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实践个案
幼儿园感统训练分享感统训练案例与方法分享

幼儿园感统训练分享感统训练案例与方法分享感统训练是指通过刺激和锻炼儿童的感觉系统,促进其身体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幼儿园阶段,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平衡力、力量、协调性、空间感和注意力等基本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感统训练的案例和方法。
案例一:平衡力训练李华是个三岁的小朋友,他在幼儿园的跳跳球活动中总是无法稳定身体。
为了培养他的平衡力,老师为他设计了一系列的感统训练活动。
1.踮起脚尖走:让李华踮起脚尖走几步,鼓励他保持平衡。
2.单脚跳:让李华单脚跳跳跳球,一开始可以用手扶着墙或椅子,逐渐减少支撑。
3.赛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赛跑活动,让李华尽量保持直立姿势。
通过这些训练,李华的平衡力逐渐提高,他能够稳定地站在跳跳球上进行活动了。
案例二:力量训练小明是个四岁的小朋友,他在幼儿园的搭积木活动中总是无法搭建高塔。
为了增强他的力量,老师为他设计了一些感统训练活动。
1.抓球游戏:给小明一个小球,让他用力抓住球并保持一段时间,可以慢慢增加重量。
2.爬行游戏:设置一个爬行障碍,让小明趴着或爬着穿过障碍,锻炼他的肌肉力量。
3.双脚跳:让小明双脚跳过一个小障碍物,逐渐增加障碍物的高度。
通过这些训练,小明的力量明显增强,他能够更好地进行搭积木活动了。
感统训练方法:1.触觉刺激:使用不同的材质和质地的物品,如羽毛、绒布、沙子等,让孩子触摸和感受,以刺激和加强他们的触觉系统。
2.动作刺激:通过活动和游戏,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如跳跃、滚动、爬行等,以提升他们的平衡力、协调性和空间感。
3.压力刺激:使用橡皮球、抱枕等物品给孩子做按摩和挤压,以刺激和疏导他们的触觉系统。
4.平衡刺激:设置平衡板、跳跳球等工具,让孩子进行平衡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
5.视觉刺激:使用图形卡片、追踪游戏等,让孩子进行视觉刺激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进行感统训练时,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注重训练的适度性和持续性。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感统训练教案20篇

感统训练教案20篇感统训练教案(一):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本事及身体平衡本事。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我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忙。
帮忙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
感统训练教案(二):《猜钮扣》(计数练习)目的:训练孩子观察力,掌握数的组成。
材料:同样的10个钮扣(或用围棋子)。
要点:(1)猜猜手里有多少钮扣?家长手握2-6粒扣子,先摊开手掌让孩子注意看,很快将手握起问孩子你看见几粒扣子?如不能肯定,再让孩子看一次。
也能够让孩子握扣,家长来猜,进行比赛,提高孩子的兴趣,扣子数量根据孩子的本事能够逐渐增多。
(2)在桌子上分别放10粒以内的扣子(左右不能分别超过5个)分别用左右手盖住,抬起双手让孩子观察,在迅速盖上,然后让孩子说出两边分别是几粒扣子,合起来一共有几个。
(3)拿10以内任一数量的扣子给孩子看,然后把手放在背后分放在两只手中,并伸出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或是让孩子先看一眼一眼再猜,猜到后伸出另一只手,让孩子猜有几粒扣子。
五、《寻宝贝》(分类练习)目的:学习按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2岁,根据成人的示范进行分类3岁,根据成人的指令性语言进行分类4岁,根据物品的种类自我分类,并说出名称。
材料:小塑料袋或小篮子。
要点:(1)家长带领孩子散步或户外活动时,预先带上小塑料袋,来到户外或公园里提示幼儿拣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能够同孩子一齐拣,如不一样形状的树叶,花朵或花瓣,小石头等,很多孩子都会喜欢这些宝贝的。
(2)开始展示自我的宝贝,指导或提示孩子将物品进行分类,并说出名字。
(3)家长能够以此讲些故事给孩子听。
(4)回家注意洗手,告诉孩子讲卫生的原因。
(5)也能够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练习。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活动案例 幼儿园活动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活动案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园感统训练这一教育领域。
感统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还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针对幼儿园感统训练的游戏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些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活动,希望对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游戏活动案例一:平衡球行走1. 活动目的:通过平衡球行走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能力。
2. 活动准备:准备多个平衡球,在宽敞的场地上设置好起点和终点。
3. 活动过程:让幼儿们依次站在平衡球上,保持平衡,并尽量走到终点处。
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勇气。
二、游戏活动案例二:感官认知游戏1. 活动目的:通过感官认知游戏,培养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2.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有着不同颜色、形状和材质的小物品,如彩色泥塑、布艺玩具等。
3. 活动过程:让幼儿们闭上眼睛,然后向他们展示一件小物品,让他们用手触摸,并描述出物品的颜色、形状和材质等特征。
4.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触觉和观察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三、游戏活动案例三:平衡木过河1. 活动目的:通过平衡木过河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准备:准备一条宽度适中的长条形平衡木,在地面上模拟河流。
3. 活动过程:让幼儿们排成队伍,依次走上平衡木,试图一起过河。
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协助。
4. 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感统训练的游戏活动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这些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各系统,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有必要加强对感统训练游戏活动的重视和推广,以期更好地帮助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取得良好的成长。
幼儿园感统训练案例汇总

幼儿园感统训练案例汇总案例一:使用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克服运动障碍李先生的儿子小明在3岁时被诊断出有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他的手脚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明显不足。
李先生在听取朋友的建议后选择了给小明进行感统训练。
在幼儿园的感统训练课程中,小明被引导完成各种视觉、听觉、平衡、肌肉和体感的练习。
例如,让小明重复跑跳等简单动作,或者让他用铅笔画图以增强他的视觉感知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体验,小明的运动能力得到非常显著的提升。
他的手脚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都得到了改善,父母非常满意。
案例二:感统训练对孩子认知障碍的改善张女士的女儿小雨在6岁时被诊断出有语言表达困难、认知障碍等问题。
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张女士听取专家的建议给小雨进行了感统训练。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雨在语音、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她不再害怕与人交流,慢慢地可以和别人说话,交流起来也更加流畅自然。
这些改变都得益于感统训练,感统训练创造了一种渐进式的环境,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三:感统训练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缓解王先生的女儿小欣在小学三年级时遭遇学习困难,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加速困难,字迹也不规范。
王先生了解到了幼儿园教育中的感统训练,考虑到可能会有类似的训练适合小欣的问题,他决定给孩子参加感统训练的课程。
小欣对感统训练非常感兴趣,她积极参与每一堂课程,不仅听从教师的提示进行练习,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些自我控制的游戏。
在感统训练过程中,小欣的注意力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现在,她可以专注10~15分钟来完成一项任务,字迹渐渐规范,阅读速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总之,感统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克服运动障碍,还能够帮助儿童缓解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68个感统训练实操教案,家长和康复师必备

1. 必须前项滚筒及游戏隧道的游戏都很熟练时,才可以进行此游戏。2. 进行时,指导者可以跳动跳床,增加前庭重力感的刺激。3. 孩子也可以自己在滚筒内摇动,来增加触觉和重力感的刺激。
延伸活动
滚筒也可以放在床铺上或沙发上滚动,指导者甚至可以推动或摇动沙发。使孩子的固有感觉刺激加强。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进行20分钟,每周约进行二次。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型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已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坐破气球。
附 注
此游戏每次约20分钟,每周约进行三至四次。
活动设计7坐坐大龙球
适用儿童
身体协调不良。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助他自己主控重力感,对前庭感觉机能的建立帮助较大。同时,孩子可以发挥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联系伸展和保持平衡,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帮助最大。
活动器材
大龙球。
活动目标
孩子在大龙球滚动的压力下,可以强化各部位触觉和大脑的协调能力,更可以在不断的转动中,建立较好的身体形象。
指导重点
1.让孩子趴卧或仰躺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身上,慢慢作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中间做轻轻压挤。2.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仰躺)容易接受些。3.可以尝试压压孩子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最远,有助大脑和身体间的协调。4.上下、前后、左右滚压对孩子脑子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5.与三明治游戏一样。不仅对敏感儿有帮助,对触觉反应迟钝儿,也有刺激其复苏的功效。
指导重点
1. 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器。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2. 由于采用站姿时,重力感通常较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颇有帮助。3. 观察孩子在运作时,头、手、脚、躯干的适应反应。4. 摇晃时可以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以同一速度,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5篇篇一:感觉统合训练方案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姓名: 学号专业:测评信息:小云,七岁,本体感统失调,视觉统合失调。
注意力记忆力差,身体平衡差,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动作迟缓笨挫,成绩差。
长远目标:加强平衡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培养愉悦的心情,建立自信,能够和人正常沟通。
训练主题:感统失调训练训练活动实施人:老师、父母物资准备:训练中心、家庭训练时间周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共三个月,每周三天训练。
训练项目:大滑板、蹦床、乌龟爬、大象爬、袋鼠跳、按摩大龙球等。
技术要素:采用游戏的方式,特定环境、特殊的器材与孩子的交互作用,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即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达到刺激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儿童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来玩、来学习,促进他们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他们的感觉运动功能向正常方向发展。
训练难点与应对方法:儿童可能会在训练中,产生反抗哭闹的行为,老师与家长要及时安慰,积极调整儿童心态,协助其完成训练。
(一)教学计划:第一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和触觉,训练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乌龟爬(5圈)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抛接球(20个)第一个月小结:平衡感稍微好了点,注意力慢慢在集中。
教学计划:第二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挺高注意力和触觉,加强平衡感。
具体训练内容:大滑板(30~50)蹦床(200~500)走平衡台(5次)按摩大龙球(200)平衡踩踏车(100)大象爬(10圈)晃动独木桥(10)对接抛球(20个)第二个月小结:平衡感开始正常,可以独立的做早操,认真的听别人讲话。
写字姿势稍微正确。
教学计划:第三个月主要训练目标:主要训练平衡感,注意力记忆力。
具体训练内容:按摩大龙球(200)对接抛球(30)大陀螺(20)脚步器(20)竖抱筒蹦床(200~300)S形垂直平衡木(10)第三个月小结: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许多,动作也快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

小班感统训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发展特点,结合感统训练的理论,选取《幼儿园感统训练指导手册》中的第3、4、5章内容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第3章:触觉感知训练,主要包括触觉识别、触觉记忆和触觉辨别等内容。
2. 第4章:前庭觉训练,主要包括平衡木、旋转木马和摇头晃脑等活动。
3. 第5章:本体觉训练,主要包括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感知能力,促进感觉统合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增进同伴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
2.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感觉统合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平衡木、旋转木马、软垫、球类、绳子等。
2. 学具:每人一个触觉板、一个球、一根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找不同”游戏,引导幼儿关注触觉感知。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识别为例,讲解触觉板的用法,引导幼儿在触觉板上进行触觉识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触觉识别、前庭觉平衡和本体觉协调的训练。
六、板书设计1. 触觉识别:触觉板、球类、绳子等。
2. 前庭觉平衡:平衡木、旋转木马等。
3. 本体觉协调: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触觉识别游戏。
(2)在户外活动时,尝试进行前庭觉平衡训练。
(3)与同伴一起进行本体觉协调练习。
2. 答案:(1)触觉识别:找出触觉板上的不同物品。
(2)前庭觉平衡: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3)本体觉协调:完成爬行、翻滚、跳跃和投掷等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感统训练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训练实践个案
李彬
本学期,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确定了感统教研的任务,即感统评估标准的修订。
这项工作的完成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修订,使感统评估标准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在这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其次,此评估标准不仅能够很好的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同时能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优劣势,指导我们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训练计划。
第三,通过评估,我们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孩子的进步,进一步地验证我们所运用的训练方法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一、评估标准的修改
现以“双脚跳”为例说明。
最初的时候我们确定从主动性、辅助、下肢动作、跳跃距离、连续性、耐力、是否快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耐力领域的评估尚不够系统,对跳跃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无明确表述,经过我们感统组全体老师的研讨,进行了如下修改:将简单的以跳跃次数为标准修订为以在相同时间内连续跳跃的次数
为标准。
二、学生实例观察
现以学生高宇晖为例进行说明。
该学生为智障,本体觉发育迟缓,腰部肌肉僵硬,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对该生进行双脚跳训练以加强腰部和腿肌肉的锻炼及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该生注意力并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在学期初对该生的初评中,我发现该生耐力、下肢、连续性、主动性等方面非常差,得分仅为0、1、1、1、分。
通过分析,我找出了该生在双脚跳项目中的弱势,便根据此分析制订了训练方案,并在进行此项训练的过程中,重点针对以上的几方面的弱势进行强化训练。
以耐力训练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在耐力项目训练中,我重点加强对该生耐力的训练,采取蹲起(8分/组)、推小车(20米/组)等方法来锻炼其下肢肌力,并运用激励法、代币等方法来鼓励她,使其坚持完成训练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训练,我对高宇晖进行了末期测评,该生耐力得分为2分即在一分钟内可完成跳跃15次。
通过运用此评估标准,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该生在耐力方面的进步。
其他方面的训练也如此。
附学生评估记录表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感统评估标准的修订和运用对我们的训练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它不仅明确了学生的进步情况,更进一步检验了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否科学,同时在修订的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严谨的态度运用好这套评估标准,以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