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在清华大学颁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在清华大学颁奖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经济》 2013年第11期
10月21日下午,2013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活动在清华大学大礼堂隆重举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国权、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新春以其多年来在我国工商管理
学科的研究中所做出的卓越成就夺得了今年的“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华为集团创始人任正非,以其20 多年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摸索、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
的“华为模式”,带领华为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突出成就,成为“复旦管理学杰出贡
献奖”创立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他们将分获每人5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为了表彰对中国管理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开创性、奠基性贡献的老一辈工作者,从2012 年起,基金会设立了“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是被誉
为我国“技术经济和创新管理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

傅家骥先生,早在50 年代就在国内率先倡导并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他还是我国设
备更新理论研究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设备更新的理论,形成了设备更新分析
的完整方法体系。

傅家骥先生也是我国技术经济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几十年来,他成为了该学
科的主要开拓者和推动者。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名誉会长李岚清同志出席了当天的颁奖仪式,并将终身成就奖的金
质奖牌亲自授予了傅家骥先生的夫人王思敦女士。

据悉,李岚清同志亲自篆刻了“复旦管理学
终身成就奖”之印,印章被拓刻在“终身成就奖”的金质奖盘中央,赠予每一位获此殊荣的管
理学者。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徐匡迪在当天的仪式上讲话。

基金会副
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与徐匡迪一起,陪同李岚清名誉会长为今年的“复
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出席了颁奖仪式,并应邀作了题为“信息技术
助力中国改革创新”的大会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出席了当天的颁奖仪式并代表清华大学致辞。

基金会副理事长
龙永图主持了当天的颁奖仪式。

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秦绍德在仪式上报告了基金会2013 年的
工作情况。

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基铭宣布了今年的获奖人名单。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基
金会原副理事长刘山在,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
学校长杨玉良,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及理事单位代表、获奖者所在单位的领导、国内管
理学界部分学者代表和清华大学师生等近500 人一起见证了当天的盛会。

为了鼓励国内青年学者开展前沿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管理学研究,促进中国管理学科
的持续繁荣和加快发展,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管理学优秀青年学者学术
交流会”当天上午也在清华大学伟伦楼举行。

部分201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基金
获得者和青年管理学者代表与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资深教授等共同就管理学科的前
沿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是由复旦校友李岚清同志于2005 年用个人稿费作为原始基金发起
成立的。

基金会设“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旨在鼓励管理学人才潜心研究、勇于实践,打
造中国管理学界的“诺贝尔奖”,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006 年至今,已有20 位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做出卓越成绩的学者和实践者获奖。

从2012 年起,基金会增设“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对中国管理学做出开创性、奠
基性贡献的老一辈管理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杰出贡献奖的三位获奖者,都为我国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
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国权教授长期以来从事企业组织管理研究,开创性地将组织学习、团队学
习和个人学习三个层次整合起来,建立了中国人自己的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模型。

其研究和
开发的测评模型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采用,对全国10000 家企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成为迄
今为止国际上在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方面最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李新春教授长期从事战略联盟、中国家族企业与创业的研究。

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尤其
是家族企业的长期跟踪研究,提出了家族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双重治理结构模式;分析了中国差
序信任格局下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分家治理等独特问题;揭示了家族治理、家文化与创业成
长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朝向中国家族企业本土管理行为的理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任正非先生创立华为集团20 多年,不断研究国外管理经验,开创性的探索形成了特有的“华为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他和他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华为基本法》,
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企业中最完备、最规范的一部“企业基本法”。

管理实践中,始终坚持
“主业聚焦”战略,带领企业持续创新、快速成长,成为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是东莞市与上海高校进行多层次、全方位产学研全面合作的
唯一工作平台。

产学研合作中心由东莞市科技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拨款资助并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组建,由上海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承办的民办
非企业单位。

它是由政府搭台、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总部设在松山湖,上海的科技发展中心设立相应的办事处。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的工作宗旨是:
根据东莞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总体整合上海高校教学、科研、人才资源;规范有序
地推进上海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与东莞企业对接,落户东莞转化产业化;结合产学研合作项目的
推进,创造条件为东莞政府部门和企业培训及输送各类人才;积极协调和发挥上海高校特有的
综合优势,为东莞的金融、管理等方面进行咨询服务,为东莞市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各类服务。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力争促进上海高校在科技、人才等方面为东莞市服务,给东
莞市带来新的活力,为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东莞市以及周边地区登上科技和人才的高
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东莞上海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心稳定发展之源是上海高校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与东莞企业
升级转型的迫切需求,上海高校资源与东莞企业的共同合作进行创新发展是产学研合作中心最
有力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