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疮.疤 (chuāng) 憎.恶(zēng)书斋.(zhāi) 镶.嵌 (xiāng)B.惶.恐 (huāng) 门槛.(kǎn)膝.盖(qī) 霹.雳(pī)C.土匪.(fěi) 头颅.(lú)欺侮.(rǔ) 投掷.(zhèng)D.肿.胀(zhǒng) 粗拙.(zhuó)胸脯.(pú) 涎.水(d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竹竿响午守寡自言自语B.震悚辩子烦锁低眉顺眼C.烦躁门框滞笨微不足道D.取蒂荒僻愧怍大廷广众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__①__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__②__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__③__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__④__生命。
A.①逗号②分号③省略号④破折号B.①顿号②句号③省略号④破折号C.①逗号②分号③句号④冒号D.①顿号②分号③句号④冒号4.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3分)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油腻腻的,仿佛涂了一层蜡。
C.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读完这篇报道,我深深地为这盏“微弱的小灯”而感动。
②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山村老师王庆余,从教36年,后来得了重病,无法医治,可他仍坚持为师生劈柴,每天上四节课,找学生谈话,冒雪家访。
③临终前,他拉着年轻教师的手说:“虽然我很微弱,但我毕竟也是一盏小灯。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三单元同步检测(A卷基础篇)(解析版)

第三单元同步检测卷(A卷基础篇)(解析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荒僻.(pì)惶.恐(huáng)塌.败(tā)镶嵌.(qiàn)B.伛偻..(yǔ lǚ)愧怍.(zhà)翳.(yì)取谛.(dì)C.蹬.三轮(dēng)骷髅..(kū lóu)绷.脸(bēng)肿胀.(zhaàng)D.田螺.(luó)攥.着(zuàn)滞.笨(zhì)侮.辱(wǔ)【答案】B【解析】愧怍.(zhà)——(zuò),取谛——取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尴尬拮问取缔磕头B.菩萨霹雳镶嵌糟糕C.守寡烦躁愧作晌午D.辫子惶恐渴慕笨绌【答案】B【解析】A.拮问——诘问。
C.愧作——愧怍。
D.笨绌——笨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C.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D.父亲老实厚道点头哈腰....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答案】D【解析】A.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使用正确;B.大庭广众: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使用正确;C.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使用正确;D.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低眉顺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的故事)【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得当、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2.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3.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两篇散文、一篇小说和一篇古代笔记小说。
一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二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三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基础题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ào xiào学校()校()对校()勘校()园èěwù可恶()恶()心恶()毒厌恶()凶恶()二、近、反义词集结地。
1. 写近义词。
清楚一一()轻捷——()草率——()踌躇一一()害怕——()明朗——()2. 写反义词。
清楚——()轻捷——()草率——()◆能力题三、读句子。
想想句子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1.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着,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吴宫①遗事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
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
”夫差不悦,俾嚭⑦以代焉。
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
”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⑧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拓用事⑨。
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嚭:伯嚭,吴国太宰。
⑧亟:急,赶快。
⑨用事:专权,当权。
1.解释文中加的词。
⑴以察四方之兵.革焉兵:⑵毕.九层而不奏毕:⑶固.不暇为王之视也固: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人之一生,如能结识一知己,则犹似在迟mù之春,偶遇一处美景,不禁眼波流转,微笑蔓延,心有灵xī,不点自通。
人之一生,如能邂逅一部好书,则又好似啜饮一杯仙露琼浆,通体舒畅,五脏六腑,亦可为之一震。
咦,人生有一书一知己足矣!(1)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汉字mùxī迟________心有灵________(2)给文中的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啜饮五脏六腑【答案】(1)暮;犀(2)chuò;zàng【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犀。
故答案为:⑴暮;犀;⑵chuò;zàng。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字音的拼读能力和字形的把握能力。
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同音字、形声字、音形相近字的书写。
2.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读新闻】阅读下面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9月6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截至9月23日,“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6万余条讨论。
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2)【析图案】一段时间,一款“爱国”主题的T恤为不少时尚青年所追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着.落(zháo)莅.临(lì)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狂斓田垄阿姊污秽B.紫藤丰饶山颠云鬓C.祈祷斑斓气魄辔头D.怪诞泛烂诧异鞍鞯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偶、借代)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喻、拟人)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设问)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评价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评价检测(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我父亲那时候在军fá( )部队里。
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tuì( )了色的神像面前焚.( )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 )问吉凶。
答案:阀褪fén bǔ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分)迷迷胡胡恍然大悟整壮待发持之以恒浑为一谈小心冀冀蛛丝马迹哄堂大笑答案: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014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认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一定会获益匪浅....。
B.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他在这一时刻表现出来的慷慨和坚韧不拔....的气概赢得更多的同情,大家更为关心他的命运。
D.刘老师讲课精彩生动,声情并茂,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
现在想来,还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选B。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4.(2013·邵阳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中国式过马路”,无疑不是对中国人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的一种讽刺。
B.网络时代,我们即使亲近了键盘,而疏远了亲情。
C.在雅安地震中,人民子弟兵谱写了一曲曲壮美动人的抗震救灾之歌。
D.一个人找准了人生的起点,就等于降低了与成功的距离。
【解析】选C。
A项否定不当,可把“不”删去;B项关联词不当,“即使……而”可以换为“因为……所以”;D项搭配不当,可把“降低”换为“缩短”。
5.(2013·德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题(卷)七年级 语文(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题(卷)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学校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6分)1、请将下面图片中的文字用简化楷体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筐里。
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3分)镶嵌.()绷.着()散.成()(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①改为②改为(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再仿写一句。
(3分)修辞手法:仿写: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天爷虚张声势....地打了几声闷雷,下了几滴雨,天竟然就放晴了,让我的雨伞无用武之地。
B.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所以老师讲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题号一二三总得分得分D.在演讲会上他慷慨淋漓....的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以及特务的卑劣行径,犹如三伏天吹过一阵凉风,吹散了压抑在人们心中长期的郁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B.“百度”“美团”“饿了么”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可能在700万单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红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检测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絮说顽皮烦琐念念不忘B.镶嵌包裹皇恐风吹雨淋C.宽敞耀眼尴尬微不足道D.胸脯哀悼烦躁大庭广众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4.(2016·山东德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5.(2016·湖南衡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6.单元整体感知。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呐喊》,文中深切怀念了“我”的保姆长妈妈。
B.杨绛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也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
C.《台阶》一文中描写了父亲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过程,文字质朴但品味极佳。
作者选题独具匠心,值得一读。
D.《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7.(2016·宁夏)根据所给信息填空。
(2分)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
老舍就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的笔名。
老舍下笔有真情真性真气,因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经典形象,例如出自《________ _____》的虎妞(车行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8.综合性学习。
(8分)某班同学开展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就是他们这次学习活动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1)活动一:名言警句伴我成长。
写一则你最喜欢的名言。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欢声笑语中有愁思。
说说你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烦恼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克服这些烦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成长话题栏目设计。
请你仿照示例为学校广播台开辟的成长话题专栏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2分)【示例】:①成长在线②成长心语我的命名: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学会表达感激之情。
说说成长中最值得你感激的人是谁,并用你最真挚的话语向他(她)诉说你的感激之情。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47分)(一)(14分)【甲】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6·重庆B卷)孤独的老乡(16分)夏阳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
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
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
小吴不是这样。
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⑨“找老乡。
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
”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11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
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
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12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
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13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
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14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
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15“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16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
”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17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
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
我立即赶了过去。
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
”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
”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18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
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19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
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
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
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20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
”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4分)14.(2分)怀疑→()→()→认同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17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