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统一:女真族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女真建国: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3.发展壮大: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4.金灭辽( 1 )背景: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

当金军攻占了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于是遣使与金联系,双方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 2 )概况: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

而金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 年,辽被金灭亡。

5.金灭北宋( 1 )背景: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 2 )概况: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知识点3 南宋的偏安6.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抗金( 1 )背景: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 2 )概况: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 3 )结果: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8.宋金议和( 1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 2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族在金太祖时期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不包括( D )A.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C.仿照中原王朝制度,管理政权D.金灭西夏后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知识点2 金灭辽及北宋2.“金全力追击辽天祚帝,在应州( 今山西应县 )将其俘获……辽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宋辽和议B.宋夏和议C.宋金和议D.金灭辽国2.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至大散关一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4.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A. 游览风光的游客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5.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A. 卫青北击匈奴B. 岳飞抗金C. 文天祥抗元D. 戚继光抗倭6.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A. 秦桧B. 郑成功C. 文天祥D. 岳飞7.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靖康之变B. 南宋建立C. 岳飞遇害D. 绍兴和议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题有答案8.《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该段史料记载的是()A. 宋元和议B. 宋辽和议C. 宋夏和议D. 宋金和议9.读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就会对一个人物再一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个人物产生憎恶之恨。

对联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A. 寇准和秦桧B. 岳飞和赵高C. 寇准和宋真宗D. 岳飞和秦桧10.金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金朝1153年迁都燕京(中都),实行一系列改革。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含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下列哪位人物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了金政权,并仿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松赞干布2.耶律阿保机与完颜阿骨打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B.都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C.都曾与南宋政权对峙D.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3.在杭州的西湖边,有座著名的岳坟(右图)。

葬在这里的人是著名的()A.抗辽英雄B.抗金英雄C.抗元英雄D.抗倭英雄4.“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西夏D.南宋和金5.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A B C D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其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A.匈奴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7.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和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并立的表述,属于史识的是()A.公元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B.岳飞是中国古代的抗金英雄C.该时期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D.北宋先后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过9.“和戎诏下十五年(宋金签订议和已经十五年了),将军不战空临边(驻守边关的将军们未曾一战)。

朱门沉沉按歌舞(达官显贵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马棚里的战马不用,渐渐死去,军库中闲置的弓箭已经朽断)……”南宋诗人陆游的这几句诗()A.歌颂了宋金和议给双方带来的和平局面B.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没有进取心C.体现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D.反映了南宋和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0.读图,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及答案第8课⾦与南宋的对峙知能演练提升⼀、选择题1.它是⼥真族建⽴的⼀个政权,⿍盛时曾⼀度统治了⼤半个中国。

在与南宋、西夏并⽴期间,始终维持其优势地位。

它是( )A.辽B.⾦C.西辽D.⼤理2.在右⾯连环画《岳飞》中,我们不可能...看到的故事情节是( )A.岳飞在郾城取得抗辽重⼤胜利B.岳飞从⾦军⼿中收复了许多失地C.岳飞上书宋⾼宗,要求坚持抗⾦D.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3.明朝⼈⽂征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怕中原复。

笑区区、⼀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英勇抗⾦,是民族英雄②宋⾼宗害怕⾃⾝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泛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并⽴的⽰意图中,哪⼀幅是错误..的( )5.南宋诗⼈杨万⾥在诗中写道:“船离洪泽岸头沙,⼈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诗中所谓的“天涯”指当时哪⼀政权( )A.辽B.西夏C.⾦D.元6.“⼭外青⼭楼外楼,西湖歌舞⼏时休。

暖风熏得游⼈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对峙7.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党项、⼥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是( )A.战争B.和议C.和亲D.册封⼆、材料分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外青⼭楼外楼,西湖歌舞⼏时休。

暖风熏得游⼈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材料⼆桧……⾔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

⼀⽇奉⼗⼆⾦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年之⼒,废于⼀旦。

”——《宋史》(1)材料⼀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各指什么地⽅?(2)该朝统治者为什么“直把杭州作汴州”?(3)说出材料⼆中的⼀位抗⾦将领和⼀个投降派的名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后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后测试题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后测试题与答案1、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A.辽 B.西夏 C.金 D.元2、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3、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4、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5、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其中的“匈奴”指的是()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7、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中的一端?()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9、以下政权被金灭亡的有()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南宋A.②④ B.①②③C.①② D.①②③④10、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C.汉水至大散关一线 D.黄河至大散关一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

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还我河山”的巨匾。

材料二: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1.辽、西夏、金时期,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是()A. 女真族B. 鲜卑族C. 党项族D. 吐蕃族2.阿骨打统治时期,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是()A. 大力发展边界贸易B. 建立八旗制度C. 吸收中原先进文化D. 统一女真各部3.下列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 B. C. D.4.元代脱脱在撰写《宋史》中的《徽宗纪》时,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1125年金灭辽B. 澶渊之盟C. 杀害岳飞D. 1127年北宋被灭5.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然而文化的辉煌却难以掩饰北宋时期屈辱的民族关系,灭亡北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A. 契丹族B. 党项族C. 女真族D. 蒙古族6.岳飞抗金发生在()A. 北宋时期B. 南宋时期C. 元朝时期D. 唐朝时期7.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里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A. 女真统治者B. 匈奴统治者C. 契丹统治者D. 党项统治者8.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 岳飞B. 文天祥C. 寇准D. 秦桧9.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 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B.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C. 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 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10.“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讲述的是()A. 卫青北击匈奴B. 文天祥抗元C. 戚继光抗倭D. 岳飞抗金11.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南宋定都临安B. 宋军收复建康C. 宋金达成和议D.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2.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分界线是()A. 黄河至海为界B.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 划长江为界D. 以长城为界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元军南下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元,写下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是()A.寇准B.岳飞C.韩世忠D.文天祥2.南宋的都城临安是今天的()A.北京B.南京C.杭州D.苏州3.“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对峙局面形成。

”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其建立者分别是()A.赵匡胤、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元昊C.赵构、完颜阿骨打D.赵构、成吉思汗4.岳飞率领岳家军大败金军主力的战役是()A.澶州之战B.开封保卫战C.郾城之战D.建州之战5.郾城之战是古代历史上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给予南进的金军以沉重打击。

在此次战役中率军抵抗金军的是()A.石守信B.岳飞C.寇准D.文天祥6.某同学在复习宋金和议内容、影响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双方约为兄弟之国B.给金岁币C.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线D.宋金对峙局面形成7.下列有关“金”描述正确的是()①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②建立者是阿骨打③1127灭掉北宋④1234年被元朝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郭靖和杨康是小说里面的两个重要人物。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A.西夏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元朝建立9.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对皇帝忠心B.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C.组建岳家军D.遭奸臣杀害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北宋与辽对峙,签署盟约B.北宋与金的合作,共同灭辽C.南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D.北宋与西夏和议,约为兄弟之国1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词句,描写的是南宋抗击哪一军队的情景()A.金B.辽C.西夏D.元12.南宋的开国皇帝是()A.杨坚B.李世民C.赵构D.赵匡胤13.建立金政权的是那个少数民族()A.契丹族B.女真族C.匈奴族D.党项族14.唐朝书法名家有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宋有苏黄米蔡四大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详解):第0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附答案+详解):第0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一金的建立与金灭辽、北宋1. 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辽B.西夏C.金D.蒙古2.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又叫完颜康,因为他的养父是完颜洪烈,根据所学,你认为完颜洪烈应该是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3.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并立B.和平共处C.三国鼎立D.国家统一知识点二岳飞抗金与宋金对峙4. 下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

他是A.文天祥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5.决定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事件是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绍兴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6.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金⑤南宋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⑤提升篇1. 下列是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 B.C.D.2.背上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字的抗金英雄岳飞(如下图),生活在()A.与金对峙的北宋B.与金对峙的南宋C.与辽对峙的北宋D.与辽对峙的北宋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A.南北朝 B.唐朝C.南宋 D.五代十国4.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里的“胡”适指()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知识整理1.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

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3. 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C.颁行女真文字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4. 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人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阿骨打②阿保机③元昊④寇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5. 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掉了两个政权。

它们是(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C.辽、西夏D.西夏、北宋6. 北宋靖康年间,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中的“两帝”是指( )A.宋高宗、宋真宗B.宋徽宗、宋钦宗C.宋高宗、宋钦宗D.宋徽宗、宋高宗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是在讽刺一个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的朝代政权。

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 )A.阿骨打B.赵匡胤C.元昊 D.赵构8. 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这里的胡是指( )A.匈奴B.女真C.契丹D.党项9. 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南宋抗金名将。

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

这位将领是( )A.岳飞B.寇准C.文天祥D.杨业10. 岳飞抗金之所以得到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B.岳飞被诬陷而死C.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D.岳飞抗金符合南宋人民利益11.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B.南宋建立C.宋金和议D.郾城大捷12.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

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13. 南宋诗人郑思肖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是( ) 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宜人风光的欣赏 D.个人离愁别恨的抒发14.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A.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B.宋辽议和C.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D.经济重心的南移15. 读右图,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金庸作品《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又叫完颜康,因为他的养父是完颜洪烈,根据所学,你认为完颜洪烈应该是历史上哪一个少数民族?()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17、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政权并立B.和平共处C.三国鼎立D.国家统一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根据诗歌内容,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A.南北朝B.唐朝C.南宋D.五代十国19、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①辽②北宋③西夏④金⑤南宋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⑤20决定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事件是()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C.绍兴和议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

金朝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朝廷还组织人整理典籍,编纂史书。

材料二绍兴和议订立不久,秦桧秉承宋高宗的旨意,加紧了迫害岳飞的活动。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1)材料一中的金太祖是谁?结合材料金朝崛起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绍兴和议指的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签订的合约,内容有哪些?岳飞有什么历史功绩?(3)材料三中的“汴州”是今天哪里?这反映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

”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

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位抗金将领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4)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2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1-5 BBACB 6-10 BDBAD 11-15 CDAAB 16-20 CACDC21. (1) 【参考答案】阿骨打。

原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2) 【参考答案】南宋与金。

内容:①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③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岳飞的功绩:收复许多失地,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3) 【参考答案】开封。

心态:醉生梦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22、(1)岳飞;秦桧.(2)北宋灭亡.(3)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愤慨。

因为岳飞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4)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23、(1)藏族;文成公主入藏。

(2)开明的民族政策。

(3)辽;澶渊之盟。

(4)西夏、金。

(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民族融合、民族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