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

合集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胁 。西方 国家 通 过潜 移 默化 的形式 对 我 国实 行 文化 产 品 的输 出和倾 销 , 这 是其 进行 文化 渗透 最隐蔽 的手 段 。 以美 国为 首 的西 方 国家都 积极 采 取 维护 自身利 益 的 文化政 策 , 以保 护 自己 国家 的民族文 化利益 。他 们 在对 发展 中国家进 行文 化保 护 主义政 策 的同时 , 又 积 极 在 世界 范 围 内拓 展 属 于 “ 自己 的” 文 化市 场 。一 方面 , 他们 总是 热衷 于往 世界各 国倾 销 自己的文化产 品; 另 一方 面 , 他 们 又 限制 一些 文 化信 息 流入 自己的 国家 , 特 别 是 限制 那 些 处 于 文 化 劣 势 的 国家 文 化 流 人 。 因为 我 国 的文 化实 力 在全 球 文化 发 展 中处 于 相 对劣 势 的地位 , 长此 以往受 到 西方 文 化 的压 制 , 没 有 办法显现出 自身文化的特色和优势 , 因而无法健康成 长 。更为 严重 的是 , 西方 在输 入他 们 的文 化产 品 的时 候, 也会将 他 们 的价值 观一起 渗人 我 国。这些 都极 大 地 冲击着 我 国公 民的价 值观 和思 想观念 , 严重 侵蚀 着 我 国 的民族文 化 , 威 胁 到 国家 的文 化安全 。
关 键词 : 全球化 ; 文化安全 ; 民族 文化
1 国家文化 安 全的现 状
从 综合 文 化 国力 方 面来说 , 在 短期 内西 强我 弱 的 形 势 不会有 大 的改 变 。 由于其 历史 方 面 的原 因 , 美 国 的文化资源并不发达, 但是其文化影响在国际舞台上 却 是 不容 置疑 的 。在世 界文化 市 场 中 , 美 国的文 化产 品 占有 的份额 在 全球 位 居 翘楚 。然 而 , 反观中国, 虽 然是 一个 文化 资源 丰 富的大 国 , 但 我 国的 文化影 响力 却 远不 及 美 国 。 中 国提 出要 代表 先 进 文化 的发 展方 向, 如果 要 完 全 实 现 这 一 目标 需 要 有 一 个 发 展 的 过 程 。在此 期 间 , 中国要 正确地 面对 文化 失衡 现象 的存 在, 直 视 西强 我 弱 的文 化 现象 。在全 球 文 化交 流 中 , 国家 文化 主权 安全 的冲 突将 进 一步 提 升 。在 今 天 全 球 化 的背景 下 , 我 国国家文 化安 全 问题 将 更加走 向复 杂 多 样 。我 国的 文化 安全 面临 着传 统 因素 和非 传 统 因素 的威 胁 。 2 中 国文化 安全 面临 的挑 战 2 . 1 外部 因素 伴 随着 全 球 化 的 到来 , 文 化 安 全 问题 也 随 之 出 现, 我 国文化 安 全所 面临 的威胁 是来 自西 方 国家 的文 化 渗 透 和扩 张 。明确 这 一外 部 因素带 来 的文化 安 全 挑战 , 对于 提高 我 国文化 自身发 展 能力 和对世 界文 化 的贡献 能力 有着 重大 的意 义 。 ( 1 ) 西方 资本 主义 意识形 态 的扩张 。 随着全球 化 的深入 推进 , 以美 国为首 的西方 发 达 国家不 断地在 全 球 进行 文化 扩 张和渗 透 , 企 图削弱 中 国的社会 主 义 国 家政权 。冷战结 束后 , 美 国称 霸全球 的重要 战略 目标 之 一就是促 进西方 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 在 国外尤 其在发 展 中 国家 的传播 。苏东 剧变后 , 这 一 战略攻 击 的重点 直接集 中到 了中国— —最 大 的社会 主义 国家 。美 国这 种“ 软力量 ” 的强大攻 势 , 使得 中国的 主流意 识形 态及 社 会 主义 政权 受到 了极 大 的威 胁 。在 文化交 流 中 , 美 国主 要通 过两 种方 式输 出 自身 的价值 观和 意识形 态 , 即资本主义和 自由民主。前者体现为 自由竞争的市场 经济及市场力量 , 后者体现 为竞选政治 及政治多元化 。 ( 2 ) 西 方文 化 产 品 的大 量 涌 入 , 对 主 流文 化 的 威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

上的主权、 土完整 , 领 而且 包 括 经 济 安 全 、 息 安 全 、 境 安 安 全 是 隐 藏 于 国 家安 全 中 最 深 层 的 一 种 安 全 。 因 为 文 化 安 信 环 全 、 化 安 全 等 内容 的综 合 安 全 。冷 战 结 束 后 , 经 济 全 球 全 的 隐 蔽性 是其 他 安 全 所 难 以 比拟 的 , 以 , 护 文 化 空 间 文 在 所 守
确保 文化 的 民 族 性 和 民 族 文 化 的 凝 聚 力 、 响 力 。 文 化 安 和 中 心 的地 位 , 其 他 文 化 形 态 产 生 不 平 等 和 不 均 衡 的 信 影 对 全是 一 个 国家 安全 之 中 的 “ 安 全 ” 软 。一 个 国家 存 在 两 种 实 息 流动 , 而 使 以 发 展 相 对 较 差 国 家 的 地 域 文 化 为 主 要 代 从 力 : 种 是 硬 实 力 ; 种 是 软 实 力 。硬 实 力 是 指 在 国家 实 力 表 的弱 势 文 化 形 式 面 临 更 加 严 峻 的 挑 战 。在 这 种 态 势 下 , 一 一
第 7卷第 3期 江 西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 o 3 17N . 2 1 年 9 J UR 02 月 O NAL OF JAN IUNI R I F TE HNOL I GX VE STY O C OGY S pe e. 0 2 e tmb r2 1
试 论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的 我 国 文 化 安 全
此 , 对全 球 化 的挑 战 、 应 发展 社会 主 义 先进 文化 、 设 我 国的 文 化 安 全就 成 为我 国 的重 大战 略 选 择 , 为 时代 的必 然 要 求 。 建 成
关键词 : 化 文 全球 化 国 家文 化 安 全 市 场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

1 . 在 意识形 态方面 , 推行 美国“ 中心主义” 。马克思指 出: “ 一
义主旋律 的文化产品。
4 . 加 强媒体融合 , 增强 中国文化 的对 外传媒力度。必须加强
定 的意识形态 的解体足以使整个 时代覆灭” 。嘲 二十世纪九十年 代形 成 了“ 新干涉 主义 ” , 美 国通过 “ 民主化 ” 、 “ 颜 色革命 ” 等 手 段, 使伊拉克 、 阿富汗 、 格鲁吉亚等 国发生政变 , 并且通过新一轮
4 . 通过商品输 出, 强化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念。随着全球
和网络文化的监管 , 建立健 全国家文化安全的检测体系 , 防范和 抵制不 良文化的影 响 , 定期 评估 国家文化安全状况 , 提高我国文
化识别力和控制力 。
参 考 文献 :
【 1 】 [ 美】 戴维・ 波普诺 : 《 社 会 学》 , 李强等译 , 中 国人 民 大 学 出
基金项 目: 陕 西省 社 科 界 2 0 1 5年 重 大理 论 与 现 实 问题 研 究 项 目( 2 0 1 5 Z 0 0 2 ) 阶段 性 成 果 ; 陕 西 省 教 育
科 学“ 十二五” 规划 2 0 1 4年课 题 项 目( S G H1 4 0 7 9 1 ) 阶段性成果。 “ 文 化 霸权 ” 的 界 定和 内涵
义, 维护 对 世 界 的 主 导地 位 。 这 种 文 化 霸权 战 略 已经 对 我 国的 文化 安 全 提 出 了严 峻 的挑 战 如何 在 全 球 化
申晓玲
背 景 下 维护 我 国的 文 化 安 全 已成 为 当前 国 家安 全 面 临 的 一 个重 大 课题
【 关键词】 文化霸权 文化 安全 应对策略
必须整合各层次 的文化资源 ,构建 国家主流文化 ,通过媒介融

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安全问题

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 : 中 国 文 化 传 承 与 发展 簧 全 问题 思 考 中 图分 类 号 : G0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DOI : l 0 3 %9 / j i s s n1 6 7 2 — 8 1 8 1 2 0 1 4叭 0 4
在世 界文化交流 的过程 中, 中国始终 面临着西方 国家 的文化 扩 张和文化渗透 的压力 , 保 护中国文化安全是 当务之急 , 却面 临 着 巨大的挑战 。在全球 化的背景下 , 中国文化 要与时俱进 , 注入 新 的时代 内涵 , 并利用其悠久 的文化历史和 千年 的文化积淀来影 响世 界, 改变世界 , 获得越 来越多人 的认 同。运用科学有效 的手 段进行 文化的传播 与交 流, 树 立多元化 的发展 观, 增强文化安全 意识 , 坚持文化发展 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 才能保 护中国文化传承 与发展 的安全 。
文化 主权
世 界文化交流要坚持 以我为主 , 为我所 用的原则 , 中国文化 要始终保持 自己的独特性 , 展现 自身优 秀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 , 吸 收世 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 为我所用 , 为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所 用 。在 吸收文化精华 的基础上进行 文化创新 , 形成有 中国特色的 社会 主义新 文化 。在全球化 的背景下 , 中国文化始 终面临着 西方 文化 的扩 张压力 , 树立 多元化 的文化发展 观, 坚持 文化独立性 , 并 将 文化安全提升 到国家安全体 系中的重要位置上来 。 2 . 3 大力加强 网络建设和管理 在信息化 的时代 , 中国文化 的传 承与发展 必须借 助网络扩大 影 响, 西方文化 已经借 助互联 网对我 国文化产生了强烈 的冲击 , 严重威胁着我 国文化 的安全 , 因此 , 加强 网络建设和管理 , 创 建良 好 的网络 文化 , 才能有效保护我 国文化的安全。我国的文化发展 要抓住 信息网络化发展 带来的机遇 , 塑造 国家良好形象 , 积极 推 广我 国优 秀文化 。构建安全规范 的网络信息平 台, 鼓励 人们 调整 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式 , 加强网络立法和执 法, 建立健全完整 的网 络信 息管理体系 , 并 采取必要 的安全 防护 措施, 有效保护我 国文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引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然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

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如十七大六中全会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一、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是本土文化,即民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是指历史上形成并流行至今的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4]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的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的发展趋势,它必然会对世界上所有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构成破坏和冲击,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凸显
二战之后 . 尤其是 2 世纪 8 ̄ 0 0 0 9 年代 以来 ,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 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球化的 背景下. 信息技术革命 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广泛和快捷传播提供了载体 、 工具 和渠道 , 极大地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同时, 全球化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 、 协作精神 , 促使人们从
合理性之所在。因此 , 一旦这种文化遭遇威胁和侵略, 则必然要给 民族和 国家带来深刻 的文化危机和
民族危机 , 从而也就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 内容和意义。
国家文化安全 , 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讲 , 是指国家文化的整体发展不受威胁 、 于侵害的客观状态。 免
其基本 内容是一个国家能够独立 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 抵制其他 国家试图以意识形态和意 识形态指导下的政治、 经济 、 民主模式强加于本国的作法 , 保护本 国人民的价值观 、 行为方式 、 社会制度 不受干涉 , 保护文化的民族性 , 维护 民族 的自尊心和凝聚力 . 并利用必要 的手段扩大本国文化在国际上 的影响。 分析开来 , 国家文化安全 , 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 一是制度层面 , 即国家独立 自主地选择适合 自
内的文化扩张运动 , 使文化流动明 地呈现出从强势向弱势的特点。于是 , 对于那些为了国家发展而不
得不在经济上“ 人世” 的弱势国家和民族来说 , 全球化就像一只“ 潘多拉” 盒子。这个盒子 已经被无情打
开: 文化帝 国主义的扩张与内在化成了全球化的“ 衍生物” 怪胎” 扩张” 和“ 。“ 意味着 由重组经济市场所 造就的西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巨大压力 、 掌控 , 以及 由跨 国资本 的国际间流动所带来的强势文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知识分享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知识分享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

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安全。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给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国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正遭受严重冲击。

因而,分析探寻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1.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侵袭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终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将“和平演变”的矛头直指中国。

它们主要通过媒体网络、文化贸易、学术交流、电影电视等手段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宣扬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鼓吹“多元化”、“议会制”、“淡化意识形态”,诋毁和批判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妄图使中国转向资本主义道路,对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

2.民族传统文化深陷困境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正面临弱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美化”、“韩化”,他们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却日益淡化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文化意蕴深厚的传统节日。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被掠夺的困境。

在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公司抢注,引起国民的极大震惊和愤慨。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正遭受集体失忆。

对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想方设法抵御外来文化入侵,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全球化是指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往日益加深,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的整个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指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也正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中,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在全球性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资本。

保护和传承好我国的文化,使之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展示,不仅可以吸引外国人来我国了解和学习,还可以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和友好感受,提升我国的影响力和国际形象。

其次,文化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文化冲击和冲突。

一个国家要保持国内稳定,就需要保护好本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的核心是通过保护和传承好本国的文化,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增进国民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维护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团结发展。

再次,文化安全对于维护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或媒体的入侵,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同质化倾向,对于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独立性产生威胁。

而保护和传承好本国的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持和发展本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实现文化上的自主性,让国家的文化不被外部因素所侵蚀,保持长期的文化繁荣发展。

此外,文化安全对于培育和传承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价值观影响力逐渐增强,可能会对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造成影响和冲击。

因此,保护和传承好本国的文化,培育和弘扬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对于增强国民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推动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
【摘要】: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安全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特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强调当代国家安全问题具有综合性,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影响力上升,人们开始关注当前除军事以外的诸如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其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安全理论关注的焦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安全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世界大战和外国直接军事入侵的威胁基本消除,但文化安全问题变得突出。

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始终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把“文化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说明“文化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也为我们研究和制定国家文化安全理论和政策指明了方向。

据此,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和阐析。

(一)全球化与文化。

全球化是文化实践的平台,文化是全球化的一个维度,两者是相互联动的关系。

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冲击了民族认同,同时全球化也冲击了文化的封闭性,促使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增强。

同样,文化也对全球化至关重要。

(二)全球化与文化安全。

全球化加速了国家安全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演变,国家文化安全亦浮出水面。

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突出
表现在对文化主权的挑战方面。

面对西方强国的文化霸权战略,不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即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不得不强调自己的文化主权,把文化主权的维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三)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安全观的变迁。

全球化促使了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增生和文化安全观的演变。

全球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全球化与每一阶段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具有同构性。

鸦片战争后,中国全球化进程艰难启动,中国文化安全危机开始凸现,文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安全的主题;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序幕,启蒙与救亡构成国家文化安全的双重构建;冷战时期,文化安全分为两大阵营,中国采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模式,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冷战”结束后,文化安全观开始由传统文化安全观向非传统文化安全观嬗变。

(四)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总体态势不容乐观,文化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多样。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

在内部文化安全问题上存在着意识形态淡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社会认同危机等问题。

在外部文化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西方“话语霸权”的威胁、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西方文化产业的挑战等问题。

(五)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战略选择。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谋划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科学的战略选择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

论文提出了和谐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战略以及文化创新战略、文化崛起战略和“软实力”战略。

全球化不仅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背景,而
且是国家文化安全观嬗变的一个重要变量。

全球化使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以其自身的逻辑改变着人们对国家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出现了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文化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问题。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安全观应是科学发展、系统动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国家文化安全观。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安全衍进与重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120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导论14-31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4-18二、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现状18-25三、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25-28四、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28-31第一章全球化、文化安全:概念、理论与定位31-68第一节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31-43一、全球化的概念、进程及特征31-38二、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特征38-43第二节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的相关理论研究43-63一、全球化相关理论43-54二、文化安全相关理论54-63第三节全球化与文化安全的历史定位63-68一、全球化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生成的重要变量63-65二、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灵魂65-68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国
家文化安全68-97第一节全球化与文化安全68-77一、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68-72二、全球化对文化安全的影响72-77第二节全球化与文化冲突77-84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77-80二、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80-84第三节全球化与文化主权84-97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主权问题84-86二、文化主权关系国家安全86-87三、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主权战略87-97第三章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形成与演变97-122第一节被动参与期:近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97-102一、鸦片战争与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的凸现97-100二、文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安全的主题100-102第二节阻隔期:现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嬗变102-108一、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序幕102-104二、启蒙与救亡:国家文化安全的双重构建104-106三、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确立106-108第三节游离期:战后世界体系的变动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108-114一、冷战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与国家安全108-111二、冷战期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模式111-114第四节主动参与期:新时期中国文化安全观的重建114-122一、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安全观的变迁115-117二、”非传统”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安全观117-122第四章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分析122-165第一节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主要因素分析122-135一、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内在因素122-126二、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外在因素126-134三、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多样134-135第二节我国文化安全主要内容分析135-165一、政治文化安全136-140二、意识形态安全140-154三、信息网络安全154-159四、语言文字安全159-165
第五章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165-194第一节和谐文化战略165-175一、和谐文化的内涵166-169二、和谐文化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战略169-172三、构建和谐文化,保障国家文化安全172-175第二节文化创新战略175-180一、全球化催生文化创新175-176二、我国文化创新力存在的问题176-178三、文化创新的路径178-180第三节文化崛起战略180-188一、和平崛起的提出180-182二、和平崛起中的文化崛起182-183三、文化崛起的路径183-188第四节”软实力”战略188-194一、软实力的提出与界定188-189二、软实力对国家安全的作用189-191三、构建以文化力为核心的中国软实力战略191-194结论194-200一、全球化使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增生194-195二、全球化拓展了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内容195-196三、全球化给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196-197四、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观197-200主要参考资料200-204后记20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