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主要机场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
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
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前十是哪些

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前十是哪些坐飞机已经变得平民化了,飞机场你知道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前十是哪些吗?小编来为你盘点一下。
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中国十大机场,根据中国民航数据总局统计,大陆地区机场按旅客吞吐量数据统计排名分别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北京首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国际机场,是北京市的主要的国际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北京顺义区(其中一二号航站楼为朝阳区在顺义区的飞地),距离天安门广场25.35公里。
中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不但是中国首都北京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往的窗口,而且是中国民航最重要的航空枢纽,是中国民用航空网络的辐射中心。
并且是当前中国最繁忙的民用机场。
也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上海浦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5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距离虹桥机场约40公里,为4F级国际航空港。
是中国(包括港、澳、台)三大国际机场之一,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
2015年,浦东机场保障飞机起降45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008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27万吨。
广州白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始建于2004年08月05日,是中国三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机场等级4F,在中国民用机场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94年白云机场在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业企业及行业评价中被列为中国最大服务业企业航空港第二位。
1995年,白云机场被列为国有企业500强之一。
1998年,白云机场被中国民航总局评为“文明机场”。
成都双流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川西平原中部,距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广场西南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3°57’02’’,北纬30°34’47”,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作者:admin文章来源:民航资源中国网点击数:2014 更新时间:2007-1-26摘要: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
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
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
“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
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
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
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一、通航城市和机场2020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有241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40个,永州零陵机场临时停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机场有广西玉林福绵机场、新疆于田万方机场、重庆仙女山机场。
《2021-2027年中国民航机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37个,较上年增加3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或地区)有广西玉林、新疆于田、重庆武隆。
安康五里铺机场迁至安康富强机场。
二、主要生产指标我国机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的同时,积极实施“客货并举”发展战略,多方联系运力,优化航线网络,实现生产运输快速恢复。
2020年,我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5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4.94亿人次,同比下降36.6%。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4亿人次,较上年减少3.72亿人次,同比下降30.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0.0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90.2%;国际航线完成0.1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1.22亿人次,同比下降87.8%。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和市场下行的双重压力,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607.5万吨,较上年减少102.5万吨,同比下降6.0%。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47.4万吨,较上年减少116.9万吨,同比下降11.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82.7万吨,比上年下降12.5%;国际航线完成660.1万吨,较上年增加14.4万吨,同比增长2.2%。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飞机起降904.9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61.1万架次,同比下降22.4%;其中,完成运输架次为745.8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41万架次,同比下降24.4%。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73.4万架次,较上年减少193万架次,同比下降18.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4.8万架次,比上年下降75.5%;国际航线完成31.5万架次,较上年减少68.1万架次,同比下降68.4%。
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

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最大的飞机场排名》的内容,具体内容:飞机是现今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那么你知道中国最大的机场排名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十大机场排名。
中国十大机场排名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国际...飞机是现今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那么你知道中国最大的机场排名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十大机场排名。
中国十大机场排名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简称首都国际机场,是北京市的主要的国际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方向,去年吞吐量更是首次突破了9000万大关,达到了9439万人,是亚太地区第一大机场。
国际民航权威认证机构Skytrax发布的"2015年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排名",其中,北京首都机场领衔中国内地机场,位居第10位。
2、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5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距离虹桥机场约40公里,为4F级国际航空港。
2016年吞吐量为6600万,2015年9月4日,国际民航权威认证机构Skytrax发布的"2015年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排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居第90位。
3、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2016年吞吐量为5973万。
2016年2月29日,全球机场服务满意度测评权威机构——国际机场协会(ACI)在蒙特利尔宣布2015年度机场服务质量(ASQ)旅客满意度项目评测结果,广州白云机场荣获"亚太区最佳机场第三名"。
4、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16年吞吐量为4604万。
2015年9月4日,国际民航权威认证机构Skytrax发布的"2015年世界前百位主要机场排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居第50位。
5、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2016年吞吐量为4198万。
为全球百强机场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批准建设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是中国西南门户国际枢纽机场,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并列为中国两大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图文稿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前言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年。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一、现状及评价(一)机场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3、历史沿革
(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1958年03月02日投入使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 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 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机场, 1926 年;昆明巫家坝机场, 1937 年;重庆白市驿机场, 1939 年)。机场建成时仅有一 座小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ⅥP乘客和包租的 飞机。
(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ICAO机场代码:ZGGG;IATA机场代
码:CAN),建于2004年08月05日,是位于广东省省会广州
市的一座大型民用机场,国内三大航空机场之一,于 2004 年08月05日正式启用。
机场IATA 代码源于广州的罗马拼音 Canton 的缩写。该
(3 ) 1984 年3 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工程再度扩建,同 年9月30日扩建工程完工。扩建后的候机楼,使用面积比过 去扩大了一倍。
(4)1988年,上海民航进行重大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机场和航空公司分营,上海虹桥机场从同年6月25日起成为 独立的经济实体。
( 3 ) 1988 年 12 月,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第三次扩建,于 1991年12月26日完工。
好地提升上海航空枢纽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品质。
1、地理位置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
2550号,距离市中心13千米。
2、历史沿革
( 1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建于 1907 年,它的前身是建于 1921年3月的民国虹桥机场,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军队占领。
(2)解放后,重建虹桥机场,此后一直作为军用机场,直 到1963 年,被国务院批准再次成为民用机场,并于1963 年 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该工程于 1964 年正式交付 使用。
5、航站航点
(1)1号航站楼 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班专用(包括海南航空公司、大 新华航空、大新华快运、首都航空、天津航空) (2)2号航站楼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 司、深圳航空公司、重庆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国际航 班),以及天合联盟的外航和非联盟的外航服务。 (3)3号航站楼
机场现为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联邦快递 的枢纽机场及中国国际航空的重点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 场第三跑道、二号航站楼分别于 2014 年、 2016 年建成投入 使用。
1、地理位置
地处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东镇
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的直线距离约28公里。
2、历史沿革
(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1、简介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ICAO 机场代码: ZBAA ;IATA 机场 代码:PEK),简称“首都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顺义区 (朝阳区现状管辖),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空港。北京首 都国际机场是中国的空中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成于 1958 年,运营 50 多年来,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1978年的103万人次增长到 2014年的8612.83万人次,位居亚洲第1位、全球第2位。
(3)航站楼 机场1号航站楼(T1)由A、B两座候机楼紧密相连,面 积达8.2万平方米(A楼5万平方米,B楼3.2万平方米)。有 15个候机大厅,18个贵宾室和15条行李传输系统。
4、交通换乘
交通指南
5、扩建工程 6、事故
(五)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IATA 代码: CTU ; ICAO 代
1、地理位置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启航路300 号,附近有磁浮龙阳路站、浦东国际机场长途客运站。
2、建设历史
( 1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 1997 年 10 月全面开工,
1999年9月建成通航。一期建有一条 4000米长、60
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
码:ZUUU),简称双流机场,位于距离中国四川省
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方向约16公里的双流县北部,
机场飞行区等级为最高的4F级,拥有两条长3600米
的平行跑道、两个相对独立的客运航站楼。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
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中国西南地区的航
空枢纽和最重要的客货集散地。
1、历史沿革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 上海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以及星空联盟的外航,寰 宇一家的外航和非联盟的外航服务。
6、服务内容
(1)地面服务 (2)空港物流 (3)飞机维修 (4)进口口岸
7、交通换乘
(1)高速公路 (2)摆渡车 (3)轨道交通 (4)出租车 (5)机场巴士 8、机场事故
4、交通换乘
(1)地铁 (2)出租车 (3)巴士 5、机场事故 2013年10月27日上午9时14分,白云机场航站楼出发大 厅1号门附近的一块电子显示屏附近突然起火冒烟,火势很 快蔓延到电子显示屏下方的商铺。不到 10 分钟,着火商铺 就几乎淹没在火海中。很快,消防员赶到并对火势进行了 控制。截至上午 11 时许,有 25个航班延误, 4000 余旅客受
候机楼 候机楼分为 A 区和 B 区(离境旅客从主航站楼使用连接 桥到对面的候机楼),A区负责国际航班,以及南方航空公 司外的其他国内航班。B区负责南方航空公司,以及集团名 下的航空公司(厦门航空,重庆航空等)。到达旅客可以 直接从候机楼抵达厅离开机场,无需到主航站楼(乘坐地 铁需要到航站楼负1层,停车场同样需要到负1层)。
代码:SHA),简称“虹桥机场”,位于上海市西郊,距市
中心仅 13 千米,建筑面积 51 万平方米,建成于 1907 年。虹 桥机场自 1996 年以来屡获中国民航业组织的“旅客话民航” 活动、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以上机场组第一名。
2014年 11月 30 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开始启动为时三年
的 T1 航站楼改造工程,与现代化的 T2航站楼相互辉映,更
(2)跑道及停机坪 跑道 总平面规划有三条跑道,海拔 50 英尺( 15 米)。一期 建有二条跑道,分别位于航站楼的东西两侧。间距按 2200 米规划,能满足二条平行仪表跑道的独立平行进近要求。 停机坪 停机坪包括三部分:客机坪、货机坪、航空公司停机 坪(包括维修机坪)。停机坪共提供 46 个近机位(可通过 登机桥直接登机)和 28 个远机位(需乘摆渡车登机),停 机坪总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
4、硬件设施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三座航站楼,两条 4E 级跑道、
一条 4F 级跑道,以及旅客、货物处理设施。是中国国内仅
有的两座拥有三条跑道的国际机场之一(另一座为上海浦 东国际机场),机场原有东、西两条 4E 级双向跑道,长宽 分别为 3800 ×60米、3200×50米,并且装备有Ⅱ类仪表着 陆系统;其间为一号航站楼、二号航站楼。 2008 年建成的 三号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3800米×60米)满足F类飞机的 使用要求,位于机场东边。
3、硬件设施
(1)航站及候机楼 航站楼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经国际招标,选定了美 国派森斯公司(Parsons Corporation)和佳拿公司(URS Greiner)的设计方案,由主楼、连接楼、指廊和高架连廊 四大建筑结构组成,总面积达37万平方米,主楼共分为4层, 包括地上 3 层及地下 1 层,其中第三层为出发大厅,第二层 为商业层,第一层为到达和商业层,负一层则通往地铁、 停车场和机场酒店。
(2 ) 1980 年 01月01 日,面积为 6 万平方米的一号航站楼及
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3)装备先进技术设备的二号航站楼于 1995年10月开始建 设,并于1999年11月01日正式投入使用。
(4)2004年09月20日,整修一新的一号航站楼重新投入使 用,专门承载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航班。
到影响。
(三)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Shanghai Pud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代码:PVG,ICAO代 码:ZSPD),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海地带, 面积为40平方公里,1999年建成,2008年北京奥运 会前扩建工程投入使用。 浦东机场是上海两大国际机场之一,距上海市 中心约30公里,距虹桥机场约52公里,与北京首都 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并称中国三大国际机场。 2014年旅客吞吐量5166.18万人次。
Βιβλιοθήκη
(6)到港行李传送带13条
4、服务内容
(1)安检流程 (2)航站楼设施 (3)过境免签 (4)行李规定
5、重大事件
大事记 坠机事件
6、通航公司
国内航空 国际航空
7、交通换乘
机场巴士 轨道交通2号线 磁悬浮 自驾车路线
(四)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ICAO 机场代码: ZSSS ;IATA 机场
(1)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原名成都双桂寺机场,是民国二 十七年( 1938 年)建设的一座军用机场。最初道面为泥面, 仅能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 (2)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曾进行扩建,用石灰、卵石 拌合碾压而成的跑道长1400米,可起降15吨以下飞机。 (3)1956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将成都双 桂寺机场划归民航使用,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 (4)1957年,成都市的民航飞行正式由广汉机场转至双流 机场,并开辟了成都至北京、太原、西安、重庆、昆明、 贵阳、南充等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