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电力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力作业指导书

电力作业指导书

篇一:电力作业指导书电力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杆上电器设备安装1、杆上电气设备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应牢固可靠;(2) 电气连接处均应涂电力复合脂,且接触紧密。

不同金属材质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2、杆上变压器安装符合下列规定:(1) 油枕油位正常;外壳干净;(2)接地电阻≤4ω;(3) 呼吸孔道通畅。

(4)安装水平,排线整齐。

(5) 本工程双杆变台全部采用t接(6) 引下线采用blv-35mm2塑料绝缘线。

(7)低压配线采用的电缆经保护钢管下地进入配电箱。

保护钢管采用g50,上端用煨弯机煨出90°弯头,并用橡皮泥封堵。

(8)低压保护钢管直接进入配电箱内,用钢管卡子在箱内固定。

(9)具体各横担及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方式见附图1(10)低压侧宜面向宜检修侧。

(11)变压器固定横担见附图(12)工作接地使用blv-50~90mm2 。

3、跌落式熔断器安装符合下列规定:(1) 转轴灵活,熔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2) 熔管轴线与铅垂线交角为15°~30°,水平相间距不应小于500mm。

(3)上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连接紧密.(4) 引上及引下线采用blv—35mm2塑料绝缘线。

(5)安装高度离地面不宜超5米。

(6)采用m10*40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引线。

4、杆上隔离开关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操作机构灵活。

操作机构距地面1.2m。

操作杆要根据实测数据下料。

本工程不采用隔缆杆,其操作机构安装于终端杆方向的反侧。

(2) 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mm的空气间隙.三极隔开的动作不同期值不应大于5mm。

(3) 隔开抱箍的安装位置及材料选用见附表。

(4) 隔离开关的连线不采用设备线夹,采用双镀锡铜接线端子相连.既本线压镀锡铜接线端子与隔离开关相连,另外用并沟线夹在本线上另并一根线压镀锡铜接线端子与隔离开关另一个接线孔相连。

5、杆上避雷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列整齐,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

220kV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220kV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

220kV送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输变电工程公司项目部编制: 审核: 批准:1、工程简述2、工程特点.铁塔参数见表1。

三.施工技术依据本工程铁塔组立施工所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有关图纸文件有: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线路部分)(DL5009.2 -94 );4.相关《架空送电线路组立铁塔施工守则》;5.设计单位、监理公司下发的有关铁塔工程的通知、文件、以及会议纪要等要等。

铁塔参数表合计235四.线路方向及有关规定线路方向规定及塔腿编号顺序如1图所示:塔河220kV变电站(小号侧)图1五.铁塔组立对基础的要求铁塔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时,方可进行组立铁塔施工:1.经过中间验收合格者;2.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分解组塔时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的要求;六.铁塔组立施工工艺要求1 、脚钉位臵(1)直线塔脚钉均安装在D腿;(2)转角及终端塔规定安装在线路转角的内侧(呼称高以下),呼称高以上的脚钉安装在转角外侧。

铁塔脚钉弯钩一律朝上。

中线挂线铁安装在内角(3)直线耐张塔脚钉安装在D腿,中挂线铁安装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右侧,呼称咼以上脚钉安装在前进方向左侧。

2.螺栓规格及穿向(1)铁塔螺栓及脚钉自地面以上8米位臵安装防盗帽(以高腿地面为准)(2)铁塔螺栓除防盗螺栓外全部安装防松帽。

使用双帽的螺栓不再安装防松帽。

(3)螺栓穿向:①立体结构水平方向者由内向外;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铁塔斜面螺栓均由下向上穿。

②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者由小号侧向大号侧穿入(单面结构);横线路方向者两侧由线路内侧向线路外侧;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大号分左右)?,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穿。

3.与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杆应与构件平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平面不应有空隙;(2)螺栓紧固并加装扣紧螺母后,螺栓露扣长度要求:①单螺母应不少于两扣;②双螺母至少应平扣;(3)承受剪力的螺栓,其丝扣部分不得进入联接构件的剪切面内;(4)各构件的螺栓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4.螺栓的紧固要求(1)?铁塔各部件的组装应紧密牢固,交叉构件在交叉处有空隙者,应按设计图纸装设相应厚度的垫片;(2)?螺杆和螺母的螺纹有滑扣或螺母棱角磨损严重以至扳手打滑者,应予以更换;(3)铁塔组立后,地脚螺栓螺母必须及时配齐紧固,并采取有效的防松、防盗措施,防止倒塔事故的发生;(4)组塔后铁塔螺栓紧固率应达到96%以上,其紧固程度应符合螺栓紧固力矩标准(如表2)表25.塔材质量标准和缺陷处理塔材出厂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对运至桩位的塔材,施工队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打捆分料检验,检查内容包括数量、规格、涮锌质量(表面不光滑、有毛刺、滴溜、多余结块、过酸洗或露铁,塔材表面麻面面积不应超过钢材表面总面积的10%塔材镀锌颜色一致,镀锌层脱落面积小于100mm且只允许有一处,出现时应做防腐处理),材料弯曲及有无缺料等。

115KV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15KV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南坎2水电站工程115KV送出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南坎2水电站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四月五日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新建115kV送电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全长23.737km。

其中包括第一部分(6.432km):起点: 230kV琅勃拉邦2#变电站115kV门架。

迄点:南坎3水电站附近的Y7号终端塔。

第二部分(17.305km):起点:南坎3水电站附近的Y7号终端塔。

迄点:南坎2水电站GIS构架。

全线采用双回路架设。

新建63基铁塔(第一部分18基,第二部分45基),多数位于山地。

铁塔基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掏挖式和直柱柔性基础。

本工程基础浇制采用C20混凝土,保护帽和垫层部分统一采用C15混凝土。

钢筋和地脚螺栓采用HPB235/HRB335钢。

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2、《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110KV~500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6、《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8、《115KV输电线路工程(第二段)施工组织设计》二、复测,降基和分坑。

以施工图纸杆塔明细表和基础配置表以及《115KV输电线路工程(第二段)施工组织设计》及“分坑手册”为准。

2.1、线路方向(左1:A腿,左2:B腿,右2:C腿,右1:D腿)南坎2水电站2.21①破土动工前,必须对线路进行桩位复测,依据设计图纸校核直线、转角、档距、高程、交叉跨越等,并作好详细复测记录。

复测结果与设计图纸相符或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方可进行施工。

②复测时,应根据杆塔位的中心桩位置钉出必要的辅助桩。

施工中若中心桩无法保留,应留置辅助桩并作好详细记录,以便后续施工恢复杆塔位中心桩。

③如出现与设计图纸不符或超过允许值,应及时报监理部门,由监理部门会同甲方及设计工代处理,严禁擅自处理。

电力线路附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10Kv)

电力线路附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10Kv)

附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送变电工程公司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3)二、相关引用标准 (3)三、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 (3)四、作业人员 (3)五、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3)六、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 (3)七、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6)线路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XXXXX110KV输电线路工程导地线附件安装作业。

二、相关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凡注明日期的文件,其随后的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不注明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409-9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94三、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天气良好的白天,风力小于5级(10.7m/s)。

四、作业人员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7人,要求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熟悉相关施工安装技能,掌握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

五、主要设备及工器具参见附录A六、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七、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各工器具连接组合要合适。

工器具满足荷载要求。

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2.杆塔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及二道保护,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防止在端部脱出或被锋利物伤害。

系安全带后必须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在杆塔上作业转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保护。

3.为防止物件意外脱落伤人,拉绳及留绳人员均应站在离开正下方一定距离。

4.上下传递物品要用绳索,严禁抛扔。

杆塔下作业人员不得在传递物品正下方逗留。

5.当与带电线路平行段较长时,线路存在有感应电,在平行段内加挂接地线,防止感应电伤人。

6.安全带及二道保护应系在横担主材上,安全带不够长时,应系在绝缘子串上。

发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接入系统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发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接入系统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xx能源有限公司70MWp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线路接入系统工程,该段线路全长共12.8km,共有42基铁塔。

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14)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及条文说明》(GB50164-2011)5、《电力建设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6、《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14)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5版)9、110kV输电线路施工图纸三、基础施工技术及工艺3.1基础施工工艺流程3.2基础施工技术及工艺质量要求3.2.1桩位复测(1)测量前必须对复位所用仪器进行检查、核对、校正,且必须有仪器检定证书。

(2)杆塔位中心桩横线路偏差不大于50mm,档距误差不大于档距的1%L;线路转角角度误差不大于1′30″。

(3)对施工中保留不住的中心桩,应钉横顺线路辅助桩,以便恢复中心桩。

(4)复测桩位,提出桩位复测记录。

(5)复测过程中,应认真复合所有交叉重要跨越及地形突起点的高程,并作好记录。

(6)复位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桩位附近地埋电缆及接地等有关位置。

(7)在复位中,发现有较大的设计误差或疑问,需立即向项目部进行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3.2.2分坑(1)须降基面的桩位,应先钉辅助桩,并应测出需降土石方量,并向项目部提出复检申请。

(2)分坑时,首先应按塔位平段面图进行塔位和转角校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分坑、开挖土方。

(3)分坑时应按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横顺线路辅助桩,并做好保护措施以便施工、质量检查及恢复施工中丢失的中心桩。

3.2.3土方开挖:(1)各转角塔的位移应严格按设计给定值施工。

电力线路安全作业指导书(二篇)

电力线路安全作业指导书(二篇)

电力线路安全作业指导书本安全作业指导书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编制,凡未涉及内容或与《规程》相抵触的,以《规程》为准。

适用于动力部所辖高压电力线路的施工、检修作业,是电力线路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标准的依据,必须遵照执行。

第一章安全工作程序电力线路施工、检修作业安全工作应依据下列程序进行。

1.1作业申请1.2现场勘察1.3工作票签发和使用1.4作业许可1.5作业工前会1.6安全确认1.7安全监护1.8安全作业1.9作业间断和终结第二章程序标准2.1作业申请2.1.1线路作业,必须向部电力调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2.1.2计划性检修作业提前24小时,临时检修、事故抢修作业在作业开始前提出申请。

2.1.3申请内容包括:停电线路名称、杆塔编号、作业内容、计划时间、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

2.1.4申请时,语言清晰,表述准确,经接受人员复诵确认无误并批准后,各自记录备案。

2.2现场勘察2.2.1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设备状况、作业环境熟悉、了解。

2.2.2进行线路施工作业或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施工、检修作业,施工、检修单位均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做好记录。

2.2.3现场勘察应查看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执行。

2.3工作票签发和使用2.3.1工作票签发2.3.1.1电力线路施工、检修作业,必须由有资格并经公布的人员,按《规程》规定要求填写、签发工作票或事故应急抢修单。

2.3.1.2工作票签发人,在签发前应针对作业对象、内容、环境、人员、工器具和工艺等进行全面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出具体安全作业要求条件,填入工作票。

10KV线路线路作业指导书

10KV线路线路作业指导书

10KV线路线路作业指导书1、目的1.1 为规范配电线路维护作业程序,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 现场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安规》、《两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2、引用标准2.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2.2 DL/T 741-2001 《配电线路运行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3.3 《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检修工艺规程》3、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农网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现场作业过程的指导。

4、安全措施4.1 保证人身安全4.1.1 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并统一着装(工作服、绝缘鞋)。

士 4.1.2 开始工作前要仔细检查所用工器具,合格后方可使用。

杆塔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有保护绳的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和保护绳应分挂在杆塔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换位时不得失去安全带的保护。

4.1.3 开始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检修人员交待工作任务、现场安全措施和临近带电线路(部位),并明确分工,全体工作人员复诵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4.1.4 平行双回路线路停电检修时,工作负责人要向工作班成员指明哪一回停电,哪一回带电,并设专人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误登带电杆塔或误入带电区,工作人员应佩戴与停电线路色标一致的袖标。

4.1.5 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工作时,要使用个人保安地线。

4.1.6 严格执行“谁安排工作,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和现场勘察制度,把好作业现场安全关。

应安排熟悉设备及作业环境的人担任工作负责人,应对工作的危险点充分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传达到每个工作班组成员。

4.2 保证设备安全4.2.1 每日检修工作出工前,应详细核对和检查所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齐全完备后,方可出工。

4.2.2 检修人员要按照项目与标准要求,对设备的每个部位(部件)逐项进行认真检查处理,确保不发生因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

110kV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10kV线路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110kV线路基础及接地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二○二四年三月项目部批准:审核:编写: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简述 (1)1.2地形地质及交通情况 (1)1.3基础型式简介 (1)1.4基础工程施工流程 (2)1.5基础原材料 (3)1.6本分项工程的一些设计规定及技术规定 (5)二工程测量 (6)三施工技术措施 (7)(一)开挖基础 (7)3.1平基 (7)3.2分坑 (7)3.3土石方开挖施工 (9)3.4钢筋加工及安装 (11)3.5模板安装及要求 (13)3.6地脚螺栓的安装 (14)3.7混凝土搅拌灌筑和振捣的施工 (15)3.8基础养护、拆模 (17)3.9回填土 (18)四工程质量 (18)4.1质量标准 (18)4.2质量检查方法 (20)4.3质量缺陷的处理 (24)五安全技术措施 (25)六安全风险评估 (26)七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28)八附录:基础预偏值 (29)九接地施工 (30)1、接地工程概况: (30)2、接地敷设注意事项 (30)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1 工程简述110kV工程,线路起始于已建110kV变电站110kV进线构架,终止于100kV线2#塔,线路长度为3.84千米,采取双回单分裂设计,其中新建铁塔4基,钢管杆16基。

1.2 地形地质及交通情况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带海拔高度在240~310m之间,地形相对高差较大,从地貌形态上看,主要是由构造作用低山构成,地震裂度为VI度。

根据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状态,本工程地形划分为:平地为80%,丘陵为20%。

本工程线路主要利用线路附近的乡村公路平行接近或互相交叉,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良好。

1.3 基础型式简介基础形式为灌注桩基础和掏挖式铁塔基础。

混凝土强度均采用C20和C30级,基础垫层采用C15级。

地脚螺栓采用直地脚螺栓,材质采用Q345钢。

基础结构配置表1.4 基础工程施工流程基础施工包括路径复测、分坑、平整基面及挖坑、基础钢筋安装、浇制、养护、拆模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庄供电所10kV 及以下
架空线路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号:2011-YN-18
、八—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沂南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部提出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汇编起草单位:大庄供电所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起草人:邵明华、李守红、李学才、屈长进
初审:祖洪忠
会审:高更树
批准:刘庆涛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于2011 年10 月15 日首次发
布。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委托乡镇电管部负责解释。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大庄供电所10kv 及以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杆塔基础、立杆、放线、紧线等施工(其他项目施工可参照执行)。

二、引用标准:
GB-5017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516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Q/CSG1 1 1 05.4-2008 《国家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编写《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三、施工流程控制:
1. 准备阶段
1.1 工作任务
施工作业现场简图: 1.3施工准备。

1.4人员分工情况
1.5工器具
注:若需增加请在表中“其他工器具”栏中自行填写。

1.6个人防护用品
2.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2.1作业风险评估
22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3•作业阶段
3.1作业前工作
3.2作业内容
4 •结束阶段4.1质量检验
4.2竣工验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