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腰椎术后护理目标及措施

一、护理目标1. 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2.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4.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术后康复的认识。
二、护理措施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腰椎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法、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
(3)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2. 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
(3)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治疗等。
(4)体位护理:术后第一天尽量在床上平卧,第二天可坐起做应力挤压,第三天可下地活动。
注意保持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凉。
(5)翻身与活动:协助患者进行轴位翻身,避免腰部扭曲。
鼓励患者进行四肢主被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6)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7)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8)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压疮: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2)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深呼吸、咳痰,协助患者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尿路感染:注意患者会阴部卫生,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4)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进行下肢主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9)术后复查:定期复查腰椎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3. 出院指导(1)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活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3)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定期复查:按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腰椎术后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新闻

【健康资讯】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腰椎疾病患者日益增多。
腰椎手术作为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腰椎术后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措施,为广大患者提供参考。
一、术后卧床休息1. 卧硬板床:腰椎术后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避免睡软床,以免影响腰部骨骼、肌肉、软组织的恢复。
2. 卧床时间:通常情况下,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3个月左右,具体时间根据个体差异和手术方式而定。
二、腰部清洁与保暖1. 保持腰部清洁:术后患者应保持腰部切口周围皮肤清洁,每日进行消毒、换药,预防感染。
2.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凉,可适当使用腰部保暖用品,如腰围等。
三、加强营养摄入1. 高蛋白饮食:术后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2. 定期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饮食和用药。
四、预防并发症1. 肺部感染:术后患者应加强深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咳嗽咳痰、翻身拍背等,预防肺部感染。
2. 尿路感染:术后患者应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3.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术后患者应适当活动双下肢,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五、功能锻炼1. 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强腰肌力量,提高腰椎稳定性。
2. 早期活动:术后第一天尽量在床上平卧,第二天可坐起做应力挤压,第三天下地走路。
六、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 戒烟限酒:术后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康复。
2. 适度运动:术后患者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运动,增强体质。
3.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举重、跑步等,以免影响腰部恢复。
总之,腰椎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术后护理要点及措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在此,祝愿广大腰椎疾病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美好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直腿抬高练 习尤 为重要 , 术后第 2 d在镇痛药 的配合下协 助患者做肢体小 幅度 的抬高 , 初次为 3 0。 , 以后逐次增加 功 的常见病 因, 重建 血管通路既增 加了患者身体的痛苦 和 经济负担 , 又增 加了医护人 员的工作 量 , 因此 明确 动静脉 内瘘闭塞原 因, 做好 动静 脉内瘘的保护是重要环节 。我们 通过规范护士护理行为和加强患者 的 自我管理 , 配合手术 医生及时处理动静脉 内瘘 闭塞 , 使5 0例均 为河 北省迁 西县 中医院外
科住 院 患 者 , 男2 2例 , 女2 8例 ; 年龄 3 3—7 0岁 , 平 均
( 5 3 . 5±1 . 5 ) 岁; 病程 2~9个 月 , 平均( 5 . 5±0 . 5 ) 个月;
第4 、 5腰椎椎 间盘 突出 3 0例 , 第 5腰椎 、 第1 骶椎 椎间盘
必要的药物干预 , 可 能有助 于提前预 防 内瘘 血栓 形成 , 从
抗凝 药如阿司匹林 、 双嘧达莫等 , 或每 1 3冲服三七末 。
2 结 果
而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 寿命 。对 内瘘 栓塞形 成患 者行 急诊 再通术对挽救内瘘效果确定 , 围手术期 的护 理对 2次
内瘘 的长期存 活至关重要。
而引起 , 好发 于第 4 、 5腰椎 椎 间隙和 第 5腰 椎 、 第 1骶椎 椎 间隙。主要l 临床表现为放射性 下肢痛 、 麻木、 腰痛 、 间歇
性跛行 、 感觉异 常 、 脊柱姿势 改变等 , 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 活 质量… 。保 守治疗无效者 常需手术 治疗 , 因多种原 因可能
1 . 3 . 1 硬膜外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①术前血压 监测 。每
日 2— 3次 , 有高血压 者应将 血压 降至接 近正 常水平 方可 手术。②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有 效 固定 引 流管 、 引流 袋 ,
腰椎术后护理要点

腰椎术后护理要点腰椎术后护理要点概述:腰椎手术是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腰椎术后的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术后疼痛管理:腰椎手术后,患者常常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
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通过药物镇痛、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二、担心并发症的观察:在腰椎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感染、出血、坏死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伤口情况、尿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手术后的恢复顺利进行。
三、预防血栓: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动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
因此,在腰椎术后的护理中,应注意进行预防性措施。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使用药物预防血栓的形成,及时更换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风险。
四、康复训练:腰椎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脊柱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包括术后恢复体操、适量的运动和物理疗法等。
护士还可以向患者提供腰椎保护知识,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腰部的保护,减少再次损伤的风险。
五、心理关怀:腰椎术后的患者常常会面临疼痛、生活受限等困扰,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护士可以通过开导、鼓励和指导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进程。
六、饮食与排便:腰椎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等问题,护士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推荐高纤维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患者出现便秘,可以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使用轻泻药物等。
七、定期复诊:腰椎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对其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可以协助患者预约复诊时间,提供必要的医疗资料,帮助患者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总结:腰椎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后疼痛管理、并发症观察、血栓预防、康复训练、心理关怀、饮食与排便、定期复诊等。
腰椎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 2、皮肤经常受潮湿及磨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如大量汗液、大小 便失禁、分泌物 等
• 3、全身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 ,如长期 发热 的患者
腰
椎
术 后
护理措施
并
发
症 • 1、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小时后,应每个2~4小时翻身一次,若局 部皮肤变红,应每小时翻身,左、右侧卧、平卧位交替进行
肢体活动较前差, 患者自觉肢体疼痛伴麻木感
进行性加重, 肌力减退, 提示硬膜外血肿致脊
神经根受压的可能。
• 术后重视患者的主诉, 加强巡视, 术后妥善安 置引流管, 防滑脱、扭曲, 保持有效的负压引 流, 通过观察引流液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
腰
椎
术 后
五、腹胀和便秘
并
发
症
发生原因
• 1、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少,胃肠道蠕动减慢
护理措施
并
发 症
• 1、术前练习深呼吸、吸痰,术后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每日两次
• 2、鼓励患者咳嗽。每次翻身后叩击背部,使痰液震动 脱落咳出。
• 3、留置尿管者,妥善固定在床边距膀胱向下的位置, 每天2次尿道口护理,每周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 5、多饮水,定时开关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 6、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
腰
椎
术 后
临床表现
并
发
症
• 1、凡术后体温异常升高,而伤口检查无明
显感染者,均应考虑肺部感染的可能,如胸
部查体发现感染及肺不张的相应体征则可确
诊
• 2、手术切口肿胀,皮肤略红,周围组织有 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的发展,切口处即有 蜂窝织炎的表现,白细胞指数明显升高,拆 除缝线处可有脓液流出
腰椎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腰椎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一、常见并发症:
胸腰神经损伤或毁损后易引起相应位置的麻木,药物毁损后可能出现下肢感觉障碍、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
二、预防及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1个月,3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
3个月内行
走和坐立时,应先在家属帮助下佩戴好腰托;
2.避免腰部过度或突然扭动,避免腰椎长时间处于不良姿
势(如久坐久站),捡拾重物时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腰椎过度扭曲和受力;
3.3个月内不得跑、跳、蹦、开车,坐车时避免行车变速,
3个月后可适量活动如散步,半年后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如适当进行慢跑、游泳或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仰卧起坐和仰卧挺腰)。
4.休息时最好是卧硬板床,勿受凉受潮。
对于身体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的病人,应注意控制饮食,防止肥胖导致椎间盘负担加重。
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
女性病人一年后方可怀孕。
5.出院后,如果仍残留局部疼痛或出现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疼痛门诊行局部治疗或体格检查。
腰椎骨折术后护理措施

腰椎骨折术后护理措施1. 概述腰椎骨折术后护理是指在腰椎骨折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的综合性护理措施。
腰椎骨折术后护理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2.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腰椎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术后的伤口应进行适当的清洁与消毒,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伤口护理注意事项:•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示的消毒液清洗伤口。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和无菌。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及时发现并处理敷料污染。
•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或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床位护理床位护理是腰椎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床位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床位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垫,以减轻患者腰椎骨折部位的压力。
•帮助患者维持合适的体位,避免过度运动或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在需要转身或上下床的情况下,使用护士的帮助,避免患者用力活动。
4. 疼痛管理控制疼痛是腰椎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疼痛管理措施:•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采用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措施,如热敷、冷敷等,以缓解疼痛。
•观察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的变化,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案。
5. 功能锻炼在腰椎骨折术后,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锻炼措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遵循康复师的建议进行适合的康复运动,如腰椎保健体操、牵引治疗等。
•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度负荷造成二次伤害。
6.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在腰椎骨折术后恢复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饮食护理措施:•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避免摄入过量的盐分和脂肪。
•增加摄入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骨质的修复。
7. 心理护理腰椎骨折术后的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李玉萍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0(026)012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侧或双侧放射痛,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
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常须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全椎板切除术。
术后由于各种原因。
患者可出现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总页数】2页(P1896-1897)
【作者】李玉萍
【作者单位】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47
【相关文献】
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 王玉敏
2.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J], 韩小勇;李向南
3.循证护理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J], 陈翠竹
4.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 王华兵;王宝琴
5.循证护理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J], 徐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李利伟
腰椎疾病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腰椎结核和肿瘤等,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
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摘除术、腰椎不稳的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腰椎结核或肿瘤的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时间3-7h,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脊髓反应性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
多年来,通过对腰椎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总结如下。
1 脊髓反应性水肿
脊髓反应性水肿,是最常见的腰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24h易发生水肿。
病人可出现双下肢麻木,肌力减弱或运动障碍。
严重出现双下肢感觉和运动丧失。
预防措施:
(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特别是远端足趾的伸屈,发现问题后。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其反应程度;
(2)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疗法
可预防由于手术造成的脊髓反应性水肿、病人常规术后1h内给甲基强的松龙按每公斤体重30mg计算加入0.。
9%生理盐水250ml,60min内滴注毕,以后23h按5.4mg/|kg静脉滴注,维持治疗23h;
(3)采取轴位翻身,可避免脊髓的损伤。
2 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
预防措施:
(1)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脊膜;
(2) 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了解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
膜缝合情况放置患者于正确体位,防止脊柱扭曲;
(3)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并严密观察引流量及性状,如24h后还有血性液体流出,引流液多且清亮,病人主诉头晕,头痛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手术后取头低脚高位,切口加压包扎,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白蛋白及少量血浆,防止咳嗽、咳痰,大便时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压,增加脑脊液流出。
3 下肢深静脉血栓
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占1.2%-3.6%,其中50%-70%可能发生
肺栓塞,可造成病人死亡。
预防措施:
(1)术前1天皮下注射5000单位,每日一次,用到术后第7天。
(2)术后督促病人行双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及趾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并辅以向心性按摩,以消除静脉血的瘀滞。
(3)术后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鼓励病人多饮水,适量补液,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4 肺部感染
术后病人长时间卧床、术后伤口疼痛,不敢咳嗽,导致气管分泌物坠积,易引起肺炎。
预防措施:
(1)术前、术后鼓励病人多做咳嗽运动,必要时雾化吸入化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
(2)术后定时翻身,叩背,加强血氧监测。
(3)一旦出现肺部感染,要及早予以抗生素应用、吸氧、积极的支持治疗。
5 尿潴留
由于手术麻醉、术后疼痛及不习惯床上排尿,加上脊柱需保持直线制动体位等原因,易发生尿潴留。
预防措施:
(1)术前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2)术后指导病人做腹肌收缩运动,以增加腹内压,促使膀胱肌收缩,一般每分钟8-10次,2h重复1次。
(3)拔除尿管后2-3h,督促病人小便,排尿困难者可下腹部热敷,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外阴。
6 便秘
由于术后卧床时间过长,缺少运动,病人易发生便秘。
术后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水果和高纤维膳食,必要时可指导病人做腹部按摩,促进结肠蠕动,以利粪便排出。
7 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常见于腰椎内固定手术,由于手术大,内置物的植入可加重机体的创伤和出血,加上抗凝药的应用,要注意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如一旦发现病人呕吐咖啡色液体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要及时给予抗酸、止血、保护胃粘膜等治疗。
8 压疮
病人术后因疼痛不愿多动等原因,全身骨突出部位极易发生压疮。
预防措施:
(1)睡硬海绵垫,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2)定时按轴线位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4)保持皮肤清洁。
20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