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答题方法
区域地理答题方法(中地)

区域地理答题方法指导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海拔高低如何;2.地势哪里高哪里低(如:西北高东南低或者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二、影响气温高低或温差大小的因素分析:1.纬度(决定因素):纬度低,气温高;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山地对冬季风阻挡,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
3.海陆位置:临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4.洋流:暖流增温(也增湿);寒流:降温(也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人类活动: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比郊区气温高等三、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1.大气环流:低气压带多雨、高气压带少雨;西风带多雨、、、、2.地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3.距海远近:近海地区比内陆多雨4.洋流:暖流增湿多雨;寒流减湿少雨......四、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的大小2.水位季节变化的大小3、含沙量的大小4、结冰期:有或无、长或短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6.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7.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六、描述(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势特点2、气候类型及特点3、水源(河流,湖泊多少、、)特点4、土壤5、植被类型6、自然资源七、分析重要地理分界线意义: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分界线、、、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八、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自然原因:1、地形坡度大2、降水集中,多暴雨3、土质疏松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乱砍滥伐、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开矿等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牧还草工程措施:在沟谷修水库、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九、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燥,多大风天气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条件,种植某种农作物的优势)「自然因素」1.地形:地形平坦2.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青藏地区光照充足、西北地区夏季热量充足、温差大、、、)3.水源(灌溉水源、灌溉条件)4、土壤: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广阔2.交通便利3.国家优惠政策4.劳动力丰富5.种植历史悠久十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某地发展某种工业的条件)1.资源能源:有什么丰富的原料、燃料2.水源:有什么河流、湖泊,水源丰富3.交通:什么铁路等水陆交通便利4.市场:人口密集,城镇集中,市场需要量大5.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6.经济基础、农业基础、历史因素、政策因素7.地理位置(有优势的地区,如沪宁杭地区处在长江入海口,我国南北海运的中间位置)十二、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气候凉爽,相对干燥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度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和水运交通便利4.资源条件: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因开发某种资源而形成和发展「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如株洲、石家庄因发展铁路而兴起2.旅游因素:如黄山、桂林十三、一个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自然方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条件优越)人文方面: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发达,商业贸易频繁,城市众多、经济发展水平高十四、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有海湾的地方2.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十五、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1.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2.便利的交通条件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十六、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多晴朗天气、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广阔平坦的海滩、淤泥质海岸十七、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水浅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3.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十八、海南文昌建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1. 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2. 地势平坦开阔3、海运交通便利4、面向大海,有利于发射安全防卫,有利于卫星监测十九、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2、.河道弯曲(流经平原),水流缓慢,水流不畅;3、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地理考点大全答题公式口诀规律解题法

地理考点大全答题公式口诀规律解题法地理考点大全答题公式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半球位置2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3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4海陆位置5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1等高线的分布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
欧洲的地形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地理简答题答题方法总结

简答题答题方法总结自然部分1.如何描述某地的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路位置,相邻位置2.如何描述某地的自然地理(自然环境)特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灾害等要素描述。
3.如何描述某地的自然资源特征?从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方面描述4.如何描述某地的的性特征?从地貌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地势(海拔,地表起伏)方面进行描述。
5.如何分析地形的成因:一般成因为,自然原因和应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具体分析:1)位于板块交界附近的山脉年轻高大陡峭,位于板块内部的山脉和高原古老而低缓。
2)黄土高原的性特征形成有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
3)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的成因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流水的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
6.描述天气特征:主要是气温,阴晴雨雾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7.描述气候特征:主要是气温,降水及其变化,组合规律8.描述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9.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太阳辐射)地形地势洋流海陆分布坡向地表反射率10.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植被状况1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面状况(地形,海陆)洋流人类活动12.影响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地形地势天气状况(降水多少,阴晴)污染程度13.影响雪线高低因素:降水气温地形14.影响山地自然带多少的因素:纬度海拔高度15.某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汛期长短,泥沙含量,有无冰期16.某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形状,流向,河网密度17.海洋水文特征的描述:主要是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洋流,海浪,潮汐等。
人文地理部分1.原因分析:自然和人为原因2.条件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3.影响分析:正面和负面影响4.区位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方面5.产生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6.治理措施: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区位因素分析法一.农业区位1.某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光热水土(2)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的高低,消费市场,交通条件,政策因素,劳动力数量,农业科技水平等。
高考区域地理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PPT课件

一定切忌:
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 2.违背地理原理 3.违背该地状况 4.违背地理事物情况 5.“口头语”、“大白话” 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6分) 审题干
中心词
列模板
1、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
判断问题类型,确定答题方向;
操作步骤: 1.先划分题干的“句子结构” 2.找出“中心词”、“修饰词”
例1:试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中心词2
优点? 缺点?
中心词1
区位因素
修饰词
自然因素
例2:根据地形地势,对比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
的异同。
修饰词2
中心词2
中心词1
中心词3 分析角度 答题内容
二、综合题答题思维模式与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正确的文字表达的基本要求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说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
例2:自然地理特征的思维模式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 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简述井冈山旅游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7分)
自然地理 特征的五 大要素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区域地理答题模板

区域地理答题模板一、概述。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答题通常涉及到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以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为例,介绍答题时的模板和技巧。
二、地理位置。
1.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东南海峡与台湾相望,西隔帕米尔高原与中亚相连,北界额尔齐斯河流域与俄罗斯、蒙古国相接。
2. 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临中国的渤海,西接河北省,南邻天津市,北靠河北省承德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三、地貌特征。
1. 中国的地貌特征。
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河流、湖泊等。
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秦岭山脉、长江、黄河等地貌特征。
2. 北京的地貌特征。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北部为燕山山脉,南部为渤海平原,地形起伏不大。
四、气候特点。
1. 中国的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东部多雨,西部干旱。
2. 北京的气候特点。
北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爽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五、资源分布。
1. 中国的资源分布。
中国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以及水资源、森林资源、农田资源等。
2. 北京的资源分布。
北京资源相对匮乏,主要依靠外部供给,但在科技人才、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六、人口分布。
1. 中国的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人口密集,西部和北部人口稀少。
2. 北京的人口分布。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尤其是流动人口较多。
七、经济发展。
1.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城乡差距明显。
初中地理区域地理答题技巧

1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答题技巧:一、 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经度XXX °—XXX °之间;属于东/西半球。
纬度XXX °—XXX °之间;位于低/中/高纬度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个;位于南/北半球。
2、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3、海陆位置:临近XX 海洋;临近XX 大陆。
二、地形地势:1、该地区地形属于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 高XX 低;3、判断依据:河流流向,自XX 流向XX 。
三、气候(影响气候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读图分析气候类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高温/炎热),0—15℃为亚热带(温和/温暖),<0℃为温带(寒冷)。
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气温不低于0℃。
以水定型:>100mm 为多雨,50mm —100mm 为湿润,<50mm 为少雨/干燥。
(1)首先找出最冷月或最热月、找出降水量最多或最少的月份(季节)。
依据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常用描述语言有:夏季高温或凉爽、冬季寒冷或温和、全年炎热、全年严寒、全年温和等。
(2)依据降水量柱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降水量年变化大致有: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全年湿润。
注意少雨与干燥意思相近。
(3)归纳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时间(季节) + 气温特点 + 降水特点四、河流:水文特征:两量两期1、径流量:大/小,通过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变化来判断。
2、含沙量:大/小,通过植被的多少来判断。
3、汛期:长/短,通过降水时间的长短来判断。
4、结冰期:有/无,通过一年中最冷月气温来判断,低于0℃有结冰期。
五、分析某地的发展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
自然条件包括:地、气、水、土、生。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交、劳、科、政。
2 2、(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6.工业基础(2)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业区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②能源、③水运与水能、④土地资源、⑤生物资源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

地区地理答题技巧剖析湖北省枝江市一中卞文洲根源: 2009 年上半年《试题与研究》一、地区地理综合题解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解答地区地理综合题,一般要修业生拥有系统的地理知识,即完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要修业生娴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根源理和地理规律,并能进行综合运用这些内容。
因为综合题常常拥有多种题型的功能,又是多种试题种类的综合,考察的内容常常波及自然、人文和地区的内容,所以一定全面审察试题,综观全题,以确立题意和解题方法、步骤。
(一)认真审题审题过程一般有:一要细审试题的背景资料,包含文字、数字、图例、比率尺、注记、图形等。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层次性,地区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表现,一定先把地图读懂才能依据试题所波及的知识重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着重层次性,第一层次一般是确立地理地点;第二层次是思虑问题所波及的知识点属于哪方面的内容。
二要细审设问,包含设问的角度、限制性条件、所属知识范围,意会命题者考察的企图,掌握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供给资料与问题的内在联系中找到打破口。
审题特别要注意正确性,高考地理综合题是考察学生综合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打好坚固的基础,才能形成超强的能力。
所以,在坚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审题的过程中必定要掌握细节,特别是对试题供给的全部信息进行仔细的综合的剖析,获取有效信息,这样才能不失分或少失分。
(二)理清思路正确审题后,解题的重点是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灵巧提取平常累积的知识贮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成功“对接”,进而解答试题。
在掌握实用信息的基础长进行多维度地理思想,综合剖析、解答问题。
解答问题时要运用脑筋中已经成立的完好的地理知识结构,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各因素(地形、天气、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因素间的互相联系,人文地理因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知识。
地理考试的答题技巧

地理考试的答题技巧
1. 哎呀,地理考试的时候,仔细读题可太重要啦!就像走路要看清路一样,比如问你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可别答成温带气候的特点呀!仔细读题才能找到关键信息,答到点子上呀!
2. 嘿,一定要重视图表呀!那图表就像地图一样,能给你指引方向呢!像看等高线图,你就能知道哪里是山峰、哪里是山谷,这不就能轻松答题啦!例如那道分析河流流向的题,靠图表就能搞定啦!
3. 哇塞,千万别忘了联系实际生活哦!地理不就在我们身边嘛!比如说城市的功能分区,你想想你家周围不就有商业区、住宅区这些嘛!这样理解起来多容易呀!
4. 注意答题的条理呀,别乱成一团麻!就好比整理房间,得整整齐齐的。
像回答地理成因问题,要一条一条说清楚,这样老师才看得明白呀!比如解释某地气候成因的时候。
5. 别死记硬背呀,得理解着来!就像交朋友,得了解人家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光记住名字。
比如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理解了就不容易忘啦!
6. 哎呀呀,做完题有时间一定要检查检查呀!你想想,要是出门不检查有没有带钥匙,那多麻烦呀!考试也一样呀,检查一下有没有错别字啥的。
7. 嘿,遇到不会的题别慌张呀!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说不定就能找到头绪啦!就像走路遇到个小坡,慢慢爬过去呗!比如那道有点陌生的地理现象分析题。
8. 记住一些常见的答题模板也是很有用的哦!这就像有了一把万能钥匙,很多门都能开呢!像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有固定的套路呀!
9. 多做练习题也是很关键的呀!就像运动员训练,练得多了自然就厉害啦!做过的题再复习复习,下次遇到类似的就轻松搞定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掌握这些技巧,地理考试就不用怕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描述农业特点和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农业特点的描述:农业地位、农业类型、生 产规模、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商 品率。 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 政策、科技、农业机械化水平
七 描述城市的分布特点和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 交通线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城市的区位条件: (Ⅰ)自然条件: • ①气候 • ②地形 • ③水源 • (Ⅱ)社会经济条件: • ①资源 • ②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枢纽、运河城市) • ③政治 • ④宗教 • ⑤旅游 • ⑥科技 • ⑦军事 • ⑧经济状况: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 炎热干燥。 分析旧金山的气候成因:冬季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夏 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三 描述河流特征
•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 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 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 化;汛期长短;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有 无凌汛现象;水能大小。 •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 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山地 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 为水系分水岭。
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 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五 描述工业特点和分析工业区位条件
描述工业特点:工业地位,工业部门,工业 产品、工业分布,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程 度等。 • 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 • • • • • • ①原料,动力(燃料) ②土地、水源 ③劳动力 ④市场 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基础、技术 ⑦政府政策
区域地理答题方法指导
一 描述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 30°N,纬度较低,位于我国西南内陆,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处。
二、描述气候特征和分析气候成因
• 描述某地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入手。分析气候成因应结合该地纬度位置 (气压带风带),地形(地势高低起伏, 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 洋流等进行综合分析。
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松花江纬度位置高、冬 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 有两个月的汛期,流经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 充足汇入对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四
描述地形特征
•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 地)及主要地形区分布 、地势特点及起伏 状况;;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