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的态度是什么?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1)支持态度;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一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战引发了一些国家的革命。
D.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
【答案】D
6.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萨拉热窝事件
C.美国——来克星顿枪声
D.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
【答案】A
7.(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A.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
B.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C.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D.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答案】D
5.(2018年四川省阿坝州中考)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A.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交战
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答案】D
2.有人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图ABCD所代表的国家中,曾加入三国同盟却成为战胜国的是
A.AB.BC.CD.D
【答案】B
3.下图是一部央视译制纪录片片头,本片并不是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而是从士兵、家庭主妇、工人、护士和孩童角度来讲述战争的故事。下列关于这次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上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下图中漫画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A.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德国法西斯集团妄图吞并世界D.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向外转嫁危机【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帝国主义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国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所以这幅漫画是德国想要重新瓜分世界,获得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图片主旨不符,CD项与二战有关。

由此分析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法国——攻占巴士底狱C.奥匈帝国——萨拉热窝事件D.美国——来克星顿的枪声【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欧洲列强的角逐中,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

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半岛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小规模、小范围的战争不断发生。

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用手枪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事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故A。

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3.如图局面出现后导致的结果是()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一战爆发【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建立,表明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一战一触即发,D符合题意。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B.英法同盟C.三国同盟D.德意同盟2.漫画可以用夸张的形象表达历史内涵。

下面漫画表达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3.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

----奧匈帝国皇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国皇帝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 ,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D.促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5.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为重新分制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燦。

”这时的欧洲“火药桶”具体指( )A.巴尔干半岛B.伊比利亚半岛C.小亚细亚半岛D.亚平宁半岛7.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三国协约的形成8.“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

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A.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交战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D.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2.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

图中①②处应该是()A.①德国进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B.①来克星顿枪声②萨拉托加大捷C.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凡尔登战役D.①攻占巴士底狱②滑铁卢战役3.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萨拉热窝事件C.美国——来克星顿枪声D.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4.“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于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缔约国”是指()A.德国和奥匈帝国B.德国和俄国C.英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5.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7.(题文)恐怖活动或突发事件有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下列哪一事件能论证这个观点A.马航客机失联B.萨拉热窝事件C.戊戌变法D.五月流血周8.(题文)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原因在于:()A.没能挽救民族危机B.是被压迫民族获取解放的方式C.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属于恐怖主义行为D.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保持一致9.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题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引起下表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B.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C.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同盟国集团D.德国元气大伤,无法维持生产2.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A.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纹肉机”之称的战役发生在()A.欧洲东线战场B.欧洲南线战场C.欧洲西线战场D.欧洲北线战场5.1914年6月28日,奥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这一突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一突发事件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战役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其依据是()A.世界各国均被卷入战争B.交战双方未能决出胜负C.交战双方均遭受重大损失D.最终战胜国未能获取利益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

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A.来克星顿的枪声B.攻占巴士底狱C.凡尔登战役D.诺曼底登陆8.“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

”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9.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材料旨在强调()A.战争的规模B.战争的过程C.战争的残酷D.战争的结果10.下面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课时练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课时练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表格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欧洲各国展开扩军备战2.下表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A.导致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B.交战双方具有非正义性C.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D.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3.下表中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产量在某一年出现了明显变化。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方军需品产量变化表(单位:百万吨)A.意大利背弃了同盟国集团B.协约国工业呈跨越式发展C.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战D.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4.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

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

材料主要说明()A.战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B.战争加快了基础实施建设C.科技加大了战争的伤亡D.科技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下列示意图中为三国同盟的是()A.B.C.D.6.诺曼·斯通在《一战简史》中写道:”参战的各国政府都假惺惺地宣称他们的行为是在保家卫国,其实,他们正在做‘帝国梦’。

”这反映了一战的性质是()A.反对殖民主义的战争B.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D.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7.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是德国名作家雷马克的代表作,主要讲述德国少年保罗•博伊默尔参加一战的经历。

描述他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1918年10月保罗阵亡,那天整个前线都非常平静()A.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获胜B.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C.“西线”确实一直没有战事发生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1916年2月,在德法之间发生的、前后持续了10个月的战役中,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成为一战的转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同步习题2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同步习题2华东师大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在一战中,德国儿童卡尔的爷爷死于一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卡尔的爷爷参与的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滑铁卢战役D.诺曼底登陆2.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止,历时4年零3个月,战火燃遍了()A.欧洲B.亚、非、拉美C.欧亚两洲D.欧、非、亚三大洲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王朝战争B.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战争C.民族解放战争D.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4.一战中,惟有一个国家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这个国家是()A.塞尔维亚B.奥匈帝国C.俄国D.德国5.德军选中进攻凡尔登的主要目的是()A.它是通向法国首都巴黎的门户B.它是法军战线的中枢C.把它变成“碾碎法军的磨盘”D.它是兵家必争之地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套打垮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7.阅读下列材料: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式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1)“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2)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生活在21世纪的你怎样评价这一事件?它对今天有何警示?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请回答:(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哪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3)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海陆空展开了全面厮杀,交战的双方是谁?最残酷的战役是哪一次?(4)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我们应从这场战争中吸取什么教训?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主要参战国,利用科学新技术,不断制造和使用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等。

这大大增加了人员的伤亡和物质破坏。

2022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9课同步考点测试题附答案

2022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9课同步考点测试题附答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是()A.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集团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C.北约集团与华约集团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2、2020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2周年。

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勿忘战争,珍爱和平。

这场战争结束的标志是()A.凡尔登战役B.美国参战C.德国投降D.日本投降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美国参加了协约国作战②以协约国的失败宣告结束③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④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

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

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 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3 400多亿美元。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④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C.凡尔登战役的开始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6、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

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诺曼底战役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B.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8、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9、19世纪末,一个以德国为中心、依附于德国的伙伴奥匈帝国和随时待价而沽的动摇的盟友意大利组成的军事组织是()A.三国同盟B.轴心国集团C.三国协约D.反法西斯同盟10、“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倒幕运动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2.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判断, 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马拉松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
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英德美法
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321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
A.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5.最后通牒:“向帝国作出解释:自从发生6月28日的刺杀罪行以来,塞尔维亚高级官员在国内外谈话中,不顾自己所处的官方地位所发表的种种仇视帝国的毫无理由的言辞,至迟在7月25日星期六晚6时以前答复。

”文中的“帝国”指的是 ( )
A.沙皇俄国
B.德意志帝国
C.英国
D.奥匈帝国
6.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 学习制造军火),海报反映了妇女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

这表明( )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主义为由,宣布美国保持中立。

当美国参战时,威尔逊又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

美国前后不同的立场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B.
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C.
一战改变了美国的外交策略D.
美国始终捍卫民主和自由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9右图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中国劳工团队纪念碑。

该碑是用来纪念中国劳工的,他们在100多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 )
A.美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0.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是哪两大军事集团?它们属于什么性质的集团?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11.读图,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上面两幅漫画的理解。

(2)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

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德国的飞艇、英国的坦克等。

这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请你简要分析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C
7.A
8.B 9 D
10.(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

(2)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崛起,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英德矛盾最为突出。

(2)不正确。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但是战争爆发是必然的。

(3)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应用到战争中,则会加剧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