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的客流组织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二次作业1.简述大客流的组织方式。
答:1)售、检票位置与出入口、楼梯应保持一定距离。
售、检票位置一般不设置在出入口、通道内,并尽量保持与出入口、楼梯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出入口和楼梯的畅通。
2)保持售、检票位置前通道宽敞。
售、检票位置一般选择站厅内宽敞位置设置,以便于售、检票位置前客流的疏导,售、检票位置应适当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排队时拥挤。
3)售、检票位置根据出入口数量相对集中布置。
因轨道交通车站一般有多个出入口,为了减少乘客进入车站后的走行距离,一般设置多处售、检票位置,但过多设置售、检票的位置容易造成设备使用的不平衡,降低设备使用效率,并且不利于管理,因而售、检票位置应根据车站客流的大小相对集中布置。
4)应尽量避免客流的对流。
客流的对流减缓了乘客出行的速度,同时也不利于车站的管理。
因此车站一般对进出客流须进行分流,进出车站检票位置分开设置,保持乘客经过出入口和售、检票位置的线路不至于发生对流。
车站日常客流组织主要由进站客流组织、出站客流组织和换乘客流组织三部分组成。
1.进站客流组织按照进站客流的路线流程进行组织:组织引导客流经出入口、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通过通道进入车站站厅层非付费区;组织引导部分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客服中心或临时票亭购票后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引导部分持储值票或次票、周票等不用购票的乘客直接检票通过进站闸机进入付费区;乘客入闸检票或人工检票进入站厅付费区后,组织引导乘客再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候车;④乘客到达站台,应组织引导乘客站在黄线内候车,通过引导标识和乘客咨询系统选择乘车方向和了解列车到发时刻;⑤列车到站停稳开门后,引导乘客按先下后上的顺序乘车,防止乘客因抢上抢下导致安全问题和纠纷的产生。
2.出站客流组织出站客流的流动过程:乘客下车后到达车站站台,组织引导其经楼梯、自动扶梯(或垂直电梯)进入站厅层付费区;通过进出站闸机(单程票出闸时将被回收)或人工验票,进入站厅层非付费区后,组织引导乘客(通过导向标志)找到相应的出口,经通道、出口出站;组织引导车票车资不足(无效车票)或无票乘车的乘客到客服中心办理相关充值或补票手续后,方可出站。
单元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

合理安排售车站售检票、出入口及楼梯的 位置, 行人流动路线简单明确, 尽量减少客 流交叉、对流。
完善车站内外乘客导向系统的设置, 使乘 客快速分流, 减少客流聚集和过分拥挤的 现象。
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原 则
3. 乘客能够顺利地换乘其他交通工具。换 乘 过程中人流与车流的行驶路线要严格分开,以 保证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行驶不受干扰。 4. 满足换乘客流方便、安全、舒适的基本要 求。如: 适宜的换乘步行距离、恶劣天气下的 保护、全天候的连廊系统,对残疾人专门设计 无障碍通道;又如适宜的照明、开阔的视野以 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等。
七.客运组织设备、设施的运用
1.自动扶梯的运用 2.导流辅助设施的运用
7.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换乘客流组织 办法
一.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 1.按照换乘地点的不同划分
1 付费区换乘 2 非付费区换乘
2.按照线路走向和交织方式不同 划分
2.按照线路走向和交织方式不同 划分
1 站台直接换乘。 2 站厅换乘。 3 通道换乘。 4 站外换乘。 5 组合式换乘。
单元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
教学目标:
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的原则。 2. 掌握车站日常客流组织的办法。 3. 掌握车站大客流组织办法。 4. 掌握车站疏散程序中站务人员作业程序。 5. 掌握车站清客程序中站务人员作业程序。 6. 建议学时: 12学时
7.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概述
四.换乘站客流组织的评价指标
(1)换乘行走距离
■
指乘客完成整个换乘过程行走的平均距
离。换乘行走距离小, 换乘效率高, 反之亦然。
(2)换乘时间
■
指乘客在站内完成换乘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包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述

今天主要介绍了客流和客流的分 类,谢谢大家!
影响客流的因素
影响地铁客流量的因素
1、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情况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情况与客流的关0%的居民和约55%的职业岗位 距离轨道交通车站约lOmin的步行距离,强有力的客 流支撑是其获得收益、成功运营的一个重要原因。
客流概念及分类
一、客流的概念
➢研究客流的意义
乘客是地铁运输的主体,正确有效的客
流分析对合理安排客运组织工作有重要作
用。
线网规划
线路走向
列车开行 方案
全日行车 计划
客流
车辆选型
车站规模 设计
车站设备 容量
客流:单位时间内(通常是一小时或全 日),轨道交通线路上乘客流动人数和流动 方向的总和。
(流量、流向、流程、流时和流速)
2、城市布局发展模式
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布局发展模式有着重 要的影响,在城市由单中心布局——单中心加 卫星城镇布局,——多中心布局的过程,通常 伴随着客流的大幅增长。
例如:1997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火车 站——莘庄段贯通运营,但1997年、1998年客 流增长幅度并不大,主要原因是1号线锦江乐园 莘庄段沿线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刚刚开始。到 2000年以后,市民纷纷迁入新建成的住宅区, 商业、餐饮业也发展起来,1号线客流也快速增 长,2001年的客流增长率达到38.1%,远远高于 2000年的客流增长率0.5% 。
4、票价
票价是影响客流的重要因素,票价的变动对客 流量和票务收入产生影响。票价与市民的消费能力 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轨道交通的客源主要来自 中、低收入人群,而中、低收入人群对票价变动比 较敏感。低收入、高票价的组合对客流的吸引最为 不利。当轨道交通票价支出占收入水平的比例较大 时,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客流量就会下降。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管理分析与思考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管理分析与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地铁换乘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和思考,并通过客流人群在环境、时间以及构成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最终得出高效管理地铁换乘站客流人群的對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的提升了地铁换乘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意外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换乘;客流人群;有效管理1.当前地铁换乘客流人群现状及背景概述地铁作为当前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居民出行工具之一,其在整个交通系统中的功能性是无可替代的,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铁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在一些大型的地铁枢纽站,因其承担着地铁网络中协调和衔接的重要任务,不同线路之间的换乘就成为了当前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而此类问题在节假日、双休日和上下班高峰期则更为凸显,因此,如何对地铁换乘站的客流人群进行管理和分流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地铁换乘站影响客流人群的因素分析2.1换乘方式造成的影响目前地铁换乘方式主要取决于线路与站台之间的组合和连接,而根据不同的组合和连接换乘方式如上图所示分为以下几种:站台换乘、节点换乘、站厅换乘和通道换乘。
站台换乘是指下车站台和上车站台在线路上直接相连,乘客无需通过通道、楼梯或其他线路进行换乘,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换乘时间,但是在地铁换乘站高峰期,站台换乘处很容易会造成人群拥堵,反而会大大降低换乘效率,甚至有造成危险的可能。
节点换乘一般是指在两条线路的交叉重叠处构建一个用以换乘的车站平台节点,两座车站站台之间则用楼梯进行连接,乘客若需换乘则需要通过楼梯和换乘平台,这种换乘方式虽然在空间利用率和换乘效率上有一些损失,但是整合的换乘节点可以最大限度对客流人群进行分流,车站工作人员也可以对客流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管理。
站厅换乘是指下车站台和上车站台之间设置一个两线共用的站厅,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整个地铁换乘站的空间利用率,但换乘之间需要通过站厅等地铁设施耗时过长,地铁管理人员若处理不当,也很容易造成客流拥挤。
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管理

Page 8
2022/9/1
6.1.4 大客流的组织与调整方法
合理制定控制原则
➢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
–车站在实施大客流控制之前,须向行调报告。 –根据各城市轨道运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大客流控制的具体措施,
保证控制客流的顺利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Page 9
2022/9/1
主要是因为要设置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时采用的模式。
(六)运营监督
运营监督就是通过系统设备以及所具有的完整、严密、及时的 信息流对运营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以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水 平,它包括信息信息传输状况监督、客流状况监督、调配监督、 收款监督及收益监督等。
票价即车票的价格,票制指票价的结构 轨道交通票制类型主要有单一票制、计程票制、分段票制三种。 考虑到老人、儿童、军人、残疾人的特殊性以及在淡季刺激交
2 大客流的分类
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
➢二级大客流
─站台聚集人数达到站台有效区域的70%; ─并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 ─乘客的正常出行和轨道交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尚未对乘客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Page 5
2022/9/1
2 大客流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Page 14
2022/9/1
4 大客流的组织与调整方法
大客流组织的主要措施
增加售检票能力
➢临时导向标志和隔离设备的准备 ─储备临时导向标志、告示牌和铁马、伸缩铁围栏、隔离带等隔离设 备 ─车站根据大客流的进出方向和客流组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位置张 贴和摆放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控制车站客流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组织方案

智能交通NO.11202258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组织方案优化研究徐树亮(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摘要:随着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水平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常态化大客流特征日益明显,换乘车站客流拥堵情况严重。
文章结合西安地铁小寨站客流运营现状,建立基于乘客微观行为的小寨车站客流仿真动态评价模型,剖析车站客流瓶颈及现状运营组织问题。
从客流管控与客流组织的角度提出优化方案,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方案评估,为换乘车站设施布局及运营组织优化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组织;客流仿真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2)11-0058-03DOI :10.19301/ki.zncs.2022.11.020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境复杂,乘客行为随机,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较传统数学分析更适用于此类复杂环境和系统的研究[1]。
黄家骏等[2]通过建立节电约束条件下的客流分配模型,通过程序求解,依据节点受影响程度指标甄别瓶颈节点的可行性;杨瑞霞等[3]基于现有的行人仿真研究方法,结合元胞自动机,对市郊铁路与铁路换乘站的客流进行仿真;李世民等[4]动态模拟评估西安北大街站的换乘功能,追溯客流换乘症结并提出优化策略;彭进等[5]深入分析大型换乘枢纽站的客流组织特点,探寻了优化方法及方案比选指标。
分析站内乘客走行行为特征,提取乘客行为特征参数,仿真模拟乘客站内集散活动,对站内设施能力瓶颈进行有效识别及疏解,通过客流管控、组织策略提升客流集散效率、缓解车站客运压力,是提高车站服务水平直观有效的手段。
1换乘车站概述西安地铁小寨站地处小寨商圈核心,车站设A~F 共6个出入口,为T形岛-岛换乘车站。
2号线换乘客流为站台换乘,3号线换乘客流为站厅换乘方式。
小寨站作为2、3号线换乘站,车站日换乘比例稳定保持在0.4~0.9之间,约为线网换乘总量的36%。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客流组织研究—以西安地铁北客站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客流组织研究—以西安地铁北客站为例发布时间:2021-10-14T02:04:48.46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6期作者:肖玫[导读]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速度快、容量大、准时性高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大型及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重点肖玫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速度快、容量大、准时性高等优点越来越成为大型及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重点,而枢纽站是连接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换乘的关键节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客流组织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客流组织一、引言近年来,西安地铁快速发展,随着14号线的开通,目前西安已有8条线路投入运营,日运送旅客380余万人次,已全面进入线网运营时代。
北客站作为西安地铁2号线4号线首发站,与机场线14号线相连,是西安对内对外连接的重要枢纽。
本文以西安地铁北客站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客流组织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建议。
二、西安地铁北客站现状2.1 西安地铁北客站概况西安地铁北客站车站位于西安市城区北部未央路,文景路,城市三环路及绕城高速公路交通枢纽衔接处,连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及国铁北站,是外省市游客往返西安的首要交通枢纽,也是西安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北客站东侧有多个住宅小区,北边有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客流主要以乘坐高铁和各住宅小区住户为主。
北客站(北广场)是西安地铁4号线、2号线、14号线的换乘站,当前4/14号线与2号线采用通道换乘,4号线与14号线采用同台换乘方式。
2.2 现状客流特征分析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北客站日均客运量约为11.6万人次,其中进站客运量5.9万人次,出站客运量5.7万人次,4/14号线北客站(北广场)日均客运量约为6.5万人次,其中进站客运量约2万人次,出站客运量约2.5人次,换乘约2万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方案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方案设计摘要在现今城市轨道不断发展建设的情况下,其在日常运行当中也具有了较大的客流量,在该种情况下,做好客流组织优化则成为实际换乘站设计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在本文中,将就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方案设计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换乘站;客流组织优化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覆盖面方面具有了较大的变化,不同线路换乘站在规模以及数量方面具有了较大的增加。
在换乘站客流量不断增加、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其客流组织情况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对此,即需要能够对该项工作引起重视,做好其科学的组织优化处理。
1 组织优化方式对于大型换乘站来说,其通常是由3条以上线路经过连接形成的,在楼梯、通道以及自动扶梯位置,经常会形成排长队以及人流对冲的情况,并因此对人们的换乘安全以及效率产生影响。
对此,即需要能够对城市轨道换乘站的客流组织特点进行充分的结合,对具体的优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
1.1 组织特点在现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当中,换乘站是其中的重要节点,对2条以上的轨道交通线路具有连通的作用,对于客流来说,则将该节点作为中转、始发以及到达站。
对于大型换乘站,其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不仅客流流向交错纵横,且在具体组成方面也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首先,换乘站位置客流流线十分复杂,具有较多的冲突,很可能使出站客流、进站客流以及换乘客流出现对流以及交叉的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对不同流线之间形成较为严重的干扰,在对客流组织效率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限制服务水平的提升;其次,客流导向设施如闸机以及自动售票机如果在设置的合理性方面存在问题,在大客流突发时则将导致发生拥堵情况。
最后,对于部分大型换乘站通道来说,其经常会作为商场的连通通道进行使用,对于非乘客客流的引导以及组织,则很容易出现被忽视的情况,且在紧急状况下对客流进行疏散存在较大的难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