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理解十三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非连续文本阅读理解十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徳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夭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娀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

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娀四号探测数据的硏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

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硏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

”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C.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2.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5字)3.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

答案:1.C;2.示例一:嫦娥四号探测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

实用类文本嫦娥四号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嫦娥四号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

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

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

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

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

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

“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

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Halo轨道的飞行。

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

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阅读答案

嫦娥四号奔向月球背面阅读答案材料一: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

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

22时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

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2019年1月3日)材料二: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

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

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

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

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

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

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2019年1月3日)材料三: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

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

实用类文本《《嫦娥五号顺利升空探月》》阅读练习及答案(云南昭通2022年高一期末)

实用类文本《《嫦娥五号顺利升空探月》》阅读练习及答案(云南昭通2022年高一期末)

1.(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追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并相信‘嫦娥五号’将平安返回,带给大家来自月球的问候。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并应该为全人类谋福利。

中方一直致力于和平探索与利用外空,愿同各国继续携手努力,为人类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2020年11月24日“国际在线”报道《嫦娥五号顺利升空探月》) 材料二“嫦娥五号”探测器由四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

上升器功能是携带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着陆器功能是在月球表面进行着陆,返回器功能是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轨道器功能是控制各个不同轨道上的飞行。

相比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更复杂。

在月球表面“抓把土”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

其采样区域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西北部。

这一“年轻的”区城,从未有其他国家探测器到访过。

据介绍,此前对美国和前苏联获取的月壤样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35亿年前达到顶峰,然后减弱并停止。

但人们观测月球表面发现,某些区域可能含有最近10亿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这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

如果“嫦娥五号”采回的样本能够证实这段时间月球仍在活动,或将改写月球的历史。

(摘编自2020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材料三“嫦娥五号”发射前,欧洲航天局表示,对于能够参与中国探月工程感到荣幸、为了能够追踪“嫦娥五号”的飞行数据,法属圭亚那地面站已经做好准备,将负责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并以此建立通信链接以验证航天任务的执行情况。

“嫦娥五号”12月15日返回地球的时候,西班牙-inta所营运的航天站将负责捕获航天嚣信号、对于我们的嫦娥探月工程,欧洲方面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根据欧洲航天局的说法,“嫦娥五号”发射有两个关键阶段,在南美和非洲的两个航天基地,都会为探洲囂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以便北京航天控制中心能够实时了解轨道运行状态。

《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

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

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

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

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

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

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孙泽洲介绍说。

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

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

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

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

实用类文本阅读“嫦娥四号”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嫦娥四号”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嫦娥四号”附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嫦娥四号”附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20xx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4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孛的神秘面纱。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被软着陆,首次月倍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4号成为与嫦娥3号不同的全新航天器,概括起来两者有五大不同。

科学目标方面。

嫦娥四号任务均要在月球背面完成,包括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巡视区浅层结构探测和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探测。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因为没有别的探测器到过月球背面,所以不论是探地形还是探月壤成分,应该都是人类第一次获得一手数据。

”工程目标方面。

嫦娥四号任务锁定两个国际首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地月L2点中继星对地对月的测控、数传中继。

有效载荷方面。

嫦娥四号将降落月球背面,其着陆器携带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等4台有效载荷和1台生物科普载荷,巡视器上共携带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4台有效载荷,并将把8台有效载荷带往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环境方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师吴学英介绍说,嫦娥四号的主着陆区为月球背面靠近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这里着陆区面积比嫦娥三号的虹湾地区小许多,因为月球背面山峰林立,大坑套小坑,很难找出再大一些、平坦一些的地方。

因此,嫦娥四号着陆器在凸凹不平“巴掌大”的地方软着陆,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通信方式方面。

嫦娥四号与地球“飞鸽传书”的通信任务由“鹊桥”中继卫星承担,实施与地面的通信信号“接力”,保障嫦娥四号与地球通信联络。

(摘编自《航天专家: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五大不同》,中国新闻网)材料二: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齐、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普试验栽荷罐内。

《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①1月3日,飞行约40万公里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②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

正因为背对地球,要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探测器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还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难呢?首先,月球背面地形险要、起伏不定,使软着陆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

中国科学家通过精挑细选,最终把位于月背南极艾肯特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作为预定着陆区。

其次,通信延迟、近乎盲降,使软着陆地面控制实际上失去了及时干预能力。

这次月背软着陆,地面控制中心必须通过鹊桥中继星与其实现数据传输,较长的通信时间延迟,会使得对于情况瞬息万变的着陆过程进行干预指导变得无比困难,对于地面来说,嫦娥四号的落月事实上就是一场自主、自助的“盲降”。

这次“盲降”,不同于嫦娥三号的斜着降落,它是近乎垂直降落,着陆时间短、航程短,风险确实比较大。

③此次嫦娥四号的落月可以说是“正中靶心”。

它全自主动力下降,通过惯性导航及与月面相对测量导航,按照既定制导率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它实现从距离月面15公里高度安全下降至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全过程用时约690秒。

为了克服着陆区周边地形起伏的问题,它在15公里到8公里高度为倾斜下降,8公里之后就改为垂直向下,引入相对于月面的测量导航。

④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嫦娥四号探测器会通过接力避障的方式。

下降至2公里左右,探测器会做一次光学的初避障,主要识别大障碍。

下降至100米左右,探测器会做一个悬停,利用激光敏感器实现精避障,识别0.2米障碍、坡度等,通过地形的最优识别方法找到安全区域降落。

⑤为何把冯·卡门撞击坑作为首选着陆区?近年来在这片区域发现有大量冰。

据科学家分析,这些冰可能是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的残留,在永久的黑暗中得以幸存。

部编版八年级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二单元非连+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材料一)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对月亮抱有浓厚的感情。

人类首先测出绝对距离的那个天体正是月亮。

如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迄今为止,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在距离地球384400千米的月球上安放科学仪器,进行科学者考察,取回月岩样品,从而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的全新消息。

中国也在2004年开始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无人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它利用所搭裁的科学仪器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进行多方位的探测,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

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因为更新了探测设备并降低了绕月飞行的轨道高度,所以它的探测精度较前又有了提高。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携带了一辆可在月面上行驶的“玉兔号”月球车。

“嫦娥三号”创造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并且拍摄了人类获得的最清晰的月面照片,它获得的大量科学数据,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

“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但因“嫦娥三号”已圆满完成任务,“嫦娥四号”便可另作他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它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

(节选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有删减)(材料二)嫦娥五号“挖土”归来!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12月17日凌晨,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抵达内蒙古四子王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而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标志着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也将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喻菲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 40 多亿年。

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透露,中国计划于 2018 年 5 月底或.6 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的 Halo 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月球背面成为探测热点
我们选择月球背面接近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因为这里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出科研成果的地方。

‛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介绍,月球背面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探测与研究的难点、热点以及未来规划开展探测的重点。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对月球背面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越来越受到航天大国的重视。

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等都已制定了未来月球背面探测计划,特别是欧洲空间局提出了系统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建议书,并计划于 2025 年实施该计划的发射任务。

刘彤杰介绍,由于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登陆,地面测控站无法直接测控着陆过程和月面就位和巡视探测,只能依靠中继星。

中继星的
传输链路通道资源有限,着陆的区域又是靠近南极,那里地形崎岖起伏,变化多样,而且后续的遥科学、遥操作都是通过中继星实施,这使得嫦娥四号比嫦娥三号任务更为复杂。

嫦娥四号的行囊
去旅行一定要带上相机,去从未被踏足过的月球背面更不必说。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将带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月球车上将带有全景相机。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还将继承‚玉兔用于探测月球浅表层结构的测月雷达,以及分析月壤元素和矿物类型的红外成像光谱仪。

针对月球背面如此独特的地方,嫦娥四号还准备在着陆器上携带新研发的一个重要科学载荷:低频射电频谱仪。

它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波干扰、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

刘彤杰说。

国际合作探索深空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还将开展国际合作,搭载三个以外方为主研制的探测器。

这是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的深度友好合作。

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

刘彤杰说。

这三个国际合作的载荷包括将搭载在中继星上的荷兰低频射电频谱仪。

它将与位于地球上荷兰境内的 LOFAR 低频天文阵列等地面天文观测设施联合,首次开展 43 至 46 万公里基线的地月空间 VLBI 射电干涉测量实验,还将与着陆器上中方研制的低频射电频谱仪之间形成干涉测量。

中荷低频射电频谱仪有望对来自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 21 厘米氢谱线辐射进行探测,研究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几千万年到一两亿年间,宇宙如何摆脱黑暗,点亮了第一颗恒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上将携带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

专家说,这一研究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将安装在着陆器上的德国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能探测着陆区的辐射剂量,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

中国公众参与探月
为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中国国家航天局于今年年初面向全国大、中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征集创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在着陆器、巡视器和中继卫星上用于探测活动、科学实验或技术试验的载荷创意。

刘彤杰说,这一活动共收到投稿 257份,初选了 20 项,通过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从中评出了 3 个一等奖,7 个二等奖和 10 个
三等奖,预计在 9 月全国科普日公布。

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上可以看到,入围的20 项作品中,月球微型循环生态系统、深层土壤温度探测装置、基于月壤的 3D 打印技术验证以及‚月宫八音盒——月球背面的传声实验设备等作品网络得票较高。

评选是根据创意,但最后能否真正上月球还要根据工程可行性,我们力争最终选出一到两个项目带上月球。

刘彤杰说。

(选自新华网)10.请仔细阅读“嫦娥四号的‘行囊’”这一部分,说说嫦娥四号除了带上各类相机之外,还带了些什么?
11.阅读全文,下列句子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此次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了深度友好合作,其目的在于扩大中国航天在世界的影响力。

B.2018 年,嫦娥四号将首次作为人类的月球着陆探测器着陆于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

C.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等都已制定了未来月球背面探测计划,并提出了系统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建议书,计划于 2015 年实施该计划的发射任务。

D.中国航天局打算在今年年初面向全国大、中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征集的创意中,最终选出一到两个项目带上月球。

12.请从下面句子中任找一个加点字,赏析其作用。

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
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13.联系文章内容,你觉得嫦娥四号的探月工程对世界及未来的航天事业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0.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低频射电频谱仪。

11.B
12.(1)“或”是“或者”的意思,表示不确定。

意思是说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时间有可能是在5月底也有可能是在6月初,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约:大约,表示估计。

说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尚未有确定的时间,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3.(1)工程中开展的国际合作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

(2)中荷低频射电频谱仪有望对来自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21厘米氢谱线辐射进行探测,研究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几千万年到一两亿年间,宇宙如何摆脱黑暗,点亮了第一颗恒星。

(3)对于解决太阳风与月表相互作用机制、月表逃逸层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航天员的危险度进行前期评估,提供相应辐射防护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