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简答题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精华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需求法则——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5、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6、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性因素。
(2)居民收入是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践行的基本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简答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
1、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6、简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7、财政有哪些作用?
8、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0、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简述其影响(积极、消极)。
12、我国当前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综合题答题模板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重要题目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急剧减少。
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3、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然后答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4、消费者的心理5、物价总水平6、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消费心理及其评价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合理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否则是有害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些人消费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里主导的消费怎样做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4、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5、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提纲【非常全面】

必修一经济生活1.(B)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表现在价格上,可能不是真实货币)和流通手段(真实货币)2.(B)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②通货膨胀: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③通货紧缩: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小于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3. (B) 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人民币汇率:n人民币=100外币;汇率:100外币=n 人民币)①(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即次数)外币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4.(B)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B)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供大于求,价格上升;供小于求,价格下降6.(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确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7.(B)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A)互补商品与互为替代品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互替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当两种商品是互补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
9.(A)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卖方市场:供小于求10.(C)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一)对生活的影响:(1)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对它的需求。
一般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削减对它的购买;当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也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需求(二)对生产的影响:调整产量;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
11.(B)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按会考纲要)

高二政治《经济生活》(按会考纲要)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价格涨跌的原因)(1)间接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
(3)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价格降低(成正比)。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等价交换”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3. 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重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题目)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下降)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升降替代升,升降互补减)。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 ,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反之,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4.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消费水平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①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对策;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对策: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
对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政策。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知识扫描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知识扫描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基础1、如何应对通货膨胀?①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
②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③控制总需求,适度抑制消费,增加商品总供给,平衡供求。
④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强货币回笼措施(扩大国家债券的发行,调整税收)。
2、如何应对通货紧缩?①最根本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平衡生产与供给。
②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③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发展假日经济。
④适当扩大信贷规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影响价格的因素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其他:①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②高层管理、炒作、反季节差价、市场垄断。
③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心理。
④地区差异、民俗习惯、宗教信仰。
5、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对生活(消费、需求):①价格上涨(下跌),不利(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③某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代替品的需求量成正相关,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成反相关。
②对经营(生产、供应):①调节生产规模,增减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影响消费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②主要因素:受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影响: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变动影响消费水平。
③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水平。
④商品质量、市场秩序等消费环境影响消费水平。
高中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简答题

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努力增加居民收
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扩大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同劳动生产率提高
同步,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
水平÷货币流通速度(也称货币流通次数
→保持人
人民币汇率稳定。采取这项措施,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定因素。间接因素是:时间、气候、地域、生产条件、政策、习俗、信仰等。
直接因素是:供求关系。【即: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决定因素是:商品价值。【即:价值决定价格】(注:一般意义上的因素是上述三类,但是影响价格变动的其他因素还得看具体材料而定
平衡、贫富差距更加严重。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抓住机1必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2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在
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
平、诚实信用为核心的市场交易原则。(简单记:严格执行市场规则(2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尤其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法律的规范,又要道德的引导。
市场在国家
1公(3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内在要求。(1必要性质决定;第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要求。(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手段:经济手段、
2012年浙江省会考条目解答经济生活部分

活期储蓄、定期储蓄
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②利息的含义及计算(b)
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
(注意:信誉和形象作用(b)
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国家财政
①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C)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八、财政与税收
②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a)
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③商业银行主要业务(b)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营利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2.股票、债券和保险
①股票以及股票投资的收入和风险(b)
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收入:①股息和红利收入;②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风险:股息和红利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股票价格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记背内容
1.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关系
A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增加购买;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C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D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文字表述: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正确的消费观
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而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社会在生产包括的环节?关系?
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关系:分配与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5.企业经营成功主要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6.企业为什么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如何使商品适销对路?靠什么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Q1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生产者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Q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市场供求情况;
Q3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在就业问题上劳动者应当怎么做?正确就业观是?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正确的就业观有: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自主择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8.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看不见的手优点)Q1人的需要是多样无止境的,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Q2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反映供求关系变化,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配置。
9.“公地悲剧”的成因?还有哪些类似的悲剧?用什么成语形容?(看不见的手弊端)Q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公共生活领域制度缺失、制度失位;
Q2公天悲剧:雾霾;公河悲剧:江河污染;公海悲剧:海洋污染;
Q3杀鸡取卵……等。
10.“看得见的手”是?为什么需要这只手?
Q1“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Q2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缺陷;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水、电),经济波动、分配不公平。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1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CPI)、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3.如果甲、乙两国进行贸易,双方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
(附甲国个人劳动生产率粮食800kg/肉600kg;
乙国个人劳动生产率粮食1000kg/肉1200kg)
从生产效率来看,乙国在粮食和肉类生产上占有优势,甲国处于劣势,即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相对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相对优势。
甲国应多生产粮食,乙国多生产肉类并进行交易,这样双方均可受益。
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国际贸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