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知识点大全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赤兔马、的卢;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此两处有争议)6、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华歆、邴原、管宁,华歆和管宁分别是龙头和龙尾。
7、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8、魏国历代皇帝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9、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孙权、刘备、司马懿。
(莫名其妙,不知是何原因)1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
(还有其他)11、《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隆中对。
12、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
”士元指的是庞统,他冠以凤雏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庞统巧设连环计。
13、《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14、《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15、《三国演义》中具有独家绝活的两个人是左慈、管洛。
16、“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写给周瑜的信中的内容。
17、刘备在长坂坡时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宝贵所能动摇也。
”这里的子龙指的是赵云。
18、“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19、“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魏、蜀;吴、曹丕;刘备、孙权。
五年级语文知识积累《三国演义》知识点及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知识积累《三国演义》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部分: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第二部分:单选题1.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A.曹操B.袁绍C.貂蝉D.孙尚香2.庞统殒命何处?A.白门楼B.落凤坡C.三江口D.铜雀台3.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A.徐庶B.赵云C.曹仁D.蔡瑁4.官渡之战中是谁离开袁绍改投曹操使得曹操扭转战局?A.荀攸B.贾诩C.曹洪D.许攸5.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属下哪位将军单骑救幼主?A.马超B.魏延C.赵云D.黄忠6.谁大闹长坂坡?A.赵云B.吕布C.张飞D.甘宁7.谁前往东吴单刀赴会平安而返?A.赵云B.鲁肃C.关羽D.姜维8.马谡失守何处?A.汉中B.街亭C.公安D.荆州9.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A.司马懿B.曹真C.诸葛亮D.姜维10.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A.报杀兄之仇B.报杀妻之仇C.报杀子之仇D.报杀父之仇11.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A.麦城B.襄阳C.江夏D.公安12.脑后有反骨的是谁?A.魏延B.董卓C.袁绍D.曹操13.孔明死后,蜀军用孔明的木人像惊走了谁?A.陆逊B.司马懿C.鲁肃D.孟获14.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是谁?A.司马懿B.许攸C.陆逊D.吕蒙15.布下八阵图以退吴军的是谁?A.徐庶B.庞统C.郭嘉D.诸葛亮、16.姜维兵败何处?A.三江口B.上方谷C.牛头山D.玉泉山17.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A.马超B.孟获C.邓芝D.蒋干18.蛮王孟获共被诸葛亮擒获几次?A.五B.九C.七D.八19.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A.火烧B.水淹C.落石D.滚木20.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使得司马仲达退兵?A.反间计B.苦肉计C.离间计D.空城计第三部分:解答题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 三国时期的背景- 东汉末年政权腐败,民不聊生,导致天下大乱。
- 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末年社会动荡的开始。
-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 重要的战役和战略- 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联军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
- 美人计:诸葛亮在博望坡上放风筝,利用风向预测曹操的进军方向。
- 诸葛亮火烧新野:通过火烧新野,消除了对手的后顾之忧。
- 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以一当十,成功救出刘备。
- 五丈原会战:刘备病重,将自己的军队交给了诸葛亮,为蜀国的未来奠定基础。
3.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刘备:汉室宗亲,人称刘皇叔,仁德之君,建立了蜀汉政权。
- 关羽:刘备的义兄,武艺高强,被誉为武圣。
- 张飞:刘备的义弟,勇猛无比,擅长单挑。
- 赵云:身世神秘,威武之师,常常为刘备出生入死。
- 曹操:权谋高手,一度统一北方,为魏国奠定基础。
- 孙权:东吴的创立者,睿智果断,成为魏、蜀一方的重要对手。
4. 著名的典故和故事情节-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
-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智囊,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
- 千里走单骑:赵云救援刘备的壮举。
- 七星坛造船:孙权帮助刘备造船,用以击败曹操的计策。
- 十面埋伏:诸葛亮在定军山设下十面埋伏,成功击败了曹军。
5. 主题和价值观- 忠诚与仁义:三国演义中许多英雄都以忠诚、仁义和大义为依归。
- 计谋与智慧:各方人物都运用了多种计谋、智慧来战胜对手。
- 英雄主义与牺牲:英雄们常常抱着不怕牺牲、为国家和家族着想的精神。
6. 影响与传承-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经久不衰,被广大读者喜爱。
- 三国演义的题材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
《三国演义》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三国演义》所有考点知识汇总
1. 三国时期的背景
- 东汉末年政治动荡,黄巾起义爆发
- 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局势形成
2.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
- 作者罗贯中
- 描写了战争与英雄的故事
- 塑造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人物形象
3. 主要人物
- 曹操: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刘备:仁义之君,诸葛亮的主公
- 孙权:以江东为基地,崛起于东吴
4. 重要场景和事件
- 美髯公案:刘备得诸葛亮为谋臣的故事
- 苦肉计:蜀军对付曹军的计策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成功击败曹操
5. 主要思想和价值观
- 忠诚: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忠诚和信义
- 智谋: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策略和计谋
- 英雄:三国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
6. 《三国演义》的影响
- 深入人心的故事和角色形象
- 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是关于《三国演义》的考点知识汇总。
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同时,《三国演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年级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知识点

3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所说,从、、等事例中可看出其残忍、奸诈的性格特点。
35.被刘备称为“虎威将军”的是,被孙权称为“虎威将军”的是。
27.《三国演义》中以“三”开头的故事有、、。
28.“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
29.在华容道上“三笑一哭”的是,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30.曹操死后,其子继位,逼禅位,改国号为。
31.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物是,后来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32.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
六年级必读书目《三国演义》知识点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朝的。
2.“三国”指、、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
3.三国中“义绝”是;“奸绝”是;“智绝”是。
4.表现诸葛亮“智绝”的事例有:、、、。
5.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
6.表现曹操“奸绝”的事例有、。
7.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伏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
17.《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和。
18.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句话是对说的,来源于故事。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是。
19.《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20.《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
21.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
单:三:
12.《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 Nhomakorabea人物是。
13.“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写给
:的信中的内容。
14.“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
《三国演义》重要知识点

《三国演义》重要知识点1. 作者背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罗贯中是明代文学家,他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刻画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物形象。
2. 故事背景《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为背景,描绘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之间的争斗和统治。
故事中涉及众多将领、智勇双全的谋士和英雄人物。
3. 登场人物- 曹操:东汉末年的权臣,建立魏国,并采取多种手段争夺天下。
- 刘备:蜀汉的创立者,崇尚仁义,与曹操长期对抗。
- 孙权:吴国的创建者,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和联合他人,与曹操和刘备抗衡。
4. 剧情概要故事以黄巾起义为起点,以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加入刘备,以及刘备与曹操、孙权的争斗为主线。
其中涉及到许多战役和政治斗争,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略和谋略。
5. 人物形象塑造小说中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
如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雄才大略、权谋高超的政治家;刘备被描绘成仁义和人情味十足的君子;诸葛亮则是智慧超群、能屈能伸的谋士。
6. 文学价值《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情节、辞藻华丽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和军事厮杀。
7. 影响与流传《三国演义》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也衍生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
该作品的故事和人物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重要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及归纳考点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政治斗争而脍炙人口,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知识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战争。
主要历史事件包括董卓之乱、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2. 人物形象:- 诸葛亮:又称孔明,是刘备的谋士,被誉为“千古奇才”,以智谋过人、善于用兵而闻名。
- 刘备: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蜀汉政权,被封为汉中王。
他以仁义待人,得到了许多忠诚的臣子和民众的支持。
- 关羽:字云长,刘备的义兄,被封为汉寿亭侯。
他个性刚烈、忠诚勇猛,被尊为“武圣”。
- 张飞:字益德,刘备的义弟,被封为当阳侯。
他勇猛无比,擅长使用方天画戟,但个性粗犷,经常无礼于人。
- 曹操:东汉末年的名将,曾建立魏国政权,被封为魏王。
他以威武霸道,反复无常著称,但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
- 孙权:孙策的弟弟,继承了孙策的江东地盘,建立吴国政权。
他以明智稳重、善于团结人心而受到部下和民众的尊敬。
3. 政治斗争:- 董卓之乱:描述了董卓篡逆、掌握朝政等系列事件。
- 三顾茅庐:描写了刘备出使诸葛亮三次,希望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诸葛亮的才华。
-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对抗曹操的战争,以火攻曹军为高潮,达到了震慑曹操、保护江东地盘的目的。
4. 士人风范:- 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和治国方略,以及他对人民的关怀、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和士人风范。
- 长坂坡张飞:张飞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义勇的精神追求。
- 孔明借箭: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攻打曹操,威胁南蛮彝族首领孟获,勾结外族对抗内地,通过借箭的计谋成功攻破曹操的防线。
考点整理及归纳如下:1. 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2. 熟悉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如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3.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如刘备和曹操的对峙、刘备和孙权的联盟等;4. 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士人风范,如诸葛亮的智谋、关羽的忠诚等。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一、作者与成书背景。
1. 作者。
-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2. 成书背景。
二、主要人物。
1. 刘备。
- 形象特点。
- 为人谦和、礼贤下士。
他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宽以待人,志向远大。
例如“三顾茅庐”,他不辞辛劳,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 但有时过于仁慈,在一些军事决策上不够果断。
如在荆州问题上,没有及时采纳庞统的一些激进策略。
- 主要事迹。
- 桃园结义: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共同起兵。
- 建立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等谋士的辅佐下,占据益州、汉中,建立蜀汉。
2. 诸葛亮。
- 形象特点。
- 智慧超群,被视为智慧的化身。
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如“草船借箭”,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十万支箭。
- 忠诚不二,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他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主要事迹。
- 隆中对: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规划了战略蓝图。
- 六出祁山:为了北伐中原,多次出兵祁山,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汉室的忠诚。
3. 曹操。
- 形象特点。
- 奸诈多疑,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就体现了他的多疑性格。
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后说出此话。
- 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他能招揽众多人才为其所用,如郭嘉、荀彧等谋士,张辽、徐晃等武将。
他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
- 主要事迹。
- 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以此来号令诸侯,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4. 关羽。
- 形象特点。
- 忠义双全,对刘备忠心耿耿,在曹操阵营时,曹操对他百般拉拢,但他始终心系刘备。
如“挂印封金”,他得知刘备下落后,毅然离开曹操。
- 武艺高强,被尊称为“武圣”。
他“过五关斩六将”,单枪匹马冲破曹操的重重关卡去寻找刘备。
- 主要事迹。
- 温酒斩华雄:在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主动请缨,在酒尚温的短时间内斩杀了董卓大将华雄,一战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之《三国演义》考点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