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

心理护理 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巩 留 85 0 妻 干 新 3 40j
转视为有效 ; 患者对护理治疗效果满意度。 1 统 计 学处 理 对 所得 数 据 以均值 标 准差 (  ̄ )表示 ,采用 . 4 xs S S 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 PS5 0 计量资料采 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 用 x 检验 , < .5为具有统计 学意义。 z P 00
者家属 、 朋友 、 亲人主动与患者沟通 , 心理 、 从 生活上 给予 更多的关 心 和支持 , 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 以缓解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的心理 状态 , 释放紧张情绪。 1 . 3观察指标 对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 和疗效评 价 , 各项指标进行考 核。包括患者疗效情况 , 根据病情缓解 情况进行 统计 , 复及 明显好 恢
关 键 词 : 理 护 理 干 预 ; 心 痛 ; 效 对 比 心 冠 疗
近年来 , 冠心病呈逐 年上升趋 势 , 除了由高血压 高血脂 等因素 诱 发外 , 患者 焦虑 、 抑郁的情绪也是重要 的因素_ l j 。笔者采取 心理护理 干预模 式对冠心病 患者进 行护理 , 并与传 统护理模 式对 比 , 效 明 疗 显提高 , 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 现将研究内容总结 如下 : 1 象 与 方 法 对 11 . 研究对象 选取 2 0 0 9年 1 2 1 月~ 0 2年 1 2月期 问,来 我院就诊
收稿 日期 :0 2 0 — 5 2 1— 8 1
两组 患者疗效 和满意度进 行 比较 , 观察组 明显优于 对照组 ( < P 0O ) ・5 ,见表 l 表 n 表 1 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对 比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护理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麻木、感觉迟钝,重者可出现大小便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1]。
我科从2003~2007年共收治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15例,均为本院骨科或外院术后患者,我科实施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护理工作要点如下。
1日常生活护理1.1卧床休息应卧薄垫硬板床,下地活动时应佩带腰围,避免弯腰拾物动作,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18℃~20℃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
1.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禁食易引起腹胀的食物,预防便秘。
2心理护理收入我科的患者多是保守治疗失败后采取手术治疗,因此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情绪紧张,担心手术后恢复不好,对康复治疗信心不足,因此,我们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向患者介绍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介绍经过康复训练恢复良好的病例,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配合康复治疗,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
3康复训练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神经根受压、粘连等病变,导致下肢及腰背肌肌力减退,因此我们根据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 muscle test,MMT)评价患者腰背肌及双下肢肌力,根据病人肌力评价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指导病人具体训练[2]。
3.1腰背肌锻炼方法3.1.1挺胸仰卧位,双肘支撑床面,抬起胸部和肩部。
3.1.2半桥仰卧位,双腿屈曲,抬起臀部同时挺胸挺腰,犹如“半桥”。
3.1.3俯卧撑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床面,先将头抬起,然后上身和头部抬起,并使头抬起后伸。
3.1.4飞燕俯卧位,双手和上臂后伸,躯干和下肢都同时用力后伸,两膝伸直,使之成为反弓状。
3.2下肢肌力锻炼法3.2.1髂腰肌锻炼法平卧位,做直腿抬高,初次由30°开始。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手 术 治 疗
康 复 护 理
情绪, 告知其 神经 根受 压较严 重 , 恢 复所
需要 的时间就 会长 一些 。同时介 绍 同种 患者治疗 成 功 的经 过 , 以减 少顾 虑与 担
腰椎 间盘突 出症是 因椎 间盘 退变 、 破
裂、 后 凸压 迫脊 髓 或 神 经而 出 现 的综 合
力: 扩胸 、 深 呼 吸运 动可 增 加 肺 活量 , 促 进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术 后
康 。其实 , 手术 只是将椎 间盘无法还纳 回
原位的突出部分摘除掉 , 只是加速治疗进 程的一种方式 , 而术后 的康复护理是腰椎 间盘突出症治愈 的关键 。 心理护理 : 对术后症状 缓解 明显 的患
收治腰椎 间盘突 出症患者 2 8 0例 , 男
1 6 1例 , 女1 1 9例 ; 年龄 2 7—年 , 患者表 现为
肌 肉、 韧带愈合 良好 ; 3~ 7天 以后可根 据 患者 的体质 , 结合病情考虑是否可 主动翻
身, 根据病情不宜 自行翻身或患者体质差 翻身有 困难 , 仍需要协助翻身 。 早期锻炼 , 防 止神 经根 粘 连 : 术后麻 醉消失 后 , 即应 在 应 用 镇 痛 药 物 ( 镇 痛 泵) 的前 提 下 , 协 助 患 者做 直 腿抬 高 , 初
如下 。
临床 资 料
发生褥疮 ; 6 小 时后 可 由护士 用轴线 翻身
法协助 患者 翻身 ; 一 般术 后 7 2小 时 内患 者不宜 自行 强力 翻 身 , 以保证 腰部 筋膜 、
手术治疗加上科学 的康复护理 , 可提 高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治 愈 率 。通 过 对 2 8 0例 患者 的康 复护理 , 体 会到加强 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观察与分析
学科(专业):护理学 申请人: 黄秀芸 指导教师: 褚静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如何通过全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使 其恢复生理功能及社会职能。 研究方法 对我科近 1 年 82 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单纯腰 4/5 椎间盘 突出患者 42 例,单纯腰 5/骶 1 椎间盘突出患者 36 例,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间隙突出 者 4 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将 82 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 和常规护理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康复的情况。 研究结果 82 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选用正确的手术方案治疗及术后护理,接受综合护理的 无效者明显较少,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则少于常规组。经过康 复护理,临床疗效显著。其中综合护理组的无效患者(7.32%)比例明显低于常规护理 组(14.63%),有效率(92..68%)则高于常规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通过正规的系统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正确的康复指导训 练,明显的提高了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率。 关 键 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性护理;康复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2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量无法恢复正常,麻木区也可能长期存在,疼痛麻木甚至加重。一些老年腰突症患者 夹杂多种复杂的腰部病变,如腰椎间盘退变、腰椎小关节炎症、骨质疏松等,单纯摘 除髓核并不能完全解决患者这些症状。术后还要依靠药物和物理疗法来治疗残余症状。 此外,有些患者同时存在软组织劳损如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症等引起的症状体征, 坐骨神经痛解决以后,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劳损引起的疼痛上,可以通过药物和局部 封闭治疗软组织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1]](https://img.taocdn.com/s3/m/3bddbc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1.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由于腰椎间盘承受不当的压力或受到其他因素的刺激,导致椎间盘组织向后突出或向旁侧突出,引起腰痛、下肢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
而在康复护理中,术后康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术后康复护理(一)观察病情术后患者需要持续观察病情,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以免耽误治疗。
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将包括手术部位、麻醉效果及消化道等多个方面。
观察手术部位,如出现红肿、流脓、疼痛等症状,应及时更换敷料并进行感染预防治疗。
观察麻醉效果,如有意识模糊、呕吐、低血压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肠胃功能、排尿功能等问题也需要进行观察。
(二)术后镇痛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疼痛较大,因此术后需要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感,为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常见的镇痛方法有荷尔蒙疗法、无痛分娩法、硬膜外阻滞法等。
荷尔蒙疗法可以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等途径进行,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和术后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无痛分娩法是一种全面的镇痛法,能使患者明显感觉到疼痛的减轻,其较长的作用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硬膜外阻滞法则适用于患者需要长时间进行镇痛治疗的情况,同时能减少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负担。
(三)康复锻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的康复锻炼,可以进行逐渐增加的步骤,如简单的站立、行走、平躺等。
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增加步伐、跑步、跳跃等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过程中应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扭伤、滑倒等意外事故。
(四)适当饮食患者术后需要注意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元素和体内所需的能量。
建议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如鱼、豆腐等。
同时,需要少吃油腻食物和过甜过咸的食品,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辣椒、酒、咖啡等。
二、非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物理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一)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改善病情,如热敷、推拿、拔罐等。
“钩活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1例报道

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第4卷第6期(下)“钩活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1例报道魏玉锁(石家庄真仁中医钩活术疼痛门诊部河北石家庄050021) [中图分类号] R681.5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06)12一OO48031临床资料患者,黄女士,35岁,河北邢台隆尧县人,主因腰部扭伤,突然腰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不能站立、不能行走1天,次日来我处就诊。
缘于1天前(05年2月12日)洗衣时,突然出现症状,腰痛、腿痛难以入睡。
查体:四肢无畸形,活动受限,L4、5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15。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仰卧挺腰试验(+),屈颈试验(+),鞠躬试验(+),趾背伸减弱。
参照鲁玉来、蔡钦林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⑴,结合影像学MRI检查报告:①腰椎退行性病变,②L4/5椎间盘变性脱出,并排除其它病。
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
处理方法:行钩活术治疗(2005年2月13 日),器械选用中医特异针中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巨钩针,穴位选腰三穴。
腰1穴:第五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左右各一;腰2穴:第四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左右各一;腰3穴:第三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左右各一。
根据骨性标志定位,用紫药水做标记,皮肤常规无菌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取0.5%1%利多卡因在标志处做一皮丘,行局部浸润麻醉,每点3~4ml麻药,按定点部位,左手持无菌敷料,固定皮肤,行钩活术治疗。
10分钟的“钩活术”患者自感腰痛、右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减轻一半,直腿抬高试验由15o变为45o(+),有人搀扶可行走,动作缓慢,回家卧硬板床休息,不服任何药物。
于2005年2月20日行第二次“钩活术”治疗,术后患者自述腰痛及右下肢麻木疼痛已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70。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挺腰试验(±),L4、、5椎旁压痛不明显,患者不用搀扶可自己行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

1 1 一般 资料 .
岁, 平均 4 。病程 5 0年 , 7岁 ~1 平均 9 月 , 4s 个 L~ 单节段突 出
者 4 ,51 7例 L 单节段 突 出者 3 , 4s L X s 0例 L~ 、 5 1 X节段 突 出 s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 0 年第 2 卷第 1 期 07 O O
J dT er P a V 1 0 N . 0 O t 0 7 ho & r o 2 。 0 1 。 c 2 0 Me c .
锻炼必须持之 以恒 , 只有坚持不懈 的锻 炼才能保证 关节功能 恢复 的效果 , 但须 注意劳逸结合 , 防止过度 负重 , 坐位 时 以较
高 的沙发、 椅凳为宜 , 以防止 关节过度屈 曲, 加重关 节表面压
锻炼违反 了术后治疗的基本原则 , 将会对 重建术后 的韧 带产
生危害 , 响其正 常的转归与成熟过 程。因此关节镜下 韧带 影 重建术后的康复治疗和 功能锻炼 是确保 手术成 功 和膝关节
功能恢 复的重要保证 。
参 考 文 献
术毕 回病 房后平 卧硬板床 6 , h 以压迫 伤
口达 到止血 的 目的。6 可翻身 指导病人 轴 向翻身 , h后 勿扭
转躯 干 ; 侧卧时两膝 间可垫枕 。一般 术后 2 周可 下床活 动 应避 免腰 部前 屈动作 。饮 食宜 清淡 , 待二便 通 畅后 , 可逐步
本组 8 例 , 5 , 3 ; 6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1  ̄6 9 7 增加 滋补 、 营养食品 。
感, 消除 紧张 、 恐惧 、 悲观心理 ; 其次针对 患者 的不 同心态 ,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间盘退行性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
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精湛的手术,还取决于术后的康复与护理,术后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可以防止神经根的粘连、压迫,促进功能恢复,缩短康复的时间,降低复发率。
使其活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从而减少残疾和残障的影响,重返社会,实现社会一体化的目标。
1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大多数病程较长,而且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才选择手术治疗。
术前患者对于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存在恐惧和焦虑情绪。
患者来院时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介绍治疗环境,多巡视病人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根据患者的思想状态,用温柔的语言与和蔼的服务态度,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关心与疏导,使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同时护士还要详细解释该病的治疗情况、护理计划和注意事项,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列举成功的典型病例,消除心理负担,让患者知道此类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给患者以良好心理支持或危机干预,可帮助其以积极心态战胜病痛。
2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与护理的作用通过术后的康复与护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改善肌肉的功能状态,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增加对腰椎神经根的牵拉明显减少局部粘连,增加神经根的活动性,减轻对神经的压迫,可以加强腰腹肌群和韧带的力量,重新恢复腰背部的柔韧性,改善脊柱的支持作用,恢复其稳定性,术后早期、合理、系统的康复锻炼可以刺激神经元突触,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功能障碍和疼痛,降低术后腰腿痛的发生率,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缩短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4T16:54:15.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龙泽均
[导读] 综上,在采用钩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保障。
龙泽均(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中心卫生院 6184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钩活术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钩活术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采用钩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保障。
【关键词】综合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135-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诱发腰腿疼痛的疾病,临床通常倾向于保守治疗方案,康复措施多样,但效果均不佳,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钩活术康复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男126例,女74例,年龄23-76岁,平均(40.5±
2.6)岁。
均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相关规定。
病程2d-11年,无外伤史128例,有明显外伤史71例。
L4-5节段突出者71例,L5-S1节段突出者19例,其它110例为多节段。
两组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钩活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用特异型巨钩针,根据骨标志定位腰部3处钩治点,腰1点位于距第5腰椎棘突1.5cm处,右侧及右侧各1个;第2点位于距第4腰椎棘突1.5cm处,左侧右侧各1个;第3点位于距第3腰维棘突1.5cm处,左侧右侧各1个;局部用0.5%-1%利多卡因麻醉,第点约为3-4ml。
皮肤由左手固定,巨钩针消毒后,由右手行钩治操作,向肤、肌肉自外向里刺入,后转向椎间孔行钩提操作,将部分肌纤维韧带钩断,为4-6次钩提不等,需感觉有落空感为宜,但需对深度行合理把握。
同时配合腰椎牵引、推拿理疗等操作。
1.2.2 护理干预①体位干预:保持舒适体位,侧卧时屈髋屈膝,仰卧时用一小枕垫于腰部,防椎间盘再损伤,使破裂椎间盘压力减轻,对局部炎症反应物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使疼痛症状得以缓解[2]。
协助患者配合牵引,在床上行适当功能锻炼。
②功能干预:腰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后,可指导患者行肌力训练,如腰部伸展、屈曲,以使腰背肌力增加,腰腿功能得以改善。
并加强腹肌、腰背肌锻炼,可减轻腰部负荷,使脊柱的稳定性得以维持,对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起到预防作用。
③心理干预:病情多反复发挥,迁延不愈,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加之对钩活术治疗的恐惧,出现焦虑、烦躁心理。
故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钩活术治疗的优势,以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积极配合医护。
④日常生活干预:嘱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多卧床休息,纠正不良姿势,以防腰部负荷增加。
适当补钙,增加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以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1.3 效果评定治愈:临床体征呈消失表现,自觉症状恢复;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明显,腰部活动呈基本正常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部分腰椎活动有改善;无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好转。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为复杂的病理机制,积极抗炎,采取有效措施使压迫解除,循环得以改善,是目前针对本病治疗的原则。
本次实验中,观察组应用钩活术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的方式,以达到减张、减压、重建脊柱力平衡、疏通、松解的目的,通过对缩压结疤或挛缩粘连的病灶组织钩治,回缩肌纤维断裂,减弱肌张力,使椎柱平衡重新建立,腰椎局部血运增加,扭曲、受压的神经血管明显缓解,促进局部组织功能复活,对新的生理性力平衡建立提供了条件。
配合心理护理、体位干预、功能及日常生活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采用钩活术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1(4):27-28.
[2]李振华,刘良君,韩岩青,等.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实施的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