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单元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C)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
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
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小结
一、人口爆炸 二、环境的限制性
人类与土地资源 人类与矿产资源 人类与淡水资源 人类与森林资源
你同意哪一派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着眼点(估计依据) 乐观论 悲观论 中间论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 领域
主要论点
容量无限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 发多种问题
人多为患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阅读表格:我国各地区的土地 活动 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 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 别计算出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 密度。 1. 我国最多可承载多少人口? 16.248亿 2. 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 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 点?
D
B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思考以下问题(时间5分钟)
1、理解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 的概念 2、人口容量有哪三个特点?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地球上能够容纳多少人,你同意下列哪一流 派的观点呢?能说说理由吗?
自主学习三:阅读教材P13-14,完成学案三,
人口容量的特点
=人口合理容量 实际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壤污染加剧
土壤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1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无限性资源(一定时间内超越技术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资源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即最佳人口数量)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1)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状况良好(2)科技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区开放程度高我国南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气候适宜,热量降雨多,农作物成熟快(2)经济科技水平高。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

随堂作业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 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 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 答1—4题。 4
国家 加拿大 美国 埃及 中国 英国 印度 日本 荷兰 孟加拉国 人口算术密度(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3 30 70 129 241 313 336 432 910 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生理密度(人/ km2) 35 156 3503 934 963 559 3054 1601 1359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C ) 、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 、 、 、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以上的国家是( C ) 以上的国家是(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 、 、 、 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B )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4、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 )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B、中国、印度 、日本、 、中国、 C、美国、加拿大 D、孟加拉国、美国 、美国、 、孟加拉国、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 教材从三个层次论述了人类面临的问题: 教材从三个层次论述了人类面临的问题: 一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一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二是发达国家过度消费资源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是发达国家过度消费资源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三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20-21版:1.3人口的合理容量(步步高)

20-21版:1.3人口的合理容量(步步高)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

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作用及意义: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判断1.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

( ×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 ×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当前社会的人口问题(1)主要表现: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等。

(2)影响:引发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探究点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3亿。

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材料二步入21世纪,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而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哪一个为首要因素?答案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地理人教预习导航 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地理人教预习导航 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预习导航
年10月31日,随着“第亿宝宝”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生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主要影响因素
思考讨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什么关系?
提示:资源越丰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低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估计:存在乐观者、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观点.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1)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2)
(3)实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3.实现的保障措施
哪些措施?
提示: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加强对外开放,利用境外资源;④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

第一章_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_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1) 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①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比如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耕地、淡水等。

①人口与可耕地关系──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

②人口与淡水关系──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注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①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供养多少人口合适,即适度人口。

②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③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世界人口合理容量为60亿,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7-8亿,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6以左右。

2、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1.3a《人口的合理容量》

1.3a《人口的合理容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资源 数量 世界 位次 三 四 四 六 一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 人均的1/3 人均的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人 均的13% 均的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人 均的32.3% 均的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 人均的1/4 人均的
万平方 国土 960万平方 面积 千米 耕地 9589万公顷 万公顷 22434万公 万公 草原 顷 森林 11525万公顷 万公顷 水能 6.8亿千瓦 亿千瓦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 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 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 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 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 多用于研究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 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 地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 某一种或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 资源的承载力 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的承载力, 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古代
森林
近代
森林

现代
森林 人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三)、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 、
1.悲观派的观点: 悲观派的观点: 悲观派的观点
面对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加速利用 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 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出的多种问题,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 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依照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能 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 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 不堪设想。 不堪设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

4.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

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

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①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

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的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过渡)如何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本部分建议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

(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引言)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一)人口的合理容量
1.概念: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
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3.概念提出的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
本部分建议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
(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
教师总结
(1)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

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

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

(2)
I就整个世界来说:
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II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布置作业
完成P14活动题
四、附录:
本节知识体系简表
人口的合理容

五、课堂练习
例1.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它的制约因素是不确定的,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如:科技水平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再如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它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并不确定性.但在具体确定的时期内科技发展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的消费水平变化不大,就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一国或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具体的估计值,都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性这一基础上的。

答案: B
例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资源的贫富状况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社会分配制度 D.环境污染的状况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答案:A
例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 ( ) A.不确定性和绝对稳定性 B.确定性和绝对稳定性
C.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解析:.由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