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本

合集下载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标题: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现代社会发展对于财源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源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报告旨在对加强财源建设进行深入调研,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财源建设策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不同地区财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2. 分析财源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关键要素;3. 提出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财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同时,还对财源建设较为成功的地区进行实地访问,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财源建设经验。

四、调研结果分析1. 财源建设现状和问题经调研发现,财源建设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单一来源。

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传统产业或单一项目,缺乏多元化的财源来源;(2)财源利用效益不高。

部分地方的财政投入存在重复、冗余现象,且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的浪费;(3)一些地方存在财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部分地区的财源分配存在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缺乏统一的分配标准和规范。

2. 财源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关键要素经调研发现,财源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投融资环境等。

而关键要素包括财源多元化、财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财政管理的规范和有效性等。

3. 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2)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高财源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3)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财源体系;(4)加强财源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5)改善财源分配机制,确保财源分配公平和合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类组织和企业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财务压力。

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加强财源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探讨加强财源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二、调研内容1. 调研目标:调研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的财源建设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访谈和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调研对象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3.调研对象: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非营利组织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和企业。

三、调研结果1. 财源建设的问题和挑战:(1)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往往面临国际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挑战,导致财务压力增加。

(2)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财源,影响发展和扩大规模。

(3)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一般依赖于捐赠和资助,但面临着捐赠渠道不稳定、竞争激烈等问题。

2. 加强财源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措施:(1)多元化收入来源:企业和组织应该积极寻找不同的收入来源,例如拓展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寻找合作伙伴等。

(2)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加强财务管理能力,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资金运作,为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务保障。

(3)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畅通和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4)精简管理层级:减少冗余的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不同类型组织和企业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财源建设对于组织和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 多元化收入来源是加强财源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拓展市场、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方式实现。

3.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是实现财源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和组织应该加强财务规划和资金运作。

4.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资源共享和供应链畅通的效率。

5. 精简管理层级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财源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国民生活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我国目前财源建设的状况,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以便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源建设。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份针对财政领域的问卷,通过向相关人员发送,得出了一些数据信息。

其次,我们前往了一些地区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并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及相关财政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到他们在运用财源方面的问题和需求。

最后,我们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三、调研结果1.当前财源存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国财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存在一些地区的财源建设非常落后,从而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财政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化,存在一些地区的财政建设管理比较混乱,员工素质整体较低;三是资金流转不畅,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机制并不健全,导致理财运用的能力受到限制。

2. 加强财源建设的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的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合理的配置财源,并加强对于一些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打造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

(2)加强内部管理,建设财政监管系统,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同时建立完整,全面的经济精细化管理体系。

(3)优化货币金融结算机制,采取现代化的支付、结算手段,以便于更好地提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性,促进外贸贸易国际化;(4)完善立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财源建设审批流程,规范选拨程序,提高效率。

四、调研感受通过本次调研活动,我们了解到了我国财源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认为财源建设是一个国家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应该加强政策制定和培训教育,优化行政机关管理中的信息化手段,尽力确保政务化及其财务流程体系的科学化和透明化。

财源建设督查情况报告

财源建设督查情况报告

财源建设督查情况报告根据领导要求,我对财源建设进行了督查,以下是督查情况报告:一、财源建设的现状分析:财源建设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初步调研和了解,目前财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 财务预算不科学:部分部门在编制财务预算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导致财务决策的不合理性和误导性,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财务档案管理不规范:部分部门对于财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不够规范、严密,存在遗漏和错乱的情况,给后续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3. 财务风险管控不到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目前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与应对机制还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无法及时应对,造成财务损失。

4. 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有些部门对于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违规行为和资金管理混乱的情况,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督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财源建设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工作内容和方法:1. 调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企业的财务报表、预算报告、财务档案等相关资料,了解财源建设的整体情况。

2. 实地走访:对关键岗位和部门进行实地走访,与财务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财务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3. 数据分析: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对,找出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

4. 开展问卷调查:向企业员工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于财源建设的看法和意见,同时收集他们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督查结果及对策建议:通过督查工作,我得到了以下督查结果和对策建议:1. 在财务预算方面,需要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预测的准确度,确保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在财务档案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整理、归档和保存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严密性,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3. 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加强预测和规避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财源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财源建设的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完善财源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一、国内财源整体状况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

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财政总收入23.93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占比为78.4%。

而非税收收入则占比21.6%。

从2017年到2019年,全国财政总收入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其中,2017年财政总收入18.31万亿元,2018年20.62万亿元,2019年23.9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35%。

可以看出,我国财源建设形势较为稳定,总体趋势向好。

二、税收收入分析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主要的财源来源。

2019年,增值税收入为8.6万亿元,占比35.9%。

企业所得税收入为3.3万亿元,占比13.8%。

个人所得税为1.9万亿元,占比7.9%。

增值税收入的增长率在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2017年到2018年增值税收入增长率为21.6%,但到了2019年则仅为3.8%。

这可能与政府推出的多项减税降费政策有关。

与此同时,企业所得税收入也呈下降趋势。

2017年到2018年企业所得税增长率为13.7%,而到2019年则下降至-0.2%。

这也可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利润水平下降有关。

三、非税收入分析除税收外,我国还有许多其他的非税收入来源。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来源。

政府性基金是政府为特定目的而设立的基金,比如收取的财产性收益和部分罚款等。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22万亿元,占比5.1%。

另一方面,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非税收入来源。

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包括国有企业的利润、企业所得税等。

2019年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为2.74万亿元,占比11.4%。

其年增长率为2.4%。

四、建议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财源建设呈现出的趋势是总体稳定、税收收入增长势头放缓、非税收入收入增长率较低。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财源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一些地方和行业,财源建设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财源建设情况,有关部门决定开展财源建设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财源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改进财源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三、调研内容
1. 财源建设的整体情况:包括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利情况、个人收入水平等。

2. 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包括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税收体制不完善等。

3. 财源建设解决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大财政支出、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等。

四、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企业和个人纳税人,了解他们对财源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2. 实地调研:赴一些地方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财源建设的具体情况。

五、调研结果
1. 财源建设整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一些问题:税负过重、税收征管不严等。

2. 建议加大财政支出,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六、结论和建议
本次调研发现,我国财源建设整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建议加大财政支出,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促进财源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

有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样本

有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样本

相关加强全区财源建设调研汇报我区近几年财政收入增加较快,为平凉市大发展作出了主动贡献。

进入“十二五”以后,怎样继续保持这一快速发展势头,构筑我区连续而又健康长久有效财源,值得认真探索。

为此,区财政局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分析调研。

一、我区近几年财源建设及财政保障取得关键成绩近几年,我区围绕实施项目带动和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提升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特色产业开发层次,加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紧新农村建设,加紧城镇一体化步伐,加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小康崆峒、友好崆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跃总体思绪,采取多个有效方法化解和减小金融危机带来严重冲击和影响,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强化税收征管,促进了区级财政收入基础增加,为全区人员经费按时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加。

我区经过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增加激励机制等方法,确保了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5357万元、17103万元、15550万元、16409万元、19105万元,比“十五”末增收5092万元,增加36.3%,平均增加速度达成6.4%。

(二)财政收入结构显著优化。

在财政收入结构上,我区经过逐年降低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百分比,压缩水分,使我区财政收入结构显著改变,得到了优化调整,区级实有财力不停增强,财源基础不停扎实,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百分比由34.47%到15.2%,下降了19.5个百分点。

(三)财源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源建设为关键,根据抓主抓重、突出关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工作思绪,规模发展,整体推进,构建起了有发展前景、有地方特色城镇财源建设体系。

多年来,向上争取到位各类财源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区财政每十二个月安排企业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经过财政支持使工业园区、新世纪集团、祁连山水泥、宝马纸业企业、百兴集团、金江副食等一批企业经过项目建设不停壮大,为地方财政做出了主动有益贡献。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具体分析我市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收入结构不合理、可用财力少,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

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居民增收,实现率先富裕,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XX年1-6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9608.4万元,为年初预算33200万元的59.1%,为年度目标任务36000万元的54.5%,比上年同期增收2588.3万元,增长15.2%。

按征收部门分列,完成情况分别为:国税局完成3658.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9600万元的38.1%;比上年同期减少378.8万元,下降9.4%;地税局完成6533.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XX万元的54.4%,比上年同期增加1034.8万元,增长18.8%;财政局完成9416.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600万元的81.2%,比上年同期增加1932.3万元,增长25.8%。

从预算收入级次来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90.7万元,同比增长18%。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82.8万元,同比增收542万元,增长11.4%;非税收入完成9707.9万元,同比增收1747.8万元,增长22%;上划“两税”收入完成2576.6万元,同比增收170.9万元,增长7.1%;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1746.7万元,同比增长195.2%,主要是烟草公司1月份汇缴入库上年度所得税450万元;上划“营业税”收入完成701万元,同比增收251.7万元,增长56%。

二、近年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财政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少。

XX年财政收入2.78亿元,XX 年将突破3亿元大关。

但总量仍然偏少,在湘潭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后,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也相当靠后。

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国税征收的增值税地方部分只有18.75%,所得税地方部分为28%,再剔除国税工作经费约6%,国税征收税收部分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国税征收总额的15%左右;地税主体税种是营业税,地方所得为75%,所得税地方所得为28%,其余税种100%为地方所得,剔除地税工作经费约8%左右,园区耕地占用税基本上需返还,地税税收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地税征收总额的65%左右;财政部门则全部是非税收入,大部分按60%-100%的比例需返还给各单位(国土收入财政统筹10%),财政部门真正可作为财力的主要是物价部门征收的“一金两费”等其他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20528 加强财源建设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具体分析我市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收入结构不合理、可用财力少,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

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居民增收,实现率先富裕,已显得至关重要。

一、XX年1-6月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9608.4万元,为年初预算33200万元的59.1%,为年度目标任务36000万元的54.5%,比上年同期增收2588.3万元,增长15.2%。

按征收部门分列,完成情况分别为:国税局完成3658.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9600万元的38.1%;比上年同期减少378.8万元,下降9.4%;地税局完成6533.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XX万元的54.4%,比上年同期增加1034.8万元,增长18.8%;财政局完成9416.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11600万元的81.2%,比上年同期增加1932.3万元,增长25.8%。

从预算收入级次来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90.7万元,同比增长18%。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282.8万元,同比增收542万元,增长11.4%;非税收入完成9707.9万元,同比增收1747.8万元,增长22%;上划“两税”收入完成2576.6万元,同比增收170.9万元,增长7.1%;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1746.7万元,同比增长195.2%,主要是烟草公司1月份汇缴入库上年度所得税450万元;上划“营业税”收入完成701万元,同比增收251.7万元,增长56%。

二、近年财政收入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财政收入规模小,可用财力少。

XX年财政收入2.78亿元,XX年将突破3亿元大关。

但总量仍然偏少,在湘潭市各县市区排名靠后,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也相当靠后。

根据税收政策规定,国税征收的增值税地方部分只有18.75%,所得税地方部分为28%,再剔除国税工作经费约6%,国税征收税收部分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国税征收总额的15%左右;地税主体税种是营业税,地方所得为75%,所得税地方所得为28%,其余税种100%为地方所得,剔除地税工作经费约8%左右,园区耕地占用税基本上需返还,地税税收地方实际所得约占地税征收总额的65%左右;财政部门则全部是非税收入,大部分按60%-100%的比例需返还给各单位(国土收入财政统筹10%),财政部门真正可作为财力的主要是物价部门征收的“一金两费”等其他收入。

就XX年6月份数据分析,完成财政总收入19608.4万元,其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14990.7万元,剔除国土收入260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按60%的比例返还约4300万元,加上国地两税工作经费、教育附加、园区耕地占用税返还共约1500万元,剩下的地方实际可用财力约6600万元,综合可用财力不到一般预算收入的一半,约占财政总收入的35%左右。

2、非税收入比重偏高,结构不合理。

1-6月,我市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9900.5万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0.5%,比上年同期全口径税收收入所占比重53.2%下降2.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增长。

其次,非税收入结构也不合理,1-6月,非税收入完成9707.9万元,同比增收1747.8万元,增长22%,超财政总收入增速近7个百分点,其中土地收入入库2600万元,占非税收入的27%。

据我们到江西抚州崇仁县考察学习了解到,该县财政收入3.5亿左右,全年国土收入作财政收入入库仅180万元,控制在200万元以下,不到1%,其余全部作基金收入入库。

而我市近年来国土收入作财政收入入库均在数千万元以上,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了10%-20%。

国土收入作财政收入入库,在财政业务角度上则视同了可用财力,应当用于平衡财政收支,需返还的土地征收成本费用,并未包含在年初预算支出中,在账务上只能作暂付款处理,否则就会收支不平衡。

近年来我市国土收入入库每年都达数千万元不等。

这些都形成了事实上的财政赤字,需逐年来消化。

3、支柱企业太少,规模财源建设后劲不足。

从重点税源企业看,同比大幅下滑。

国税44户重点企业1-5月入库税收1757万元,同比减少1017万元,下降36.7%。

如环球受出口成本和出口量双重挤压,订单减少,经营出现亏损,生产车间由三个缩减为1个,1-5月实现国税60万元,同比减收190万元,下降76%;远东钢模由于高速、高铁建设冻结整顿,几千万货款仍无法收回,基本处于停产状态,1-5月仅实现国税16万元,同比减收96万元,下降85.7%;金盛锰业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钢厂停产、限产,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目前以销售存货和少量贸易为主,XX年为韶山市主要税收大户之一,今年1-5月仅实现税收5.3万元;大北农、世源等农产品企业税收也纷纷同比下降;废旧回收企业金盛废旧和立鼎废旧XX年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从高新技术产业园来看,新增税源不足,收入同比下降。

园区企业1-5月共入库税收1475万元,同比减收846.7万元,下降36.5%,仅完成年初任务8000万元的18.4%,仅占财政总收入14231.5万元的10.4%左右,园区税收不容乐观。

4、连续多年的高基数、高比例增长,使税收增长空间变窄。

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均保持在20%-30%,而每年的gdp增长比例在15%左右。

按常理,财政收入增速应与gdp增速保持一致,而我市每年财政收入的增速超过gdp 增速5%-15%,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挤干了企业的税源,甚至透支了部分企业的税源,使得原有企业无多大增收潜力可挖。

5、财源建设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我们曾对我市XX年至XX年近五年来财政对工业企业投入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摸底,据调查五年来财政对工业企业累计投入17896万元,其中:上级财政项目资金10827万元,本级财政7069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返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返还),而相关企业实际缴纳税收仅11387万元,其中国税10199万元,地税1187万元,五年来企业对财政的税收净贡献为—6509万元,投入产出比仅为0.64。

同时,从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可说明这一问题,近五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为32%,而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为25%,财政收入增幅较投资增幅低7个百分点,说明财源建设投入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许多招商引资项目和园区内企业尚在建设期和生产初期,实现的税收很少。

6、收入征管中仍存在漏洞,旅游税收增收潜力大。

目前,我市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纳税意识淡薄,偷漏税收现象还比较严重。

在征收过程中,基数难核定,征收难到位,税收流失较大。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工程----主席铜像广场扩大和遗物馆工程的实施和韶山高速的修通,来韶游客增长迅速,宾馆饭店爆满,但旅游业财政收入并未暴增,XX年地税从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文化体育业和娱乐业等旅游行业征收税收仅476万元(含本地人员正常消费),占地税税收比例仅7.7%,地税的主要税源仍在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和房地产业;国税XX年从商业行业征收增值税1692万元(含当地人员正常消费),属于旅游行业的税收不到1000万;财政部门从旅游业中的收入主要是物价部门征收的“一金两费”收入,XX年征收约800万元,其中滴水洞景区580万元(按照省物价局的文件规定,我市从滴水洞门票收入每张可分成7元,加上“一金两费”约1元,实际每张门票我市可得8元)。

XX年韶山游客达到703万人次,按50%进入滴水洞参观人数计算,游客达350万人,按8元/人,地方可得2800万元,两者相差2220万元,流失部分就相当于国税征收11840万元的税收收入给地方带来的财力,超过国税全年征收总收入,是XX年国税征收总收入的1.5倍。

而该项分成收入征收成本不大,是100%的地方可用财力。

三、财源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1、大力组织实施财源建设工作。

把培植财源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大中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投资落户韶山,提高我市的经济总量和质量。

加强资金调度,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支持协助重点项目、招商项目迅速落地开工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积极协助城建投、园建投、旅建投加强与农发行、国开行的联系和衔接,积极争取贷款支持,继续加大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入,促进全市财源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为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保障收入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想方设法调整收入结构,增加财政可用财力。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提高税收收入的比重,逐步控制非税收入的规模。

在增加税收收入比重方面,要关注对地方可用财力影响较大的地税收入,应重点支持地税税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住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等,积极促进旅游文化开发项目、城市开发、星级酒店培训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在控制非税收入规模方面主要是要逐步控制国土收入的规模,尽量减少国土收入作财政收入,尽可能地将国土收入作为基金收入入库;其次要加大“一金两费”收入的征收力度,要逐步纠正非税收入按比例返还行为,将其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进行统筹安排。

3、支持产业发展,增强规模财源建设后劲。

要做大收入总量,还得靠产业的发展,要从多方面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

要继续抓好园区企业招商引资工作,从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加强对园区的支持力度,争取今年实现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一家,过500万元的企业2家,过200万元的企业7家,过100万元的企业4家,实现全市工业税收过亿元的目标,形成一批支柱企业,弥补我市关停企业、撤离企业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市坚实的财源。

4、对园区签约企业、财政投资支持企业要严格考核,实行奖惩兑现。

目前园区入园企业较多,但相当部分暂时还无税收实现,因此对园区签约企业,税收不能兑现的,政府应采取一定的强制制约措施,可采取通过其他形式入库、不再享受优惠政策等,国税、地税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的同时,应综合考虑企业与园区签订的入园履约合同中的税收情况。

其次,对近年来财政支持投资较多而税收缴纳较少的企业,财政应及时调减该企业项目资金,转移支持多缴税收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财政投资较多而面临转让的企业,政府应及时介入,财政部门应适当收回投资,通过这些方式促使企业多缴纳税收,使财源建设投入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