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一、全反射选择题

1.如图,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o.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n.对紫光的折射率为2n.在距AC边d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1v、2v分别为红光、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则()

A.两种光一定在AC面发生全反射,不能从AC面射出

B.1221

::

v v n n

=

C.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1

22

21

22

d

n n

??

?

-

?

--

??

D.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1

22

21

44

d

n n

??

?

-

?

--

??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b色光的传播速率比a光的传播速率小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3.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以下对该介质的折射率值及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不能发生全反射B.3,能发生全反射

C.23

3

,不能发生全反射D.

23

3

,能发生全反射

4.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5.如图所示,三束细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

.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

A.a为波长较长的光

B.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C.分别用这三种光做光源,使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小

D.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6.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 P

A.光线在Q的下表面可能发生全反射

B.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到P的上表面的光线平行

C.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小于θ

D.如果光线从Q的下表面射出,出射光线与下表面所夹的锐角一定于大θ

7.两束单色光a和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向等腰三棱镜的同一点O,已知b光在底边界处发生全反射,两束光沿相同方向射出,则()

A.在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用a光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度时,呈现的明暗相间条纹比b光呈现的条纹要密

C.若a、b两种色光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D.用a、b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b光衍射条纹宽度更大

8.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A.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9.如图所示,在等边三棱镜截面ABC内,有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其边界上的E点,已知该单色光入射方向与三棱镜边界AB的夹角为θ=30o,该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单色光在AB边界发生全反射

B.该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长

C.该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光线与底边BC平行

D.该单色光在AC边界发生全反射

10.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构成的,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白光由空气斜射到横截面为矩形acdb的玻璃砖上表面的O点,S、O和d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θ为入射角,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θ增大时,光可能在ab 界面发生全反射

B .当θ增大时,光可能射到bd 界面,并可能在bd 界面发生全反射

C .射到cd 界面的光,一定不能在cd 界面发生全反射

D .射到cd 界面的光,并从cd 界面射出,射出的各种色光一定互相平行

11.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γ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 传播,并于玻璃球表面的C 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120COD ?∠=,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出射光线的频率变小

B .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C .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3t R

c

=(c 为真空中的光速) D .激光束的入射角为α=45°

12.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柱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 和PQ 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N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

B .M 、N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

C .P 、Q 点的颜色分别为紫、红

D .P 、Q 点的颜色分别为红、紫

13.如图所示,在空气中,一束单色光由两面平行的玻璃板的a 表面射入,从b 表面射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

B.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a表面发生全反射

C.随着θ角的增大,光可能在b表面发生全反射(θ<90°)

D.无论如何改变θ角,光线从a表面射入,不可能在b表面发生全反射

14.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

θ=?,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下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30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B.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

C.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D.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速变小

15.列五幅图中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糙斜面上的金属球M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则该运动是简谐运动B.若单摆的摆长为L,摆球的质量为m、位移为x,则此时回复力为

mg

F x

=-

L

C.若此图为某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则此时质点A、C之间的距离就是该波的一个波长

D.若实线为某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质点M沿y轴负向运动,则

经极短时间后波形图可能如虚线所示

E.人站在水边观察,看不到远处水面下的物体,是因为水面下远处

物体的光线射到界面上,入射角较大,发生了全反射,没有光能射到人眼处而不被觉察16.为了研究某种透明新材料的光学性质,将其压制成半圆柱形,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由真空沿半圆柱体的径向与其底面过O的法线成θ角射人。CD为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的强度。从AB面反射回来的光强随角θ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现在将这种新材料制成的一根光导纤维束弯成半圆形,暴露于空气中(假设空气中的折射率与真空相同),设半圆形外半径为R,光导纤维束的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新材料的折射率n> 1

B.该新材料的折射率n<1

C.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θ,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将变小

D.用同种激光垂直于光导纤维束端面EF射入,如图丙。若该束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

R r

外泄,则弯成的半圆形半径R与纤维束半径r应满足的关系为10

17.如图所示,一束红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2种玻璃的表面,其中i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无论入射角i为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C.当入射角的正切值tan i2,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

D.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速度减小

E.若将入射光换成紫光,则在同样入射角i的情况下,折射角r将变大

18.如图为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ABC是某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光线从AB边中点D射入玻璃砖内,折射光线恰好和底边BC3,真空中光

速为c.

A.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光线的频率变小B.该光线的入射角为60

C.从D点射入玻璃砖的光束,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短路程为

3 4

L

D.从D点射入玻璃砖的光束,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长时间为3 2 L c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玻璃砖厚度为d,底面镀有反光膜CD,反光膜厚度不计,一束光线以45°的入射角由A点入射,经底面反光膜反射后,从顶面B点射出(B点图中未画

出)。已知该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

2

2

c,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为2

B.入射点A与出射点B之间的距离为

23d

C.平行玻璃砖的全反射临界角为30°

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CD长度至少2d 20.如图所示为某透明均质圆柱形玻璃截面图,其中MN为过圆心O的水平直线。现有两单色细光束a、b相对MN两侧对称,且平行MN照射玻璃柱体,经玻璃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P点,部分光路如图所示。a、b两束光相比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

C.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时间短

D.a、b光在P点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全反射选择题

1.BD

【解析】

由于两种光的临界角未知,所以不确定光线在AC面上能否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根据,得:,故B正确;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光从AC面上折射时

解析:BD

【解析】

由于两种光的临界角未知,所以不确定光线在AC面上能否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根据c

v

n

=,得:

1221

::

v v n n

=,故B正确;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作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光从AC面上折射时的入射角为30

i=?,根据折射定律有:

12

12

3030

sinr sinr

n n

sin sin

==

??

,由数学知识得

2211

21

22

21

21

44

sinr sinr

tanr tanr

cosr cosr

n n

====

--

,联立得:

()21

2122

21

44

x d tanr tanr d

n n

??

=-=

--

,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点睛】根据

c

v

n

=求出红光和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比.根据折射率大小分析临界角大小,分析全反射现象.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在AB面上不发

生偏折,到达AC面上,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入射角的大小,根据折射定律求出折射角,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D.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 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若a为蓝光,b可能为红光,A正确,D错误;B.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D.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若a为蓝光,b可能为红光,A正确,D错误;

B.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折射率,根据

c

=

v

n

则在该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比b光的传播速率小,B错误;

C.由临界角公式

1

sin C

=

n

分析知从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小,C错误。

故选A。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光路图可知,光线在OA面上的入射角为i=60°,折射角为r=30°

根据折射定律得折射率为

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

临界角的正弦为

即有,故折射光线中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光路图可知,光线在OA 面上的入射角为i =60°,折射角为r =30° 根据折射定律得折射率为

sin sin 60

sin sin 30i n r ?

=

==?

光线在M 点的入射角为i '=30°,sin 0.5i '= 临界角的正弦为

1sin sin 3

C i n =

=>' 即有i C '<,故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 点的光线不能发生全反射,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本题关键掌握折射定律和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并知道临界角公式sin C =

1

n

,并根据全反射条件进行判断。 4.D 【解析】 【详解】

A .小球发出的光先从水中传播,然后再射入空气中,故我们从侧面就可以看到小球,选项A 错误;

B .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故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故球所发的光不是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小球发出的光先从水中传播,然后再射入空气中,故我们从侧面就可以看到小球,选项A 错误;

B .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故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故球所发的光不是从水面任何区域都能够射出的,选项B 错误;

CD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不变,由于折射率变小,故光的传播速度变大,选项C 错误,D 正确.

5.A 【解析】 【详解】

A .三种色光,a 的偏折程度最小,知a 的折射率最小,a 的频率最小,根据,得a 的波长最长,符合题意;

B .三种色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相等,都等于光速,不符合题意;

C .a 的波长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三种色光,a 的偏折程度最小,知a 的折射率最小,a 的频率最小,根据c

f

λ=,得a 的波长最长,符合题意;

B .三种色光在真空中传播时,速度相等,都等于光速,不符合题意;

C .a 的波长最长,再由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

l x d

λ?=

知a 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大,不符合题意; D . 根据全反射公式:

1sin C n

=

得: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所以c 光的临界角最小,不符合题意

6.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单色光斜射向P ,光在P 中的折射角小于临界角;Q 的折射率大,则光线从Q 射向空气的临界角;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沿直线射到Q 的下表面,由于光在Q 的下表面的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单色光斜射向P ,光在P 中的折射角小于临界角P C ;Q 的折射率大,则光线从Q 射向空气的临界角Q P C C <;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沿直线射到Q 的下表面,由于光在Q 的下表面的入射角与临界角Q C 关系不清楚,光线在Q 的下表面可能发生全反射,不从Q 的下表面射出,也可能不发生全反射,从Q 的下表面射出,故A 正确; BCD .如果光线从Q 的下表面射出,光路图下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

1

P 1

sin sin i n r =

,2Q 2sin sin r n i =

由几何知识的12r i =,由题n n

21r i >

所以

αθ<

故BD 错误,C 正确。 故选AC 。

7.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若两束单色光a 和b 都沿着出射光线方向入射,则b 光将发生全反射,而a 光发生折射,则知a 光的临界角大于b 光的临界角,由临界角公式得知,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小,由分

解析: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若两束单色光a 和b 都沿着出射光线方向入射,则b 光将发生全反射,而a 光发生折射,则知a 光的临界角大于b 光的临界角,由临界角公式1

sinC n

=得知,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小,由c

v n

=

分析得知,a 光的速度比b 光大,故A 正确; B .由于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小可以知道a 的波长大于b 的波长,若用同一装置进行干涉实验的时候,呈现的明暗相间条纹a 比b 光呈现的条纹要稀疏,故选项B 错误; C .由于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小则若a 、b 两种色光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侧移量大,故选项C 正确;

D .用a 、b 光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时,a 光衍射条纹宽度更大,故选项D 错误. 故选AC 。

8.BD

【解析】

从图中可知光线a 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是入射角,r 是折射角,可知a 光的折射率大,故a 光的频率大,波长小,根据公式可知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 光的干涉条纹小于b 光的干涉条

解析:BD 【解析】

从图中可知光线a 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

1sin sin n r

θ=,θ是入射角,r 是折射角,可知a 光的折射率大,故a 光的频率大,波长小,根据公式L

x d

λ?=

可知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a 光的干涉条纹小于b 光的干涉条件间距,AC 错误;在真空中,根据公式c f λ=

可得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B 正确;根据全反射定律1

sin C n

=可知折射率越大,全反射角越小,最先消失,D 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关键是记住几个公式:折射率定义公式sin sin i n r =

、光速公式c v n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L

x d λ?=.要注意公式sin sin i n r =的条

件条件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折射.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A

B 边界光由射入三棱镜,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到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故A 错误;

B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小,故B 错误;

C .由几何知识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A

B 边界光由射入三棱镜,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到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故A 错误;

B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小,故B 错误;

C .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在AB 面上入射角为 i =60°,棱镜的折射率为

sin

sin i

n r

=

=故折射角为 r =30°,折射光线与AB 面的夹角是60°,所以该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光线与底边BC 平行,故C 正确;

D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C 边界的入射角等于AB 面上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D 错误。 故选C 。

10.BC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知入射光不可能在ab 界面发生全反射,A 错误;

B .当θ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可能射到bd 界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A .根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知入射光不可能在ab 界面发生全反射,A 错误;

B .当θ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可能射到bd 界面上,且在bd 界面可能发生全反射,B 正确;

C .由光路的可逆性知,射到cd 界面上的光,一定不能在cd 界面发生全反射,C 正确;

D .从cd 界面射出的光是各种色光,且一定互相平行,D 正确.

11.C 【解析】 【详解】

A.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出射光线的频率不变,故A 错误;

B. 激光束从C 点进入玻璃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角都小于临界角,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出射光线的频率不变,故A 错误;

B. 激光束从C 点进入玻璃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角都小于临界角,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玻璃球内表面的入射角不可能大于临界角,所以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B 错误;

C. 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的波速为

c v n =

= CD 间的距离为

260S Rsin =?=

则光束在玻璃球中从C 到D 传播的时间为

3S R t v c

=

= 故C 正确;

D. 由几何知识得到激光束在在C 点折射角30r =?,由

sin n sinr

α

=

可得入射角60α=?,故D 错误。

12.AD 【解析】

七色光中白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故经玻璃球折射后红光的折射角较大;由玻璃球出来后将形成光带,而两端分别是红光和紫光;根据光路图可知说明M 、Q 点为紫光;N 、P 点为红光

解析:AD 【解析】

七色光中白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故经玻璃球折射后红光的折射角较大;由玻璃球出来后将形成光带,而两端分别是红光和紫光;根据光路图可知说明M 、Q 点为紫光;N 、P 点为红光;故选AD .

点睛:本题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只需明确一个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可以明确两光线的光路图,从而确定各点的颜色.

13.AD 【解析】

光线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只是发生了侧移,A 正确;光线在a 表面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光线射到b 表面时,入射角等于光在a 表面时的折射角,由光

解析:AD 【解析】

光线通过两面平行的玻璃板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只是发生了侧移,A 正确;光线在a 表面是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故不会发生全反射.当光线射到b 表面时,入射角等于光在a 表面时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知,它在b 表面的折射角等于在a 表面的入射角,故在b 表面也不会发生全反射,故BC 错误,D 正确.

14.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几何关系可以知道,光线在点的入射角等于面上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知,光在点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且从点出射的光束与的夹角为,所

以从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几何关系可以知道,光线在F 点的入射角等于AB 面上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知,光在F 点不可能发生全反射,而且从F 点出射的光束与BC 的夹角为θ,所以从

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 点的光束不平行,故AC 错误;

BD .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在AB 面上入射角为60i =?,折射角为30r =?,则折射率为

sin

sin i

n r

=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故BD 正确。 故选BD 。

15.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粗糙斜面上金属球运动过程中,要不断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小,金属球最终静止,所以该运动不是简谐运动,故A 错误;

B.单摆模型中摆球的回复力等于重力

解析: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粗糙斜面上金属球运动过程中,要不断克服摩擦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小,金属球最终静止,所以该运动不是简谐运动,故A 错误;

B.单摆模型中摆球的回复力等于重力沿运动方向上的分力,即:

sin θF mg =

因为θ较小,则有:

sin θx l

=

考虑到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x 的方向相反,所以有:

mg

F x l

=-

故B 正确;

C.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而选项中质点A 、C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只是简谐波的半个波长,故C 错误;

D.据质点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上下坡法,根据质点M 向下运动可知,波正向x 轴

正方向传播,经很短时间,波形图如虚线所示,故D 正确;

E. 人站在水边观察,看不到远处水面下的物体,是因为水面下远处物体的光线射到界面上,入射角较大,发生了全反射,没有光能射到人眼处而不被觉察,故E 正确.

16.AD 【解析】 【详解】

AB.由题图乙知,当时发生全反射,则有:

故选项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析:AD 【解析】 【详解】

AB.由题图乙知,当53θ=?时发生全反射,则有:

11

1.25sin sin53n C =

==?

故选项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θ,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将变大,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的临界条件是入射光在外侧面处发生全反射,临界光路如图所示,可得:

2sin R r

C R

-=

解得:10R r =,所以该束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则弯成的半圆形半径R 与纤维束半径r 应满足的关系为10R r ≥,故选项D 符合题意。

17.BCD 【解析】 【详解】

A .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

象,选项A 错误;

B .根据当i=90°时r=45°,可知无论入射角i 为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

解析:BCD 【解析】 【详解】

A .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会发生全反射现象,选项A 错误;

B .根据sin sin i

n r

=

当i =90°时r =45°,可知无论入射角i 为多大,折射角r 都不会超过45°,选项B 正确;

C .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时,则

sin 2sin(90)

i

i =

-

解得

tan 2i =

选项C 正确;

D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由光疏射向光密介质,速度减小,选项D 正确;

E .若将入射光换成紫光,则由于紫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则在同样入射角i 的情况下,折射角r 将变小,选项E 错误。 故选BCD 。

18.BD 【解析】

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则入射光在空气中的频率与玻璃中的频率相等,故A 错误;作出入射光线在D 点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题知,折射光线恰好和底边平行,故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

解析:BD 【解析】

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则入射光在空气中的频率与玻璃中的频率相等,故A 错误;作出入射光线在D 点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题知,折射光线恰好和底边BC 平行,故折射角906030r =-=,根据折射定律:

sini n sinr =

,得:3

3sin 30sini nsinr ===,即60i =,故B 正确;假设从D 点入

射光线与AC 面垂直交于点E 时,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DE 为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短路程,根据几何关系得:

33sin 60224

L L

DE AD ==?=

,此时对应的折射角为60,根据全反射临界条件有:13sin C n =

=33sin 60sin C =>=

,说明不存在折射角为60的情况,故C 错误;由图可知,在玻璃砖中不经过反射传播的最长路程为D 到C ,即

3sin 602

s L L

==,根据3c v n ==,得传播时间为32DE L t v c ==,故D 正确;故选BD .

【点睛】对于光学问题,作出光路图,由几何知识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率公式求出折射率,利用全反射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全反射.根据c

v n

=求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从而求出传播时间.

19.C 【解析】 【详解】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选项A 正确;

B.作出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 解得: β=30°

因此入射点A 与出射点B 之间的距离为:

选项B 正确; C.设临

解析:C

【解析】【详解】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2

2

2

c

n

v

c

===

选项A正确;

B.作出光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有:

45

2

sin sin

n

sin sin

α

ββ

?

===

解得:

β=30°

因此入射点A与出射点B之间的距离为:

23

2

AB

d

x dtanβ

==

选项B正确;

C.设临界角为C,则有:

12

sinC

n

=

解得:

C=45°

选项C错误;

D.为了使从A点以各种角度入射的光线都能从顶面射出,则底面反光膜CD至少为:

22

CD

L dtanC d

==

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20.BD

【解析】

【详解】

A.由光路图可知,a、b两光的入射角i相等,折射角:rb>ra,由折射定律可知,nb<na,故A错误;

2018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压轴卷(一)数学(文)试题

2018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压轴卷(一)数学(文) 试题 2018.5.19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考号__________总分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1M x x =<,{} 20N x x x =-<,则( ) A .M N ? B .N M ? C .{ }1 M N x x =< D .{}0M N x x => 2.设()()()2i 3i 35i x y +-=++(i 为虚数单位),其中x ,y 是实数,则i x y +等于( ) A .5 B C .D .2 3.已知数据1x ,2x ,。。。,10x ,2的平均值为2,方差为1,则数据1x ,2x ,。。。,10x 相对于原数据( ) A .一样稳定 B .变得比较稳定 C .变得比较不稳定 D .稳定性不可以判断 4.设函数()()sin cos ,f x x x f x =-的导函数记为()f x ',若()()002f x f x '=,则0tan x =( ) A . -1 B . 1 3 C. 1 D .3 5.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 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与双曲 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OMN △的面积为20,其中O 是坐标原点,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22 128x y -= B .22 148x y -= C .22 182 x y -= D .22 184 x y -= 6.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42π+ B .26π+ C .4π+ D .24π+ 7.执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 的值为2,则输出S 的值为( ) A .3.2 B .3.6 C .3.9 D .4.9 8.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比为q ,若639S S =, 则562S =,1a =( )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中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中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B.乙烯C.苯D.甲苯2.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溴和CCl 4 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 D.汽油和苯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浓氨水B.盐酸C.稀硝酸D.烧碱 4.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A.FeCl 3溶液B.金属钠C.酸性KMnO 4 溶液 D.溴水 5.某学生做乙醛的实验,取1mol·L-1的CuSO 4 溶液2mL和0.4mol·L-1的NaOH溶液4mL,在一个试管内混合后加入0.5mL40%的乙醛溶液加热至沸,无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A.NaOH不够量B.CuSO 4 不够量C.乙醛溶液太少D.加热时间不够 1

6.将0.1mol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3.36L (标况)CO2和3.6g水,对于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甲烷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没有甲烷D.一定没有乙烯 7.已知在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9% B.8.5% C.10.2% D.无法计算8.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A.只测定它的C、H比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 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与C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 9.下列反应的生成物 ...为纯净物的是() A.CH4与Cl2光照B.氯乙烯加聚 C.乙烯和氯化氢加成D.丙烯和氯化氢加成 10.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A.质谱B.红外光谱C.紫外光谱D.核磁共振谱11.为了鉴定卤代烃中所含有的卤素原子,现有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加入AgNO3②加入少许卤代烃试样③加热④加入5mL4mol/LNaOH溶液⑤加入 5mL4mol/LHNO3溶液 A.②④③①⑤B.②④③⑤①C.②⑤③①④D.②⑤①③④12.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全反射》测试题 一、全反射选择题 1.如图,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o.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n.对紫光的折射率为2n.在距AC边d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1v、2v分别为红光、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则() A.两种光一定在AC面发生全反射,不能从AC面射出 B.1221 :: v v n n = C.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1 22 21 22 d n n ?? ? - ? -- ?? D.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为21 22 21 44 d n n ?? ? - ? -- ??2.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a为蓝色光,则b可能为红色光 B.在该三棱镜中b色光的传播速率比a光的传播速率小 C.棱镜射向空气中a色光的临界角比b色光的临界角大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折射率 3.如图所示,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射入介质,经OA折射的光线恰平行于OB,以下对该介质的折射率值及折射光线中恰好射到M点的光线能不能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不能发生全反射B.3,能发生全反射 C.23 3 ,不能发生全反射D. 23 3 ,能发生全反射 4.如图所示,口径较大、充满水的薄壁圆柱形浅玻璃缸底有一发光小球,则() A.小球必须位于缸底中心才能从侧面看到小球 B.小球所发的光能从水面任何区域射出 C.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频率变大 D.小球所发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后传播速度变大 5.如图所示,三束细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 .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 A.a为波长较长的光 B.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C.分别用这三种光做光源,使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小 D.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6.如图所示,P、Q是两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两块直角梯形的棱镜,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长方体。某单色光沿与P的上表面成θ角的方向斜射向P,其折射光线正好垂直通过两棱镜的界面。已知材料的折射率n P

成纪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

精心组织,系统安排全面参与,注重实效 ------静宁县成纪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交流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形成和知识积累有所不同,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新课改工作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学校办学方向与时俱进的需要,更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正确引导、扎实开展,科学谋划、追求实效。 自2010年秋季我省实施新课改以来,根据新课改有关精神,我校当即组成由校长任组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新课改工作的统筹和工作安排。我们根据学校地处偏远农却又是人文始祖伏羲发祥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成纪文化底蕴、师生探索课改积极性高、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特点,对综合实践活动作了系统安排,并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几个部分。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紧扣学科特色、因地制宜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经过充分酝酿、反复讨论,我们制定了《成纪中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从组织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立项、跟踪考核、成果展示评价、资料存档、总结奖励等方面作了宏观规划,保证了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工作能够系统的有计划的开展。 其次,科学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使研究性学习课题既彰显学校特色、地域特色、学科特色,又能最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感情,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阔知识视野、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衔接,我们安排学生在高一和高二各开展一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所有学生全员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在高一第一学期末,以语文组教师牵头,以“成纪故事、人物、传奇、风俗、物产、历史知多少?”为研究课题,要求所有学生利用寒假机会,深入社会、广泛走访、开展调查、整理归纳伏羲文化和成纪文化,以达到了解本土文化的和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拓展学习领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自豪感的目的。在高一第二学期末,为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近生活、将所学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各个学科都设计了大量贴近生活、密切联系本学科是记的课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喜好,自由选取一个课题,利用暑假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各科课题见附件1)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民乐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诊断考试 _地理_试卷 I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最适合发展耕作业的是② B.图示海域可能形成大渔场 C.图中植被分布变化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位于北半球 2.有关图中P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最显著月份7月 B.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 C.形成与风力作用相关,最显著月份1月 D.组成物质大小混杂无分选 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5.关于PQ锋面雨区位置及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雨区位于PQ西北侧②雨区位于PQ东南侧 ③PQ锋面将向东南移动④PQ锋面将向西北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 正确的是() A.甲是暖锋过境 B.乙是高压过境 C.丙是低压过境 D.丁是冷锋过境 7.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台风 B.乙——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C.丙——长江流域的伏旱 D.丁——寒潮 下图中甲为某半球P地位置示意图,乙为P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丙为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8~9题。 8.P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甘肃省靖远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物理试题

甘肃省靖远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高 一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某质点从A到B做速率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现有四位同学在轨迹某处画出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及加速度的方向,正确的是() A.B.C.D. 二、多选题 2. 如图所示,小车M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 B.若地面粗糙,小车也可以不受摩擦力作用 C.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3. 如图所示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质点的轨迹示意图,运动方向从A到E。已知在B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 B.A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 C.A点的加速度比D点的加速度大 D.从A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三、单选题 4. 如图, 一个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面,小球所受细绳拉力F 的反作用力是 T () A.小球受到的重力 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 C.天花板对细绳的拉力 D.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5. 如图,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减小,则在滑动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 6. 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B的速度比A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30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7. 如图,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猫的质量是木板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Word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11年6月20日,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据此回答1~2题。 1.温家宝指出,近年来,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制度,是开创性的重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了这两项新制度,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就能初步实现。这表明() 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实现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④国家开始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温家宝表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从根本上看,政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的、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 3.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勿忘人民当家作主,这反映了()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 ③我国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4.2011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通报重要涉密经济数据泄露案件查办情况:国家统计局原干部孙振泄露27项统计数据,被判刑5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干部伍超明泄露25项统计数据,被判刑6年;另外4名犯罪嫌疑人均为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已分别立案侦查。上述案例说明() A.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专政B.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C.司法机关要坚持依法行政D.宪法和法律是公民享有权利的依据 5.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某些官员泄露国家经济数据() ①说明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②没有履行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性义务 ③割裂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2011年,中国20多个省区市陆续启动了新一轮县乡基层人大换届选举。某选区投票站悬挂着这样的横幅:“珍惜民主权利,投出理性一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自己选的代表反映意见,可避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定 B.通过赞成或反对审慎表达意见,有利于维护我们的切身利益 C.选举是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扬民主只能通过选举来实现 D.选民不可放弃自己的投票权,必须参加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 7.2011年10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结束。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在被羁押48小时内必须安排被告律师同被告会面。监狱服刑人员在进行必要劳动时,安排适当休息,有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都表示()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 本卷满分11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0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14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琴福观察到的α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 ) A.全部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 B.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C.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D.全部α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 2.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已经标出了电流I和磁场B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力F三者的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A.B. C.D. 3.设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那么,当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结合成个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 ( ) A.m2c2B.(m1+m2)c2 C.(m3-m2-m1)c2 D.(m1+m2--m3)c2 4.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A.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B.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 C.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减小 D.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 5.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6.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理想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A.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 B.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 C.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 D.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 7.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关系的图线,直线B为电阻R两端电压与通 过该电阻电流关系的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 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是 A.2 W,66.7% B.2 W,33.3% C.4 W,33.3% D.4 W,66.7% 8.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A.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C.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9.如图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1 T的匀强磁场中,在以导线截面的中心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已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则

百所中学校训大全

百所中学校训大全 1.桂林中学:专心志、忧天下 2.从化中学:严、勤、实、活 3.东源中学:立志勤学成才奉献 4.长沙市雅礼中学:公勤诚朴 5.从化市民乐中学:严谨求实文明进取 6.郑州正始中学:人生正始,伟业我待 7.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走光明之路 8.莲花中学:说实话,办实事,做真人,求真理 9.燕郊开发区冶金中学:敢吃寒窗的苦,成德才兼备人 10.平冈中学:诚、信、勤、朴 11.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12.仙桃市沔州中学:没有借口没有不可能 13.瑞安中学:甄综术艺、以应时需 14.卢龙县中学:砺志、勤奋、谦慎、健美 15.遵义县虾子镇中学:团结、爱校、博学、尚礼 16.四川师大附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17.贺州市中学:教书育人勤学奋进 18.绍兴市高级中学:和而不同 19.肥西中学:纯实勤严 20.丰顺中学:勤朴仁勇 21.江油市太白中学:勤奋、严谨文明、进取 22.太平高级职业中学:创新求实团结 23.长来中学: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爱国立学、勤奋拼搏 24.勤业上海市格致中学:格物致知,求实求是 25.东莞高级中学:励志、勤学、求实、创新 26.邢台市第六中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27.城厢中学:博学、慎思、严谨、笃行 28.金陵中学:严谨,务实,创新 29.浙江天台实验中学:勤奋好学,求实创新 30.洪湖市园林中学: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31.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励志笃学,荣校报国 32.北屯高级中学:公、诚、勤、实 33.四川省安岳中学:勤、弘、信、公 34.荆家镇中学:团结、诚实、勤奋、守纪 35.中山市华侨中学: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36.徐州35中学校:求真进取 37.陕西省长安县第一中学: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38.河北衡水中学:追求卓越 39.崇贤中学:崇尚贤德 40.河南省实验中学: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41.永城市高级中学:团结求实拼搏进取 42.海城同泽中:明耻自强,振兴民族

甘肃省民乐县一中物理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甘肃省民乐县一中物理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y轴上固定有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带正电的点电荷,且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某同学利用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x轴)上必定有两个场强最强的点A、'A,该同学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又在此基础上作了下面的推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若两个点电荷的位置不变,但电荷量加倍,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B.如图(1),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C.如图(2),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圆环,圆环的圆心在原点O。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D.如图(3),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薄圆板,圆板的圆心在原点O,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以将每个点电荷(2q)看作放在同一位置的两个相同的点电荷(q),既然上下两个点电荷(q)的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两组点电荷叠加起来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是在A、A'两位置,选项A正确; B.由对称性可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选项B正确; C.由AB可知,在yOz平面内将两点电荷绕O点旋转到任意位置,或者将两点电荷电荷量任意增加同等倍数,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都在A、A'两位置,那么把带电圆环等分成一些小段,则关于O点对称的任意两小段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还在A、A'两位置,所有这些小段对称叠加的结果,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在A、A'两位置,选项C正确; D.如同C选项,将薄圆板相对O点对称的分割成一些小块,除了最外一圈上关于O点对称的小段间距还是和原来一样外,靠内的对称小块间距都小于原来的值,这些对称小块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就不再在A、A'两位置,则整个圆板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也就不再在A、A'两位置,选项D错误。 故选ABC。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英语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Ⅰ 阅读理解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山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 该项涂黑(2*20=40分)。 A Every day we go to school and listen to the teacher, and the teacher will ask us some questions. Sometimes, the classmates will ask for your opinions of the work of the class. When you are telling others in the class what you have found out about these topics, remember that they must be able to hear what you are saying. You are not taking part in a family conversation or having a chat with friends—you are in a slightly unnatural situation where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will remain silent, waiting to hear what you have to say. You must speak so that they can hear you—loudly enough and clearly enough but without trying to shout or appearing to force yourself. Remember, too, that it is the same if you are called to an interview whether it is with a professor of your school or a government official who might meet you. The person you are seeing will try to put you at your ease (not worried) but the situation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n ordinary conversation. You must take special care that you can be heard. 1. When you speak to the class, you should speak ________. A. as slowly as possible B. in a low voice C. loudly D. forcefully 2. Usually, when you speak to the class, the class is ________. A. noisy B. quiet C. having a rest D. serious 3. The situation in the class is _________that in your house. A.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B. sometimes the same as C. sometimes not the same as D. not the same as 4. If you are having a conversation with an offici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you is____. A. to show your ability B. to be very gentle C. to make sure that you can be heard D. to put the official at ease 5.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_. A. that we should talk in different way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B. that we must speak loudly C. that we must keep silent at any time D. that we must talk with the class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中数学 《正态分布》练习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正态分布》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已知三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φi(x)= 1 2πσi 2 () 2 2 e x i i μ σ - - (x∈R,i=1,2,3)的图象如图所 示,则( ) A.μ1<μ2=μ3,σ1=σ2>σ3 B.μ1>μ2=μ3,σ1=σ2<σ3 C.μ1=μ2<μ3,σ1<σ2=σ3 D.μ1<μ2=μ3,σ1=σ2<σ3 2.(2010·广东)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3,1),且 P(2≤X≤4)=0.682 6,则P(X>4)等于( ) A.0.158 8 B.0.158 7 C.0.158 6 D.0.158 5 3.已知随机变量ξ~N(3,22),若ξ=2η+3,则D(η)等于( ) A.0 B.1 C.2 D.4 4.某市组织一次高三调研考试,考试后统计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φμ, σ(x)= 1 2π·10 2 (80) 200 e x--(x∈R),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为80分 B.分数在12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6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 C.分数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与分数在50分以下的人数相同 D.该市这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标准差为10 5.某市进行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抽样检测,考试后统计的所有考生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已知数学成绩平均分为90分,60分以下的人数占10%,则数学成绩在90分至120分之间的考生人数所占百分比约为( ) A.10% B.20% C.30% D.40%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1,σ2),已知P(ξ<0)=0.3,则P(ξ<2)=________. 7.已知正态分布总体落在区间(0.2,+∞)的概率为0.5,那么相应的正态曲线φμ,σ(x)在x=________时达到最高点. 8.某班有50名学生,一次考试后数学成绩ξ(ξ∈N)服从正态分布N(100,102),已知P(90≤ξ≤100)=0.3,估计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的人数为________.9.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N(1,σ2)(σ>0).若ξ在(0,1)内取值的概率为0.4,则ξ在(0,2)内取值的概率为________.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60分) 1、已知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 B. C. D. 3、设函数,则的值为() A. B. C. D. 4、(文)() A. B. C. D. 5、已知函数,则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6、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7、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8、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9、已知,分别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且,则 ( )

2 13 1 25.0104 1 )833(81)87(3) 0081.0(- ----? ???? ? +????????-5lg 4log 3log 72g 125lg 3 27log 922log 4 3 7-?++++A.-3 B.-1 C.1 D.3 10、已知函数 且满足 ,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幂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则的值为( ) A. B. C. D. 或 12、已知 ,则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 A. B. C. D.,或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14、函数且恒过定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5、(文)已知,那么 等于__________. 16、下列结论: ①定义在上的函数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增函数,则 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②若,则函数 不是奇函数; ③函数 是上的减函数; ④对应法则和值域相同的函数的定义域也相同; ⑤若 是二次函数 的零点,且 ,那么 一定成立,其 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10分) 计算:(1) (2)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4部)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民乐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_地理_试卷 I卷 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 1.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地球有可能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A.被小行星等星际物质撞击 B.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木星受地球引力作用,远离轨道,撞向地球 D.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气温日较差越来越小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2.该日不同时段的天气状况最不可能的是 A.8:00 到 10:00 多云B.12:00 到 14:00 晴 C.14:00 到 16:00 多云 D.18:00 到20:00 晴 3.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哪些要素有关() ①太阳高度②纬度位置③地势高低④天气状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4.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5.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开心超人住在(30°N,120°E)。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甜心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靖远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周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靖远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周检测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6×4=24分) 1. (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μ与a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a g B.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 v2μg C.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 v μg D.黑色痕迹的长度为(a-μg)v2 2a2 2.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 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 3.(2020·湖南邵阳一模)如图,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力F的作用下匀速擦拭黑板.已知黑板擦与竖直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黑板擦的重力,则它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F B.μF C.μF 1+μ2 D. 1+μ2 μ F 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轻质细杆连接静止于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内,杆及碗口平面均水平,碗的半径及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均为R,不计小球半径,则碗对每个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第I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全集R U =,,}1|{},0|{>=>=x x B x x A ,则B A C U =( ). A.}10|{<≤x x B.}10|{≤x x 2.设集合},20|{≤≤=x x M }20|{≤≤=y y N ,给出下列4个图形,其中能表示集合M 到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 .3个 3.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2)(|,|)(x x g x x f = = B.x x g x x f lg 2)(,lg )(2== C.1)(,1 1 )(2+=--=x x g x x x f D.1)(,11)(2-=-?+=x x g x x x f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4log 8log )48(log 222-=- B. 4 8 log 4log 8log 222= C.2log 32log 23 2= D.4log 8log )48(log 222+=+ 5.函数y =x 416-的定义域是( ). A. ]2,(-∞ B .)2,(-∞ C .]2,0( D .)2,0( 6.设e c b a 1 ln ,3,22.03.0===,则( ). A.a b c << B.b c a << C.c b a << D .b a c << 7.设)(x f 是定义在]5,5[-上的偶函数,且)1()3(f f >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2()3(f f > B .)5()0(f f < C .)3()1(f f <- D .)0()2(f f > 8.已知A b a ==53,且 21 1=+b a ,则A 的值是 ( ) A.15 B.15 C.15± D.225 9.已知集合,}21|{},|{<<=<=x x B a x x A 且R B A C R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是由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的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的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3.一同学从5楼的窗口处,两只手一高一低同时释放两个铁球,忽略空气的影响,则两球在落地前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B.下落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C.下落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4.物体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下滑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若物体加速下滑,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5.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 7m/s,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 假设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2009年甘肃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

2009年甘肃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

附件2: 2009年甘肃省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获奖结果 序 号论文题目作者单位获奖等 次 1 化学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探析黄小鹏平凉一中一等奖 2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关注点刘雅娟平凉一中一等奖 3 中学生学情案例分析及教学策略浅议曹亚东平凉四中一等奖 4 如何利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小组活动周莉平凉四中一等奖 5 历史课的困惑袁小淩平凉四中一等奖 6 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浅析邓晓峰平凉四中一等奖 7 我校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调查分析李军田平凉市实验小学一等奖 8 中学生写作要在积累上下功夫曹斌锋灵台县城关中学一等奖 9 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浅析罗玲凤灵台县东关小学一等奖 10 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尹建勇灵台县第三中学一等奖 11 谈青年教师的分类培训任超群灵台县第一中学一等奖 12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王晓东灵台县蒲窝学区宁子小学一等奖 13 学生成长我进步杨小敏灵台县上良乡中心小学一等奖 14 浅议示范性幼儿园对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积极作用冯莉萍灵台县幼儿园一等奖 15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周长军崇信县教育局一等奖 16 浅谈中小学试唱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张丽娟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一等奖 17 起“死”回“生”先“死”后“活”“死”去“活”来魏志军华亭一中一等奖 18 关于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宋耀辉华亭县砚峡学区一等奖 19 对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陈旭升庄浪县水洛中学一等奖 20 如何才能上好品德课万尚林庄浪县第一小学一等奖 21 甘肃农村地区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研究牛科强静宁二中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