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

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决定了市场的运行和物品价格的形成。
下面将以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为题,探讨供给与需求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供给的决定因素供给是指市场上各种物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数量。
在决定供给的因素中,主要包括:1. 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企业获得同样利润的数量会减少,从而使供给减少。
2. 生产技术: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供给的增加。
3. 生产者预期:生产者对市场前景的预期也会影响供给的决策。
如果生产者预期未来需求会增加,他们可能会提前增加产能,增加供给量;相反,如果预期需求会下降,生产者可能减少供给量。
4.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对供给也有影响。
例如,税收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降低利润空间,从而减少供给量。
二、需求的决定因素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总量。
在决定需求的因素中,主要包括:1.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
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物品和服务,从而增加需求。
2. 产品价格:产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需求。
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减少。
3. 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数量和结构对需求的影响很大。
人口增加会导致需求增加,人口结构变化也会改变对不同产品的需求。
4. 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对将来经济状况的预期也会影响需求。
如果消费者认为经济将好转,他们可能增加消费;相反,如果他们预期经济状况会恶化,他们可能减少消费。
5. 替代品价格和补充品价格:替代品价格的变动和补充品价格的变动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替代品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增加,补充品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减少。
总结: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者预期和税收政策等;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收入、产品价格、人口数量和结构、消费者预期以及替代品和补充品价格等。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理论是描述和解释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的一种理论。
供给与需求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价格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
供给指的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买方希望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市场的均衡状态。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于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需求增加时,市场上的需求量超过供给量,价格往往上涨。
相反,当供给增加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价格则会下降。
这种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趋势。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基础是马歇尔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模型。
供给曲线表示供应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它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
需求曲线表示购买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它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就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在供给与需求理论中,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需要了解。
其中之一是需求弹性,在经济学中,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速度,从而预测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可以衡量生产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速度,从而预测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研究对于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以及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供给与需求理论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市场调节机制、价格歧视、市场失灵等。
这些概念进一步丰富了供给与需求理论的内涵,并在实际应用中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之,供给与需求的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描述和解释了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状态和价格趋势。
通过理解供给与需求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10 价格(元) 数量(个) 100
12 80
15 60
——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用图形表示的需求表就是需求曲线。
6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2.需求曲线
P
7 6 5 4 3 2 1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描述价格和需求数量的关系,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 习惯:自变量P为纵轴,因变量 牢记它! Q为横轴 —— 牢记它!
(1)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一般P↑,Qd↓ (2)消费者的偏好(taste)。T↑,Qd↑ (3)消费者货币收入(income)。 (4)其他商品的价格(price)。(替代品) (互补品)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s) 预期价格PE↑,Qd↑ 预期收入ME↑,Qd↑ (6)如规则制定、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 素也会影响商
P P0 P1 E1 E0
S1
S0
D1 O Q1 Q0
D0 Q
33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定
P P1 P0 E0
E1 S1
S0
D0 O Q0 Q1
D1 Q
34
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需求与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反向变动:
9
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相关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替代品:可以与一种商品产生类似功效的商品。 肯德基, 肯德基,麦当劳汉堡 A提价 需求量上升 提价B需求量上升 提价 互补品: 互补品:为实现某种功效而需要一起消费的那些商品 汽车与汽油。 提价B需求量下降 汽车与汽油。A 提价 需求量下降 独立品: 价格与B无关 无关。 独立品:A 价格与 无关。 铅笔与苹果
供给与需求的例子

供给与需求的例子
1. 你看那菜市场里,菜农们辛辛苦苦种出的一堆堆新鲜蔬菜,这就是供给呀。
而我们这些去买菜的人,我们的需求就决定了哪些菜卖得好,哪些菜会剩下来,这不就是供给与需求在起作用嘛!
2. 想想看,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特别需要冷饮来解暑,那冷饮店就会增加冷饮的供应,这不就是因为我们的需求促使了供给的变化嘛!就像我们热了就会找阴凉地儿一样自然。
3. 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一部手机非常受欢迎,大家都争着买的时候,厂家就会拼命生产更多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这供给不就跟上啦,多明显的例子啊!
4. 再比如面包店,早上大家都赶着上班上学,对面包的需求特别大,面包店就得早早准备好多面包,这就是根据需求来调整供给呀,不是吗?
5. 每当节日来临,像情人节对鲜花的需求急剧增加,那些花店老板就得赶紧进更多的花来卖,这不是供给跟着需求走还能是什么呢!
6. 电影院也是一样啊,如果一部大片上映,大家都想去看,电影院不就得增加场次来供应嘛,不然我们怎么能看上呢,这就是供给与需求的完美体现呀!
7. 同学们,你们想想,过年的时候对新衣服的需求是不是特别大呀,那服装厂不就得加班加点生产新衣服来供应我们,这不是很直接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嘛!
8. 旅游旺季的时候,大家都想去热门景点玩,那景点周边的酒店就得准备足够多的房间呀,不然我们住哪呢,这就是供给被需求拉动着嘛!
9. 去商场逛的时候,某种商品打折,大家都去抢购,商场就会赶紧补货,这不就是因为需求大了,供给也得跟上嘛,多浅显易懂的道理啊!
总之,供给与需求无处不在,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呢!。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时,市场将达到稳定状态,价格将稳定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本文将探讨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一、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原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原理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该原理认为,市场价格会根据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自动调整以达到平衡状态。
当需求高于供给时,价格会上升,从而减少需求、增加供给;当供给高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从而增加需求、减少供给。
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市场将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二、影响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因素1. 价格因素:价格是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关键因素。
当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当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供给和需求会根据价格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最终达到平衡。
2. 收入因素: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对需求有直接的影响。
收入增加会导致需求增加,而收入减少则会导致需求减少。
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3. 市场竞争:市场中的竞争程度也会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中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将会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供给和需求,以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4. 政府政策: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会对供给与需求平衡产生影响。
比如,减税政策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需求增加;减少障碍和限制可以促进市场竞争,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起到积极作用。
三、维持供给与需求平衡的措施1. 完善市场信息: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前提是有准确的市场信息。
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市场调研等手段,为市场主体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判断市场走势,做出相应的供给与需求调整。
2. 提高市场透明度:市场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政府可以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的市场行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3. 政府干预:在市场机制不能实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适度干预。
供给与需求

供给量QS
25.0 46.0 77.5 100.0 115.0 122.5
价格P
20 40 60 80 100 120
需求量Qd
110.0 90.0 77.5 67.5 62.5 60.0
❖ 表中,当价格低于60时,需求大于供给,这时价格必 然上升;当价格高于60时,需求小于供给,这时价格 必然下降;只有当价格等于60时,需求等于供给,这
2020/12/27时才能实现均衡,均衡价格为60,均衡产量为77.5。 24
2.3.2 均衡价格的决定
——⑵图形法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
❖ 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的情况
P
D
超供
S
P1
F
G
D
S
P
E Pe
Pe
❖ 所谓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几何图 形。
❖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 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关系,也可以是
非线性关系。
❖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了价格和需求量二者变化的趋势: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相反,价格下
降时,需求量上升。微观Biblioteka 2020/12/275
2.1.2 需求函数 —⑴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
❖ 除了随机因素之外,经常起作用的影响因素有:
❖ ①商品价格(price):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 ②消费者的收入(income):指人均国民收入。一般来说,收入越 高,需求量越大。
❖ ③消费者偏好(comsumer,s preference):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 品的偏好程度增强,需求量就大,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小。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供给与需求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反映了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关系和运行机制。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愿意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对于经济体系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核心在于市场的平衡。
当供给与需求两者达到平衡时,意味着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正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供求双方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供给和需求往往不会完全平衡,而是在供给和需求不断调整中逐渐接近平衡状态。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供给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者的意愿和能力。
生产者的意愿受到成本、技术水平、利润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成本是供给的决定因素之一,较高的成本意味着更高的最低价格,而较低的成本则意味着更高的最高供给量。
此外,技术水平对供给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从而使得最低供给价格下降,供给量上升。
利润预期则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当生产者预期到利润的增加时,他们将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而需求的数量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和能力。
消费者的意愿受到个人收入、个人偏好和个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个人收入是决定个人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个人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个人偏好则是根据个人的喜好、需求和价值观来决定消费选择。
个人预期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当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有乐观的预期时,他们会倾向于增加消费。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通常会导致价格波动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当供给过剩时,即供给量多于需求量时,价格下降,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可能导致一些生产者退出市场。
当供给不足时,即供给量少于需求量时,价格上升,消费者购买力减弱,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消费者无法满足需求。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供给和需求会不断互动、调整和平衡,最终形成市场均衡。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基本原理

㈢、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 由于消费者按一定价格P买进一种商品,数量为Q,则总支出PQ.
二、需求交叉弹性
Qb/Qb Pm Qb E Q bPm Pm/Pm Qb Pm
替代品、互补品
• 1、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替代品之间相互交叉的价格 与需求量成同向变动, EXY>0。如桔子与苹果;猪肉与牛肉。 • 2、互补品: (complement goods).互补品之间相互交叉的价格与 需求量成反向变动, EXY∠0。如汽油与汽车。
需求弹性特点
• 1、用百分比来计算,可避免因单位不同而导致 Ed的值不一样. • 2、EdP的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EdP的 符号表示两个变量的方向性关系。 • 3、|EdP|的大小,则是表示变动程度的大小. • 4、EdP的绝对值不仅随商品的不同而不同,而且 一条给定的需求曲线的每一点的EdP之值都是不 相同的.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理论
假设只有两个单位:家庭和厂商. 家庭:又被称为消费者,消费者形成了需求. 厂商:又被称为生产者,厂商形成了供给.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demand)
1、需求定义 ⑴ 购买意愿; ⑵购买能力;
2、需求函数
QD QD(P)
3、需求曲线
价格 Price ($ per unit)
•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 变化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 供给需求都增加?
案例:禽蛋的市场
• 每当生产成本下降时,禽蛋的供给曲线向而消费者偏好变化后,需 求曲线向左结果,禽蛋的实际价格大幅度下跌,禽蛋消费下降.
案例:大学教育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給與需求」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2-1 需求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2-3 需求法則 2-4 供給與供給法則 2-5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2-6 需求彈性 2-7 供給彈性 2-8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2-9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第二章
1
本章綱要
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3. 供給與供給法則。 4. 供給量變動與供給變動。 5. 需求彈性。 6. 供給彈性。 7. 市場均衡與價格機能。 8. 政府對市場價格的干涉。
2-1 需求
第二章
4
主觀上願意買,同時客觀上也買得起才構成 經濟學中的「需求」,否則只有願意買,只是 對產品產生慾望(wants)而已。
100萬
第二章
5
小玉、大雄及栗子每天的零用金分別為300 元、150元及100元,三明治套餐一份150元,三人 對三明治套餐的喜好皆與漫畫中相同,則誰對三 明治套餐產生需求?
第二章
2
「供給與需求」 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中
第二章
3
全球最大棉花生產國──中國,受天災重創棉花產量 與品質,不斷提高進口棉花需求,造成全球棉花供應吃 緊,進一步推升國際棉價。棉花價格居高不下,部分是 因為經濟衰退期間成衣需求滑落,製造商減產,導致農 夫改種黃豆等其他作物。
看到這則報導時,會直覺地想在未漲價前先購入棉 質服飾或決定以其它材質產品代替,若更進一步思考棉 花產量驟減對擁有種植棉花技術的農夫、原料商、成衣 製造商、成衣批發商⋯⋯等將產生何種影響,就必須對 經濟學有基礎的瞭解才能採取正確的分析並做出決策。
市場需求的表達方式
第二章
15
第二章
16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17
依目的區分 1. 直接需求:因最終消費所產生的需求,亦即消費者 對商品的需求,又稱最終需求。例如,我們日常生 活中對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皆屬直接需 求。
2. 間接需求:生產者從事商品生產以滿足消費者的最 終需求,進而對生產要素產生需求,又稱引申需求 或衍生性需求(derived demand)。例如,麵包店對 麵粉、糖與奶油的需求。
2-1-1 需求的意義
第二章
6
需求(demand)係指某一段期間內,於其它 條件不變下(other things be equal),消費者對於 某一種商品,面對其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且能 夠購買的數量。
簡單來說就是描述 某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間的 關係,此一價格是消費者心中 願付的最高價格。
需求的表達方式 1. 需求表 2. 需求曲線 3. 需求函數
2. 無效需求:願意購買卻 買不起,則為無效需求。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20
2-2 需求量變動與需求變動
第二章
21
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 係指某一段期間內,在其它條件 不變下,消費者對於某一種商品, 面對其特定價格時,願意且能夠 購買的數量。
需求指的是消費者對於某一 種商品在各種不同價格下,願意 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一般以線性函數Qxd = a-bPx表示x商品的需求函數。
其中,a>0、b>0,而-b<0表示需求價格與需求
量呈反向變動。
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 需求函數Qxd=55-0.5Px
第二章
11
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函數Qxd=55-0.5Px,
-1/b=-2,可知需求曲線的斜率即為-1/b。
第二章
2-2-2 需求量變動
第二章
22
假設其它條件不變下,商品本身價格變動,
引起購買量的變動稱為需求量變動。圖2-6中沿著
需求曲線D0,從a點移動到b點,簡單的說就是需 求曲線上「點」的移動。
2-2-3 需求變動
第二章
23
商品本身價格不變,因其他條件變動,造成 整條需求曲線的移動。 1. 需求增加,需求曲線右移,稱為需求增加。 2. 需求減少,需求曲線左移,稱為需求減少。
第二章
7
第二章
8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某一商品在各種 不同價格下所對應之需求量的各種組合以表格呈 現稱之。
第二章
9
需求曲線(demand curve):以圖形描繪消費 者對某一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間的關係。
第二章
10
需求函數(demand function):以數學函數型 式表示消費者對某一商品之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 稱該函數為需求函數。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18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屬於哪一種需求,端視其目的而定, 例如:購買草莓直接食用,則對草莓的需求為直接需求; 若是製成草莓果醬銷售,則對草莓的需求就是間接需求。
銷售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19
依有效與否區分
1. 有效需求:同時滿足 願意購買且能夠購買 時的需求。文中所指 的需求皆為有效需求。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14
依組成單位區分 1. 個別需求 :指家計單位或個人的需求,一般以qd 表 示。大雄本月對三明治套餐的需求即為個別需求。
2. 市場需求:指市場中所有個別需求的水平加總,一 般以Qd 表示。亦即某一商品在各種價格下,市場中 所有消費者願意且有能力購買的數量。 例如,三明治套餐市場只有大雄和栗子兩位消費者, 則三明治套餐的市場需求即是大雄與栗子兩人的個 別需求總合。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 1. 消費者的所得 2. 其他商品價格 3. 偏好的變動 4. 預期因素的變動 5. 市場消費者人數的變動
第二章
24
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 -消費者的所得
第二章
25
消費者所得增加,需求不一定會增加,須視商 品對所得的反應而定。
1. 正常財(normal goods) 所得與商品需求呈正向關係。
12
2-1-2 需求的種類
第二章
13
依使用情況區分 1. 競爭需求: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同時消費的情況下, 商品間會有競爭關係,只能擇一消費,故又稱獨立 需求。例如,午餐是選擇三明治套餐或可頌套餐, 由於只吃得下一份套餐,兩種套餐對消費者而言為 競爭需求。
2. 聯合需求:消費某一商品時會搭配其他商品同時消 費,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消費者必須同 時消費3D 電視及3D 眼鏡,才能欣賞3D影片。消費 者對3D 眼鏡及3D 電視的需求就是聯合需求,又稱 為補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