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道路照明如何设计合理
小区路灯设计方案

小区路灯设计方案1. 前言小区路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居民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区的安全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小区路灯设计方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档将对小区路灯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设计目标本次小区路灯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如下:•提供足够亮度的照明,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合理布局,确保覆盖整个小区;•节能环保,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路灯的可维护性,降低维修成本。
3. 设计方案3.1. 照明亮度设计为了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我们将采用LED路灯作为照明光源。
LED路灯具有能耗低、寿命长、亮度可调节等优势。
根据小区道路和周边环境的情况,我们将根据以下几点设计照明亮度:•道路分类:根据道路的交通状况和人流量,将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背街小巷,针对不同道路分类设置不同的照明亮度。
•环境光照:根据不同时间段和周边环境的光照情况,调整路灯的亮度,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3.2. 布局设计小区路灯的布局设计将根据小区的道路规划和居民区域进行考虑。
以下是布局设计的几个原则:•布灯密度:主干道上的路灯布置相对较密,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上的路灯布置相对稀疏,以减少投资成本。
•路灯高度:主干道上的路灯需要较高的灯杆,以确保照明范围覆盖到整个道路;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上的路灯则可以采用较矮的灯杆。
•灯杆间距:路灯的灯杆间距将根据道路宽度和亮度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保证灯光的均匀分布。
3.3. 节能环保设计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将在设计方案中采取以下几个措施:•LED光源:采用LED路灯作为照明光源,相比传统的荧光灯和高压钠灯,LED路灯能耗更低,寿命更长。
•光感应控制:路灯将安装光感应传感器,根据周边环境光照情况自动调节亮度,减少夜间无人区域的照明强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时间控制:路灯设置定时开关功能,根据夜间人流量情况调整路灯的工作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4. 可维护性设计为了提高路灯的可维护性,我们将采取以下设计方案:•灯杆设计:灯杆将采用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考虑易于维护和更换灯具的结构设计。
住宅小区照明方案

住宅小区照明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被建设起来。
而在这些小区中,照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关乎居民生活的舒适度,还与安全和社区的整体形象密切相关。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住宅小区照明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一、整体规划针对住宅小区的照明,首先要进行整体规划。
根据小区的规模、密度和功能,确定照明灯具的种类和数量。
一般来说,小区的主要照明灯具可包括公共区域的路灯、楼梯通道的照明设施以及室外停车场的照明设备等。
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居民的视觉需求、能源消耗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
二、照明设备的选择在住宅小区的照明方案中,选择适宜的照明设备非常重要。
首先应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灯具的色温和亮度。
一般来说,公共活动区域适宜选择亮度较高的灯具,而居民楼的照明则应以舒适为主,选择亮度适中的灯具。
其次,在选择灯具类型时,应兼顾耐用性和节能性。
目前LED灯性能稳定、寿命长、能耗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区域照明方案针对住宅小区的不同区域特点,制定具体的照明方案是必要的。
以下是三个常见区域的照明方案。
1. 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包括小区内的街道、人行道、花园等。
对于这些区域,路灯是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
路灯的设置要保证路面照明充足,确保居民夜间行走的安全。
同时,应适当设置景观灯,增加夜间的美观度,并创造出良好的社区氛围。
2. 楼栋和楼梯楼栋和楼梯的照明设备要注意保证亮度适中,避免过暗或过亮对居民造成不适。
楼栋门口可以设置门前灯,方便居民夜间进出。
楼梯通道可以设置感应式照明设备,当有人经过时自动感应亮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室外停车场室外停车场的照明设施主要是为了提供足够明亮的环境,方便居民夜间停车和行走。
在设计停车场的照明方案时,应根据停车位的布局合理设置灯杆,保证灯光的均匀分布,并避免产生阴影区域,切实提高居民的视觉体验。
四、智能化管理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住宅小区照明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管理的可能。
例如,可以安装光照传感器和红外感应器,通过感应到人的存在或环境光线的变化来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
居住区道路照明设备和安装要求

居住区道路照明设备和安装要求道路照明在居住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提供了安全感和方便性,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居住区道路照明的有效性和合规性,以下是一些相关设备和安装要求的讨论。
一、道路照明设备1.灯具选择:在居住区选择道路照明灯具时,应考虑灯具的能效、亮度、色温和寿命等因素。
应选择能效较高的LED灯具,以提高照明效果并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亮度应该足够高以保障行人、车辆和自行车等的安全。
色温也应考虑,以确保道路照明的视觉效果和色彩还原性。
灯具的寿命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长寿命灯具减少了更换和维护的频率,从而降低了成本。
2.光分布:道路照明灯具的光分布应合理,以确保道路两侧和路面都能被照亮。
要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光照,以免造成盲点或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
3.防眩光设计:为了降低眩光对行人和驾驶员的影响,道路照明灯具应该采用防眩光设计。
防眩光设计有助于提高照明效果,提高可见度,并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4.照明控制系统:道路照明设备应配备合适的照明控制系统,以确保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提供合适的照明水平。
照明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时钟、亮度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等实现控制。
二、道路照明安装要求1.照明高度:道路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应根据道路宽度和交通情况来确定。
通常,灯具的最低安装高度应不低于6米,以确保照明的效果和范围。
2.照明距离:灯具之间的间距应根据照明要求和道路情况来确定。
通常,在居住区道路上,灯具之间的间距应在15-30米之间,以保证道路整体的照明均匀性。
3.照明坡度:道路照明灯具的倾斜角度应根据道路的坡度和几何形状来确定。
灯具的倾斜角度可以帮助提高照明效果,并减少光线的散射和浪费。
4.安装位置:道路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到对道路用户的照明需求。
灯具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道路中心,并且不被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所遮挡。
5.安装稳固性:为了确保道路照明灯具的安全和稳定性,灯具的安装应牢固可靠。
灯具的基座和支柱应能够承受风压和外力的作用。
小区灯光亮化方案

小区灯光亮化方案概述小区灯光亮化是小区环境美化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小区灯光亮化方案,该方案采用节能环保的 LED 灯作为照明源,结合智能控制系统,以达到舒适、安全、节能的效果。
设计原则1.舒适性:照明效果应遵循人工智能规划原则,提供舒适的光线环境,减少光污染。
2.安全性:合理安排灯光位置,确保小区的交通道路、行人路线和公共区域能够明亮照明,保证居民的行走安全。
3.节能性:应用高效节能的 LED 灯作为照明源,结合智能控制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灯光布置方案主干道照明主干道照明是小区灯光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主干道照明应保持均匀而明亮的照明效果。
建议采用以下方案: - 采用高亮度、高色温的 LED 路灯,确保道路上的照明度达到充足的水平; - 良好的路灯分布,保证无盲区和黑暗角落,避免安全隐患; - 合理设置灯柱的间距,保证照明效果的均匀性。
居民楼照明居民楼照明是小区灯光布置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照明,还能增加小区的美感。
建议采用以下方案: - 在楼道和出入口设置感应式的 LED 灯,只有当有人经过时才会亮起,以节约能源; - 在每个楼层设置灯光开关,居民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整照明亮度; - 在楼房外墙或窗户位置安装柔和的照明灯,增加整个小区的美感。
公共区域照明公共区域的照明需要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时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建议采用以下方案: - 在公共花园、健身区等区域采用低亮度的 LED 路灯,既达到了照明效果,又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光污染; - 在公共广场设置射灯或景观灯,以提升公共区域的美感。
智能控制系统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本方案引入了智能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测和调整灯光照明。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时间段的需要,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和颜色。
具体实现如下: 1. 安装光感器,通过感知环境光强度,调节灯光亮度,节约能源; 2. 根据时间设置定时开启和关闭照明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3. 结合智能门禁系统,感应到人员进入或离开时自动开启或关闭灯光。
浅谈住宅小区路灯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路灯设计一、照度分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见的大部分物体不是平面的,而是三维的。
因此,可把照度分为三类:垂直照度(E v)、柱面照度(E c)、半球面照度(Ehs)1、面部识别夜晚,在住宅区内人们相遇时彼此识别是设计时要考虑的要素,与面部识别最密切的照明参数是半球面照度。
研究表明,行人在4m左右,相互看清对方脸部至少需0.8Lx的半球面照度。
而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看清路上的行人和障碍物,主路或支路考虑照明参数为垂直照度。
2、确定方位设计人员除对小区内道路照度考虑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每个楼幢名称标牌上的照明,在夜晚应当使每个来访者准确确定方位,快速找到自己所要探访的人家。
二、照明评价标准夜晚,行人和住宅小区居民对路灯照明的需求可以概括为:行人路灯照明应能为行走和辨别方向提供方便,并且有助于面部的识别。
居民在家中,路灯照明有助于发现来人和不受光照干扰(特别是眩光)影响休息。
两者还有共同的照明要求:一是美化亮化住宅小区环境,增强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二是具有防御暴力、故意破坏和犯罪的功能。
满足以上要求的最重要评价标准是照明水平(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
1、照明水平(照度)住宅小区照明设计应能足以显现道路路况、线型和障碍物,使行人辨清前行方向,安全地行走。
行人流量小的住宅区平均照度5Lx,最小照度1Lx基本能够满足要求。
2、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表3.5.1规定,推荐下列标准值3、均匀度路面上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
为达到较理想的均匀度,参照照明设计标准和国外的一些经验,建议路面最大照度与最小照度之比≤20:1。
4、眩光控制对于住宅小区的人们来说,眩光问题没有象道路驾驶员那么重要,主要原因是行人的行走速度没有汽车那么快,一般不致于由于眩光强烈在行程中发生相互间碰撞。
相反,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大家对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各种景观装饰灯、礼花灯、泛光灯、地埋灯等产生浓厚兴趣,印证了“白天看景、晚上看灯”的美好景象,也体现了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的人民追求甜美生活,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氛围。
浅谈住宅小区道路照明设计

量 的多少和供 电距 离 的远近 ,选择 3 0 供 电或 8V 2 0 供 。, 8 V 电系统 用于 路灯数量 多 , 率 2V 30 供 功 大, 电距离 远 的小 区道路 照 明, 供 路灯相 序标 注 应 保证 三相 负荷 平衡 , 且相# 3 g 盏灯 分别 接在 不 同的相序上 , 这样 做不仅能够 尽量减少 负载 电流 在 电缆铠装 外 皮或 金属保 护 管上产 生 的涡流 损 耗, 且还能更 有效 的减弱路 灯频 闪效应 给人们 而
保 的特 点 。质 量好 的L D E 光源 光 效 是 白炽 灯 的 7 1 倍 ,节 能荧 光灯 的2 3 ,金 卤等 的 1 5 —0 -倍 .—
1 8 ,高压钠 灯 的I 2 1 4 ,使用寿 命可 达 .倍 .- . 倍
功耗 小、发光效率 高的L D E 型光源 , 由灯具 自带
太 高的情况下 ,在午夜 1 . 0 以后 由计算机 智 20 点
能控制 系统 控制 一 部分 路灯熄 灭 , 以达 到节 约 电能的 目的,是路灯控制方式 的发展方 向。
置与 电源 的接地装置分开 ,相互 为独立 的接地装 置 每一 个灯具 分别 引 出接 地线 与接地 干 线连 接 。这样做 的 目的是为 了避 免当某一个路灯发生
带来 的视觉 不适 感 。2 0 供 电系 统用 于路灯 数 2V
路灯 由时钟 控制 器控 制 。路 灯控 制 箱可 安 放 在 小 区物 业 管理 室 内或者 室外合 适 的地方 , 通 过钟 控器 预 先设 定 的时 间 ,控 制路灯 回路 开 关 电器 的通 断 ,进而 控制 路灯 的亮 、灭 ,具 有
小区亮化照明如何做

小区亮化照明如何做
1、运用合理的暖光与冷光的相互协调搭配,小区娱乐休闲区以暖光为主,环境以绿色及冷光的泛光照明为辅,创造出良好的月光照明
效果,小区人行道及雕塑建筑建议使用带滤光片的低压卤素照明灯,
形成温雅的质美空间,达到以景动人,以景怡人的小区照明效果。
2、个性而不俗套,避短取长,分区域,分层次,分主题,以不同应大同,意境表现艺术,照明表现小区底韵文化,以实为虚,以境为夜,形成小区独具特色的照明场景。
3、照明规划以小区环境,小区生活,小区景观,小区风貌,小区人文为载体,进行照明艺术,照明品位的深层次细化,达到主题唯美,体验为新的小区亮化照明的新空间,用照明空间唤起人们的共鸣,以
达到理想化的照明效果。
4、利用多元化的照明思维配合高科技的照明技术,营造自然、舒适、宁静、的小区亮化照明环境,以照明服务于人,以亮化打造高端
特色的幽雅小区。
居住区道路照明要求

居住区道路照明要求首先,道路照明的亮度要求适中。
亮度过低会影响行人和车辆的正常行驶和活动,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反,亮度过高会给居民带来不适,浪费能源。
因此,需要根据道路的长宽、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适宜的亮度水平。
其次,道路的照明布局要合理。
对于主要交通干道和拥有较高交通流量的次要道路,应当设置更多的照明设施来提供足够的照明。
而对于低速小巷和人行步道,照明设施可以相对简单一些。
此外,照明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道路的曲线、坡度和交叉口等特点,确保照明效果的均衡和连贯。
再次,道路照明要求反光效果良好。
道路上的照明设施应当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能够将光线有效地反射到行车道面上,提高视觉效果。
这不仅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还可以减少暗角和盲点的出现,防止行人或物体突然出现在车辆前面。
此外,道路照明要求具备耐用性和节能性。
照明设施应当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和技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同时,照明设施的能效性能也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最后,道路照明要求应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居住区的照明设计应当与周边建筑、景观以及社区风格相匹配,保持整体的一致性和美观性。
此外,为了不影响居民的休息和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夜间,道路照明应当避免造成过大的光污染和噪音。
总之,居住区道路的照明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亮度、布局、反光效果、耐用性、节能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照明设施,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宜居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道路照明如何设计合理
一、灯型的选择
由于小区道路的宽度一般在3~5米,不适合行行驶升降车辆,为了考虑维修方便,小区内一般选用灯高在2.5~4米间的庭院灯来照明,这样维修人员携带短梯就能进行维修。
为使住宅小区道路照明在保证
道路明亮的同时,白天也能为小区营造优雅的气氛,庭院灯灯型的选
择要与小区的建筑风格和环境气氛相协调,力求使“光与影“的组合配置富有旋律,因此此类灯型在设计时可以有更大的自由去追求整体
灯型的美观。
同时灯具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防范性,在树冠较大的乔
木旁应尽量避免选择带挑臂的庭院灯,灯具外形也应简洁流畅,不宜
有过多的装饰物,不然在夏天很容易产生令讨厌的蜘蛛网;为防止小虫
进入灯具,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
另外在小区中,如果绿化带是大面积的草坪及矮小花卉,那么,全方位扩散型灯具(无反光器)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在选择庭院灯的材料时可选用钢管、铸铝、不锈钢
等材料。
由于小区灯柱对机械强度要求较低,所以可以考虑更多地采
用外型美观,但强度稍差的不锈钢材料。
二、光源的的选择
在道路照明设计中一般采用效率高、寿命长的高压钠灯,然而在
小区照明设计中有所不同。
由于小区内(主干道、主入口、公共生活区除外)要求环境的幽静,而冷色光源更易给人静的感觉,所以小区中普遍采用金卤灯来照明,这样可使整个小区富有层次感,同时可为低层
住房提供一个柔和的户外环境。
另外一般小区道路平均照度在5~
10Lx左右,而小区中车辆、人员行进速度都比较缓慢,故小区照明对眩光不做限制,可以采用非截光灯具,同时由于非截光灯具的光不但
射到地面,还射到其他工作面(如墙面、树林、建筑物等等)还能起到一定的环境照明效果。
从数字上看,小区照明比道路照明要暗得多,其
实并非如此,只是道路对亮度均匀性(最低亮度与平均亮度之比)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低于40%。
因为对于快速行驶的车辆而言,明显的亮度变化容易引起视觉错误甚至暂时地失去视觉,造成交通事故。
而小
区中车辆、人员行进速度都比较缓慢,对住宅小区而言,亮度均匀性
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住宅小区中一些主出入口、路口、公共区
亮度都比较高,而其他地方亮度较低,因此平均亮度较低。
三、灯位的布置
灯位的布置要与小区的道路规划相一致。
由于小区道路的道路情
况较为复杂,路口多、分叉多,所以小区照明应有较好的视觉导向作用,一般多采用单侧布置;在道路较宽的住宅小区主干道及出入口位置,
可采用双侧布置;在道路交叉的地方和道路产生较大变化处应布置灯位,以发挥灯光对道路的诱导性。
另外在进行小区照明设计时应注意避免
室外照明对居民室内环境起不良的影响,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灯位
离阳台及窗户过近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一点主要是通过选择合
理的灯具和恰当的灯位来控制,例如尽量将灯具布置在道路远离住宅
楼一侧的绿化带内。
在绿化景点处则可以采用庭院灯与适量的草坪灯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灯光布置。
在住宅小区中一般不考虑使用泛光灯来
渲染环境,因为它很容易对周围居民造成光污染。
四、小区照明供配电设置
对于面积不太大的住宅小区,照明配电箱一般位于小区中央,向
四周送电,是中心辐射型的,线路不长,但分叉较多。
这种形式的配
电往往出线较多,但每路出线负荷较小,传送距离较短。
而有些大型
住宅小区内的灯具盏数较多,单靠一个配电点送电往往因送电半径大,引起末端压降损失过大。
如果单靠增加电缆线径来解决问题,经济代
价太大,因此采用多点送电的方式。
这样既能解决压降损失的问题,
又能简化管线网络,有利于今后对于管线的维护。
各配电点以控制电
缆相联接后可并入路灯控制网,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无线三遥”控
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