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涂料配方设计中颜料配色7大原则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

涂料配色的基本原理颜色的配制要根据光学原理。
所有的物体,包括颜料在内,它们之所以有颜色,都是靠光线射在其上,经过它们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
日光可见光有红、橙、黄、绿、蓝、靛(青)、紫七色,如果某一个物体能把所照到的日光全部吸收,那么人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反射光线,即呈现为"黑色";如果另一物体能将日光全部反射,则人的视觉为"白色"光;如果物体选择性地吸收了一部分日光,人的视觉就只能看到它所不能吸收的那一部分光,就是那个物体外表的颜色。
颜料是配色的原料,颜料主要有红、黄、蓝、白、黑五种基本色,其中红、黄、蓝为三原色,用这些基料可以调配出各种颜色的色漆。
白色、黑色几乎可以与任何颜色(金色、银色除外)调配,可以起到调配深浅的独特作用。
配色用的原色是红、黄、蓝三种。
第一个方面,在涂料配方中常用的主要配色颜料多少带一些其它色光,按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复色;配色的第二个方面,是加入白色,将原色或复色冲淡,就可以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配色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因而得到“亮度”不同的各种色彩。
它们是一些暗浊或鲜明的颜色,如灰色、棕色、褐色、草绿色等,一种原色或复色可以同时变动其它饱和度和亮度。
涂料色漆的调配用颜料拼色法(颜料相加),黄与蓝相加成绿,黄与红相加成橙,红与蓝相加成紫,红、黄、蓝三色相加成黑。
在调色时,两种原色拼成一种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色则为其补色,补色加入复色中会使颜色变暗,甚至变成灰色或黑色,因此需要注意。
调色、成色与其补色关系见表1所示。
配色的基本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先加入主色(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为主,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辅,并估计每种颜色所占的比例,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喷样后待浮色现象稳定后与样板比较。
“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调配复色漆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否则由于涂料的混容性不好,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而无法使用。
水性漆调色

很多车主都想给自己的爱车涂上靓丽的颜色,这个对车漆的品质要求是比较高。
只有好的车漆才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给车全新的外观美感。
水漆在涂料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更环保,水漆调色要注重技巧。
如果想要补漆效果符合自己的期待,就需要注意很多调色方式。
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
加入着色力强的颜料时,切忌过量。
各种涂料颜色在湿膜时一般较浅,当涂料干燥后,颜色加深。
事先应了解原色在复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氨基涂料和过氯乙烯涂料,需更加注意。
由于颜色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头,调配复色涂料时,要选择性质相同的涂料相互调配,溶剂系统也应互溶,否则会影响质量,甚至发生分层、析出或胶化现象,无法使用。
要注意在调配颜色过程中,还要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催干剂、固化剂、稀释剂等的颜色,以免影响色泽。
为了防止发生“浮色”“发花”等现象,可以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或流平剂、防浮色剂来解决。
如果想让颜色更亮丽鲜明,可以利用色漆漆膜稍有透明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颜色进行调配,这是根据自然光反射吸收的原理,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涂料工程称之为“透色”。
想要获得让人满意的调色效果,就要注意这些调色技巧。
水性漆现在很流行,也更符合国家要求的环保要求。
水漆的质量很重要,不然会影响美观和性能。
想了解更多关于汽车漆的知识可以咨询南京添彩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水性色浆调色技巧

水性色浆调色技巧水性色浆怎么调色才能省料省钱,我们该如何才能准确的去调这些染料的颜色呢?色浆生产厂家天昊海为大家分享水性色浆精准调色技巧和人工调色的三原色调色理论。
第一:通常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调色配方,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并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
第二:很多调色师更多地采用调漆刀进行挂涂,用目测法进行颜色判断,这样的确方便也能很快的调出目标颜色。
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由于刮刀刮的涂膜不够或过厚造成实际施工时,要么遮盖力过高,而造成色浆添加成本偏高,增加生产和涂料成本;要么就是过后涂膜虽然颜色一致,但是施工现场就要通过多道施工造成人工成本和涂料成本的大幅上扬。
而且由于遮盖力不够。
这一切都是没有合理控制涂料遮盖力造成的。
因此,一般我们多选用100--250微米的湿膜制备器施涂涂料,对最终调色的结果进行校验,只有能够达到基本遮盖,色相符合要求,才能判断产品合格。
第三: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
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人工调色的三原色调色理论原色:即红、黄、蓝。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后对人眼产生的感觉。
涂料调色技巧大全

涂料调色技巧大全
1.了解颜色基础知识。
混合原色可以得到新的颜色。
在绘画中,主要的颜色是红、黄、蓝,他们合在一起会获得黑色或棕色。
在印刷工业,主要颜色是(CMYK)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和黑(black),也被称为四原色,只有这些基本颜色都有了之后才能调制出更多的颜色。
2.颜料的稠度。
根据颜料的稠度不同,混合后的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稠度低的颜料容易更好的混合,而且用量较少。
3.混合顺序。
将颜料倒进盘子或容器后,并不是立刻开始混合,应该按照先混合细节,再将颜色调节到最终颜色这种方式来混合颜料。
4.颜料的浓度。
在实践中,颜料混合时浓度通常会有差异。
通常,深色的颜色使用较少的数量,轻色将需要更多的白色。
5.使用灰色调节颜色。
如果颜色太浓,可以添加少量灰色来降低颜色浓度。
6.颜色的过渡。
尝试混合颜料时,应该将两种相邻的颜色放在一起以制造过渡效果。
7.小心使用黑色。
黑色是一种颜色,但太多使用会使颜色过于浓重,应该避免使用黑色
调节颜色。
8.开始时添加少量颜料。
在混合调色时,应该开始使用少量颜料,并根据需要逐渐加入更多的
颜料。
9.记录混合比例。
要记录下每种颜料的混合比例,以便在以后可以重新制作相同的颜色。
10.混合颜色范围。
试着使用几种颜色混合来扩大颜色范围,并尝试混合几种不同的颜色,以获得所需的扰动和光泽效果。
水性涂料配方范文

水性涂料配方范文水性涂料是一种环保的涂料,具有无毒、无害、易于清洗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水性涂料的配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水性涂料配方的详细介绍。
1.基料选择:水性涂料的基料主要有胶乳、树脂和溶剂等成分。
胶乳可以选择丙烯酸酯乳胶或丙烯酸酯胶乳,树脂可以选择丙烯酸酯树脂或聚氨酯树脂,溶剂可以选择水或醇类溶剂。
2.填料选择:填料是水性涂料中起到增强涂料性能、改变涂料质地和调整颜色的重要成分。
填料可以选择无机填料,如滑石粉、氧化锌等,也可以选择有机填料,如云母、石蜡等。
3.助剂选择:助剂是水性涂料中起到辅助作用的成分,可以改善涂料的流动性、抗黏附性、稳定性等。
常用的助剂有分散剂、乳化剂、防抱粒剂、增稠剂等。
4.稀释剂选择:稀释剂主要是用来调整涂料的粘度和流动性,以便于涂覆在不同的基材上。
通常选择水作为稀释剂,因为水性涂料的特点就是水作为主要溶剂,无毒环保。
5.颜料选择:颜料是水性涂料中决定颜色的成分,可以选择有机颜料或无机颜料,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调整。
有机颜料可选用卡巴颜料,无机颜料可选用氧化铁颜料。
6.抗菌剂选择:抗菌剂主要是为了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防止涂膜发霉、变色。
可以选择有机抗菌剂或无机抗菌剂,常用的有机抗菌剂有留兰香醇、保罗酮等,无机抗菌剂有铜胺、有机锡等。
7.固化剂选择:固化剂主要是为了促使涂料在干燥以后形成坚固、耐用的涂膜。
可以选择酸酐固化剂、水解固化剂、自由基固化剂等,如甲醛、异氰酸酯等。
8.稳定剂选择:稳定剂可以提高水性涂料的抗氧化、抗紫外线、耐候性等性能,选择适当的稳定剂可以延长涂膜的寿命。
可选择有机稳定剂、无机稳定剂等。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水性涂料配方的详细介绍。
根据具体需求和涂料性能要求的不同,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水性涂料的配方是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和验证,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最佳配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水性涂料的配方将越来越趋于环保、高效、经济。
调配涂料颜色的原则及方法

调配涂料颜色的原则及方法
调配涂料颜色的原则及方法
导语:成品涂料的色调虽然多种多样,但在装饰施工中仍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需要自己来调配颜色。
调配颜色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按文字或口头要求调配的颜色,这对油工来说这种形式比较方便容易。
但颜色选择则非常重要,如果颜色选用不适宜,配色的效果不会理想。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调配涂料颜色的.原则及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调配涂料翻色的原则:
颜料与调制涂料相配套的原别:在涂刷材料配制色彩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颜料与配制的涂料性质必须相同,不起化学反应该。
才能保证色彩配制涂料的相容性、成色的稳定性和涂料的质量,否侧,就配制不出符合要求的涂料,例如,油基颜料适用于配制油性的涂料而不适用调制硝基涂料。
选用颜料的获色组合正确、简练的原则:
1)对所需涂料颜色必须正确地分析,确认标准色板的色素构成,并且正确分析其主色、次色、辅色等。
2)选用的颜料品种简练。
能用原色配成的不用间色,能用间色配成的不用复色,切忌撮药式的配色。
涂料配色由先主色、后翻色、再次色。
依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1)调配某一色彩涂料的各种颜料的用量,先可做少址的试配,认真记录所配原涂料与加入各种颜料的比例;
2)所需的各色索最好进行等量的稀释,以便在调配过程中能充分地触合;
3)要正确地判断所调制的涂料与样板色的成色差,一般来讲,油色宜浅一成,水色宜深三成左右。
4)单个工程所需的涂料按其用般最好一次允成,以免多次调配造成色差。
【调配涂料颜色的原则及方法】。
防水涂料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原则

防水涂料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原则防水涂料在建筑装饰中起到关键作用,既能保护建筑物免受水分侵蚀,又能为建筑增添美观。
色彩对于人们的情绪和感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和搭配防水涂料的色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本文将介绍防水涂料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原则,帮助您在装饰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防水涂料的色彩选择原则1. 环境和功能:在选择防水涂料的色彩时,需要考虑所处环境和功能。
例如,对于室内浴室或厨房等湿度较高的区域,常用的色彩选择是清爽的蓝色或绿色。
这些色彩能够传达水的感觉,同时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而对于室外建筑物,可以选择较为鲜艳的色彩,以增加建筑的亮点和吸引力。
2. 视觉效果:色彩对于建筑的视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亮度、饱和度和颜色的对比度都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感知。
在选择防水涂料的色彩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风格和效果。
如果希望建筑物显得高大、稳重,可以选择较深的色彩;如果希望建筑物显得轻盈、明亮,可以选择较浅的色彩。
同时,色彩的对比度也需要注意,过强的对比度可能会让建筑物显得突兀,而过弱的对比度则会导致色彩的平淡。
3. 基色与搭配:在选择防水涂料的色彩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基色。
基色是指建筑物主要构成部分的颜色,例如墙壁、瓦片等。
选择防水涂料时,应该与基色进行搭配,营造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例如,如果基色为灰色或白色,可以选择暖色调的防水涂料,如棕色或橙色,以增加层次感和温暖感。
相反,如果基色已经较为鲜艳,可以选择较为中性的防水涂料,以避免整体效果过于花哨。
防水涂料的色彩搭配原则1. 色彩搭配:在选择多种颜色进行搭配时,需要考虑色彩的相似性和对比性。
相似性搭配是指选择色调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使整体效果显得和谐、统一。
对比性搭配是指选择色调相反或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在防水涂料的色彩搭配中,可以选择将相似的颜色用于建筑的主体部分,而将对比色用于突出部位,如门窗框架等。
2. 色彩比例: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不同颜色的比例。
化工颜料配方

化工颜料配方
一、水性颜料调色配方
1. 红色水性颜料调色配方:将红色107颜料、黄色17颜料、蓝色15颜料按6:3:1的比例混合。
2. 黄色水性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7颜料、红色112颜料、黑色17颜料按8:1:1的比例混合。
3. 蓝色水性颜料调色配方:将蓝色15颜料、黄色17颜料、红色122颜料按6:3:1的比例混合。
4. 绿色水性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7颜料、蓝色15颜料、黑色17颜料按7:2:1的比例混合。
二、溶剂型颜料调色配方
1. 红色溶剂型颜料调色配方:将红色122颜料、黄色14颜料、蓝色15颜料按6:3:1的比例混合。
2. 黄色溶剂型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4颜料、红色112颜料、黑色17颜料按8:1:1的比例混合。
3. 蓝色溶剂型颜料调色配方:将蓝色15颜料、黄色14颜料、红色122颜料按6:3:1的比例混合。
4. 绿色溶剂型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4颜料、蓝色15颜料、黑色42颜料按7:2:1的比例混合。
三、油墨颜料调色配方
1. 红色油墨颜料调色配方:将红色122颜料、黄色14颜料、蓝色15颜料、白色6颜料按6:3:1:1的比例混合。
2. 黄色油墨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4颜料、红色112颜料、黑色7颜料按8:1:1的比例混合。
3. 蓝色油墨颜料调色配方:将蓝色15颜料、黄色14颜料、红色122颜料、白色6颜料按6:3:1:1的比例混合。
4. 绿色油墨颜料调色配方:将黄色14颜料、蓝色15颜料、黑色33颜料按7:2:1的比例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涂料配方设计中颜料配色7大原则
可供涂料选用的颜料依其所呈现的颜色,分为红、橙、黄、绿、紫、蓝、白、黑、金属光泽等9种基本色调。
不同的波长呈现不同的色调,同样的波长范围,对色调变化的灵敏度也不同。
同时,随着色调或颜色的纯度不同,颜色的明度也不同。
因此,邦希化工在有色涂料配方设计中,颜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应根据各种颜料的颜色色标进行调配。
另外,还要考虑所选颜料的物理性能如粒径、着色力、遮盖力、悬浮性、耐旋光性、耐热性等。
①在涂料配色时,尽可能选用红、黄、蓝、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进行配色;
②在涂料配色时,尽可能选用性能相近的着色颜料混合配色,以免涂料使用时发生结构或组成变化,使涂料色泽变化不一;
③在具体配色时,尽可能选择明度不一的同色彩着色颜料配色,这样可以形成有主有次、明暗协调的涂料颜色;
④在涂料配色时,不同着色颜料之间的密度差不应太大;
⑤在涂料配色时,着色颜料之间不应发生反应,如含铅、铜、汞类颜料与含硫颜料混用时,色泽变暗;色淀红C与铬黄混用时,红色易褪;
⑥在涂料配色时,若要提高涂料的色泽鲜艳度,可加入少量染料;若要提高涂料的色彩纯正度,可加入适量遮盖力大的白色颜料,以掩盖涂料中的少量杂色;
⑦在同一涂料配方体系中,着色颜料的品种不应太多,以免带入杂色,使涂料色泽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