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2.重要概念——蕃坊 “蕃坊”是古代外国商民在华的聚集区和居留地,主要为照顾侨民的生活 风俗习惯和商业上的便利而设,主要分布在沿海重要外贸口岸,如广州、 泉州等地。蕃坊的发展,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以后渐趋衰落,近代 则被租界取代。唐代是蕃坊的创始时期,总体上,唐政府对蕃坊拥有完整 的主权,在具体事务方面,侨民在自己的首领蕃长领导下,在蕃坊内有一 定的自治权。 想一想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蕃坊就是近代中国的租界。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 古代蕃坊与近代租界的性质截然不同。近代租界的存在严重侵犯了 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种变相的殖民统治区。
1.历史解释——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哲学化:传统的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 哲学理论体系。 (2)儒学佛道化: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借鉴佛、道 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吸收佛、道的禁欲主义。 (3)儒学世俗化: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 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 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1.历史概念——榷场 指中国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 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控制边 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境的作用。 想一想 榷场贸易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推动边境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安定了边疆秩序,促进了民族 交融。
5.重要概念——八思巴字 八思巴结合蒙、藏、汉等多种文字创制出一套方形竖写的拼音字母,即后 来所称的八思巴字,这是元代时官用文字,皇帝下达的诏书等官方用书都 采用了这种文字,使文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想一想 简述元朝推行八思巴文字的历史意义。 提示 加强了思想控制,统一了文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失败原因
4.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
二、经济
1.宋代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2.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 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 3.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 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 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尤为繁荣
6.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 书法家,以行书著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立了赵体 7.南唐李煜,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 张元干、张孝祥都是著名词人 8.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最为有名
1、(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 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10年广东卷)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3、(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 道”
三、思想、文化、科技
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 学的开创者(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3北宋的《武经总要》提到了指南鱼,《梦溪笔谈》记 载了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 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4北宋《萍洲可谈》记载了中国航船在海上依靠指南针 辨别方向 5北宋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 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辽宋夏金元文化

辽宋夏金元文化一、介绍辽宋夏金元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以及元朝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
这一时期跨越了10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历史背景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权频繁更迭,各个政权之间的战乱不断。
在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
然而,辽、金和元这几个外族政权的兴起和侵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辽文化辽文化以辽朝为代表,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在辽朝统治下,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融合了契丹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独特文化形态。
辽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字、艺术、建筑等方面。
辽俄文、契丹字、金刚经卷和佛教壁画等都是辽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宋文化宋文化以北宋和南宋为代表。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
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活跃于文坛,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变法等。
南宋时期,由于金朝的侵略,中国失去了北方的统治地位,南方文化变得比较独立,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五、夏文化夏文化是以夏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夏朝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夏文化主要表现在党项文字、夏碑、夏歌等方面。
夏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六、金文化金文化是以金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金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绘画、服饰等方面。
金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宋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七、元文化元文化是以元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元文化主要表现在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元朝的统治推动了蒙古族、汉族、西域和回族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八、文化交流与融合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个政权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政权更迭,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交相辉映,互相借鉴。
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结语辽宋夏金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高中历史纲要+选必知识整合!(中国古代史--五代辽宋夏金元)

地方集权
①文臣做知州,通判予以监督
②转运司管理财政
③组编禁军,拱卫京师
④设置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四监司)监察各州
四监司:安抚司(军政)、转运司(财政)、提点刑狱司(刑狱)、提举常平司(储粮)
⑤地方行政区划:路、州、县三级制
影响
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内部的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
消极:制度僵化、分割过细、影响效率
影响: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③边疆开发:边疆得到了开发
影响:推动少数民族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手工业
制瓷、矿冶、印刷发展
商品
经济
发展
1、市场化--服务于大众的市场成为主流
①基层市场蓬勃发展
②边境贸易活跃:榷场设立和民间贸易发展
2、城市化--宋元时城市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增强
①人口的增加,商业没有时空限制
③维系专制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
④理学重视气节、品德、自律、发奋励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凸显了人性的尊严,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变化
变化
①门第观念相对淡化
②社会成员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趋势
平民化、自由化、宽松化
元:按职业划分户籍,称“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能改业
社会治理
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
社会救济
宗族内部的救助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
辽宋夏金元经济
农业
①耕作制度:农作物熟制由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复种制轮作制普遍
影响:农业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经济结构: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进行商品生产
高一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

高一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高一历史课程中,辽宋夏金元是重要的历史时期。
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朝代的文化知识点,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介绍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这段历史时期。
辽朝文化知识点:辽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朝代,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交流:辽朝涌现了许多融汉胡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现象,比如辽字、辽代壁画等,显示了当时辽人的开放和包容心态。
2. 佛教艺术:辽代佛教盛行,因此佛教艺术在辽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著名的辽代佛教艺术作品有木雕石刻、铜像和壁画等。
3. 书法艺术:辽朝的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皇帝耶律阿保机被誉为“辽代书圣”,其书法风格独特,开创了辽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
宋朝文化知识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宋朝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1. 文人墨客:宋朝崇尚文化,文人墨客活跃于社会,对当时的诗词、文章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苏轼、欧阳修等文人墨客成为了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
2. 诗词创作:宋代的诗词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宋诗以抒情诗为主,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
3. 绘画艺术: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具代表性。
著名的画家有李唐、范宽等。
夏朝文化知识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然夏朝的历史很远古,但仍有一些文化知识点值得关注:1. 陶瓷艺术:夏朝陶瓷工艺发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夏朝黑陶,黑陶呈灰黑色,精致而典雅,成为夏朝文化的瑰宝。
2. 社会制度:夏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有三公九侯的官制,并实行分封制度,这些社会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金元文化知识点: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其文化知识点如下:1. 蒙元文化:金元时期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蒙古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蒙古族文化中,骑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
2. 艺术作品:金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有很高的成就,不同于宋代的山水画,金代的绘画更加注重形象的丰满和装饰的繁复。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中国总体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政治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民族
关系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对外
交往
对外交往有新突破,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思想
文化
文学艺术繁荣,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
步交融。
科学
技术
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外传。
世界欧洲:8世纪封君封臣,9世纪西欧庄园,10世纪城市兴起,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13世纪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期亚洲:仍然处于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时序特征(916—1368年)
1.辽宋夏金元时序
2.辽宋夏金元特征(916—1368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整合。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 ⑴印刷术:①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③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④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⑵指南针:①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②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③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⑶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⑤金的火器制造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2、北宋科学家沈括和《梦溪笔谈》:⑴沈括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⑵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⑶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5、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②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③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理学和史学: 1、理学——⑴。
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⑵。
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2、史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通史,战国—五代。
高二历史辽宋夏金元的知识点讲解

高二历史辽宋夏金元的知识点讲解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宋代前后五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王朝。
它们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和贡献。
本文将对这五个朝代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辽朝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由契丹族建立。
辽朝的皇帝称为辽天皇,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其子耶律宗真的统治下。
辽朝主要知识点有:1. 渤海国的灭亡:辽朝在统一北方后,逐渐吞并了强盛的渤海国。
2. 科举制度:辽朝采取科举制度,选拔文武人才,使士人文化得到发展。
3. 辽金战争:辽朝与北方的契丹族金朝长期发生战争,最终导致了辽朝的灭亡。
二、宋朝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为首都在东京(今北京),南宋为首都在临安(今杭州)。
宋朝主要知识点有:1. 强盛的经济:宋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繁荣。
2. 文化兴盛:文人墨客活跃,诗歌、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形式得到极大发展。
3. 士人政治:宋朝推行士人政治,科举制度得到巩固。
士人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发言权。
三、夏朝夏朝(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之一,其统治者为西夏皇帝。
夏朝主要知识点有:1. 西夏统治:西夏皇帝继承了唐朝晚期的政权,成为当时中国北部地区的统治者。
2. 抵御北方侵略:夏朝建立后,经常受到来自辽、金、宋等北方王朝的侵略,但夏朝坚决抵抗并保持了一定独立性。
3. 文化交流:夏朝在政治上处于辽、宋、金的夹缝中,与各个王朝进行了文化交流。
四、金朝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由完颜族创立。
金朝主要知识点有:1. 金灭辽:金朝发动了辽金战争,最终灭亡了辽朝。
此后,金朝成为北方的主要统治者。
2. 统治北方:金朝扩张势力,统治范围涵盖了辽朝的领土,并与南方的宋朝形成鲜明对比。
3. 文化融合:金朝带来了一定的政治、文化变化,融合了辽、宋等各个王朝的文化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