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检测试卷(答案全面)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连锁学习发展 8.婴儿学习的最早方式表现为习惯化与A.条件反射的形成B.模仿C.社会化D.观察9.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可以把幼儿学习划分为三种方式:自然学习、非正式学习和 A.正式学习B.社会学习C.观察学习D.结构化学习10.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包括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这种概念学习模式被称为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相关下位学习D.派生下位学习11.幼儿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和 A.例证法B.变式法C.守恒法D.相关法12.下列关于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最初依据 B.智力技能是动作技能的控制与调节者C.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时,既需要动作技能,又需要智力技能D.确定某种技能是动作技能还是智力技能,取决于其活动的主要成分 1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断续型动作技能 C.闭合性动作技能与开放性动作技能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14.在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5.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16.______是指幼儿在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有许多体验,幼儿对这些体验经过思考 后,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过程。
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A.观察学习法B.移情训练法C.体验思考法D.语言传递法17.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传统“地心说”显示的是A.表现性创造B.技术性创造C.发明性创造D.首创性创造18.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可分为______四个阶段。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是出版了桑代克的(A)A、《教育心理学》B、《心理学》C、《实验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2、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称之为(D)A、关键期B、准备期C、发展期D、敏感期3、特别适合在工作记忆中对空间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某种经济的表征的知识表征方式是(C)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4、通过对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直接感知而进行的直观教学方式是(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知识直观5、儿童通常通过三种方式达成守恒:可逆、补偿和(A)A、同一B、同化C、顺应D、变式6、1959年正式系统地提出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A、莱本B、加里培林C、艾尔丝D、皮亚杰7、动作技能也称(C)A、智力技能B、认知技能C、运动技能D、知觉技能8、动作技能学习的真正开端是(B)A、讲解B、模仿C、示范D、练习9、按照技能所具有的功能,技能分为知觉技能、操作技能与(C)A、情感技能B、感觉技能C、认知技能D、动作技能10、检验道德教育成效的唯一客观标准是(C)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11、互惠性教学中,对阅读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解答的过程被称为(B)A、提问B、澄清C、总结D、预言12、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A)A、教学心理B、游戏心理C、认知心理D、发展心理13、以下属于教师针对幼儿的发现过程,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是(A)A、系统指导B、发现指导C、自我指导D、内部指导14、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C)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测量法15、教师在于完善个体的心智,是知识渊博、有理智和有道德感的人类发展者,这体现了教师是(D)A、执行者B、治疗者C、辅助者D、解放者16、如果应激水平适中,或者一个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较高的适应技能,就会避免出现(D)A、警觉阶段B、初始阶段C、抵抗阶段D、衰竭阶段17、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A)A、感觉统合失调B、感觉统合下降C、感觉统合误差D、感觉统合失误18、以下关于儿童学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是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B、是后天习得的C、是因生理成熟而导致的D、具有稳定性19、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A、布鲁纳B、布鲁姆C、加涅D、奧苏伯尔20、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哪个起主要作用,动机可分为(D)A、辅助动机与主导动机B、内隐动机与外显动机C、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浙江省0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7.幼儿教育心理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3-74
A.华生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B.弗洛伊德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3-87
浙江省 2010 年 4 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9-300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9-305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2-49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2-56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6-200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6-218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学前教育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88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40分) 1.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A.习惯化B.语言理解学习C.操作尝试学习D.观察模仿学习 2.游戏之所以成为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因为幼儿学习 A.无意性和外显性 B.有意性和内隐性 C.有意性和外显性 D.无意性和内隐性3.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 A.认知图式 B.认知风格 C.学习品质 D.学习兴趣4.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更是一个社会性的、 实践性的、 以差异资源为中 介的参与过程,,持有这种观点的为 A.尝试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操作学习理论 D.情境学习理论5.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这是A.表象B.命题C.图式D.概念6.幼儿知道怎样看图说话,这属于A.知识的同化B.陈述性知识C.知识的顺应D.程序性知识 7.在运动教育看来,任何一个运动都可以由四个要素组成,即 A.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相互关系 B.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感觉统合 C.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动作关系 D.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相互关系 8.艺术表达能力属于A.教师的调节控制能B.教师微观层面的能力C.教师宏观层面的能力D.教师的个性化能力 9.应激包括A.紧张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B.警觉阶段、阻抗阶段和衰竭阶段C.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枯竭阶段D.警觉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10.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A.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B.知觉重新组织的过程C.生成过程D.信息加工的过程11.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观中,围绕智力因素展开的主线是 A.审、思、习、行 B.学、思、辨、行C.学、思、习、行D.问、思、行、习 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是A.知识是由教师传递给学习者,然后学习者根据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B.尽管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 ,但只要条件允许 ,教师可能帮助 ,甚至代替 学生来建构这一知识体系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 地吸收新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D 知识的学习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学习者被动地掌握知识 13.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教师的示范方式主要有A.顺向示范、逆向示范和围观示范B.经验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范C.镜面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范D.相向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范 14.技能学习具有以下特点A.这是一个“外化 -内化”双向构建的过程,示范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B.这是一个“外化 -内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C.这是一个“内化 -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D.这是一个“内化 -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示范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15.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A.行为学习理论B.内隐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6.在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认为正确的行动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 这个阶段属于 A.自律水平 B.后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习俗水平 17.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A.随机教育性原则B.适宜发展性原则C.联系形成原则D.综合渗透性原则请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的方法。
2024年4月 学前教育心理学 00882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A.心理现象B.学习行为C.教育行为D.实践活动2.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和A.访谈法B.自编测验C.现场实验D.科学观察3.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是A.师幼互动B.幼幼互动C.师师互动D.教学互动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译作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A.达尔文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布鲁纳5.个体对自身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内部调节与控制能力,加涅称之为A.加工系统B.预期系统C.认知策略D.复核策略6.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包括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和A.人际承诺B.组织承诺C.专业承诺D.感情承诺7.婴儿学习的最早方式表现为习惯化与A.模仿B.观察C.社会化D.条件反射的形成8.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把幼儿学习划分为三种方式:自然学习、非正式学习和A.正式学习B.社会学习C.观察学习D.结构化学习9.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难以言传的”知识,指的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D.隐性知识10.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因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A.概念网络B.命题网络C.表象系统D.图式系统11.智力活动是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的,是以词的形式在“心里”完成的动作,这体现出智力技能的A.形式性B.观念性C.简缩性D.表面性12.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A.感觉统合下降B.感觉统合误差C.感觉统合失调D.感觉统合失误13.幼儿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A.道德认知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行为教育D.道德意志教育14.人们在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为完成一定道德行为而做出的克服困难的努力,以实现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5.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最初执行者,其中直接影响个体社会化发展方向的是A.教养方式B.家庭结构C.家庭氛围D.家庭榜样16.幼儿创造性自我表现的高峰期通常发生在A.2~4岁B.3~5岁C.4~6岁D.5~7岁17.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传统“地心说”显示的是A.杰出性创造B.首创性创造C.发明性创造D.技术性创造18.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C.儿童权利基金会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19.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从“教练”转变为学习的B.“专家”C.“向导”D.“管理者”20.幼儿伙伴交往的基本途径是A.游戏B.生活C.社区D.教学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皮亚杰系统研究幼儿认知发展问题所采用的独创方法是(B)A、观察法B、临床法C、调查法D、文献法2、教师人格的核心是德行品质和(A)A、专业精神B、专业品质C、专业修养D、专业水平3、埃里克森研究指出幼儿阶段儿童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居作用”,因而教师可以成为(C)A、幼儿的塑造者B、幼儿的养护者C、幼儿的榜样D、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不包括(D)A、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B、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C、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D、社会文化传统5、学习策略具有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D)A、操作性B、监控性C、结构性D、程序性6、以下哪位科学家于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A)A、华生B、斯金纳C、罗杰斯D、加涅7、肯特勒等人的辨别换位学习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把刺激和反应直接联合的(B)A、概念学习方式B、单纯学习方式C、复杂学习方式D、间接学习方式8、婴儿学习,特别是1岁前婴儿发现学习的基础性学习方式是(C)A、理解空间B、使用工具C、学习图式D、因果关系9、按学习方法,幼儿的学习可分为(B)A、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B、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C、社会学习与创造学习D、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10、经典条件反射是应答性反应,这种反应主要出现在(A)A、婴儿早期B、婴儿中期C、婴儿中、末期D、婴儿末期11、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A)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信息类知识D、数据类知识1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A)A、相关的下位学习B、变式下位学习C、同化下位学习D、推理下位学习13、幼儿智力技能的水平处于(D)A、形式运算水平B、概念运算水平C、抽象思维水平D、感觉运动智慧水平14、智力技能也称(D)A、动作技能B、操作技能C、运动技能D、认知技能15、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B)A、柯尔伯格B、班杜拉C、皮亚杰D、维果斯基16、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和社会融为一体,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就是(C)A、社会性B、社会性学习C、社会化D、社会学习17、创造性始于(A)A、模仿B、观察C、想象D、提问18、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创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的劳动产品的思维过程是(C)A、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学习C、类创造D、真创造19、在教学实践中,以下哪种指导是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C)A、系统指导B、发现指导C、自我指导D、内部指导20、下列哪个选项符合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趋势(C)A、指令性教学活动B、指导性教学活动C、指向性教学活动D、指定性教学活动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完整版)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完整版)自考学前教育(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 0世纪的(C.80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D.9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D.卢梭 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4. 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评价A. 分析B.领会C.评价D.综合运用5. 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A.知识的学习(1)B.动作技能的学习(2)C.创造性学习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6.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 )P61)P50 D.综合运用)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⑶智慧技能的学习 4)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 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布卢姆 8. 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 A 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9. 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魏特海墨B.加涅C.托尔曼D.苛勒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 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C.自我中心 )P92 C.托尔曼 P125 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 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 2、个体智力因如学习动机, 5、能通过语11. 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 A. B. C. D. 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B )P138 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12. 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的是( B ) P216A. 动作定向训练 C.动作模仿训练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D.动作整合训练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P198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A. 感知错误)P250A.感知错误B.活跃的想象C.受经验局限D.错误的推理16.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D )P237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自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历年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年代)年代年代年代年代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A.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C.蒙台梭利D.卢梭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P50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4.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D.综合运用)知识, 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A.分析B.领会C.评价D.综合运用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A.知识的学习(1)B.动作技能的学习(2)(3)智慧技能的学习C.创造性学习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 )P61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2、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布卢姆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 A )P92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托尔曼)A.魏特海墨B.加涅C.托尔曼D.苛勒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B )P125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5、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C.自我中心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B )P138A.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B.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C.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D.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的是( B )P216A.动作定向训练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C.动作模仿训练D.动作整合训练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P198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 A.感知错误)P250A.感知错误B.活跃的想象C.受经验局限D.错误的推理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D )P237前科学科学概念: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科学概念: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 是在2 0世纪的( C.80年代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2. 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 D.卢梭 ) A.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 C.蒙台梭利 D.卢梭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A.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B.动机、注意、感知和记忆 C.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D.先前经验、动机、注意和思维4. 下列选项在布卢姆认知领域六个层次的分类中没有..提到的是( 评价A. 分析B.领会C.评价D.综合运用5. 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没有 A.知识的学习(1) B.动作技能的学习(2) C.创造性学习D.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 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C ) P61)P50D.综合运用)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提及的是(C.创造性学习)P58 ⑶智慧技能的学习 4)1、个体生理因素的发展,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这是学习准备的物质基础; 素的发展,包括智力与技能两方面。
这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 3、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志品质。
A.动机状态和智力水平 B.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D.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水平7.提出“发现学习”的是( A.布鲁纳 )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布卢姆 8. 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没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 AA.内部强化B.外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9. 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魏特海墨B.加涅C.托尔曼D.苛勒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特征的是( 1•自我中心;2、只能片面地看事物; 言认识事物;6、能作出延迟模仿 A.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C.自我中心)P92C.托尔曼P1253、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4、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 2、个体智力因 如学习动机,5、能通过语11. 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 A. B. C. D. B.不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 D.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B ) P138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实现的 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实现的 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循环而实现的12. 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C)A.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B.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C.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D.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未提及 ... 的是( B ) P216 A. 动作定向训练 C.动作模仿训练B.动作认知训练(动作技巧训练)D.动作整合训练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P198A.技能和知识有区别B.知识是技能的前提C.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识的掌握D.知识和技能掌握是同步进行的 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 A. 感知错误 )P250 A.感知错误 B.活跃的想象 C.受经验局限 D.错误的推理 16.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D )P237前科学科学概念 :儿童入学前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概念; 科学概念 :在有计划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念。
A. 前科学概念是错误的B. 前科学概念对掌握科学概念有重大影响C. 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是对立的D. 前科学概念对科学概念掌握只起消极作用 17. 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 A. 访谈法 C .道德两难故事 18. 在下列选项中,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没有 . A. 依恋C. 羞耻感1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创造性判别标准的是A. 是否新颖B. 是否独特C. 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D. 是否能体验到自我实现 20. 导学是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模式( D )P367 A.信息加工 B.社会交往 C.个人发展 D •行为训练 1.呈现模式 2.行动模式 3.探究模式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 12分)21. 学习关键期: 最初是从动物心理的实验研究提出的。
研究者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同样存在一个最 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应难于弥补的特定阶段。
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 期”22. 相对评价 :P396 是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 的表示方法,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23. 创造性学习: 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和能动性, 强调自我 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P314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882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
每小题2 分,共 40 分) 1•下列选项中对幼儿教育心理学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
P21A.测量与描述B.理论与实践C.预测与控制D.理解和说明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伯尔三类意义学习的是 ( B )。
A.信号学习、连锁学习和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D.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问题解决 3. 发展性教学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 D )。
A.皮亚杰 B.詹姆士 C.考夫卡 D.维果茨基 4•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C.强化 )。
C ) P280 B .对偶故事法 D. 观察法密切关系的是( D ) P284 B .移情(或同情)D. 惊恐)A.动机B.练习C.强化D.及时反馈5•下列选项中对学习理论产生时期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
P69(1)主要研究的是动物的学习过程,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2 )学习研究均是严格 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条件下进行的;(3)其解释的都是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尚不能恰当地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对学生课堂知识学习 的指导作用不尽如人意。
22. 师幼互动: 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A.主要以动物为研究对象C.均是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6•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二大类( B. 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 D.只能解释直接经验的学习 B )。
P95 B. 缺失需要和高级需要 D •生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7•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对操作学习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分类的学习是A.形成性操作学习B.示范性操作学习 C •指导性操作学习(A )。
P116 D.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 1.探究性操作学习;2.形成性操作学习;3.强化性操作学习;4.模仿性操作学习;5.创造性操作学习8•关于操作和学习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D )。
P117 A.操作中有学习 B.学习中有操作 C.操作和学习是二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D.操作本身不是一种学习 9.在长期幼教实践基础上,我国习惯于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二类,它们是 (C )。
P186 A.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 C. 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1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B. 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D. 表演游戏与音乐游戏 D )。
C. 婴儿吸吮动11.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是(C )。
P199A.教师的讲解B.教师的示范C.练习和反馈D.教师的鼓励 12.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是 (DP239 )。
1•联结理论 2假设理论 A.认知理论 B.原型理论 C.中介理论 13. 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原则的是 (A.生活随时性原则 活随时性原则;3.实践参考性原则;4.适宜发展性原则 A.生活随时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伦理性原则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D.联结理论 )。
P2751.综合性渗透性原则,2.生D.客观性原则A.观察学习B.认知加工C.自我强化 (4社会学习)D.尝试错误15. 提出创造过程“三境界说”的我国著名学者是(B )。
P304A.梁启超B.王国维C.章太炎D.陈寅恪16. 下列选项中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是(B )。
P356A.递进式B.平行式(网络式)C.放射式D.立体式17.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连续体中,下列选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训练和练习、演绎性讲解、指导性学习和即兴发现 18.个人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成绩适当等级的评价属于 (C.个人内评价 )。
P397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人内评价D.诊断性评价P417 )。
外显行为要素:1.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师幼互动行 ___________为的类型2.内隐心理要素:1.场景界定,2.角色认知;3.行为期待A.场景界定B.角色认知C.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D.行为期待20.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教养的四种类型是通过二个维度二二组合而获得的。
其中纵容的教养类型的组合是(B )。
P462A.温暖、接纳和过度限制、要求B.温暖、接纳和放纵、不要求C.敌意、拒绝和过度限制、要求D.敌意、拒绝和放纵、不要求、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1.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 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在进行着社会交往,无时无刻不在行为和情感的交互相作用,即为互动。
师幼互动是指教育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方义的师幼互动包括发生在托儿所的教师与3-6 岁幼儿之间的互动。
P41523.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P13524. 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的过程。
P259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 分)25.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P2326.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
P250答: 1.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2. 迷信会赋于错误的概念;3. 受经验局限4. 缺乏识辨能力, 容易受骗;5. 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6. 活跃的想象;7.语言理解错误;27.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