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合集下载

怎样解答“定向概括题”

怎样解答“定向概括题”

怎样解答“定向概括题”作者:王克章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3年第04期要求考生按照条件指向进行概括,我们简称为“定向概括题”。

这类题目看似简单,即使教学中老师不指导,考生也未必会得零分;但另一方面,即便我们做了一些复习与指导,很多同学还是会频频失分。

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对此类试题特点、试题类型以及解题方法把握不到位有关。

因试题“材料新”,命题灵活性大,所以此类定向概括题的命题花样也特别多,诸如提取关键词、给下定义、概括特点(或原因)、分析图表内涵、拟写新闻标题等等,花样繁多。

可以说,纵观整套试卷,该“定向概括题”,其命题形式及设问方式是最富于变化的,因其不确定性,所以强调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审题。

一、题型类别笼统地看,“定向概括题”都是按照条件指向进行概括,但若以试题答案的拟写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将该类题大致分成三小类。

1.“摘选”型。

所谓“摘选”,即解答时所采用的主要词语或句子,大多原原本本出自试题所给的文段,考生答题时,只需在通读与理解的前提下,“摘选”出文段中相关的词句,稍加整理即为答案。

这类题目以“概括某几个阶段(过程)”或“概括某几个动作”等居多,其中以“提取关键词”最为典型。

题例1: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简要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不超过35字。

(4分)当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注入返回指令,飞船调整飞行姿态,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分离后的轨道舱继续在轨飞行,进行科学试验。

接着,飞船再次完成制动姿态调整,尾部朝向飞行方向。

飞船按程序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

制动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必须精确控制,点火时间相差1秒钟,就会使飞船落点位置相差9公里。

(文段中的加点或下画线均为本文作者添加,下同)参考答案:①调整飞行姿态;②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③制动姿态调整;④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

(每点1分)题例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34张ppt)

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34张ppt)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
2、分类
①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
(首都变迁)
•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Biblioteka 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美国反恐战争)
•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沙漠化加剧)
• ⑧“三峡” 移民
(大型工程建设)
考点三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分析
【图解考点】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 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 下表所示:
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 或是人口变化率;
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 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 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 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7日星期 六2021/8/72021/8/72021/8/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72021/8/7August 7, 2021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 一般在1%以下。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21•金山区一模)如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2021•奉贤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启普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登记,可以全面摸清全国及各地区的()①人口容量②人口结构③人口数量④人口分布⑤人口素质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3.(2021•嘉定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开启。

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等,这将有利于国家()①控制资源开发②有效配置资源③完善人口政策④发展国际贸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21•长宁区一模)人口普查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如表是上海人口基本情况,与2016年相比较,2018年()年份常住人口(约万人)总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41914500.5‰201824231462﹣1.9‰A.总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B.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增长了约﹣0.83%C.户籍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5.(2021•闵行区一模)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A.恒河平原B.东欧平原C.四川盆地D.刚果盆地6.(2019•奉贤区二模)下列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呈负相关的是()A.科技水平的提高B.自然环境的改善C.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大D.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7.(2020•上海模拟)“十三五”规划,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属于()A.劳务迁移B.难民迁移C.智力迁移D.生态移民8.(2020•静安区二模)一般来说,影响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水平B.自然资源与环境C.对外开放程度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9.(2020•浦东新区二模)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

人口增长模型

人口增长模型

一、 人口增长模型: 1. 问题下表列出了中国1982—199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取1982年为起始年(t=0),…人口自然增长率14%,以36亿作为我国的人口容纳量,是建立一个较好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相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数在1982—1998年是呈增长趋势的,而且我们很容易发现上述图像和我们学过指数函数的图像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很自然想到建立指数模型,但是指数模型有个不妥之处就是没有考虑社会因素的,即资源的有限性,也就是人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所以有必要改进模型,这里我们假设人口增长率随人口增加而呈线性递减,从而建立起比较优越阻滞增长模型 模型一:指数增长模型(马尔萨斯模型)1.假设:人口增长率r 是常数.2.建立模型:记时刻t=0时人口数为0X ,时刻t 的人口为X (t ),由于量大,X (t )可以视为连续、可微函数,t 到t+t ∆时间段人口的增量为:)()()(t rX tt X t t X =∆-∆+于是X (t )满足微分方程:)1()0(0⎪⎭⎪⎬⎫⎪⎩⎪⎨⎧==X X rX dt dx3.模型求解:解得微分方程(1)得: X (t )=0X )(0t t r e- (2)表明:t ∞−→−时,t X )0.(>∞−→−r . 4.模型的参数估计要用模型2对人口进行预报,必须对其中的参数r 进行估计,这可以用表1通过Matlab 拟合: 程序:x=[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1998]';X=[ones(17,1),x]Y=[101654 103008 104357 105851 107507 109300 111026 112704 114333 115823 117171 118517 119850 121121 122389 123626 124810]';[b,bint,r,rint,stats]=regress(Y,X); %回归分析b,bint,stats%输出这些值rcoplot(r,rint);%画出残差及其置信区间z=b(1)+b(2)*x;plot(x,Y,'k+',x,z,'r'),%预测及作图运行结果:b =1.0e+006 *-2.84470.0015bint =1.0e+006 *-2.9381 -2.75130.0014 0.0015stats =1.0e+005 *0.0000 0.0455 0 1.9800图1各数据点及回归方程的图形 即回归模型为:y=-2844700+1500x从上图可用看出拟和得效果比较好。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11月24日统练题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届高三地理11月24日统练题

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城市。

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常出现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右图为甲城市所在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1-3题。

1.P、Q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为A. 寒流暖流B. 生长边界寒流C.暖流寒流D.消亡边界暖流2.控制甲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措施有①全国推行计划生育②帮扶国内贫困地区③甲城设经济开发区④转移甲城部分城市职能A. 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该城市每年年11月至次年4、5月,光化学烟雾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取暖用煤量大B. 降水少,太阳辐射强C. 工业废水排放量大D.气温高,光化学反应强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5.在甲、乙两类商店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B.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C.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D.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下图是我国某城市沿某方向各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变化图。

完成6~7题。

6.从2003年到2013年,该城市住宅区范围大致由距市中心距离A.0.5~5.8千米处转移到1.1~6.5千米处B.0.5~3.9千米处转移到1.1~4.5千米处C.1.1~3.9千米处转移到1.5~4.5千米处D.1.1~3.9千米处转移到1.5~6.5千米处7.2013年某大型国际连锁超市进驻在距市中心4.5千米处,选址的原因可能是A.市中心交通拥堵 B.地租比周围地区低C.交通便利,便于居民就近消费 D.逆城市化形势下,市中心人口减少按照年龄可将老年人口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岁)、中年老年人(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及以上)。

下图为我国某省2000~2050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变动统计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8~10题。

8.据图可知,该省A.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30~2040年所占比重快速增加B.60~69岁老年人口在2025年所占比重最小C.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变化剧烈D.2025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年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增加9.目前,该省A.少年人口抚养比上升 B.人口平均寿命延长C.人口生育率上升 D.劳动力出现短缺10.适应人口变化,未来该省应大力发展A.文化教育产业 B.建筑、房地产业C.休闲、医疗、保健服务业 D.交通、贸易产业图甲是我国某省人口情况图,图乙是该省2000年人口金字塔图。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至二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至二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

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2.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欧洲3.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美洲B.欧洲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4.目前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的可能是()A.中国、日本B.美国、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决定景区旅游承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6.布达拉宫是西藏建筑的杰出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下图中甲、乙、丙为我国三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箭头①~④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④能反映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文化教育B.经济差距C.环境质量D.工程建设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变化
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 同的人口政策?为什么?
中国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已经把
( 计划生育 )作为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政
策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由于
我国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政策,自然增长率已保持
较低的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
)过大,
每年仍净增1000多万。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
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分析:我国的人口增长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计划生育政策 三年自然灾害
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 1959——1961年
现代型 向现代型或接近现代型转变
“三低”
增长模式由传统型
大量民工和家庭青壮 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和 经商引起的。
B
未富先老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 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 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 处于老龄化社会。
埃及
巴布亚新几内亚
(2).根据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判断 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 构成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②一般来说: 原始型:
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以上,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传统型:
出生率在2%以上(一般2—4%),死亡率下降至1—2%,自 然增长率可达1—2%以上; 现代型: 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5%左右及以下,自然增长率很小,甚至 接近零或负值。 ③具体判断步骤: 若计算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1%,则该模式为传统型,再验 证出生率与死亡率 若计算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或等于1%,则该模式为原始型 或现代型,再验证出生率与死亡率。若出生率和死亡率高则为原 始型,若出生率和死亡率低则为现代型。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

摘要:我国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实证分析选取了1998至2009年的中国人口数据,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我国98至09年人口增长情况,分别计算了历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比增长率,并进行分组。

接着计算了人均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进行了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

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一直呈递增趋势,可观的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仍然较大。

所以,总体来说,人口增长问题仍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中国,人口,增长率,实证分析目录引言 (3)一、资料分组 (4)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8)1、1998至2009年间我国人口总量的平均数计算 (8)2、1998至2009年人口总量的平均增长率计算 (8)三、有关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9)1.增长量的计算 (9)计算公式为: (9)2.速度指标的计算 (10)计算公式为: (10)四、有关趋势分析 (10)1998-2009年我国人口总量的有关标志变异指标及趋势分析 (10)五、我国人口总量的趋势分析 (13)参考文献: (14)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素质低;由于人口众多,不仅造成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而且造成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很大压力。

每年新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有相当一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现状和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人口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本实证分析分析了几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并研究了未来增长趋势,对我国掌握人口增长情况,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读材料,完成下题。

(20分)
材料一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

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

(8分)
37.(22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和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分布图
材料二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比较富裕的煤矿中心。

2004年煤价飙升,煤价上涨带来的资金通过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制造了如潮水般上涨的财富。

当地政府2004年开始历时5年投资超50亿建设了供100万人居住的康巴什新城。

新城整体规划比较超前,城市建设欠下了巨额债务。

2011年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后,又赶上了2012年的煤价下跌,资金链断裂,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开酒店的用住宿卡抵债,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抵债,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1)比较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及表现形式。

(4分)
(2)简析图中鄂尔多斯高原部分地区成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内流区”的原因。

(8分)
(3)简述鄂尔多斯经济衰落的原因及给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10分)
36. (20分) (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原因: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原因: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过快。

(8分) (2)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计划都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4分)
(3)年龄中位数会变大。

原因: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逐渐下降,低年龄人口数量减少;随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

(8分)
37.(22分)
(1)河套平原:流水堆积鄂尔多斯地区:风力堆积(4分)
(2)①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②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③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④河流稀少,流程短,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

(8分)
(3)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

(任答3点6分)启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