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抗折试验机》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检定规程自2001发布实施以来,为抗折试验机的检定检验和生产提供了依据,但随着社会发展,抗折试验机的型式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改变,JJG476-2001已经无法涵盖现在的抗折试验机的范畴,极大一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检校变得无法可依。

根据上述情况,由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修订计划,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监量函【2018】540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订制订、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表,项目组正式启动了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的修订工作。

2 目的和意义本规范的修订中适用范围新增了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抗折试验机,涵盖了极大一部分2001版没有包含的新型抗折试验机,本规范的发布,将使得这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校检变得有法可依,更好地规范各种型号的抗折试验机的技术参数,规范地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试验步骤、完善试验方法,正确评价抗折试验机的技术性能。

确保我国量值溯源统一、准确、可靠,确保不致于因检定依据不当而带来影响,保证抗折试验机检测产品的质量及用于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 规程内容说明3.1 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变化规范的本规范代替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

与JJG476-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耐火材料高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耐火材料常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标准测力仪可以不具备速度测量功能——增加了使用速度测量功能标准测力仪校准施加试验力速度的方法——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3.1 关于范围在本规范中范围既涵盖了476-2001年版本中电动抗折试验机、非金属薄板抗折试验机、数显陶瓷抗折试验机的同时又新增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和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机(包含水泥抗折抗压一体机(抗折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的具体内容如下:
1.准确度等级的划分:根据数字指示称的准确度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0.1级、0.2级、0.5级、1级等。

2.计量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允许误差、最小称量、稳定性等。

最大允许误差是数字指示称在称量点上的允许误差,最小称量是数字指示称能够准确测量的最小质量,稳定性则表示数字指示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计量性能不变的能力。

3.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值是指数字指示称的刻度值,它反映了数字指示称的精度。

检定分度值越小,说明数字指示称的精度越高。

4.引用文件和术语: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需要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如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术语和计量单位。

5.概述:对数字指示称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是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规范,对数字指示称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流量积算仪Flow Intergration Meters(征求意见稿)意见请返回:zyh1998@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流量积算仪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of Flow Intergration Meters归口单位: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本规程委托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1003— 代替JJG1003—2005 规程正文部分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人:目录引言 (Ⅲ)1 范围 (1)2 引用文献 (1)3 术语及定义 (1)3.1 积算仪 (1)3.2 断电保护 (1)3.3 采样周期 (2)3.4 小信号切除 (2)3.5 补偿参量显示 (2)3.6 数字信号和通讯协议 (2)4 概述 (2)4.1工作原理 (2)4.2结构 (2)4.3流量信号输入形式 (2)4.4配套仪表信号输入形式 (3)5 计量性能要求 (3)5.1 积算仪的准确度等级 (3)5.2电源变化影响 (3)5.3 采样周期 (3)6 通用技术要求 (4)6.1 常规技术要求 (4)6.2用于贸易结算时的技术要求 (5)7 计量器具控制 (5)7.1 检定条件 (5)7.2 检定环境条件 (6)7.3 检定项目 (6)7.4 检定方法 (7)7.5 检定结果的处理 (11)7.6 检定周期 (11)附录A (12)附录B (14)附录C (18)引言本规程以国家标准GB/T13639-200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表》、GB/T2624-2006《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所有部分)为技术依据,结合了我国流量积算仪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对JJG1003-2005版本《流量积算仪》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69-1993互感器校验仪Instrument Transformer Test Set1992—11—24发布1993—06—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Array verfication Regulation ofInstrument Transformer Test Set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24日批准,并自1993年6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起草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辽宁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庆余(辽宁省计量测试研究所)王乐仁(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参加起草人:杜汉玉(辽宁省计量测试研究所)王建(国家高电压计量站)目录一技术条件----------------------------------------------------(1)二检定条件----------------------------------------------------(1)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2)四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5)附录检定记录格式--------------------------------------------(6)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采用差值法原理且工作频率为50HZ的直角坐标型互感器校验仪(以下简称校验仪)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1基本误差校验仪的基本误差不得超出下式给定范围:ΔX= + K ( X·a% + Y·a% +Dx)ΔY= + K ( X·a% + Y·a% +Dy) 式中:ΔX----同相分量基本误差允许值;ΔY----正交分量基本误差允许值;K----仪器常数;X----同相测量盘示值的绝对值;Y----正交测量盘示值的绝对值;Dx、Dy----测量盘最小分度值或量化值;a----校验仪准确度等级,分1,2,3三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基带衰落模拟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aseband Fading Simulato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Baseband Fading Simulator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隆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周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参加起草人:冉志强(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目录引言 (II)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概述 (1)4 计量特性 (1)4.1 参考晶体振荡器 (1)4.2 路径损耗 (1)4.3 多普勒频移 (1)4.4 频率响应 (1)4.5直流偏置电压 (1)4.6 频谱纯度 (1)4.7 路径时延 (1)4.8 I/Q不平衡 (1)5 校准条件 (1)5.1 环境条件 (2)5.2 校准用设备 (2)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6.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3)6.2 参考晶体振荡器频率准确度 (3)6.3 路径损耗 (3)6.4 多普勒频移 (3)6.5 频率响应 (4)6.6 直流偏置电压 (4)6.7 频谱纯度 (5)6.8 路径时延 (5)6.9 I/Q不平衡 (5)6.10 信道通路直通 (6)6.11 功能检查 (6)7 校准结果表达 (7)8 复校时间间隔 (8)附录A 校准记录表格 (9)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4)附录C 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19)引言本校准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
3.1
a)
b)
c)
d)
3.2
a)
b)
c)
4
4.1
逻辑分析仪的外观应完好,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供电电源标志明确,并设置正确。附件及使用说明书应齐全。
4.2
逻辑分析仪通电后屏幕显示应正常,所有开关、按键和旋钮应装牢固可靠、定位准确、接触良好、调节平滑,通电后自检通过,各种指示灯显示应正常。
5
5.1
逻辑分析仪检定规程
1
本规程规定了逻辑分析仪的检定技术要求、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与检定周期。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逻辑分析仪的检定。其它具有逻辑分析功能的仪器亦可参照使用。
2
逻辑分析仪主要用于数字电路硬件及软件调试,它具有多数据通道与多个同步时钟的特点,可以方便分析数字电路的逻辑程序。从原理上分为逻辑信号的定时分析与逻辑信号的状态分析,由多路逻辑探头输入数据信号,以逻辑“1”、“0”显示数据状态。能以多级触发方式采集数据,可以状态列表方式显示测试数据,也可以波形方式显示采集数据。
g)按附录A表A.1设置逻辑分析仪探头1的门限电平,重复步骤e)至f),检定探头1的其他各门限电平指标;
h)关闭直流电压源输出,断开多功能适配器与所选逻辑分析仪探头的连接;
i)更换探头,分别把逻辑分析仪的其他探头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到多功能适配器的输出端,重复步骤d)至h)。
5.3.4
逻辑分析仪最小脉冲宽度的检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f)设置逻辑分析仪为最高采样率,采样触发方式为上升沿触发,触发位置为100%,采样深度为最大;
g)在逻辑分析仪上新建一个时间间隔测量任务,为光标1(M1)到光标2(M2)的时间间隔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4.2.
主要用于环境安全检测和关于人身安全的射频和微波泄漏检测
5.计量性能要求
5.1.
线性区域内,最大允许误差:±30%
5.2.
100kHz~500MHz,最大允许误差:±30%;
6.通用技术要求
电场探头的前面板或后面板上应具有制造厂、仪器名称、仪器型号、出厂序号及电源要求。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控制旋钮、按键开关和输入输出端口应有明确的标识。仪器送检时要带有使用说明书,后续检定时应备有上次检定的检定证书。
3.2.
根据应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处执行检测。例如,有关发自于微波炉的场的测量的应用,有一个关注的频率,为了提供精确测量仅需在一个频率检测。又例如,有关EMI测试的应用(即,探头被用于整个宽的频率范围)可能需要在几个频率检测以提供精确测量
4.概述
4.1.
主要用于测量频率范围为100kHz~200MHz的近区电场强度,其原理是利用线性极化短振子天线拾取高频电场能量,检波后经斩波、调制、放大、解调,最后由表头指示被测电场强度值。
7.计量器具控制
7.1.
7.1.1.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23℃±5℃;
2)相对湿度:20%~80%;
3)电源要求:220(1±10%)V、(50±1)Hz;
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7.1.2检定用设备
1)信号发生器
a)频率范围:100kHz~200MHz;
b)最大输出功率:≥20dBm;
b)测试功率范围:≥30W;
c)最大允许误差:±0.1 dB。
4)横电磁波小室(TEM Cell)
a)用于场强标准装置的频率范围:100kHz~200MHz,最高工作频率需确保不能出现高次模;

计量校准管理办法

计量校准管理办法

附件1计量校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规范计量校准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计量校准是量值溯源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的名义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计量校准机构,是指面向社会接受委托提供计量校准服务的法人或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计量校准机构开展计量校准相关活动、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开展相关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在其系统以内开展的计量校准服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职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全国计量校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校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计量校准效力)计量校准机构提供计量校准服务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第六条(基本原则)计量器具使用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行校准或者委托校准的方式,实现量值溯源的需求。

计量校准服务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守信、科学规范、准确可靠的原则。

第七条(鼓励条款)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协(学)会在计量校准活动中发挥行业自律、专业技术指导、职业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作用。

(第二章计量校准机构第八条(能力和条件要求)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具备与其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相适应的计量标准、场所、设施、人员、环境条件和测量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和风险管理体系。

第九条(自我声明公开)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计量校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声明其计量校准能力。

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公开其配备的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及其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开展的计量校准项目名称及其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实验室地址及联系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F 838─XXXX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librator of Semiconductor Curve Trace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Array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 cation ofCalibrator of Semiconductor Curve Tracer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实施。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刘冲(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曹玉峰(北京市科通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高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饶张飞(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目录引言 (I)1范围 (1)2概述 (1)3计量特性 (1)3.1 直流电压源 (1)3.2 直流电流源 (1)3.3 取样电阻 (1)3.4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 (1)3.5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 (2)3.6 偏差表 (2)3.7 阶梯电压表 (2)3.8 阶梯电流表 (2)3.9 脉冲电流表 (2)4校准条件 (2)4.1 环境条件 (2)4.2 校准用设备 (2)5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4)5.1 校准项目 (4)5.2 校准方法 (4)8 校准结果的表述 (9)9 复校时间间隔 (10)附录A 原始记录格式 (11)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 (13)附录C主要项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5)引言本规范按照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制,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与JJG 838-1993《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检定规程》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有:——涵盖了目前在用的所有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的型号。

——修改规范名称为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

——重新编制了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补充了阶梯电压表、阶梯电流表和脉冲电流表的校准方法。

——补充了不确定度评定实例(见附录C)。

历次版本情况:本规范是对JJG 838-1993的修订。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的校准。

2概述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以下简称图示仪校准仪)是校准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专用校准仪器。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阶梯归一化图示仪校准仪和阶梯采样测量图示仪校准仪。

除设备另有规定外,一般常见信号输出端定义如下:1)比较信号:设备后面板“A”端子、“B”端子;2)校准信号:具体端口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3)V C信号:设备前面板“C”端子、“E”端子;4)V B信号:设备前面板“B”端子、“E”端子;5)▽:回流端子。

校准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时,需按要求接入对应的端子。

3计量特性3.1 直流电压源电压输出范围:0.01V~5000V,最大允许误差:±(0.3~3 )%。

3.2 直流电流源电流输出范围:10nA~10A,最大允许误差:±(0.3~3)%。

3.3 取样电阻范围:0.005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01~1)%。

3.4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V0电压变换范围:0.1V~20V,最大允许误差:±0.3%。

3.5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I s电流变换范围:10μA~20A,最大允许误差:±0.3%。

3.6 偏差表量程范围:±(3~10)%,最大允许误差:±0.5%。

3.7 阶梯电压表V0电压变换范围:0.01V/阶~10V /阶,最大允许误差:±(0.3~1)%。

3.8 阶梯电流表I s电流变换范围:0.1μA/阶~10A/阶,最大允许误差:±(0.5~1.5)%。

3.9 脉冲电流表电流输出范围:10A~1000A,最大允许误差:±(0.5~1.5)%。

4校准条件4.1 环境条件4.1.1环境温度:23℃±5℃;4.1.2环境相对湿度:≤80%;4.1.3电源电压:(220±11)V;(50±1)Hz;4.1.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干扰和机械振动。

4.2 校准用设备4.2.1数字多用表直流电压测量范围:±(0.01V~1000V),最大允许误差:±0.05%;直流电流测量范围:±(1mA~10A),最大允许误差:±0.1%;电阻测量范围:0.1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1%。

4.2.2静电计直流电流测量范围:±(10nA~1μA),最大允许误差:±0.3%。

4.2.3数字化仪直流电压测量范围:±(0.1V~40V),最大允许误差:±0.3%;带宽:≥100kHz;采样速率:≥1×105S/s。

4.2.4高压分压器电压范围:1000V~5000V,分压比:100:1~1000:1,最大允许误差:±0.1%。

4.2.5标准电阻阻值0.005Ω、0.01Ω、0.1Ω、1Ω、10Ω、100Ω、1kΩ、10kΩ、100kΩ、1M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05%;4.2.6直流标准电压源直流电压输出范围:±(0.1V~100V),最大允许误差:±0.05%。

4.2.7直流标准电流源直流电流输出范围:1µA~2A,最大允许误差:±0.05%。

4.2.8脉冲电流源脉冲电流输出范围:5A~1000A,最大允许误差:±(0.2~1)%;脉冲宽度:300μs;平坦度:0.3%。

4.2.9脉冲分流器阻值:0.005Ω、0.01Ω、0.1Ω,最大允许误差:±(0.3~0.1)%;功率:≥10W;带宽:≥10kHz。

注:电阻的选取原则为1V≤(I×R)≤10V。

5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5.1 校准项目图示仪校准仪的校准项目见表1。

实验室应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校准其中的使用项目。

5.2 校准方法5.2.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1)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应有全部配套附件;2)被校图示仪校准仪不应有影响工作的机械损伤,控制旋钮及按键应能正常动作,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各种标志应清晰完整;3)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及校准用设备应按规定时间进行预热;4)校准前,调整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各开关旋钮应置于初始位置或安全位置,偏差表置于关断位置,对于具有机内校准功能的仪器,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机内校准;5)记录检查结果于附录A表A.1中。

5.2.2 直流电压源a)当被校仪器输出电压范围≤1000V时,校准连接如图 1所示,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1 1000V 及以下直流电压源校准示意图b) 按照档位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直流电压输出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c) 当被校仪器输出电压范围>1000V 时,按图 2进行连接,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V 0,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图 2 1000V 以上直流电压源高压校准示意图d) 直流高压源的实际值按式(1)计算,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0FV V (1)式中: V —直流高压源的电压实际值,V ;V 0—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V ; F —高压分压器分压比。

5.2.3 直流电流源a) 当被校仪器输出电流范围为10nA ~1μA 时,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将静电计置于直流电流测量功能。

图 3 10nA~1μA直流电流源校准示意图b)当被校仪器输出电流范围为1μA~10A时,仪器连接如图4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A”测量功能。

图 4 1μA~10A直流电流源校准示意图c)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直流电流输出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流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3中。

5.2.4 取样电阻a)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R”测量功能。

图 5 取样电阻校准示意图b)将数字多用表和取样电阻输出端相连。

测量1kΩ及其以下电阻时采用四线测量法,测量1kΩ以上电阻时采用两线测量法。

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各档位(由低到高)取样电阻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阻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4中。

5.2.5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a)仪器连接如图6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6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校准示意图b)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档,按档位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按档位十阶的关系设置直流电压源输出(变换器输入)电压值,读取此时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5中。

5.2.6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a)仪器连接如图7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7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校准示意图b)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档,按档位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按档位十阶的关系设置直流电流源输出(变换器输入)电流值,读取此时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6中。

5.2.7 偏差表a)仪器连接如图8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8 偏差表校准示意图b)调准偏差表的机械零点,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比较开关置于10V档位,功能开关置于阶梯位置,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位置。

按下被校仪器的“偏差”档位按钮,10%量程按校准点:-10%、-5%、0、+5%、+10%校准,3%量程按校准点:-3%、-2%、-1%、0、+1%、+2%、+3%校准,调节偏差微调旋钮,使偏差表指针准确指示到各校准点,分别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

并记录于附录A表A.7中。

5.2.8 阶梯电压表a)仪器连接如图9所示。

设置被校准图示仪校准仪工作于阶梯电压测量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