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上18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 (2)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寓言故事文字浅显易懂,幽默有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并反映深刻的道理,读后耐人寻味。

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等。

神话故事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而且可以让我们看到祖先们在征服大自然、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长河中那种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如:西游记、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儿童是寓言和神话最忠实、最热心的读者。

引领儿童用美术形式来表现寓言和神话,应该是一次师生携手共进的快乐之旅。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今中外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学会用配画、插图的形式来表现故事中精彩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交流、欣赏、探究及微视频示范等环节的学习,掌握用多种构图形式表现文学作品内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描绘寓言和神话故事,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做事,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描绘寓言和神话故事,学习运用配画、插图形式表现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紧抓主体形象和主要情节,巧妙运用不完整构图形式来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经典场景。

教学准备:教具:课前学习单、课堂任务学习单,课件、范作及学生作品和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课前学习单、寓言和神话资料及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前置性学习——课前备学阶段1、课前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课前学习单》,让学生对寓言和神话故事进行初步认识,并对本节课中相关的配画、插图的基本表现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填写《课前学习单》。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学习单》,让学生进行前置性自主学习,了解与课堂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回顾以往的学习经验,构建基础的知识支架,为课堂上有效的教与学做好准备。

二、过程性学习——课堂探究阶段1、交流反馈:寓言和神话的初步认知①教师以《课前学习单》中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由阐述和交流,说说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初步认识,以及配画的基本表现形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

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苏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五班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8课1课时目标:1、采纳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沟通。

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艺术宝库智慧结晶3、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1、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第二~四自然段)3、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自由读第二~四自然段,画出令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沟通喜欢它的原因,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请各小组的学习小组长组织安排好学习过程。

4、老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沟通(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沟通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5、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电脑媒体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6、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8、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沟通。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寓言和神话,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绘画、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深入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学习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

2. 分析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学习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4. 创作一幅寓言或神话主题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内涵。

2. 学会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如何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新精神。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书籍或图片。

2. 准备绘画和制作的工具,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寓言或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分析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技能讲解:讲解绘画和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寓言或神话主题的画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具与学具准备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或神话故事,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学生需要写一段文字,解释自己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出寓言或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的。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和神话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3.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18.寓言和神话2-苏少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18.寓言和神话2-苏少版

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和神话故事呢?
1《守株待兔》 2《龟兔赛跑》 3《拔苗助长》 4《刻舟求剑》
猜猜下面是哪些寓言故事? 哪些是神话里的人物?
• 《孔融让梨》
• 《拔苗助长》
• 《龟兔赛跑》
• 《亡羊补牢》
• 《刻舟求剑》
插图特点
画面 设计
插图作品 的主体,要符合 内容要求,人物 的身份、服饰及 配置景物应有时 代特点。
寓言和神话
L/O/G/O
•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 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 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 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 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它是许多人的创 作成果,先是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 的文学作品。
• 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色பைடு நூலகம் 搭配
用颜色衬托 主体形象,使其 突出,可以运用 重色衬出淡色或 淡色托出重色。
作业布置
把握住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言 选着恰当的情节把他表现出来
色彩调子,人物形象以及画面场景简洁明了
学生作业
按特长评语 1. 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 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 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上课时你聚精会 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每 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 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3. 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看着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推举你当班长;看着你俨然一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看着你犹如一匹活 泼的小马驹,奔驰在操场上……我真为你而感到高兴,但老师要提醒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 谨慎永远是成功的法宝。 4. 你是个文静的女孩。默默地学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课间活动, 体育场上,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愿你多一些活泼,多一些微笑。 5.你是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为净化校园弯腰扫地的身影。桌椅歪了, 你主动摆好,字纸篓满了,你主动到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不怕困难,勤奋学习, 你也能把学习搞好。 6.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你能坚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学画画能吃苦,多 次为班为校争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表现堪为同学表率,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 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本学期被光荣地评为武昌区优秀少先队员。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 层楼。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 》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 》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18. 寓言和神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寓言和神话》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并能够运用寓意和神话元素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寓言和神话故事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喜爱,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2.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寓言和神话》。

2.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作、画纸、画笔等。

3.素材:寓言和神话相关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寓言和神话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分别是哪种故事类型?2.呈现(10分钟)讲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幅寓言和神话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 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苏少的绘画作品;
3.学习苏少绘画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和神话的含义;
2.熟悉苏少的绘画作品;
3.学习苏少绘画作品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神话和寓言的深层含义;
2.学习苏少创作绘画作品的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寓言和神话,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老师介绍苏少的绘画作品,向学生展示苏少的几幅代表作。

学习新知
1.老师详细介绍寓言和神话的历史和定义,并分类讲解各种不同的寓言和神话故事;
2.老师详细介绍苏少的绘画作品,并对学生进行逐一点评。

拓展思路
1.学生回答老师有关寓言和神话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和神话的理解;
2.学生通过苏少作品的分析,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尝试自己画一件类似的作品;
教学方式
1.组织课堂讲解;
2.演示实例。

教学工具
1.电脑;
2.幻灯片。

评价方式
1.作品评分;
2.课堂表现评分。

参考教材
1.美术教育-苏少;
2.学习宝典-寓言故事;
3.儿童文学-神话传说。

总结
通过本课对于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学习,学生们进一步扩展了美术和文化知识面,同时也通过苏少的作品掌握了一些画画技巧。

这将有力促进学生们未来的艺术潜能的发掘和开发,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 寓言和神话|苏少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寓言和神话|苏少版1. 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理解苏少的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通过创作小作品,学习艺术表达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2. 预习导引1.你知道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吗?请简单说明。

2.你知道苏少是谁吗?他的作品有哪些特点?3.你喜欢哪些寓言或神话故事?为什么?3. 导学过程3.1 寓言1.寓言是什么?–寓言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情节、象征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文学形式。

2.寓言的特点是什么?–寓言多以人类社会为背景,反映了社会的缺点和问题,具有警示意义。

–寓言中采用了人性化的动物形象,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寓言借助了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独立性,又能让读者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请列举一些寓言故事。

–《狐假虎威》、《老鹰与小鸡》、《狼与羊》等。

3.2 神话1.神话是什么?–神话是一种虚构的、非常古老的、有关神灵或超自然力量的故事或传说,是一种表达人类对宇宙、自然、生命和灵魂的探索和信仰的文化现象。

2.神话的特点是什么?–神话中的人物通常是神灵或者超自然的力量,具有超凡的力量和能力。

–神话中关注的主题包括自然、宇宙、生命、死亡和灵魂等深刻的哲学问题,带有一定的宗教性质。

–神话显然是一种虚构的、非常古老的文化传承,因此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3.请列举一些神话故事。

–《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伏羲女娲》等。

3.3 苏少的作品1.苏少是谁?–苏少是中国著名的美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家。

2.苏少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苏少的作品融入了多元素的文化遗产,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明、西方艺术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苏少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情感、思想气息,不仅注重形式美,更重视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苏少的作品多以寓言和神话为主题,通过象征性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表达了对人类本质、社会现实和世界命运等深刻反思和思考。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
2.写作分享:请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过程以及寓意,不少于200字。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寓言和神话故事的理解。
3.课后研究: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寓言和神话故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知识视野。
4.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创作练习,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寓言和神话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b)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寓言和神话的艺术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c)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d)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寓言和神话作品,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艺术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年级美术上册《寓言和神话》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区别,掌握寓言和神话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等途径,运用绘画、手工等技法表现寓言和神话故事的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神话故事,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寓言和神话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2.引导学生从寓言和神话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寓言和神话”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少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寓言和神话作者张红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类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寓言和神话》为“综合·探索”类的课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探索、研究寓言和神话故事蕴含的哲理,引导学生在畅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基础美术技法创造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内容更加有趣。

学生情况:
五年级学生由中年段跨入高年段,正是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转型阶段。

他们对于寓言和神话故事已有较深入的认识,除了自己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多次接触此内容。

但在如何将故事转化为图像插图方面的实践较少。

教学方式、手段:
1. 小组互助式学习:在教学中尝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运用丰富有趣的图片资料,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思路,激发兴趣,快乐地进行互助式艺术创作。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自编、自导、自演故事的诱发、联想,使学生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增加了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畅想故事情节领会寓意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构思、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化难为简,提升创作激情:在具体学习和表现过程中强调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采用剪纸贴画的方法,使得寓言或者神话故事的人物造型更加简单有趣。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范画。

卡纸、铅画纸、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材料,制作材料。

美术教室四周张贴各类学生平面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增加氛围。

学生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制作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图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相关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寓言故事配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使所创作的寓言故事角色形象、场面精彩。

教学设计
一、参与游戏导入课题
1. 学生参与游戏,画说故事:请一名同学说寓言故事,几位同学现场配画(选择《拔苗助长》或《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简短的学生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2. 出示课题:寓言和神话。

二、感受与体验探究发现
1. 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 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欣赏古老的壁画. 岩画. 画像石,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3. 师:介绍壁画是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

4. 师:说说你在课外读物或语文课上学习过的寓言故事。

5. 说说寓言的特点,你对寓言的认识?
6. 师总结:“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后人理解为“寄寓之言”,指出寓言是借一定的比喻寄托要表达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有教育意义。

7. 师: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

我国古代寓言语言精练,故事短小,许多寓言故事都早已被演绎成为一个个成语,一直被流传、运用着。

8. 出示一些图片,进行看图猜成语的游戏。

师:你是怎样猜到的?
9. 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创作的要素:
抓住寓言的主要情节与场景;
抓住主要角色的特点、动态、表情。

10. 欣赏各国的寓言插图分析画面创作要素。

三、欣赏与研究游戏试画
1. 参与合作游戏:你说我演他画。

小组抽故事,讨论故事中有趣的主角,与同伴合作,选取主要情节中的主要角色,你说我表演动态和表情。

教师选择几个寓言故事给学生抽签,也可是自编寓言。

2. 试画:将这个角色画出来,教师提示夸张特点去表现。

3. 师评价学生的作品:表扬抓住主要情节场景、主要特征,造型大胆,夸张有趣。

4. 师:没有道具的表演真的很不易,有了道具我们将表演得更出色。

5. 欣赏一个寓言视频,分析皮影戏道具制作方法。

6. 教师示范。

(学生参与,教师示范)
贴纸添画的方法:先画草图,再剪撕外形后添画表情细节,正反面可各画一个表情,并通过折叠(手脚变换动态)来塑造人物肢体,(撕剪刻结合)最后用筷子固定。

7. 出示范作,不同角色。

8.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背景制作方法,彩色纸剪贴、撕、画,或用现成的媒材如树叶、树枝等粘贴组合。

四、合作与互助创作表现
1. 小组讨论:选择哪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创作内容;如何分工;关于分工教师建议:按背景、角色分工,独幅可大家画完剪贴;绘制设计草图。

2. 分小组创作。

五、表演与展示快乐评价
1. 分组表演:制作好的小组可以提前彩排;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分工有道具、配音、动画(主角动作)灯光(手电筒)。

2. 一个小组表演,其他小组欣赏,分享快乐。

3. 评选最佳表演. 道具. 灯光等奖项,并颁奖。

六、拓展与延生激发兴趣
1. 将课堂延伸,举办寓言故事表演秀的主题活动,让没有表演的小组一一展示。

2. 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的寓言故事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作业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剪、撕、刻结合的纸贴画的形式,表现寓言故事的角色和背景。

2. 可单色也可以多色组合拼贴。

3. 有能力的小组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背景。

教与学的评价
1.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参与画说寓言游戏给予肯定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教学深入打好基础。

2. 在“欣赏与研究”“创作与表现”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自由、极具创造性氛围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

允许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放宽作业的“评价尺度”,并积极维护学生的“与众不同”“异想天开”,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教师在得到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及时鼓励与提供有效指导性评价,以丰富学生的造型语言,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 在“展示与评价”环节中,学生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展示本组作品。

教师设计了“奥斯卡”评奖方式,让学生分别评出最佳编剧、最佳表演、最佳灯光、最佳道具等奖项,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作一个全方位的回顾,小结学习中的得失,以此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另一方面,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互评和自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亮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体会快乐。

4. 教师特别设计了最佳建议奖,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或其他组的作品,给予具体、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相互间的启发,形成相互间的激励,也让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中的需要。

反思和总结
1. 通过给寓言、神话配画,不仅可以形成各学科的知识对流,加强学科间的辐射,而且通过美术这一视觉形象,凝固艺术再现文学这一语言想象。

流动画面,做到图文并茂。

使
学生能从小受到各种艺术的熏陶,从而活跃思维,拓宽视野,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儿童画创作开辟了另一新天地。

2.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重在启发引导的设计,借助多种媒体的辅助,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介绍、探寻、研究、设疑等方式引发思考,让学生在欣赏与思考中产生多角度的创作灵感。

不同教学策略设计
1. 可以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探索神话故事的特点,尝试表现神话故事。

2. 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

3. 可以与语文教学整合,一个讲,一个画。

教学资源库
成语寓言故事动画 /us/63327371/59949067.shtml
寓言故事大全 /z2011/yygs/index.html
图书:《伊索寓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