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明明上学

语文教案-明明上学

语文教案-明明上学
教案示例20、明明上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学法引导:
本课教学可先从课题质疑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在朗读中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再围绕
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
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
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
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明明不
同时候的不同心情。

最后运用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
方法,识记本
课生字。

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明明上学教案

明明上学教案

明明上学
.教案示例
20、明明上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学法引导:
本课教学可先从课题质疑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在朗读中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再围绕重点
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
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明明不
同时候的不同心情。

最后运用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
方法,识记本
课生字。

重点·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明明上学由教案频道h。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牌形象。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图画的算法,看懂图意,产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人物动作,体会思想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知道明明认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2.通过人物特技动作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能力。

2.发展战略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25课,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齐读课题。

从题目上时你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学生。

这篇课文写的是和明明上学有关的事。

)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在明明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图。

二、看图:老师把四幅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先把四幅图大概约略地看看,然后一幅图一幅图地说说,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可这样引导:告诉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明明。

问:你能看出他干什么回去吗?(上学。

)从哪儿看出来的?(背着书包。

题目上告诉了。

)老他为什么老盯着路边的灌木林?(他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蛐蛐也叫蟋蟀,夏天草丛里很多,许多小朋友都爱把它们逮来玩。

明明紧盯着草丛说明了什么?(明明比较喜欢蛐蛐。

)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图的意思。

(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蛐蛐的叫声。

)二图:看看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后莫非怎么做的?(图意:明明在草丛里捉蛐蛐。

)三图:路边的小孩叫小文,他张着嘴,还指着前边,他这是在干什么?(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四图:问:这是哪里?(教室)明明和小文迟到了吗?你从哪能看出来?(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也刚要坐在椅子上才,说明马上就要上课了。

明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小文紧跟在后面,他们没有迟到。

)图意:明明和小文满头大汗跑到学校,他们没有迟到。

请一个同学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明明在念书的没错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教案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个别读。

二、先放课文朗读的录音,再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扒”、“拍”、“课”这3个生字,你们能不能自己分析字形?(利用已学过的偏旁和独体字分析字形)
教:右面是“攵”不是“文”。

室:上面是宝盖儿,下面跟“到”的左半边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笔把提改成横。

2.指导写字。

扒、拍、课:左窄右宽。

刚:左宽右窄。

教:左面的上竖和下钩要在同一直线上,右这的捺要和撇对称。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

2.课后练习第3题,先读独体字,再读生字,最后读词,并把词抄在本子上。

3.课后练习,第4题。

自由读例句。

理解“刚”的意思。

它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后边要用上“就”。

启发学生把第三句口头补充完整,如,“我刚到家,妈妈就回来了。


“王明刚吃完早饭,小军就来约他一同上学。


“同学位刚走出校门,天就下起了大雨。

”。

明明上学 教学 示例_一年级语文教案

明明上学 教学 示例_一年级语文教案

明明上学教学示例_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词语解释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草丛:聚生在一起的很多草。

扒开:用手或工具分开。

捂:盖住。

仔细:细心,不马虎。

一同:一块儿,一起。

迟到:到得比规定的时间晚。

近、反义词近义词:忽然——突然仔细——过细一同——一起反义词:早上——晚上仔细——马虎好——坏快——慢句意推敲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明明捉蛐蛐的时候,是小文及时提醒了明明,他才没有因为捉蛐蛐而迟到了。

“笑了”含蓄地写出了明明此时的心态:庆幸自己没有迟到,同时又感谢小文刚才的提醒,心里十分高兴。

剖析段篇章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见蛐蛐的叫声。

第二段:讲明明扒开草丛找蛐蛐。

第三段:讲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第四段:讲明明和小文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段:讲明明和小文按时赶到学校,没有迟到。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一只小蛐蛐,但他最终放弃捉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说明明明没有因为贪玩而影响学习,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教法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明上学》的情节和内容,理解故事的主旨。

2.能够感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感同身受。

3.认识“前去”、“河边”等生字词汇,能够正确使用。

4.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知识准备1.教师预先准备好故事《明明上学》相关教材。

2.准备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明明上学》故事的关键词语或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辆背篓车,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自然思考:“这是一辆什么车?它是干什么用的?”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测,并鼓励他们思考。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回答中及时引出《明明上学》这个很有趣的故事。

2.学习教师进行课文的朗读,学生保持安静,集中精力聆听。

教师可重读一些比较难读或重要的词句,然后请学生跟读。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接着,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提问,带着学生一起理解课文中每个情节和人物的表达,注重细节。

3.思考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来开展互动思考。

老师先让学生选好一张卡片,然后将卡片递给老师。

老师根据所选卡片的词语,发起一个脑力活动的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给出正确的答案。

4.小结教师通过简短的小结,让学生记住教授的重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教材的要点。

在最后,也需要强调学生们需要遵循故事中人物的积极向上的表现,珍惜生命,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四、教学策略1.听说结合这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听和说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模型。

2.合作学习卡片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

3.细节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细节,特别是对于语言和情节的细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4.归纳总结在每段教学结束后,要归纳并简要总结课文要点。

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并掌握语文思维。

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教授的是《明明上学》这篇课文,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三篇

【导语】《明明上学》是⼀篇看图学⽂的课⽂,讲了明明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孩⼦。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学习11个⽣字及由⽣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的想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5.按要求进⾏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语词。

2.理解课⽂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看懂图意,发展学⽣的想象⼒。

4.按要求进⾏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1.课⽂较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为什么“明明看了看⼩⽂笑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课时 ⼀、教学⽬标 (⼀)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词语。

(⼆)借助汉语拼⾳读课⽂,能把课⽂读正确,流利。

初步理解⽂章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词。

(⼆)朗读课⽂,初步了解课⽂内容。

三、教学难点 课⽂篇幅较长,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个叫明明的⼩同学,他可喜欢蛐蛐了,⼀次上学的路上他逮开了蛐蛐,那么结果如何呢?请跟着⽼师⼀起学习语⽂,就会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请同学们先按着图的顺序,观察⼀下四幅图,了解图的⼤意。

(三)范读课⽂。

1.听⽼师范读。

2.边听边想,本课是写谁的⼀件什么事? 3.读完指名回答: 本课写的是明明没有因上学路上捉蛐蛐耽误学习。

(四)学习⽣字。

1.看⽥格中的⽣字,画出课⽂中的⽣字及⽣字组成的词语。

2.随⽼师范读课⽂,看看⾃⼰是否把所有的⽣字及⽣字组成的词画全了。

(1)教师边读,边提⽰画哪个词。

(2)同桌互相对照⼀下,画的词语。

3.借助拼⾳同桌⼀起读准⽣字及词语的⾳节。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_1.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_1.docx

最新整理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明明上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

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二、自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

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打出幻灯片)2.指读课文。

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

提示: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

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

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

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

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

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

“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质。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人物动作,体会思想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
1.知道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2.通过人物动作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25课,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齐读课题。

从题目上你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学生。

这篇课文写的是和明明上学有关的事。

)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在明明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图。

二、看图:
老师把四幅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先把四幅图大概地看看,然后一幅图一幅图地说说,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可这样引导:告诉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明明。

问:你能看出他干什么去吗?(上学。

)从哪儿看出来的?(背着书包。

题目上告诉了。

)他为什么老盯着路边的草丛?(他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蛐蛐也叫蟋蟀,夏天草丛里很多,许多小朋友都爱把它们逮来玩。

明明紧盯着草丛说明了什么?(明明非常喜欢蛐蛐。

)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图的意思。

(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蛐蛐的叫声。


二图:看看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后怎么做的?(图意:明明在草丛里捉蛐蛐。


三图:路边的孩子叫小文,他张着嘴,还指着前边,他这是在干什么?(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四图:问:这是哪里?(教室)明明和小文迟到了吗?你从哪能看出来?(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也刚要坐在椅子上,说明马上就要上课了。

明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小文紧跟在后面,他们没有迟到。

)图意:明明和小文满头大汗跑到学校,他们没有迟到。

再请一个同学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看图,对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明明到底捉到蛐蛐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

(一)老师范读,学生要听准字音。

(二)学生自己小声读,标出自然段,本课因有插图有的同学可能会标错,老师要巡视,并订正答案。

(5个自然段)
(三)五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大家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

四、学习课文:
(一)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大家边听边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

板书:一……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明明很喜欢蛐蛐,对蛐蛐很了解,很有经验,所以能从蛐蛐的叫声里判断出是不是好蛐蛐。

再读第1段,忽然”要读快些,一……就”要读重音。

(二)学习第2段。

能得到一只好蛐蛐不容易,明明喜欢蛐蛐,一心想捉到这只好蛐蛐。

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是怎么做的。

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明明紧张地捉蛐蛐。

)学生划出明明捉蛐蛐时的动作词语,老师板书:走、扒、看、捂、追、扒、找、扒(注意不要划出蛐蛐的动作词语。

)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明明特别喜欢蛐蛐,他下决心要捉住它。

)这时明明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紧张)看图:明明把书包扔在一边、扑在地上用两只手去捂。

蛐蛐跑了,明明又追上去。

一个同学读第2段。

用:换词比较法”体会明明的动作。

(投影仪显示句子)
1.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明明跑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2.他用手一捂,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他用手一拍,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读第一组句子,比较哪儿不一样?明明为什么不跑过去?(他怕吓跑蛐蛐)轻轻地走”说明什么?(明明捉蛐蛐很有经验)
读第二组句子,比较不同之处,用手势比划什么叫捂”?什么叫拍”?(捂”手心是空的。

拍”手掌平着落地。

这样会把蛐蛐拍死。

)要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

通过这些动词说明明明不光喜欢蛐蛐,而且很有经验,是个捉蛐蛐的能手。

再读第2段。

(一人读)轻轻地”要读得轻,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的心情。

明明费了这么大的劲捉蛐蛐,他捉到了吗?(没有)这时明明什么心情?(着急)越着急越想赶快捉住它。

就在明明一心一意捉蛐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明明怎么做的?
(三)一个同学读了3、4自然段。

(回答: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这么好的一只蛐蛐明明不想要了吗?(想要)他听到小文的喊声怎么想的?(这时他才想起该上学了。

)一人读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划出明明的动作词语。

板书:走、拍、跑,看第三图,还应再加上一个课文里没有的动作词语:背起书包。

因为他捉蛐蛐时把书包放在地上了。

板书:背。

(写在跑”的前面。

)这里我们把跑”改成走”行不行?(不行,快迟到了,必须要跑。

)这个跑”字说明了明明不愿违反纪律,不愿迟到,他听从别人的劝告和提醒,有错就改,宁可不要蛐蛐也不能迟到。

一个同学读3、4自然段,要读出喊”的语气。

(四)他们迟到了没有?齐读第5段。

(答:没有迟到)他们终于按时赶到了学校。


图:明明跑得满头大汗,说明跑得急,跑得快。

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学校,这进一步说明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自觉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问:明明为什么要对小文笑?(感谢小文的提醒)
老师小结: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

当有的同学忘了遵守纪律,管不住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他,这才是真正的友谊,才叫好朋友。

五、两人一组讨论:明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