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定稿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一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拷问的时代里,麻木的欢笑着,痛苦着,那些所谓的大众用苛刻的眼光对优秀的人求全责备,对失败的人的一丁点进步却大肆赞美,即使他的进步离优秀很远很远。

真是可笑的双重标准。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常常感到疑惑,那些很优秀很成功的人们的愿望,为何仅仅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我想,他们是累了吧,他们被这大众的双重标准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中,人们总在那小小的陶片上写上他们心中曾经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

因为本该完美的人们犯了小小的错误,人们无法接受本该完美的人的不完美,于是,优秀的人们被放逐了。

人们把城邦中最优秀的人一个个逼走,雅典焉有久存之理!假若人们可包容那些细小的不完美,雅典的繁荣不是指日可待?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没有黑哪有白?没有绿叶哪有红花?把包容给优秀的人吧!原谅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原谅李宁的汉城之败,记得他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并相信他们会创造比过去更美的未来。

不要一味地包容那些不优秀的人,因为那样会让他停滞不前,你一定还记得身为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地包容赞美之下,有了我们今天所读之文《伤仲永》。

天才尚且承受不住鲜花与掌声的重量,又何况那些本就不优秀的人呢?铭记“仲永之诫”,不要让你的包容改掉一个本可以走向成功的人!不要在经年之后想起,对一个又一个的人扼腕叹息。

尼采说:“那些所谓的大众,就是把他无法理解与期待相反的事物视为异类而加以迫害。

”优秀并不等同于完美,作为大众的我们何必苛求本不存在的完美,作为大众的我们又何必闲到去赞扬那些本不值得在意的进步?放下我们的双重标准吧!荆轴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隙。

去接受不完美,严而促进,去推动提升。

2018高考全国卷1作文二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
昔日的梦想,如今的追求
被时间打磨抛光的年轻人,今天,你们手持优秀成绩,准备奔向高考终点,然而,你们却迷惘、焦虑:将来又是走多远的路程?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们的失落有时并不是来自追求的过程,而是没有目标的感觉。

回想往日,这两年来,我们从紧张的学习、着急的考试,到空闲的假期、宁静的夜晚,历经了无数次地考验,而今,我们终于站在职业梦想的门槛上。

跨越梦想的门槛,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变,更是考验着我们神经系统不断变强、意志力自律,我们需要掌握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技能,以期更强烈地激情追求、更快乐地生活。

追求的生活,是一种责任。

即使只是一份小小的承诺,也要经受着无尽的苦难和失落,有时候,追求会令我们穷尽力量,感到虚无、无力,也可能在梦想前受到外界诱惑、内心失落,让我们把握不住梦想。

为了更容易地实现梦想,我们应当把每一种宝贵的机遇当做追梦的工具,将每一种在追求道路上的危机,当作自我提醒,用智慧去应对和规避,用坚强去承受和完成。

如今,你们已把握住这一机会,努力完成了这一段漫长的追求之旅,未来的你们,将会穿上不同的行装,带着自信和坚守,把握自己的梦想。

既然现在就可以踏上追梦之路,那何不带着坚毅,经过种种考验,
找到理想中的方向,勇敢走向未来?虽然梦想的路途艰辛,但只要把握住自己的未来,梦想便总在前行。

未来,你们会发现,你们年轻的心思,经过追求,便会走出自己所想的方向,让每一个青春,都能不懈追求、不负梦想!。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2018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全国I卷:抓住机遇,成就伟岸2018年下考谦分做文齐国I卷:捉住机缘,成绩伟岸人熟外会有弯叙取挫合,但是邪是人熟外易以意料的弯叙成绩了不服凡的人熟。

祸楼拜曾对莫泊桑说过:“天赋无非是忍受”。

年夜写的人又怎能追穿灾难的磨砺?正在窘境外捉住机缘,迎接应战,铸便人熟的没有伸取辉煌,何足畏哉?年夜漠千面,黄沙漫漫,驼铃悠悠。

您,一个柔韧的偶男子,王嫱,归纳没让人感伤的没塞的神话。

一个江北火城渗透暖婉气味的男子却要正在风沙裹蚀高把青丝熬成霜皂,枯败了朱颜。

又有谁能够接受那样的运气,而您,昭君,只是怀一幽怨的琵琶,留高了落日高无语的青冢。

您,变坎坷的人熟境遇为中原史乘上为平易近族战争而就义的永世光芒,熠熠熟光。

皂含竖江,火光接地,擒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是您啊,奔放的子瞻,泛船赤壁。

您口外未尝没有念“至君尧舜上,再使风骚淳”?否您追没有了“黑台诗案”,您选择了黄州,制祸一圆苍生又未尝欠好?“羽扇纶巾,说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英姿英领的周瑜,您企慕他,但是,您末是您,变人熟的轨迹已尝不成?下歌“一蓑烟雨任仄熟”岂烦懑哉?“沅湘流没有尽,伸子怨何消!”郑袖的诽语,子兰的诋毁,怀王的昏聩,这儿没有是您的容身之所啊,三闾医生!疼口取绝望,云云被排斥,运气多舛,否您仍然生存一颗小儿百姓之口!试答,史上另有如您同样的奸客人么?感怀晨廷的日趋没落却有力互助,于是,您,自轻汨罗,如许悲喜交集的举措,《离骚》外句句皆是您的一片赤心!“火光潋滟晴圆孬,山色空受雨亦偶”,西湖美景,三月细雨润如酥,您,范蠡,携西施泛船西湖,披发扁船。

何须留恋勾践的下位名利?您深知越王的能够异灾难,易以异甘,众人谁没有留恋名利权位,否您大白“飞鸟尽,良弓匿,狡兔死,走卒烹”的叙理战罪下盖主都殒身的学训。

走吧,陶墨私三置令媛,您,写高了最完满的洁身自好的人熟守则。

抛却名利,成绩了最擅的运气。

菜市心人头攒动,一辆囚车押去蓬首垢面的您,戊戌六正人之一的谭嗣异。

2018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附作文范文)

2018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附作文范文)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
会传得很远很远, 钟声里, 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 烤野味儿, 或者喝着 “火烤胸前暖, 风吹背后寒……
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
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 “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 “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 “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
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
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
“照着讲”
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
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备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
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等省区使用)

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

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
• 《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简述材料
• 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来到这人世间;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也来到人 世间。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
• ——2018高考广东满分文《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我们,与新时代同行
• 主体部分采用两个结构相似的语段(比一般的并列段更有层次 感,先写“我”的志向,再写对“你们”的期待),前面有结 合材料的。经过十八个春秋,曾经的幼苗,如今已枝繁叶茂, 成为新时代的栋梁。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 也是圆梦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仅应该在祖国的庇护下成长,更应 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2018全国一卷高考作文
让教育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 文章尽管涉及到材料中的某些元素(“天宫一号”“互联网” 等),但立意角度脱离材料的含意及范围,单纯围绕“提高教 育水平”立论,视为“偏离题意”。“偏离题意”的文章, “内容项和表达项均不超过三等记分”,本文“内容”项和 “表达”项各计10分,发展等级计5分。
• 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内容”项在二等上计15分。表达上,逻辑连贯性较差,结构算“完 整”,语言通顺,“表达”项在二等上计15分。
• 发展等级凭“文”方面一点比较突出计14分。 • 合计:15+15+14=44分。 • 三个排比段构架全文,符合题意,不过比起毫无逻辑的排比段,体现了一定的层次。分数是全省
• 本文标题和文章内容不是很一致。文中阐述“融入中国梦”的三个论点,更多是对“中国梦”的 阐述(中国梦……是“追求和理想”,……是“期盼和祝福”,……更应是“青年一代的梦”), 而这一关于“中国梦”的一般表述,与材料的主要含义(新时代下,一代青年的“机缘、使命与 挑战”)还是有些偏离,且没有与下一代青年交流的意向与语吻,视为“符合题意”二等。

2018高考全国卷I作文展示有原题、题目解析、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8高考全国卷I作文展示有原题、题目解析、满分作文及点评

2018高考全国卷I作文展示有原题、题目解析、满分作文及点评2018高考全国卷I作文展示2018年7月【真题再现】(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今年的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几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设置了具体的任务和情境。

命题者遵循近年来一直强调的“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核心素养”等主题,彰显了主流价值取向和时代主旋律。

今年的材料是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2000年以来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纪宝宝”—我们高三的学生,经历的或即将经历的重大事件,包括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网民规模达7.72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等。

材料的核心就像材料中所点出的“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具体写作时,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再看写作任务。

任务一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4思考”指的是对2000—2018年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遭受的巨大灾难,你有怎样的思考?“联想”指的是从2018年以后至2020年以及2035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你能想到什么?任务二是“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寸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18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2018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2018高考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家》,这个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想象空间。

家,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情感和温暖。

家可以是一个地点,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依托。

在这篇作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家的意义。

首先,家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

在家里,我们学会走路、说话,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家是我们成长的温床,它给予我们爱和关怀,让我们茁壮成长。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

其次,家是亲情的象征,是我们情感的寄托。

在家里,我们可以尽情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无需顾忌外界的眼光。

家人之间的亲情是无私的,是无条件的。

在家里,我们可以放下所有的伪装,坦诚相待,这种真诚的情感是我们在外面无法得到的。

最后,家是我们心灵的依托,是我们内心的渴望。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永远
是我们心灵的向往。

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我们会想念家的温馨和舒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期盼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家是我们心灵的依靠,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总之,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情感和温暖。

无论我们身
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向往。

让我们珍惜家,珍惜家人,让家的温暖永远伴随着我们前行。

高考英语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解析版)

高考英语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解析版)

2018年高考英语满分作文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I假定你是李华,你的新西兰朋友Terry将去中国朋友家做客,发邮件向你询问有关习俗。

请你回复邮件,内容包括:1.到达时间;2.合适的礼物;3.餐桌礼仪。

注意:1.词数100左右;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书面表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给予考生畅所欲言的空间,摆脱单一方法,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在展示多彩思维活动的同时,真正考查了考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让考生感受英语学习的趣味与魅力,突出英语学科的独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Ⅰ解析1.命题说明2.命题方向3.审题4.解题5.参考立意6.优秀范文2018高考作文全国卷Ⅰ解析一.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18高考全国Ⅰ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三.审题限制性开放性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使命和挑战”,想象的空间很大。

“世纪宝宝”一代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有许多话可说,这代人见证了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盛。

“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更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有美好的梦想。

2.“时光瓶”就是一个巨大的美丽的想象空间,将之“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人阅读”,那到时,“我们人到中年,再给那些像“我们”今天一样的一代人看,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那时“我们”正是处在“指点江山”的美好岁月,祖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春暖花开,“金山银山”,祖国腾飞,国富民强,此情此景,怎不憧憬?3.“联想”本身就是开放性的。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昨天、今天和明天,真的可以浮想联翩,神思飞扬!4.选择文体,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开放的。

该题首选议论文,其次,夹叙夹议的散文也未尝不可。

至于写记叙文,难度更大,当然要看考生写作的基本功了。

其实,该题适合用书信体的形式来写。

四.解题该题延续了2017年全国Ⅰ卷的优点,又有创新。

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特点,又避免猜题;尽管限制点较多,增大了写作难度,但能真正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且能有效地避免套作、抄袭。

给命题考点赞!写作本题,应重点分析其限制性,这是前提;分析基本开放性,这是切入点。

关键是在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的基础上,抓住“联想”和“思考”,结合“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的要求来立意。

材料以时间为经,以内容为纬,以“世纪宝宝”长大成人为主线,将新世纪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回顾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穿越时空,个人成长和祖国前进密切关联;展现家国情怀,强调责任意识,突出想象能力。

考生可以以此为基调来具体立意作文。

值得注意的是,该题很容易写成假、大、空的文章,要选择好角度,以少见大,“一滴水见太阳”;写出真人实感,展望未来,要合理想象;思考要有点,有深度。

例如:可描述自己成长中的几个细节,跟题目中的相关材料联系起来,表现个人成长与祖国前进密切相关的主旨,然后再针对那时18岁的一代人,讲授自己的情感或思考的结果,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五.参考立意1.祖国前进我成长2.我们相约在2035年3.相约在并不遥远的明天4.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5.一代人的心里话6.“世纪宝宝”旅行记7.共和国,我与你一路同行8.追梦,与你们在一起9.你的梦,我的梦,共同的“中国梦”10.春秋鼎盛年,共筑中国梦11.我和未来有个约会12.“青春梦”与“中国梦”13.共筑“中国梦”,我心飞扬六.满分作文展示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

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

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

许是注定,我见证了这十八年来祖国的日新月异。

有道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两千年前,中国还是奴隶社会;一千年前,中国还是封建社会;今天,中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我看过北京奥运会上灿烂的烟火,我上过来自宇宙中的授课,我走过众多山区里崭新的公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中国做到了。

“精准扶贫”已入攻坚阶段,扶起了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

而如今我坐在这考场之上,将我十二年所学化作文字,正是得到了科教的好处。

中国梦是不会终止的,尽管成就已辉煌,但逐梦人不会停下脚步。

我的中国梦,十八年后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

你望着我。

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又一代新人,又一轮十八年。

你我似已相距太远,然“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时空,也并非阻碍。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已建成了,你生逢盛世,你是比我更幸运的一代天之骄子,你的使命无疑更大了。

我这一代,目送中国雄起于东方,而你这一代,则要成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生于信息时代的你定然更有超世之才,不过,我也会在你身边,我们的中国梦,不单靠一代人孤单地努力,中国梦,是代代人心血的结晶。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

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望过往的辉煌,不为沉湎自傲,而为展望未来。

中国尚有诸多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科技人才有待壮大,军事力量有待增强。

无妨,你我齐努力,社会共出力,沉下心来为中国谋发展,须知“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发展。

既如是,何不携手共创新时代?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机缘与使命、际遇与挑战。

时光两头的你与我亦如此,然,新世纪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是你我共有的中国。

她的梦,当是你我齐追逐的美好的远方。

此肺腑之言,我装进时光瓶,留待你亲启。

“江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望十八岁的你与我陪伴着祖国高歌猛进。

愿与君共勉,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性散文。

文质兼美,体现了该考生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文素养。

此文有三大优点。

其一,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写作任务。

依据材料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联想,有思考,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要意思;作者从18岁青年人的身份切入,针对“2035年的18岁青年”而写,写作目的明确,语言得体大气,共勉之余,更表达了对中国新时代年青人的希望。

材料使用灵活自然,不生搬硬套。

其二,条理清晰,形有序,神如炬。

文章开头用“接过火炬”形象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旨,整篇文章在此统领之下,由回顾过去十八年,写到展望未来十八年,再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共勉结尾,考生思维清晰严密。

三个过渡段,语句化用自余光中先生《乡愁》一诗,不断反复之间,重章咏叹,形成绝妙的建筑美和音韵美。

其三,文笔潇洒雅致,气度不凡。

文章中多处准确引用各种名言,从《诗经·大雅》到《三国志》,再到《少年中国说》,信手拈来,精巧凝练,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特别是《少年中国说》的引用不落俗套,展现了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累。

当然这些语句很多都为习总书记所使用过,但这也正表明了考生对于家国社稷及传统文化的重视。

当然,本文在论证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个别语句还有瑕疵。

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广东考生2000年至2018年,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2018年至2035年,同样是一个十八年的跨度。

两个十八年,成长的是两代中国的未来;一个三十五年,成就的却是一个伟大、走向复兴的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差万别。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

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那么你呢?十八年的成长,你又和我们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我想着你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大约如此;早上起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你端上早饭,打点细节,电视上播报的新闻中告诉你又多了好几位拿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文学家;上学校你坐的是早已广泛普及使用的新能源汽车;走进便利店,里面空无一人,你不用掏出钱包,用语音指令挑好商品,在走出去的那一刻刷脸完成支付……我想你一定会对我说:没错,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现实,中国是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

可是,在中国走向繁荣之际,我也想你请你不要忘记,祖国走向强大的路上,不能没有你。

中国的美好之歌应该是由千千万万个你和我一同谱写的。

过去,祖国母亲养育了你和我,伴我们一路成长,那么未来的多少个十八年,我们也应该携起她的手,走向未来。

十八年,我们与中国一同成长;在未来,我们还会一路相伴。

我们已然长大,鹏鸟展翅,当助祖国终铸辉煌!【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文。

本文有以下特点:首先,紧扣材料,中心突出,内容丰富。

全文围绕“18年与中国的一同成长”这一中心展开,紧扣作文题中的材料“千禧之年”“北京奥运”“互联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并适当联想到“杨利伟飞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中国高铁”等,内容充实、丰富,并有一定的深度。

其次,构思巧妙,对话感强,立意深刻。

全文以2000年到2018年、2018年到2035年的两个18年及中国发展的两个阶段为主线构思,结构清晰,说理缜密。

文章展现了“寄信者的我”和“启信者的你”两代人之间的时空对话,对话意识强;又恰当地把时间、个体与国家等元素巧妙地关联在一起,立意深刻。

再次,想像合理,描写生动,语言简洁流畅。

文中第四段描写2035年情景——机器人端早餐、坐新能源汽车、语音选购商品等,语言简洁、流畅,想像十分符合高科技发展的趋势,有超前意识,且有较强的画面感。

当然,文中的倒数第二段与上文衔接不够理想,文中的个别语句表达也不够准确,还有一个错别字,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追梦之光,代代传承——给新时代青年的一封信广东考生致18岁的你: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