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8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
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
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
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
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
并观察现象。
(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
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
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2一、实验目的:1、用热分析法(步冷曲线法)测绘Zn-Sn二组分金属相图;2、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概述、及关键点1、简单的二组分金属相图主要有几种?2、什么是热分析法?步冷曲线的线、点、平台各代表什么含义?3、采用热分析法绘制相图的关键是什么?4、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三、实验装置图(注明图名和图标)四、实验关键步骤:不用整段抄写,列出关键操作要点,推荐用流程图表示。
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合理设计)组成为w(Zn)=0.7的样品的温度-时间记录表时间τ/min 温度 t/oC开始测量 0 380第一转折点第二平台点结束测量六、数据处理(要求写出最少一组数据的详细处理过程)七、思考题八、对本实验的体会、意见或建议(若没有,可以不写)(完)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2.实验题目: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用具名称。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方面的实验。
在力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究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力学基本原理。
在热学实验中,学生可以了解热力学定律,探究热传导、热膨胀等热学现象。
在光学实验中,学生可以研究光的反射、折射、干涉等光学现象。
在电学实验中,学生可以探究电流、电阻、电容等电学基本概念,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学原理。
在磁学实验中,学生可以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力线等基本概念,探究洛伦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磁学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实践,也是锻炼学生实验技能、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1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引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物理教学大纲的特点,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1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将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调节实验参数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为日后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1.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展现创新思维,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和解决方案。
1.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课程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生将学会协作与沟通,培养领导者和团队成员的角色认知。
二、课程内容安排2.1 实验内容选择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基础知识来确定。
实验内容应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衔接,既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可以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方面的实验项目。
2.2 实验条件与设备实验课程应明确所需实验条件与设备,并给予学生清晰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
对于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采用虚拟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替代实际操作,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实验原理。
2.3 实验步骤与要求每个实验项目应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
学生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提前阅读实验指导书并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实验指导书应提供详细的实验流程、数据记录要求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三、实验评价方式3.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完成每个实验项目后,应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评价应重点考察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参考精选5篇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果,很明显的可以发现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1、引言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0.003~+0.6)℃-1。
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
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
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
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
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
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
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实验装置】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2.7k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试工作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_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2、实验数据记录表(1)测圆环体体积(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σD=0.0223mm=0.2mm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D=(21.19±0.02)mmD=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Sd=0.0045mm=0.005mmd。
dS=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σd=0.0160mm=0.02mm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16.09±0.02)mm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Sh=0.0086mm=0.009mmd=h hS=10直接量高h的B类不确定度u○h duh=0.0155mm=0.02mm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h=(7.27±0.02)mmhσh=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2V =1277.8mm14 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3(D2-d2)4dh+Dh?dh?dD- dd 22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222v(0.25?(D2?d2)?h)?(0.5Dh??D)?(0.5dh??d)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3σV=0.7mmV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1277.8±0.7) mm2、计算钢丝直径(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3(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 ,ud=udud=0.0029mm=0.003mm(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
大学物理实验(最终)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用表的使用1、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时,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进行测量时,对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小因为人体本身有电阻,两只手握住笔的金属部分在与电阻两端接触相当于并联2、用万用表测电阻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由什么电源供给的?万用表的红表笔和黑表笔哪一个电位高?电源内部电路提供(万用表的内部电池供给的)黑笔3、用万用表欧姆档判别晶体二极管的管脚极性时,若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说明了什么?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被击穿损坏两测量得到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断路4、能否用万用表检查一回路中电阻值?为什么?不能,因为通电电路中测量电阻值会造成万用表的损坏。
【数据处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1R = Ω 2.2R = Ω 3.U = VU σ== V ==2∆仪最小分度值VU U == VU U U U =±=( ± )V 100%UU U E U=⨯= % 二、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1、出现下列情况时,所画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有无变化?(电源电压提高1倍;导电媒质的导电率不变,但厚度不均匀;电极边缘与导电媒质接触不良;导电媒质导电率不均匀) 有,电势线距离变小,电力线彼此密集 无任何变化无法测出电压,画不出等势线、电力线 等势线、电力线会变形失真2、将电极之间电压正负接反,所作的等势线和电力线是否有变化? 等势线和电力线形状基本不变,电力线方向相反3、此实验中,若以纯净水代替自来水,会有怎样的结果?实验无法做,因为纯净水不导电4、本实验除了用电压表法外还可以用检流计法(电桥法)来测量电势。
试设计测量电路。
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电压表法优点:简单缺点:误差大电桥法优点:测量精度高缺点:复杂5、能否根据实验测出的等势线计算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什么?不能,因为等势线是定性的线条,相邻等势线的间隔表示的电势差相等,等势线间隔小的地方电场线强,电场强度大只能说明,无法定量表达三、迈克尔逊干涉仪1、为什么有些地方条纹粗,有些地方条纹细?能指出什么地方条纹最粗吗?相邻条纹间距与两平面镜到分光板近距离之差d成反比,与各条纹对应干涉光束和中心轴夹角成反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共7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例(含数据处理)【实验题目】长度和质量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一、游标卡尺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n?1nx(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n?1nx?xn分度值的差值为:x?,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0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l需根据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l?kx?k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n?1nx?kxn读数方法(分两步):(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l?l0??l?l0?kxn,对于50分度卡尺:l?l0?k?0.02;对20分度:l?l0?k?0.05。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
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辉光盘【实验目的】: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
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
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实验目的】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
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2.用分度值为0.05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12.63mmB.12.64mmC. 12.60mm C.12.635mm3.牛顿环测曲率半径实验中,观测到的同心干涉圆环的疏密分布是什么()A.均匀分布B. 从内到外逐渐变得稀疏C.从内到外逐渐变得密集D.无规律的4.0.070的有效数字有()A.1位B.2位C.3 位D.4位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I=(30.55±0.05)mA,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的真值I0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A) I0=30.55mA (B) I0=30.50mA或I0=30.60mA(C) 30.50mA<I0<30.60mA (D) I0也可能小于30.50mA6.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时,最小偏向角等于()A.棱镜顶角的一半B.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之间的夹角C.钠光谱线转折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D.垂直棱镜面的位置与钠光入射谱线之间的夹角7.在测定金属丝的扬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预先加1-2kg 负荷,目的是()A.消除磨擦力B.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伸长过程进行测量C.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8.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时,如果出现了下述情况,选出不能继续正常进行测量的情况()。
(多选)A.有一个桥臂电阻短路B.电源正负极性接反了C.有一个桥臂电阻开路D.电源与检流计之接线位置互换9.在声速测量实验中,由函数发生器提供的超声波频率应该是()A.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B.示波器的共振频率C.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共振频率D.功率函数发生器的共振频率10.测量凹薄透镜焦距时,也要使用凸透镜,其目的是什么?()A.二次成像法B. 辅助透镜成像法C.视差法D.自准直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用50分游标尺测一物体的长度L,读数为45.12mm,则长度L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式为:L= mm。
2.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 (6.82×103-355×0.23)×12.002=。
3.千分尺零点不准产生误差,电压扰动使电压读数不准产生误差。
4.由决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是处理一切有效数字问题的总的根据和原则。
5.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6.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7.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8.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9.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
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
10.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符号。
()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必须测量“︻”形金属片的质量。
()3、空气比热容比实验中必须记录球形玻璃瓶的体积。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磁滞回线测量实验中,示波器的时间扫描旋钮要打到“X-Y”位置。
()6、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可以让上下两层的探针臂有弯曲的现象。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的变化特性曲线测量实验中,可以加热到150℃。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2.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点,而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暗或亮的圆斑,为什么?对透镜曲率半径R的测量有无影响? 为什么?3.简述将1mA的表头改装成1V电压表的基本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A、C、C、B、D、C、B、AC、D、B二、填空题1.(45.12±0.02)mm2. 7.45×1033.系统,随机4.不确定度5.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6.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7.随机系统8.乙丙9.微小等量 610. 30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综合题1.答;(1)对分光计调整的要求:①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心转轴;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无穷远);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2)各部分调节好的判断标志①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的判定标志——从望远镜中同时看到分划板上的黑十字准线和绿色反射十字像最清晰且无视差。
(用自准直光路,调节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聚焦)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放在载物台上的双面反射镜转180o前后,两反射绿色十字像均与分划板上方黑十字线重合。
(用自准直光路和各半调节法调整)③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的判定标志——在望远镜调节好基础上,调节平行光管聚焦,使从调好的望远镜看到狭缝亮线像最清晰且与分划板上的黑十字线之间无视差。
(把调节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调节平行光管物镜聚焦)④平行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判定标志——使夹缝亮线像竖直和水平时能分别与望远镜分划板上的竖直黑十字线和中心水平黑十字线重合。
(把调节好的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配合调节平行光管的仰角螺钉)2.答:提示:透镜和平玻璃板接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形变,使接触处为一圆面;又镜面上可能有微小灰尘等存在,从而引起附加的光程差。
没有影响。
由于附加的光程差一定,取二个暗条纹直径平方差的方法处理,可消除附加的光程差。
3.答:1、测内阻;2、计算串联所需电阻并用电阻箱实现该值;3、连接电路(画图);4、校准表头;5、计算误差并给出改装表的等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2.用分度值为0.05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12.63mmB.12.64mmC. 12.60mm C.12.635mm3.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若画出的等势线不对称,可能的原因是()A.导线有一定的电阻B. 电源电压过高C.导电基质不均匀D. 以上全部4.0.070的有效数字有()A.1位B.2位C.3 位D.4位5.某电流值的测量结果为I=(30.55±0.05)mA,则下面关于被测电流的真值I0的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A) I0=30.55mA (B) I0=30.50mA或I0=30.60mA(C) 30.50mA<I0<30.60mA (D) I0也可能小于30.50mA6.分光计实验中“各半调节”是用在()A.调节望远镜使之聚焦于无穷远处B.调整平行光管使能发出平行光C.当望远镜中观察到小平面镜的“十”字反射镜时,进行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主轴的调节D.当C步骤完成后,进行载物台面垂直于分光计主轴的调节7.在测定金属丝的扬氏模量实验中,通常预先加1-2kg 负荷,目的是()A.消除磨擦力B.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伸长过程进行测量C.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D.使系统稳定,金属丝铅直8.用牛顿环干涉测透镜曲率半径时,照在牛顿环仪上的钠光是()A.扩展光 B.平行光 C.会聚光 D.漫反射光9.在声速测量实验中,由函数发生器提供的超声波频率应该是()A.压电换能器的共振频率B.示波器的共振频率C.超声声速测定仪的共振频率D.功率函数发生器的共振频率10.测量凹薄透镜焦距时,也要使用凸透镜,其目的是什么?()A.二次成像法B. 辅助透镜成像法C.视差法D.自准直法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示波器正常,但开机后荧光屏上看不到亮点,原因可能是(1);(2)。
2.给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学过的测量电阻的两种方法、。
3.测量中的千分尺的零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米尺刻度不均匀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4.一般情况下,总是在同一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二是。
5.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6.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7.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8.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准确度最高的是。
9. 对于0.5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若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10.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准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所得结果与真值符合的程度,描述的是测量值接近真值程度的程度,反映的是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2、精确度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的综合,既描述数据的重复性程度,又表示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了综合误差的大小程度。
()3、系统误差的特征是它的有规律性,而随机的特怔是它的无规律性。
()4、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是最佳值,平均值代替真值可靠性可用算术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不确定度方法进行估算和评定。
()5、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按评定方法可分为A类分量和B类分量,不确定度A类分量与随机误差相对应,B类分量与系统误差相对应。
()6、用1/50游标卡尺单次测量某一个工件长度,测量值N=1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为N =(10.00±0.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