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十几减9退位减法(导学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示例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优质教案示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xx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十几减9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十几减9教案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林丰珍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教材分析:《十几减9》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采用“做减想加”和“破十减”、“连减法”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能力基础,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点数的办法来计算更不会产生什么困难。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方法的思考,同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9,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教具学具准备:师备:图片、小黑板、学具等生备:每人1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第一关14-10= 19-10= 20-10=15-10= 13-10= 17-10=第二关口算:13-3= 19-9=15-5= 12-2=16-6= 14-4=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说出得数来的?二、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不同?生:来了好多的老师。
师:观察真仔细,今天老师们就是要看看同学们课堂上的表现,你能把最棒的一面展示给老师们看吗?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嘉宾,你们想见到他们吗?生:想。
师:想见他们,必须过两关,你有信心吗?生:有。
师出示幻灯片,第一关,生回答。
第二关,生回答,并说出过程。
出示两位嘉宾,孙悟空,猪八戒,桃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十几减9(1)【教案】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集体备课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部分,教科书分三个部分进行编排,即十几减9,十几减8、7、6和十几减5、4、3、2,共安排了4个计算例题,将十几减8和十几减7、6作为独立的例题进行教学,既延长了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认识、理解和训练,又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
4个计算例题的编排中,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但是“破十法”是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此之前解决的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一般都是可以通过数数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数来解决。
本单元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只通过数数来解决,还要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决。
学生已经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并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重要基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很多学生也会计算,但只是习惯性地知道计算结果,不一定理解其算理,算法也不一定很清楚。
这也是教学时的难点:一方面,看起来学生会算,事实上学生不会算,只是背答案;另一方面,学生以为自己会算而不认真学习,事实上也并不会算。
如果不清楚算理,没掌握算法,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计算学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十几减9》教学(jiāo xué)设计1、教材分析:“十几减9”是人教课标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6、5、4、3、2打好基础。
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在本单元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教材的编排也非常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游乐园,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93%都是少数民族孩子,他们的汉语水平不是太好。
学生的年龄在7—8岁之间,天真、活泼、可爱、好动。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数学学的比较好,但也有学生存在学习数学的障碍,还没有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
教法与学法:1、通过情境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通过《十几减九》多种方法的探究,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有趣性。
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通过(tōngguò)《十几减九》多种方法的探究,体会数学的多样性和有趣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破十法”、“连减法”,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会用不同方法计算十几减九。
3.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和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识与技能1. 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2.能够熟练的进行“十几减九”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初步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十几减九。
2. 理解十几减九的思维过程,建立抽象思维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拍手游戏:凑十歌。
抢答:十几可以分成10和几。
开火车口算。
《十几减9退位减法》优秀教案

预设2:从15个小方块中,先拿走5个,再从10个中拿走4个,还剩6个。
师: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为什么要先拿走5个,再拿走4个呢?
教师把5个的小方块和4个的小方块用不同颜色用虚线框起来。
预设:先拿走5个后,剩下的就是10个,从10里面拿走4个,这样算简单。
师:对,我们把15看成1个十和5个一,先从15里面取走5个,没取完的从10里面继续拿,这样我们可以把十几减9的减法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师:请同学们再回想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展示过程,说一说这种算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15-5=10 10-4=6。
通过分层、形式多样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品质和计算素养。
板书设计
预设:10-9=1 1+7=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师:为什么要先用10减9呢?
预设:个位不够减,所以用10减9。
师:对,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9,得到的1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想加法算减法:9+(8)=17 17-9=(8)。
(三)小结
师: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研究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课 题
十几减9退位减法
课型
计算课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探究,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流程
“教.学.评”的过程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教案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学案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简单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
通过十几减9 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十几减9作为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⑴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⑵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
一)、温习旧知。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退位减法)导学案

(1)学生自主探究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
摆小棒 (强调:拿出的小棒必须是一捆10根和5根。)
四、教师讲评 优化算法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喜欢的方法是什么?
六、课后巩固
完成课本上对应的习题。
3. 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学习重点
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算筹
学具准备:小棒、纸张
教学环节
1、复习迁移,预习新课
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2、自己试试看
3.出示预习单导入
二、自我检测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
十几减9(退位减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授Hale Waihona Puke 时间2020年2月11日10:10-10:50
授课工具
微课视频、微信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预习完后,多媒体出示检测题,学生在练习本上自我检测
1、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算一算
3. 看图列式
4、从以上检测题中挑出不同类型的两道题,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预习和检测的过程教师不断巡视,发现问题以待解决。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在预习和自我检测中遇到的困惑及不会的问题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范本(2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范本导学内容:十几减9以及做一做。
导学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导学目标:1. 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 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导学重难点:重点:1. 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2.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导学学具:课件,小棒等。
导学过程:一、预学同学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吗?课件出示:9+( )=10 9+( )=11 9+( )=129+( )=13 9+( )=14 9+( )=159+( )=16 9+( )=17 9+( )=18(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对各项活动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明确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自学导航:1. 说一说:游乐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问一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 算一算:给每个问题列出算学式子,并说说它们有哪些地方一样。
4. 算一算:试着算一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十几减9退位减法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十几减9退位减法
课时—总课时
14——1
学习目标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口算
重难点
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思维过程
今天我们学习了破“十”法和做减法想加法,我们不仅可以用它很快地算出十几减9,还能用它讲算更多的算式呢?这将是我们后面所学的内容。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a.6+9=15,15-9=6 b.10-9=1,1+5=6 c.15-5=10,10-4=6
想加算减 破“十”法 连续减
课后反思:
3、引导学生小结出破“十”法的简便算法:减9要加1。
5、练(以固学案出示,检查学生学习是否达标)
(1)算一算
9+( )=16 9+( )=11
11-9=( ) 17-9=( )
(2)比一比,在 O 里填上“>”“<”或=”。
15-9O7 12-9O4
16-9O9 8O17-9
课堂小结(不超过两分钟,可由学生进行小结)
a.6+9=15,15-9=6 b.10-9=1,1+5=6
c.15-5=10,10-4=6 ……
评价以上的算法,重点掌握第一、第二种方法。
4、讲(教师精讲点拔或出示课件,突破难点)
1、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得出计算方法,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要小结出最优方案。
2、破“十”法的讲解要详细,要让学生多说说计算过程。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套中,几个没套中?也就是求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15-9=?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呢?
(2)小组合作说说“15-9”的计算过程。
3、展(师巡视发现问题、或组内、全班展示)
小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方法。
课前预习
观察第8、9页的情景图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导课题、目标)
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2、学(出示预学案,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
一、自主学习
(1)请你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