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及答案筑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C.漫.江(满)寥.廓(liáo)挥斥..(斥责)提示:C项,“挥斥”意思应为“奔放”。
答案:C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提示:C项中“内含”应为“内涵”。
答案:C3.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结合诗句内容来划分,不能读破句子。
答案:C4.填空。
毛泽东(1893~197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词作有、《沁园春·长沙》、等。
提示:此题帮助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深刻寓意。
答案:《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5.本词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试举例分析。
提示: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参考答案: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对。
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 》练习题及答案

C.在此次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这首词的主旨句。
B.“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几句倾注了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切的思想感情。
13.对《沁园春·长沙》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用“翔”而不用“游”,生动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
B.“万”字写出了群山叠嶂之态,“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子·重阳》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阳”是题目,它是现代诗歌,也是新诗,因为它产生于“五四”以后。
B.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完整版)《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必做题1。
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é)飞翔(xiáng)遒劲(qiú)咽(yè)B.橘子(jú)廖廓(liáo)漫江(màn) 急燥(zào)C.携手(xié)静寂(jì) 遏制(è) 苍茫(máng)D。
峥嵘(zēng)沁园春(qìn) 砥柱(dǐ)姓曾(zēng)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僧侣) 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D。
击(击打)水峥嵘(不平凡)岁月稠(多)3.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
4。
对词的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说明正确的是()A。
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一般动词C。
意动用法 D.名词做该句主语5。
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6.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
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B。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携(xié)带峥嵘(zhēng)挥斥方遒(qiú)B.上阕(juè)阻遏(è)百舸(gě)争流C.惆怅(chàng)寥廓(guò)慷慨(kǎi)激昂D.百侣(lǔ)橘(jú)子洲沁(qìng)园春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褒扬清明)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视……如粪土,表鄙视)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鹰击长空,鱼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的我走了,正如我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的姑娘。
A.游轻轻轻轻忧愁B.翔轻轻轻轻愁怨C.游轻轻悄悄愁怨D.翔轻轻轻轻忧愁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作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
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D.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沁园春 长沙》练习题 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kě)惆怅.(chàng)携.(xié)手B.橘.(jǘ)子苍.(cāng)茫漫.(màn)江C.遒.(qiú)劲遏.(è)制寥廓.(guō)D.飞翔.(xiáng)峥.(zhēng)嵘砥.(dǐ)柱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鱼翔.浅底(翔,形容鱼游得自由轻快)B.怅.寥廓(怅,表达失意的情绪)C.谁主沉浮..(沉浮,指盛衰) D.峥嵘..岁月稠(峥嵘,不平凡、不平常)3.对“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描绘了在橘子洲头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B.这句的大意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这句对万物蓬勃向上的情状做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
D.这句从眼前景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是前面六句写景的总收。
4.对下列诗句朗读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万类/霜天/竞/自由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5.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独”字给人以孤独之感。
B.“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运用色彩生动地描绘出湘江深秋的绚丽景色。
C.诗人用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回答了领导中国革命的问题。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达了诗人敢于搏击风浪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词句,完成6-13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丘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6.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尽染:百舸:碧透:霜天:7.起句交代了什么内容?“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8.一个“看”字总领到哪一句为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图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练习题4篇

沁园春长沙练习题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沁园春长沙练习题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沁园春长沙练习题篇1沁园春长沙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携(xié)带峥嵘(zhēng)挥斥方遒(qiú)B上阙(juè)阻遏(è)百舸(gě)争流C惆怅(chàng)廖廓(guò)慷慨(kǎi)激昂D百侣(lǔ)橘(jú)子洲沁(qìn)园春本题考查的是语音。
“阕”字应读“quë”。
“廓”应读“kuò”,”“侣”应读“lǚ”。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谛造矫键四不像解铃还须系铃人B渲泄内敛炒鱿鱼曾经沧海难为水C贸然气慨流水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D脉搏笼络跆拳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分析:A项“谛造”应为“缔造”,“矫键”为“矫健”,B项“渲泄”应为“宣泄”,“苍海”应为“沧海”,C项“气慨”应为“气概”,“土淹”应为“土掩”。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可以自豪在说,多年来企图孤立、__中国的阴谋已经破产了。
(2)台湾分局分裂祖国的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A遏止卑劣B遏止卑鄙C遏制卑鄙D遏制卑劣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
前者比后者词义重,故应用“遏制”。
卑鄙,侧重品质这方面;卑劣,侧重于行动方面。
根据题意,应用“卑劣”。
5下列各句中加黑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B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可是现在,又鬓已染秋霜。
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群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孝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我创作素材。
D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C项“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间通俗歌曲,现多泛指能从的文艺作品。
沁园春长沙练习题

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1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橘.子(jú)桔.梗(jú)尽.管(jǐn)层林尽.染(jìn)B.寥.廓(liáo)绸缪.(móu)沉疴.(kē)百舸.争流(kē)C.沉浮.(fú)饿殍.(piǎo)》.苍.茫(chāng)沧.海桑田(cāng)D.伴侣.(lǚ)棕榈.(lǘ)酋.长(qiú)挥斥方遒.(qiú)2.下列诗句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长城内外,惟余莽莽C.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世隋唐》将带你穿越时空,和那些英雄人物一起去体验隋唐那段峥嵘岁月....。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年的时间可以令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老去,也可以见证中国甩掉贫困帽子一步步创造人间奇迹的历程。
D.大学生应该是最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的社会群体,然而或许是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抑制了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B.④③⑤①②!C.⑤②①④③D.⑤③④①②二、阅读理解5.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沁园春长沙》练习 (含解析)

1.《沁园春·长沙》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蕴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C.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色的描绘,借景生情,抒发了词人豪迈的革命激情。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
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仰看飞鹰,俯观游鱼,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形象,直接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3.下列句子都是描绘秋景的,与《沁园春·长沙》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浮(fú)遒劲(jìn)萧瑟(xiāo)橘子洲(jú)B.峥嵘(zhēng)磅礴(bó)愁怅(chóu)沁园春(qìn)C.沧茫(cāng)遏制(è)逶迤(wěi)岁月稠(chóu)D.百舸(gě)碣石(jié)寥廓(kuò)竞自由(jìng)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鹰击长空,鱼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廖廓.(kuò)分.外(fèn)浪遏.飞舟(è)挥斥方遒.(qiú)B.沁.园春(qìn)百舸.(gě)峥.嵘(zhēng)风华正茂.(mào)C.岁月稠.(chóu)苍.茫(cāng)百侣(lǚ)橘子洲头(jú)
D.怅.寥廓(chàng)颓圮.(qǐ)沉浮.(fú)激昂慷.慨(kāng)2.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
“长沙”
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5.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二、课内阅读(31分)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
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在选文横线空白处填写词句。
( 10分)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
一个“_______ 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
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
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情景。
(6分)
4.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表
明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3分)
5.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
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6.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忆秦娥娄山关》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分)
(2)词的上阕,描绘了红军进军的场面。
(下面的填空请选用词里的文字)进军的时间是________,为了渲染红军急速而又坚毅地向娄山关前进的英勇姿态,诗人写到的物象有________。
(4)
(3)当时的红军仍处在长征途中,困难重重,流血牺牲在所难免。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诗人为了表达这一抽象立意,在下阙中借助的形象之物有________。
(3分)
(4)纵观全词,点睛之笔是哪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纵观全词,词的感情基调是[ ](3分)
A.壮丽
B.壮烈
C.悲凉
D.壮观
(6)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漫道一词的意思是[ ](3分)
A.漫长的道路
B.满路
C.莫道,别说
D.慢慢地说
(7)本词的比喻句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