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高考真题_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内蒙古包头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项正确。

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应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应排除。

2.(2019·河北承德月考)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分别是() A.意大利、法国、荷兰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葡萄牙、英国、美国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答案】D【解析】西班牙没有将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很快衰落下去,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的荷兰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意大利逐渐衰落,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

故D项正确。

3.(2019·河北邯郸质检)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提到,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开始殖民掠夺,因此选B项。

高一历史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

导致表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是B.生产萎缩,产品供应紧张C.贵族享乐,大量购买奢侈品D.商业革命,国外商品涌入【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就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

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出现所谓的“价格革命”。

在大量资本的刺激下,生产迅速发展而不是萎缩,故A项错误;C项说的是西班牙的情况。

D项指的是商业革命的现象。

所以应选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2.(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展,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早期的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流入欧洲,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所以正确。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C.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具有冒险、探索精神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从材料中“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海外扩张的目的是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所以答案选D。

A的说法不正确,所以不选。

B选项没体现出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以不选。

材料也没体现出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所以不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原因4.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高考历史 9.1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挑战真题 岳麓版

高考历史 9.1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挑战真题 岳麓版

高考历史 9.1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挑战真题岳麓版1.(2009·广东)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2.(2009·江苏)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3.(2008·山东文综)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图中只有欧洲、北非、南美洲及亚洲的一些地方),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4.(2008·广东文科基础)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B.伦敦C.威尼斯D.巴黎5.(2008·广东理科基础)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A.法国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解析】 1580~1640年间,葡萄牙被西班牙合并,地位一落千丈,排除B项;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排除C项;18世纪中叶(英法七年战争之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排除A项。

17世纪,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

【答案】 D6.(2008·广东)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7.(2010·山东文综)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复习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工业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课时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

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A.没有瓦解君主制度开展价格革命B.没有经受艺复兴的深刻洗礼.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解析: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当时主要殖民国家对外掠夺的重要原因,但西班牙把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用消费,并没有用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致使这些财富流入到其它如英、荷等国。

答案:D2. 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时,许多印第安人后裔却表示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伴随而的是殖民扩张,殖民活动给当地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

美洲发现后,殖民者给印第安人带的苦难就是“掠夺和屠戮”。

答案:3. (2009年青岛模拟)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考生在高考中必备的能力,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

2021年高考历史必修二考点练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021年高考历史必修二考点练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1.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历,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这位航海家应该是()A.哥伦布B.麦哲伦C.达·伽马D.迪亚士解析:选A根据材料有效信息“前往印度〞、“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走向西的海路〞“迄今尚无人走过〞等可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向西(即横渡大西洋)探寻通往印度的航线,故A项正确。

2.“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展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场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这段话说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B.各地联络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当西方进展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场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得出,随着新航路的开拓和对外殖民扩张,各地联络逐步加强,故B项正确。

3.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如今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展宏观考察。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开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场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场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解析:选A根据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对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使得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开展,故A项正确。

4.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如蜀葵而大。

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

花黄色,子如草麻子而扁。

〞“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畅通B.欧洲的商业革命C.朝贡贸易的形成D.工业革命的扩张解析:选B新航路开拓引发西方“商业革命〞,亚欧贸易联络加强,一些西方的作物也开场传入中国,即当时的明代,故B项正确。

北京11-13高考历史真题集锦: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

北京11-13高考历史真题集锦: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

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1.(201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早期殖民扩张【答案】C2.(2013·北京文综·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8分)【考点】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海洋关系。

【答案】(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2分)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2分)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2分)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2分)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3.(2011·北京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4.(2010·北京文综·37)(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二茶叶与世界贸易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

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5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必练题5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5)新航路的开拓和殖民扩张1、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始终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促成这一“转变”的动力是( )A.新航路的开拓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D.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说明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供应了物质支持C.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缘由D.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3、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

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拓______()A.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B.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D.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4、16世纪时贫困的欧洲总希望攀上东方、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富亲戚,希望跟东方扯上关系,那时候西方人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东方杂种”。

漫长的16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历史”。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亲密B.欧洲人已具备世界视野C.中国己渐渐融入世界市场D.启蒙运动拉近东方距离5、17世纪,茶叶、甘蔗、咖啡、可可及白糖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从亚洲输入的香料比新航路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

这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展()A.亚洲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促进了洲际间的各种物品的沟通C.为欧洲各国供应资本的原始积累D.使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6、新航路的开拓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名称如“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西班牙、荷兰B.意大利、英国C.意大利、西班牙 D.荷兰、英国7、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8、“英国和荷兰商人组建了两个特别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精品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精品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1.(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把握传播宗教和获取黄金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

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高额利润的追求驱使欧洲人开始了远洋探险。

【答案】D2.(2007·广东理基·66)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抓住材料中时间“16世纪”可以判断是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由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答案】A1.(2011·广东文综·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

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1.(2013年江苏高考14题)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答案】D2.(2013年安徽高考20题)“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答案】B3.(2013年北京高考14题)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答案】C4.(2013年福建高考22题)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答案】B5.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A6.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

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C.欧洲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也被目为“田园牧歌的时代”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答案】D7.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答案】B8.(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9.(2015·福建文综·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A10.(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答案】C1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D12.(2015·浙江文综·21)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答案】B13.(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A14.(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15.(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16.(2015·四川文综·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10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12分)【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农耕经济发展(美洲作物传入)【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新世界”“旧世界”和帆船图片等信息可知其表达的是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一中新旧世界交流的主要事物从新航开辟的相关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两个角度来解读作答。

(2)结合美洲农作物的特点,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4分)(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3分)17.(2015·安徽文综·37)(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

表2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2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

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

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8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12分)【考点】(1)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3)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解析】(1)依据材料一“16—19世纪中叶”这一时间限定,参照“表2”中所给事件,可以看出“重大事件”主要是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和工业革命时期在经济发展、殖民扩张方面的表现,分析出这个线索之后,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小问大事,可以补充“无敌舰队“之战、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等等;第二小问理由,分别从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蒸汽时代“到来、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等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侧重殖民方式和直接的经济入侵、美国侧重利用优势经济资源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发展;第二小问启示,可以从经济发展中心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国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系等角度分别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