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硅酸钠的性质实验报告练习新人教必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二 学案 5.3无机非金属材料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必修二 学案 5.3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组实验,初步认识硅酸盐的组成、性质及基本用途。

2.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思考讨论,认识传统的硅酸盐产品和具有传统功能的含硅材料。

3.通过阅读填空、拓展探究,认识单质硅的存在、性质和用途,树立绿色化学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重点】硅和硅酸钠的重要性质。

【学习难点】硅和硅酸钠的重要性质。

【学习过程】旧知回顾:1.实验室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一般用橡皮塞的原理防止普通玻璃种含有的二氧化硅与碱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23Na SiO ,导致瓶塞无法打开。

2.(1)硅酸: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硅酸 不能 (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①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332H SiO SiO H O ∆+。

②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22H SiO 2NaOH Na SiO 2H O +=+。

③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

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干燥剂。

3.硅酸浓度小时可形成硅酸溶胶,浓度大时可形成硅酸凝胶。

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得到硅胶(或硅酸干凝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及催化剂载体。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并填写下列空白:1.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在自然界分布极广。

溶解性大多不溶于水,稳定性较好。

常用的硅酸盐是23Na SiO ,其水溶液称为水玻璃,可用作制硅胶及木材防火剂等。

2.硅酸盐的主要产品有陶瓷、水泥、玻璃。

3.硅的主要用途是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光电池等)。

【同步学习】情景引入: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生活中的玻璃,以及盖房子用的水泥,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各种矿石其组成成分又是什么?硅酸盐材料活动一认识硅酸盐1.阅读完善:阅读教材,进一步完善“新知预习1”。

2.3.分组实验:阅读教材,并填写对应表格。

4.阅读了解:阅读教材,了解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

必修一P7思考与交流实验1-1【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实验原理】:用海水、盐井水等制得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可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滤纸【实验药品】:粗盐蒸馏水【实验步骤】: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固体食盐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

【实验结论】: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

实验1-2【实验目的】:的检验【实验原理】:大多数硫酸盐都溶于水,有的硫酸盐虽不溶于水但溶于强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可用溶液来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的硫酸盐。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实验药品】:蒸馏水实验1-1得到的盐盐酸氯化钡溶液【实验步骤】: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5.0g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所取样品中含有。

实验1-3【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实验原理】: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

利用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可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等杂质。

【实验仪器】:试管100mL烧瓶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沸石(或碎瓷片)【实验药品】:自来水稀硝酸AgN溶液【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硅二氧化硅和硅酸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A.CO2是气体,SiO2是固体B.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C.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D.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白色胶状沉淀答案:D2.下列试剂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A.Na2SiO3溶液B.盐酸C.氢氟酸D.NaOH溶液解析:玻璃中含有SiO2,与NaOH溶液长时间作用会生成Na2SiO3,Na2SiO3溶液有黏性,可将玻璃塞与玻璃瓶粘在一起,故A、D项错误;氢氟酸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一般用塑料瓶盛装氢氟酸,C项错误。

答案:B3.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

这种物质是()A.盐酸B.氢氟酸C.烧碱D.纯碱答案:B4.下列变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a2SiO3→H2SiO3B.H2SiO3→SiO2C.SiO2→H2SiO3D.SiO2→Na2SiO3解析:A中Na2SiO3可与HCl反应得H2SiO3;B中H2Si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可得到SiO2;C 不能一步实现;D中SiO2可与NaOH反应得到Na2SiO3。

答案:C5.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

请据此回答:(1)圆底烧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

(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装置C所盛试剂是,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酸性:>>。

解析:根据“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分析可知,分液漏斗中盛装盐酸,A中盛放Na2CO3溶液,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可以知道酸性HCl强于H2CO3,然后将生成的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反应为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由此判断酸性H2CO3>H2SiO3,但需注意的是A中反应会有HCl气体逸出,故通入Na2SiO3溶液前需将HCl 吸收,但不能吸收CO2,故可选用饱和NaHCO3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5.3.1《硅酸盐》配套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5.3.1《硅酸盐》配套习题及答案

《硅酸盐》配套习题及答案1、下列关于硅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酸盐都难溶于水B.Na2SiO3是一种最简单的硅酸盐,其水溶液可用作黏合剂C.硅酸盐的结构中都只含有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D.硅酸盐工业使用的每一种原料都含有Si2、最近我国科研人员根据嫦娥四号就位光谱探测数据,分析得出月幔中富含橄榄石[主要成分为(MgFe)2SiO4],橄榄石属于()A.碱B.酸C.硅酸盐D.酸性氧化物3、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的主要材料属于()A.氧化铝B.二氧化硅C.硅酸盐D.合金4、下列物质中按其成分能与陶瓷归于一类的是()A.硅石B.碳化硅C.硅酸钠D.二氧化硅5、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其中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B.氧化铝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高品质的瓷器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D.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耐酸、碱腐蚀,但是不能用来盛装氢氟酸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食盐B.玻璃C.纯碱D.食醋7.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有关普通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提升强化训练】1、《天工开物》中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

浇水转泑〔音右〕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沙子和“粘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燃薪举火”使粘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D.粘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等的主要原料2、经常会有陨石落在地球上,经过化学分析,得出某陨石中游离态的铁含量约为10%,此外还含有橄榄石(Fe2SiO4)、亚硫酸盐等化学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此陨石是一种纯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石B.此陨石具有耐酸碱的特性C.陨石中含有游离态的铁是因为在外太空中铁的活性比地球上铁的活性低D.橄榄石中铁元素为+2价3、为确认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3_1硅酸盐材料课时作业含解析第二册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3_1硅酸盐材料课时作业含解析第二册

硅酸盐材料1.(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A.普通玻璃呈浅绿色是由于含Fe2+B.坩埚、烧杯都属于陶瓷制品C.唐三彩是一种玻璃制品D.高温下CaSiO3比CaCO3稳定解析:普通玻璃呈浅绿色是由于含Fe2+,A正确;烧杯属于玻璃制品,B不正确;唐三彩属于陶瓷制品,C不正确;CaCO3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所以CaSiO3比CaCO3稳定,D 正确.2.Al2O3·2SiO2·2H2O是一种(B)A.含氧酸B.硅酸盐C.铝酸盐D.混合物解析:硅酸盐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

3.(双选)关于玻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A.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B.普通玻璃组成可用Na2O·CaO·6SiO2表示C.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是因为氢氟酸是强酸D.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中,石英是过量的解析:普通玻璃的组成是Na2O·CaO·6SiO2,普通玻璃是一种混合物,没有一定的熔点;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是因为氢氟酸能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硅酸盐工业使用的每一种原料都含有硅B.水泥、普通玻璃都是混合物C.生产水泥和玻璃都必须用石灰石D.用纯净的石英制成石英玻璃,它的膨胀系数小,常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解析:制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制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纯碱、石灰石中都不含有硅。

5.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D)①生成物是硅酸盐②反应条件是高温③含有硅的物质作原料④反应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们归纳知识的能力。

6.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 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

"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C.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D.普通玻璃是由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形成的解析:由题意可知,陶器应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

2021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4.1.1 二氧化硅和硅酸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4.1.1 二氧化硅和硅酸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资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课后练习案稳固提高1.NaOH、KOH等碱溶液能够储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解析:碱能够与玻璃中的SiO2反响,因而碱液只能储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答案:B2.如图为刻蚀在玻璃上的精巧的斑纹图画。

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二氧化硅,能在玻璃上进行蚀刻,将其制成毛玻璃和雕花玻璃的物质是()A.烧碱B.纯碱C.氢氟酸D.盐酸解析: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产生化学反响生成SiF4气体,故可用来在玻璃上雕花或刻字。

烧碱也能与二氧化硅反响,但效果远不如氢氟酸强。

答案:C3.下列反响能阐明Si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A.SiO2+2C Si+2CO↑B.SiO 2+2NaOH Na2SiO3+H2OC.SiO 2+4HF SiF4↑+2H2OD.SiO2+CaCO3CaSiO3+CO2↑答案:B4.下列溶液能够盛放在玻璃瓶中,且能用玻璃塞的是()A.硅酸钠溶液B.氢氟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解析:盛放碱性溶液的玻璃瓶要用橡胶塞而不能用玻璃塞,避免玻璃塞中的SiO2与碱液反响生成Na2SiO3而使瓶口和瓶塞黏结在一起;由于氢氟酸与玻璃中的SiO 2反响:SiO2+4HFSiF4↑+2H2O,而使玻璃溶解,故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

答案:D5.下列有关二氧化硅的叙说中不正确的是()A.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B.SiO2是制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C.硅酸可由SiO2直接制得D.SiO2是酸性氧化物,必定条件下可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响解析: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A正确;二氧化硅能够制造光导纤维,B正确;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响生成硅酸,C不正确;SiO2是酸性氧化物,必定条件下可与碱性氧化物或碱反响,例如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生成硅酸钠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与生石灰反响生成硅酸钙,D正确。

答案:C6.导学号9898006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 2SiO3+CO2+H2O2Na++C+H2SiO3↓B.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2++2HCC.二氧化硅溶于氢氟酸溶液中:SiO 2+4H++4F-SiF4↑+2H2OD.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O 2+2OH-Si+H2O解析:Na2SiO3为强电解质,应写为离子方式,且CO2过量,应生成HC,A过错;弄清石灰水中Ca(OH)2应写为离子方式,B过错;氢氟酸为弱酸,应写为分子式,不能写为离子方式,C过错。

高中化学实验硅酸钠的性质实验报告练习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实验硅酸钠的性质实验报告练习新人教必修
(6)重铬酸钠(Na2Cr2O7·H2O)与硫酸铵热分解法也是一种生产氧化铬绿的方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环境无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8.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CO32-、SO42-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B.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
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7种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3倍,X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Y与W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2W、X2Y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B.原子半径:r(Z)>r(Y)>r(X)>r(W)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Y
A
CH3COOH
NaHCO3
苯酚钠
无明显现象
B
浓HCl
KMnO4
紫色石蕊
最终呈红色
C
浓H2SO4
Na2SO3
品红
红色变无色
D
浓H2SO4
Cu
氢硫酸
溶液变浑浊
A.AB.BC.CD.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溴化钙晶体(CaBr2·2H2O)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用于制造灭火剂、制冷剂等。一种制备溴化钙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N2O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2N2O(g) 2N2(g)+O2(g) ∆H
己知:4NH3(g)+3O2(g)=2N2(g)+6H2O(l) ∆H1
2NH3(g)+3N2O(g)=4N2(g)+3H2O(l) ∆H2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练习课件:第五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练习课件:第五章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刷基础
14.氮化硅陶瓷因其熔点高且对于金属及氧化物熔体具有高温稳定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热工的各个
领域,如陶瓷烧成棚板、辊棒,以及高温轴承、涡轮叶片等。
(1)下列关于氮化硅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A__C___(填序号)。
A.硅粉合成氮化硅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氮化硅陶瓷属于硅酸盐材料
解析
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混凝土桥墩④门窗玻璃等所用的材料是陶瓷、水泥、玻璃,它们为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⑤水晶镜片⑥石英钟⑦水晶项链⑨光导纤维等所用的材料是二氧化硅;⑧硅太阳能电池⑩计算机芯片所用的 材料为单晶硅;故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答案为 C。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刷基础
2.[浙江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2021 高一月考]“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青瓷的
解析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水不反应,A 错误;虽然 SiO2 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 H2SiO3,但 SiO2 仍可看作是一分子 H2SiO3 失去一分子 H2O 而形成的,且 SiO2 与 H2SiO3 中硅元素化合价相同,故 SiO2 是 H2SiO3 的酸酐,B 错误;二氧化硅不能导电,C 错误;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 在高温时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钠和 CO2,D 正确。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
刷基础
9.下列溶液:①硅酸钠溶液、②氢氟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钠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黏结力强,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①正确;氢氟酸 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溶蚀玻璃,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②错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主要成 分 SiO2 发生反应生成 Na2SiO3,可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③正确;氯化钠溶液可 以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并可使用磨口玻璃塞,④错误。故选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