()0.8 1.7 1.5c kPa ⨯+⨯+⨯==++ ○2土层为原4号层土019.1ϕ=,241.3()c kPa =○3土层为原5号层土028ϕ=,25()c kPa =02111.6tan (45)0.6652ka =-= 020219.1tan (45)0.5072ka =-=02328tan (45)0.3612ka =-= 020111.6tan (45) 1.502kp =+=02219.1tan (45) 1.972kp =+= 020328tan (45) 2.782kp =+=○1号土层顶部1200.66528.130.04()a k e kPa =⨯-⨯=○1号土层底部()11180.8 1.7 1.520247.92()a d e ka c kPa =⨯+++-=⎡⎤⎣⎦○2土层顶部()22180.8 1.7 1.520212.17()a e ka c kPa =⨯+++-=-⎡⎤⎣⎦○2土层水位处()221842019227.1()a s e ka c kPa =⨯++⨯-=○2土层底部()()()222184201922 6.46 6.467.1 1.9729.07()a d w e ka c ka kPa γ=⨯++⨯----⎡⎤⎣⎦=+=○3土层顶部()3318420192190.420.40.40.36146.12()a e ka c kPa =⨯++⨯+⨯-⨯⨯=○3土层基坑底部()3318420192190.4 1.6518248.43()a j e ka c kPa =⨯++⨯+⨯+⨯-=被动土压力计算基坑顶部22516.67()p e c kPa ==⨯=支护桩底部32 6.9518 2.7825364.65()pd p e h kp c kPa γ=+=⨯⨯+⨯='3218 2.26 2.7825129.76()pd p e h kp c kPa γ=+=⨯⨯+⨯=设定弯矩零点以上各土层压力合力及作用点距离的计算18.31ha m = 214117.643ha m=⨯+= 32 1.26 4.31 5.153ha m =⨯+= 41 1.1415 6.4 4.69 4.293ha m =⨯+--= 51 1.65 2.26 3.0852ha m=⨯+= 61 1.65 2.26 2.813ha m =⨯+= 71 2.26 1.132ha m=⨯=814.69 2.3452ha m=⨯= 12 2.26 1.513hp m =⨯= 21 2.26 1.132hp m =⨯= 32 4.69 3.133hp m=⨯=414.69 2.342hp m=⨯= 10.0440.16(/)a E kN m =⨯= 2447.92/295.84(/)a E kN m =⨯= 3 1.2612.17/27.67(/)a E kN m =-⨯=- 4 1.148.92/2 5.08(/)a E kN m =⨯= 5 1.6546.1276.1(/)a E kN m =⨯= 6 1.65 2.31/2 1.91(/)a E kN m =⨯= 748.43 2.26/254.73(/)a E kN m =⨯= 848.43 4.69/2113.57(/)a E kN m =⨯=()1129.7616.67 2.26/2127.79(/)p E kN m =-⨯= 216.67 2.2637.67(/)p E kN m =⨯=()3 4.69364.65129.76550.82(/)2p E kN m =-⨯=4129.76 4.69608.57(/)p E kN m =⨯=本工程设计按施工顺序开挖时:1) 第一层支护开挖至第二层支护标高时: 通过计算得右图按11a k p ke e =计算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设定弯矩零点位置至坑底面的距离0.65c h m=111a ac p pcc T ch E h E T h h -=+∑∑解得:146.13/c T kN m=所以设计值:'111.25 1.2546.13/57.7/c c T T kN m kN m==⨯=2) 开挖至设计基坑标高时:按11a k p ke e =计算基坑底面以下支护结构设定弯矩零点位置至坑底面的距离1.60c h m=112a ac p pcc T ch E h E T h h -=+∑∑解得:2104.54/c T kN m=所以设计值:'221.25 1.25104.54/130.68/c c T T kN m kN m==⨯=2、整体稳定验算整体稳定采用瑞典分条法计算:1)按比例绘出该支护结构截面图,如图所示,垂直界面方向取1m 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中环领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厂房配套项目5#水泵房及柴发站基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文件项目负责:张春良设计:吴志明校对:李卫林审核:钱俊清江苏圣源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第一部分设计、施工说明一、设计依据及规范(1)设计依据1)本工程的岩土勘察报告,2)本工程总平面图、主体结构图纸,3)本基坑周边情况;(2)设计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7)其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范和规程二、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宜兴市经济开发区,荆邑北路与腾飞路交口处,腾飞路东北侧,勘察期间拟建场区南侧地段为闲置空地,北侧地段为国电建设时石料堆场,拟建场区北侧有一河道分布(现已基本回填,仅东端与小河河相连通,尚未回填),其余零星分布些小水塘(坑)。

地面高程约3.60~4.20m,属长江流域冲积平原地貌单元。

本水泵房±0.00对应黄海高程为5.20m,场地经平整后标高约4.20m。

地下室底板开挖面标高为-6.20~-7.20m(相对高程),对应开挖深度5.20~6.20m。

基坑西北角设有一集水井,落低1.80m。

本基坑四周均为空地,基坑南侧为临时施工便道,便道宽约6m,距基坑上边线约0.9m。

基坑开挖范围及开挖影响范围内无地下管线及现状建构筑物。

三、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土层描述①层表土:灰褐色,松软状态,大部分地段为耕地,局部地段为已回填的水塘或鱼塘,上部含植物根茎等,下部以粘性土为主,河道底部位为浮泥,土质疏松,工程性质差。

层厚为0.50~4.60m,层底标高为0.38~3.81m,全场分布。

②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至硬塑状态,底部夹薄层粉土。

层厚为0.00~4.10m,层底标高为-0.91~1.52m,全场大部分地段分布。

③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至可塑状态,局部相变为粘土;粉土呈稍密状态,湿。

层厚为4.10~11.40m,层底标高为-11.27~-4.00m,全场分布。

④层粉土夹粉砂:灰色,中密至稍密状态,很湿,偶夹薄层粉质粘土。

层厚为0.20~14.10m,层底标高为-19.91~-5.17m,全场分布。

⑤-1层粉质粘土:灰色,流塑至软塑状态。

层厚为0.00~13.40m,层底标高为-29.79~-13.88m,局部夹薄层粉土,部分地段分布。

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局部软塑)状态;粉土呈稍密状态,很湿,局部夹中密状态的粉砂薄层。

层厚为0.60~21.60m,层底标高为-35.65~-14.48m,全场分布。

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主要有(1)~(3)层土。

场地内土层分布均匀。

(2)水文地质情况经本次勘察揭示,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弱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①层土中, 弱承压水赋存于④层中,其余土层均为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上层滞水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及侧向渗流排泄为主,无统一的地下水位,其埋深约为0.5~3.0m,受季节及气候影响有较大变化。

根据对钻孔内上部土层的隔水观测,④层土中的弱承压水稳定水位相应高程约为0.00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该层承压水主要受上部越流补给,以侧向渗流排泄为主,其水位较为稳定,受季节变化较小。

(3)各土层工程地质计算参数注:1、()中为经验值;2、计算时第2层土的强度指标按表中数值的85%取用,其余指标不变。

四、支护结构设计(1)基坑设计等级及荷载本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

当基坑使用时间超过设计年限时,应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安全性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使用。

根据基坑周边情况及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0.9。

基坑南侧考虑为土方通道,地面超载取30kPa,其余部位地面超载取20kPa。

施工期间坑边堆载不得大于设计要求。

(2)支护形式的确定本基坑南侧采用土钉墙围护结构形式,其余部位采用自然放坡形式,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处理。

(3)降水、排水设计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范围内所提及的地下水既有潜水又有弱承压水,基坑开挖面位于(3)层中。

经计算,仅在集水坑处存在管涌可能,需采用降低承压水水位,在该处布置了一口管井。

所有基坑部位,坡顶均设置截水沟、坑内设排水沟,通过外截内排的措施进行明排水。

在基坑四角各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不得渗漏。

第二部分 基坑支护计算(计算软件为理正7.0)一、围护结构计算1、3-3剖面(非施工道路边水槽处)---------------------------------------------------------------------- [ 支护方案 ]----------------------------------------------------------------------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5.00m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2.00m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天然放坡计算结果:Kmin=1.344>1.3,符合要求。

2、4-4剖面(非施工道路边集水坑处)---------------------------------------------------------------------- [ 支护方案 ]---------------------------------------------------------------------- 天然放坡支护---------------------------------------------------------------------- [ 基本信息 ]-------------------------------------------------------------------------------------------------------------------------------------------- [ 放坡信息 ]-------------------------------------------------------------------------------------------------------------------------------------------- [ 超载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设计结果 ]-------------------------------------------------------------------------------------------------------------------------------------------- [ 整体稳定验算 ]----------------------------------------------------------------------天然放坡计算条件: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总应力法基坑底面以下的截止计算深度: 6.00m 基坑底面以下滑裂面搜索步长: 2.00m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天然放坡计算结果:Kmin=1.344>1.3,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