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精)

合集下载

2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2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熟悉4位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二、实验预习要求1.了解74LS194的逻辑功能;2.用4位移位寄存器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3.了解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计数器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1. 移位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74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最高时钟脉冲为36MHz,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实验7.1所示。

图实验7.1 74 LS194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其中:D0~D1为并行输入端;Q0~Q3为并行输出端;SR-右移串引输入端;SL-左移串引输入端;S1、S0-操作模式控制端;/CR-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模式控制及状态输出如表实验7.1所示。

2. 用74LS194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电路如图实验7.2所示,将芯片(1)的Q3接至芯片(2)的SR,将芯片(2)的Q4接至芯片(1)的SL,即可构成8位的移位寄存器。

注意:/CR端必须正确连接。

3. 74LS194构成环形计数器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如图实验7.3所示。

设初态为Q3Q2Q1Q0=1000,则在CP作用下,模式设为右移,输出状态依次为:表实验7.1 74LS194工作状态表2. 用74LS194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电路如图实验7.2所示,将芯片(1)的Q3接至芯片(2)的SR,将芯片(2)的Q4接至芯片(1)的SL,即可构成8位的移位寄存器。

注意:/CR端必须正确连接。

图实验7.2 8位移位寄存器3. 74LS194构成环形计数器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如图实验7.3所示。

设初态为Q3Q2Q1Q0=1000,则在CP作用下,模式设为右移,输出状态依次为:图实验7.3 环形计数器图实验7.3电路是一个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应用)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应用)

提高: 利用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实现一 个彩灯控 制电路。要求能够两灯循环和三灯 循环。观察显示结果,记录数据。
返回目录
2011-7-14
实验原理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作数码寄存器外,还可以作移 存型计数器、随机码发生器、延时电路以及串/并行代码变换器等。 1)移存型计数器 (1)环形计数器 将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级输出回送到第一级的输入,便可构成环 形计数器(Ring counter)。环形计数器的特点是计数器的模数与 移位寄存器位数相等,且工作状态是依次循环出1(或0),如四 位环形计数器的状态为0001-0010-0100-1000或1110-1101- 1011-0111。 (2)扭环形计数器 扭环形计数器又叫约翰逊计数器,它是将移位寄存器中最后一级 的反变量输出与第一级输入端相连而构成的。扭环形计数器的特 点是M=2N,工作状态转换时相邻状态之间只有一位发生变化, 避免了功能冒险。
2011-7-14
返回目录
2011-7-14
输入端
输出端
方式 清除 AB 时 钟
QA QB QC QD QE QF QG QH
L H H H H
×× ×× H H L H H L
× L ↑ ↑ ↑
L L L L L 保持 1 Qan Qbn Qcn Qdn Qen Qfn Qgn 0 Qan Qbn Qcn Qdn Qen Qfn Qgn 0 Qan Qbn Qcn Qdn Qen Qfn Qgn 返回目录
L
L
L
2011-7-14
常见问题
1、74LS164移位寄存器的管脚是怎样排列的? 答:如图所示
Vcc QH QG QF QE CLR CK
14 13 12 11 10 1 2 3 4 5

实验七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七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2.熟悉4位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二、实验预习要求1.了解74LS194的逻辑功能;2.用4位移位寄存器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3.了解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计数器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1.移位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74 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最高时钟脉冲为36MHz, 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如图7.1所示。

图实验7.1 74 LS194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其中: D0~D1为并行输入端;Q0~Q3为并行输出端;SR-右移串引输入端;SL-左移串引输入端;S1.S0-操作模式控制端;/CR-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模式控制及状态输出如表实验7.1所示。

2.用74LS194构成8位移位寄存器电路如实验7.2所示, 将芯片(1)的Q3接至芯片(2)的SR,将芯片(2)的Q4接至(1)的SL, 即可构成8位的移位寄存器。

注意: /CR端必须正确连接。

3.74LS194构成环形计数器把位移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 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 如图实验7.3所示。

设初态为Q3Q2Q1Q0=1000,则在CP作用下, 模式设为右移, 输出状态依次为:表实验7.1 74LS194工作状态表图实验7.2 8位移位寄存器图实验7..3 环形计数器四、实验仪器设备1.TPE-AD数字实验箱 1台2.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 2片3.四两输入集成与非门74LS00 1片五、实验内容及方法1.测试74LS194(或CC40194)的逻辑功能参图实验7.1接线, /CR 、S1.S0、SL、SR、D3.D2.D1.D0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插孔;Q3Q2Q1Q0用LED电平显示, CP接单脉冲源输出插孔。

按表实验7.1进行逐项对比测试。

(1)清零: 令=0, 此时Q3Q2Q1Q0=0000。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4-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4-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1、4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3
2、多功能移位寄存器-74LS194
多功能寄存器具有并行置数、左移、右移、保持的功能。
S1S0 =00: 保持
S1S0 =01:右移
S1S0 =10: 左移
S1S0 =11: 置位
三、实验内容
1、用74LS194设计扭环型计数器
扭环形计数器:用n位的移位寄存器所构成的具有2n种状态的 计数器,也称为约翰逊计数器。
1
DIL Q0
DIR Q 0 Q 1 Q 2 Q 3 S 0
0
DIL 74LS194 S1 1
CP CP D0 D1 D2 D3 RD
Q0Q1Q2Q3
××××
0000Βιβλιοθήκη 00010011左移
复位
0111
1000
1100
1110
1111
2、用74LS194设计00011101序列信号发生器
⑴ 序列信号的循环长度 M=8,确定移位寄存器位数 n, 2n-1<M≤2n,。故 n=3,选定为 3 位。
设备型号 THM—7
ESCORT 3136A
TBS1102B AFG3000C
数量 一台 一台 一台 一台
备注
⑵ 确定移位寄存器的 M个独立状态。将序列码 00011101按 照每 3 位一组,划分为 8个状态,状态转换图如下:
⑶ 根据 M个不同状态列出移位寄存器的状态表和反馈函 数表,求出反馈函数 F 的表达式。
⑷ 设计电路
利用双四选一数据选择 器74LS153实现组合电路, 具体电路如右图所示。
CP端输入1KHz,VP-P=4V, 直流偏置=2v的方波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CP信号和F输 出信号。
⑸ 实验结果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移位寄存器及应用

207二、实验原理时序功能组件常用的有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等,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工作波形图,就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器件。

对于一个使用者,关键在于合理地选用器件,灵活地使用器件的各控制输入端,运用各种设计技巧,完成任务要求的功能,在使用MSI 器件时,各控制输入端必须按照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

1.移位寄存器74LS194是一个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它的逻辑符号如图3.6.1所示,功能表见表3.6.1,其中D 0D 1D 2D 3和Q 0Q 1Q 2Q 3是并行数据输入端和输出端;CP 是时钟输入端;CR 是直接清零端;D SR 和D SL 分别是右移和左移时的串行数据输入端;S 1和S 0是工作状态控制输入端。

移位寄存器还可用来构成计数器,典型的有环形计数器和扭环形计数器。

三、实验仪器1.数字逻辑实验箱 一台 2.双踪示波器 一台3.数字万用表 一块 图3.6.1 74LS194逻辑符号 4.集成块若干表3.6.1 74LS194功能表四、实验任务及步骤1.双向移位寄存器⑴逻辑功能测试①清除:先将CR端接+5V,检查Q端输出情况,再将CR端接0电平,所有Q 端输出应为0,清零后再将CR端接+5V。

②并行输入:S1S置入11,D端置入一组代码(如1011),给 CP端送单次脉冲,观察 Q端的状态。

此时若将DSL 或DSR置入1或0,Q端的状态是否改变?③右移:令S1S=“01”,CP接1Hz方波脉冲,再令DSL=“0”,观察Q端的变化,待4个LED全灭以后(此时输入的串行码是什么?),再令DSR=“l”,观察此时Q端LED点亮的次序。

当 4个LED都点亮时,输入的串行码又如何?若要串行输入代码1010(或其它非全0、非全1码),在DSR端置入一位数码(低位先送),给 CP端送单次脉冲,经过4个脉冲之后立即将S置成0以使寄存器工作于保存状态。

④左移:令S1S=“10”,CP=1Hz,代码1010由DSL端置入,其它步骤与右移相同。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集成移位寄存器74LS194功能表:
附:74LS194引脚图
四、实验内容
1、测试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 辑功能:(测试数据记录表5中)
(1)清除功能 (2)送数功能 (3)右移、左移功能 (4)保持功能 注:CR、S1、S0、SL、SD以及D0-D7分别
接数据开关,CP接逻辑开关,Q0-Q7接发 光二极管显示器。
2、根据实验内容2的结果,画出4 位 环形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及波形图。
3、分析串/并行、并/串行转换器所 得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七、移位 寄存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 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典型应用。 3、熟悉移位寄存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电子技术实验箱
一台
2、数字示波器
一台
3、数字万用表
一块
4、芯片:74LS194*2、74LS00
三、理论准备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由触发器链 型连接的同步时序网络 ,每个 触发器的输出连到下一级触发 器的控制输入端,在时钟脉冲 作用下,存贮在移位寄存器中 的信息逐位左移或右移。
2、环形计数器:自拟实验电路及数据 记录表格。
3、实现数据的串/并转换:按图3、图 4连接电路,输入数码自定,自拟记录 表格。
注: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及并行输入/ 串行输出转换电路中只做右移部分; 改接电路,用左移方式的内容放在实 验报告中完成(画出电路图)
波形图:
五、实验报告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表5的实验结果,总结移位寄 存器的逻辑功能,并写入表格总结功 能一栏中。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与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在现代科技中,电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路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其中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是最为常见且重要的电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电路的原理与应用。

一、移位寄存器的原理与应用移位寄存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数据连续地移位、保留并输出的电路。

其原理主要基于逻辑门电路的组合与连接。

1. 原理移位寄存器通常由多个触发器构成,触发器是一种能够存储一个二进制位的设备。

当输入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时,触发器会按照一定的时序规律将数据进行移位,并输出。

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向左(左移)或向右(右移)移动数据的功能。

2. 应用移位寄存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串行通信中,移位寄存器可以将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数据进行传输;在移位加法器中,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两个二进制数的相加;在移位寄存器阵列中,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图像等。

二、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计数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并输出的电路。

计数器能够记录输入信号的数量,并根据设定的计数规则输出对应的结果。

1. 原理计数器通常由触发器和逻辑门电路构成。

当计数器接收到时钟信号时,触发器会根据时钟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状态变换,从而实现计数功能。

计数器可以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等,根据不同的计数规则可以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

2. 应用计数器在数字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中,计数器可以用于指示程序执行的步骤;在测量仪器中,计数器可以用于计算输入信号的频率或脉冲个数;在定时器中,计数器可以实现定时功能等。

综上所述,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都是数字电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移位寄存器可以将输入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移位输出,广泛应用于数字系统中;计数器则可以根据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数输出,实现不同的计数功能。

这两种电路的原理与应用相互关联且互相补充,为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与方法。

总之,了解移位寄存器和计数器的原理与应用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字电路至关重要。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电路中的移位寄存器是一种重要的数字逻辑元件,它可以实现数据的移动和存储功能。

通过移动数据位,可以在电路中实现各种有趣的应用,从而扩展数字逻辑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移位寄存器的原理、分类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特殊的寄存器,它可以用来存储和移动一串二进制数据。

它由一组触发器构成,每个触发器代表一个二进制位。

这些触发器可以分为串行和并行两种类型。

串行移位寄存器是将数据位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串行的数据路径。

当时钟信号到来时,数据位会按照顺序依次移动。

最常见的是移位寄存器的左移和右移操作,左移时数据位向左移动一位,右移时数据位向右移动一位。

当移出的数据位被丢弃时,新的数据位会从移入端进入寄存器。

串行移位寄存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但是移位速度较慢。

并行移位寄存器是将数据位同时移动的一种寄存器。

它的结构比串行移位寄存器复杂,需要更多的触发器来实现。

并行移位寄存器可以同时移动多个数据位,因此移位速度较快。

在并行移位寄存器中,移位操作是通过输入信号来控制的。

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状态,可以实现不同的移位模式,如循环移位、位反转等。

移位寄存器在数字逻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数据的存储与传输。

通过移位寄存器,可以将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递。

移位寄存器还可以用于实现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可以使用移位寄存器将图像数据进行压缩,从而减小图像文件的大小,并且可以在需要时恢复原始图像。

此外,移位寄存器还可以用于实现密码算法。

通过将数据进行移位和混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加密和解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应用外,移位寄存器还被广泛用于时序控制电路中。

时序控制电路是一种通过控制信号来实现特定操作顺序的电路。

移位寄存器可以用于存储各种控制信号,并根据时钟信号的到来按照特定的顺序输出这些信号。

通过移位寄存器的组合和控制信号的变化,可以实现复杂的时序控制功能,如状态机和序列识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形计数器。

二、原理说明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

按代码的移位方向可分为左移、右移和可逆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CC40194或74LS194,两者功能相同,可互换使用,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8-3-3-1所示。

其中 D0、D1、D2、D3为并行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输出端;S R为右移串行输入
C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
端,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R
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CC40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0→Q3),左移(方向由Q3→Q0),保持及清零。

S1、S0和R C端的控制作用如表8-3-3-1。

图8-3-3-1 CC40194的逻辑符号及引脚功能
表8-3-3-1 CC40194功能表
2、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

本实验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1)环形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
如图8-3-3-2所示,把输出端 Q3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 R 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0Q1Q2Q3=1000,则在时钟脉冲作用下Q0Q1Q2Q3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如表10-2所示,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的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

图8-3-3-2 电路可以由各个输出端输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脉冲,因此也可作为顺序脉冲发生器。

其状态表如表8-3-3-2所示。

表8-3-3-2 环形计数器状态表
图 8-3-3-2 环形计数器
如果将输出Q O与左移串行输入端S L相连接,即可达左移循环移位。

(2)实现数据串、并行转换
①串行/并行转换器
串行/并行转换是指串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变换成并行输出。

图8-3-3-3是用二片CC40194(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组成的七位串/并行数据转换电路。

图8-3-3-3 七位串行 / 并行转换器
电路中S0端接高电平1,S1受Q7控制,二片寄存器连接成串行输入右移工作模式。

Q7是转换结束标志。

当Q7=1时,S1为0,使之成为S1S0=01的串入右移工作方式,当Q7=0时,S1=1,有S1S0=10,则串行送数结束,标志着串行输入的数据已转换成并行输出了。

串行/并行转换的具体过程如下:
转换前,R C端加低电平,使1、2两片寄存器的内容清0,此时S1S0=11,寄存器执行并行输入工作方式。

当第一个CP脉冲到来后,寄存器的输出状态Q0~Q7为01111111,与此同时S1S0变为01,转换电路变为执行串入右移工作方式,串行输入数据由1片的S R端加入。

随着CP 脉冲的依次加入,输出状态的变化可列成表8-3-3-3所示。

由表8-3-3-3可见,右移操作七次之后,Q7变为0,S1S0又变为11,说明串行输入结束。

这时,串行输入的数码已经转换成了并行输出了。

当再来一个CP脉冲时,电路又重新执行一次并行输入,为第二组串行数码转换作好了准备。

表8-3-3-3 串行/并行转换器状态表
②并行/串行转换器
并行/串行转换器是指并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换成串行输出。

图8-3-3-4是用两片CC40194(74LS194)组成的七位并行/串行转换电路,它比图8-3-3-3多了两只与非门G1和G2,电路工作方式同样为右移。

图8-3-3-4 七位并行 / 串行转换器
寄存器清“0”后,加一个转换起动信号(负脉冲或低电平)。

此时,由于方式控制S1S0为11,转换电路执行并行输入操作。

当第一个CP脉冲到来后,Q0Q1Q2Q3Q4Q5Q6Q7的状态为
0D1D2D3D4D5D6D7,并行输入数码存入寄存器。

从而使得G1输出为1,G2输出为0,结果,S1S2变为01,转换电路随着CP脉冲的加入,开始执行右移串行输出,随着CP脉冲的依次加入,输出状态依次右移,待右移操作七次后,Q0~Q6的状态都为高电平1,与非门G1输出为低电平,G2门输出为高电平,S1S2又变为11,表示并/串行转换结束,且为第二次并行输入创造了条件。

转换过程如表8-3-3-4所示。

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其位数往往以4位居多,当需要的位数多于4位时,可把几片移位寄存器用级连的方法来扩展位数。

图8-3-3-5 CC40194逻辑功能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器件
1、+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逻辑电平显示器
5、 CC40194×2(74LS194) CC4011(74LS00) CC4068(74LS30)
四、实验内容
1 、测试CC40194(或74LS194)的逻辑功能
按图8-3-3-5接线,R C、S1、S0、S L、S R、D0、D1、D2、D3分别接至逻辑开关的输出插口;Q0、Q1、Q2、Q3接至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

CP端接单次脉冲源。

按表8-3-3-5所规定的输入状态,逐项进行测试。

表8-3-3-5 CC40194(或74LS194)的逻辑功能测试表
(1)清除:令R C=0,其它输入均为任意态,这时寄存器输出Q0、Q1、Q2、
Q3应均为0。

清除后,置R C=1 。

(2)送数:令R C=S1=S0=1 ,送入任意4位二进制数,如D0D1D2D3=abcd,加CP脉冲,观察CP=0 、CP由0→1、CP由1→0三种情况下寄存器输出状态的变化,观察寄存器输出状态变化是否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

(3)右移:清零后,令R C=1,S1=0,S0=1,由右移输入端S R送入二进
制数码如0100,由CP端连续加4个脉冲,观察输出情况,记录之。

(4) 左移:先清零或予置,再令R C=1,S1=1,S0=0,由左移输入端S L送入二进制数码如1111,连续加四个CP脉冲,观察输出端情况,记录之。

(5) 保持:寄存器予置任意4位二进制数码abcd,令R C=1,S1=S0=0,加CP脉冲,观察寄存器输出状态,记录之。

2、环形计数器
自拟实验线路用并行送数法予置寄存器为某二进制数码(如0100),然后进行右移循环,观察寄存器输出端状态的变化,记入表8-3-3-6中。

3、实现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1)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按图8-3-3-3接线,进行右移串入、并出实验,串入数码自定;改接线路用左移方式实现并行输出。

自拟表格,记录之。

(2)并行输入、串行输出
按图8-3-3-4接线,进行右移并入、串出实验,并入数码自定。

再改接线路用左移方式实现串行输出。

自拟表格,记录之。

表8-3-3-6 环形计数器功能测试表
五、实验报告
1、在对CC40194进行送数后,若要使输出端改成另外的数码,是否一定要使寄存器清零?
2、使寄存器清零,除采用R C输入低电平外,可否采用右移或左移的方法?可否使用并行送数法?若可行,如何进行操作?
3、若进行循环左移,图8-3-3-4接线应如何改接?
4、分析表8-3-3-4的实验结果,总结移位寄存器CC40194的逻辑功能并写入表格功能总结一栏中。

5、根据实验内容2 的结果,画出4位环形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及波形图。

6、分析串/并、并/串转换器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