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在网络流行的时代,各种网络用语也是让人们应接不暇,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有趣实用的网络社交用语。

poke: 戳,社交网站上常用的和朋友问候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在社交网站上“戳”别人一下,打个招呼,就可以说成是poke someone。

twitter:一个用户可以经由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或 Twitter 网站来更新的微型社交网络。

blog:博客

social networking:社交网络

online community:网络社区

create a personal profile:注册个人信息

online marketplace:网上市场

google:谷歌搜索引擎,现在也用来做动词表示在网上搜索信息。Have you googled someone lately?

newbie:新人,新手。记住这可是这个词的正确拼法,其他不规则的拼写往往带有贬义,最好不要用。

bump/bump up:顶。看到一个好帖子、好提议,忍不住要“顶”一下,就是用的这个词啦!你可以来个简单的“Bump!”,或者完整的“I'm goi ng to bump the thread (up)。”

troll:可以指发恶意帖进行挑衅、使正常的讨论无法继续的行为,也可以指“潜水”(就是“只看帖不回帖”)。它还可以当名词,指干上述勾当的人。另外,“潜水”最常用的是lurk,“潜水员”就是lurker。 troll虽然也有这层意思,但不常用。

flame:指论坛成员在发生意见分歧后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行为。

hacker: 黑客,电脑入侵者与破坏者,以进入他人防范严密的计算机系统为一大乐趣。

spam: 垃圾邮件,也可以用作动词,例如:It is illegal to spam Internet users with unsolicited commercials。(不征求互联网用户同意而发送商业广告等垃圾邮件是非法行为。)

FAQ: 常见问题解答,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的缩写。

My two cents:意思相当于my opinion/take on this issue,往往可以起到避免纷争的作用。比如,在表达完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后,你可以说一句:Just my 2 cents. 潜台词就是:May or may not be right. Others may or may not agree。

post:帖子,是用户发表的一篇文章(A post is a single public message by a user. )。可以是一个new subject(新的主题),也可以是对已有topic 的回复。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牌系统或电子公告板。用户可以通过公告牌发布消息,也可以给某一特定的人或一组用户发送信息。

Usenet:新闻论坛,user network的缩写,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布告栏系统。

NewsGroup:新闻组,通过Internet的电子邮件发表个人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些信息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某个新闻组服务器(News Server),并以不同的新闻组名组织起来。然后由这个服务器再通过Internet向世界各地的新闻组服务器传送。

RSS:也叫聚合RSS,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缩写。

网络社交对中学生利大于弊四辩稿

网络社交对中学生利大于 弊四辩稿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尊敬的评委主席,反方辩友: 我方认为网络社交对中学生利大于弊。对方辩友的慷慨陈词很精彩,但真理不是修饰而成的,一些漏洞依然清晰可见,下面我来纠正并作以总结。 a1对方辩友认为,依赖于网络社交会逐渐淡漠现实人际情感。有的人与别人交流时很羞涩,有的人现实交际面比较窄,而网络社交带有非常鲜明的主动性,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试探,让我们相互对话更自然、更随意。 b1通过网上的熟悉和了解,平时对面交谈就不会再拘谨了。在网络中能进行多人讨论,还能避免和老同学老朋友失去联系,进一步加深了现实的人际情感。 a2对方辩友刚才抓住沉迷网络的案例不放。打个比方,我们自己不小心被几根鱼刺卡住了喉咙,就能断定吃鱼弊大于利吗再次重申我方观点,一些学生因网络社交荒废学业,还有涉猎不良信息、结交损友的情况, b2究其原因是他们的自制力差,家庭、学校的正确引导不够,而且他们只是少数,我们只要正确分辨是非、谨慎选择社交对象,就完全可以避免问题。网络社交方便快捷、交流面广泛,个别学生不自律,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怎么能归罪于网络呢a3对方辩友过于担心网络的虚拟性了。而我方认为恰恰相反,网络身份可以虚拟,有效的保护了我们的隐私安全,防止个人真实信息泄露造成危险。网络还突破了年龄、地位、外貌等影响因素的限制,建立更为和谐平等的交流关系。 b3对方辩友所希望的开诚布公并不是没有可能,许多网站都开始兴起实名认证,和熟悉的人交流也没必要用虚假信息啊。既然大家都知道了网络社交不一定真实,那么再轻信他人、不良交友,就只能是自我防范意识的缺陷了。 a4对方辩友曾质疑使用网络不利于信息安全。应该看到,用户的隐私保护措施正在完善,通过安全软件可以把此种风险降低,个别社交网站买卖信息的行为根本就是违法,需要法律的制裁。 c1总而言之,网络社交好处良多。网络社交拓展了交际范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充分发挥它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等优势,使社交活动跨越千山万水,实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家几乎都有QQ号,这就足以说明网络对我们影响之广、意义之重。 c2网络社交开阔了生活视野,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发展。网上交流的随意自由,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我们可以通过写博客等方式施展才华、讨论话题,结识志同道合的网友。

大学生社交网络现状与影响

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现状 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学生群体构成了中国网络用户的重要群体,占到了26.8%,其中大学生占到七成左右。 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力军,在社交网络上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即Social Network Service或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主要是基于公共的网络平台,帮助人们建立、反映、以及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服务网络或社会化服务网络。目前国内社交网络平台主要有微博、微信及以人人网、开心网为典型代表的SNS网站等。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网络在塑造着大学生群体的社交模式和生活习惯,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群体利用不同的社交网络工具建立并巩固自己的人际关系,分享着自己生活的点滴,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目前,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主要是通过移动端,而移动端的便利性也让大学生得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信息,发状态和留言评论。 大学生选择社交网络的动机普遍是为了巩固已有的人际关系。一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好友都是自己身边真实存在并且认识的人,通过社交网络结交新朋友在大学生群体中较罕见。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微博、微信还是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上,关注好友动态都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通过了解好友,关注好友在做什么,适时地留言评论来增进与好友之间的感情。尽管社交网络让我们具备了无限扩大交际圈的可能,但事实上,众多研究都表明大学生在虚拟世界的交往范围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社交圈重叠,与身边的人如同学、朋友、家人进行网络交往的比例最高。 此外,获取信息和知识是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另一重要动机。通过在微博

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员工及销售从业人员在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发布信息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促进依法合规经营,防范相关经营风险和公司声誉风险,根据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及声誉风险管理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销售从业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是指公司员工、销售从业人员以及与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机构及从业人员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及朋友圈等各类网络工具及平台发布或转载跟公司有关的信息。 第四条总公司办公司牵头负责对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统筹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一)负责建立和修订公司对外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管理制度。 (二)牵头负责设立、运作和日常维护外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并按照国家法规取得相应的认证和行政许可。 (三)按照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的管理制度审核在公司官方网络、微信公众号及外部合作的第三方机构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

发布的信息。 (四)按照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制度牵头开展舆情监测、处置等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五)负责指导总公司其他部门及分支机构开展外部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技术部配合总公司办公室设立外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社交工具及平台,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六条总公司内控合规部及审计部应将信息发布管理纳入公司监督检查及审计工作事项内,定期按照相应程序开展检查和审计,对发现的管理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督促问题单位开展整改。 第七条总公司纪检监察部根据舆情监测、监督检查和审计及举报投诉发现的违反国家法规、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及本办法的线索,应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开展调查及责任追究。 第八条各级销售部门应加强对销售从业人员及外部第三方合作机构社交网络工具及平台的信息发布管理与沟通,在相应的协议中应规定信息发布的相关要求,对销售从业人员及外部第三方合作机构需要在非我公司直接控制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社交网络工具及平台发布信息的,应将所需发布的信息平台、时间、内容、方式等按照对外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提交办公室及相应部门和管理层级进行审核。 第九条各部门及分支机构应严格执行公司对外信息发布管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移动互联网创新
社交网站在全球范围内的轰动效应始于美国校园网站 Facebook,Compete 公司公开 数据显示,截止 09 年 1 月,由 Mark Zuckerberg 于 2004 年创建的社交网站仅美国国内 用户访问数达到 6850 万,全球用户人数已达 1.5 亿,全球活跃用户量已突破 1.75 亿。 在我国,国内第一个校园交友网站校内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已超过 90%,51 网在 15~25 岁年轻人中也有较高的覆盖率,08 年迅速成长的开心网则成为年轻白领娱乐休闲 和打发时间的新宠,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发展了约 1500 万注册用户。 研究员:
社交业务经过短短 5 年的发展,已成为覆盖用户最广、传播影响最大、商业价值最 高的 Web 2.0 业务。虽然全球社交网站存在个人隐私安全漏洞、业务应用雷同、用户流 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但服务商正积极通过调整安全机制以及依靠平台开放来解决业务运 营问题。未来, “社交”的理念将逐步渗透、融合至更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 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我国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 3G 牌照的发放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激烈市场竞 争所导致的用户流失现象日益加剧。为增强用户粘性,我国电信运营商纷纷投身社交网 站的阵营当中,在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日益纵深的趋势下,社交网站定将成为未来黏住 用户、推广新业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员:王亮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社交网络(SNS)发展现状与趋势


前言 ............................................................... 1 一、全球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特点概述 ................................... 3 1.1 全球 SNS 业务蓬勃发展,网站流量进一步攀升 ......................3 1.2 全球社交网站产业价值 271 亿美元,商务社交网站逆市增长 ..........4 1.3 Facebook 用户规模赶超 MySpace,巴西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比重最高 ..6 1.4 激烈竞争环境下,社交网站平台化特征明显 ........................8 1.5 政府及官方媒体入驻社交网站,业务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9 二、我国社交网站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 11 2.1 市场快速增长,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2.1.1 用户规模达 1.6 亿,三类社交应用发展迅速....................12 2.1.2 社交网站业务市场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14 2.2 开放平台成趋势,插件应用层出不穷 .............................16 2.2.1 大型社交服务提供商开放平台应对激烈竞争....................16 2.2.2 插件式社交游戏应用层出不穷................................17 2.2.3 平台开放促成多方参与的新型运营模式........................18 2.3 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19 2.3.1 业务盈利能力有限,网络广告依然是首选......................19 2.3.2 继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联合运营有望成趋势..................21 三、社交网站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3.1 信息安全制约社交网站良性发展 .................................22 3.1.1 不良及不法信息内容亟待规范................................22 3.1.2 用户个人隐私保护还需加强..................................22 3.2 同质化竞争严重,业务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24 四、社交网站发展趋势及对电信运营商的启示 .......................... 26 4.1.社交网站产业链正在进行深刻的变化 .............................26
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 TEL 6230413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信息研究所
第 1 页
版权所有

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

南阳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生: 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 2012 年 4 月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 SNS Marketing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12页 表格: 0 个 插图: 0 幅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 SNS Marketing

学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 指导教师(职称): x x x x 完成日期:2012年4月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 工商管理专业 xxx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的发展以及社交网络的兴起给我们的消费习性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多方位的影响,促使着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社变网络的崛起,正改变着公司的营销策略与方式。进入Web2.0时代,传统的网络营销手段,诸如搜索引擎竞价排名,门户网站广告等方式所起到的营销效果已经大不如前。随着Face book、twitter等国外的社交网络媒体在网络营销上的优势日益体现,以及社交网络媒体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到了社交网站营销的潜力,意识到了利用了社交网站进行营销的重要性。本文论述了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定义,分析了国内外社交网络下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最后以QQ,人人网,还有微博为例研究了社交网络下的网络营销的方式,最后对社交网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网络利弊辩论赛反方

1.总结词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我方认为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 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过长,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容易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如沉迷网络,既影响学习,又增加父母经济负担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 因此,我方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总结词2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网络对于大学生弊大于利。 首先,网络中有相当多的色情和暴力信息与资源,这些信息与资源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之一是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够强,这就使他们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以后根本无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由于大学生的资金来自于父母,他们自己并不能谋生,这样,由于上网需要一定的资金,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开销,而且这也决定了他们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那么他们伤亡的地点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网吧,而网吧环境恶劣,也不利于他们的安全和身心发展。 第四,网络具有虚幻性,这就使大学生对于网络拥有过多的期望性,期望获得一些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东西,使他们的思想滞留在虚无缥缈之中,而逃避现实,脱离现实。 第五,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情况并不好,有很多人上网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遣,而并非所谓的查阅资料和学习,他们消遣没有休止,这样下去,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了。 第六,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还有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有了网络,就有了人生的许多东西,不惜从网络上抄袭他人的毕业论文和学术著作,使他们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七,由于网络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大部分是直接给出的,不利于大学生思考,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形成,导致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因此,综上所述,网络对于大学生弊大于利。谢谢大家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 响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IT技术不断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综合型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问题进行了简略描述,介绍了当代大学生对综合型社交媒体的使用状况;接下来详述了具体的影响,列点清晰得分别讨论了一系列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最后提出合理利用社交媒体的呼吁,做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影响 一、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新技术与国际接轨,尤其是2001年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中国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异与国情的特殊化,并没有直接引进国外的社交媒体工具,而是创造了很多诸如社交媒体,微博,嘀咕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社交媒体工具。 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成熟化,不仅再局限于初期的娱乐等需求,更希望可以借助网络对自身工作及个人发展提供帮助。网络平台的快捷、高效充分刺激和满足了这些用户的需求,在一系列技术支持下,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对大学生的社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大学生正在使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正如某研究公司分析师查伦斯.李所说:“未来的社交媒体像空气一样,只要我们需要,他们就无处不在。”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优点 1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化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2便于大学生产生协同学习的观念 协同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利用互联网所构成的协同学习环境,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好比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实现指定内容的有效学习.同时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大学生还可以向教育者提出问题,寻求辅导与解答。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3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分享信息资源 社交媒体功能强大,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大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即能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大大降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使大学生为获得信息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被减到最小,这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分享好听的音乐,分享重大的新闻,分享诸多的视频……还可以分享许多实用的网站。善于利用的人可以从分享中获得许多有用的资源,为当代青年的学习工作提供举足轻重的便利与价值。 4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浅析社交网络的广告运作与发展趋势.

浅析社交网络的广告运作与发展趋势 ——以Facebook、Twitter为例工商管理学院贸易经济0901 雷贞莲0906020126 一、Facebook的广告运作 广告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社交网站Facebook的一个主要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据eMarketer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Facebook显示广告营收总额达到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那么Facebook是如何实现如此迅速的增长?其广告又是如何运作的? 所谓的“Facebook Social Ads”(FSA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通过让企业在Facebook上建立主页并吸引消费者成为这家企业(或品牌的“fans”,企业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资料,面向更精准的目标消费群体投送广告(即定向广告或精准广告,另一方面可以将“fans”们的商业活动用各种方式通知“fans”们在 Facebook上的“朋友”,以达到口耳相传的效果(即口碑营销。 (一定向广告(精准广告 广告商可以基于Facebook用户个人资料上的内容提供广告,比如,年龄、性别、兴趣、婚姻个人状况、读书和音乐偏好,电影以及电视节目。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Facebook用于消费心理和人口结构的统计可以帮助品牌做好精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对即时更新的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用户的追踪,可以使广告主在发布广告时随时改变价格和预算,以调整广告策略。用户在Facebook上的任何活动,比如与朋友分享的信息,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测试,甚至将自己的博客链接到Facebook上同步更新等,这些行为都成为Facebook收集用户信息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Facebook可以为使用其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客户提供精确的用户信息以支持其精准营销。 (二口碑营销

关于网络的利与弊作文范文

关于网络的利与弊作文范文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大家知道关于网络的利与弊作文要怎么写吗?下面就是xx分享的网络的利与弊作文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已实实在在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用十分明显,它的作用必将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影响。广大青年认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具有信息传递最快、信息最多、信息种类最全的优点。有大量资料显示,先进国家的中小学生正在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探索性学习,这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互联网上也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计算机里的游戏之所以对青少年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计算机游戏虚幻的真实性。计算机游戏大多是以历史上某个国家或以武侠小说为蓝本,形成一个虚拟的社会,从而产生某种虚幻的真实,使参与者置身其中,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计算机虚幻的真实性,常常使中小学生把游戏中的角色搬到现实生活中来;他们虽然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但他们的思维却仍停留在游戏角色上。 上网可以给我们成长带来益处。可以开扩我们知识视野,增加我们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的渠道。网上的新闻信息、

娱乐信息等都对我们有所好处,我们上网后,获得信息的途径不在单一,上网还可艺术展个性,开发潜能传统中学生的背景狂妄不羁,往往会受到许多打击。一个有才华的少年从此詔华已去。而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的个性能得到适度伸展。有益于我们身心发展。网络还使我们与他人交流渠道更宽广,方式更自由。在网上,我们可以得到同学善意批评,从而便于我们与他人交流更加宽广,交流方式更加自由。 同学们,只要我们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计算机会使我们一个对学习成提高的好帮手。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有前人的努力,发明出各式各样的产品,我们才有便利的生活。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每个人几乎人手一支手机,我想,最伟大的发明应该就是网络了! 网络,可以让你跟远方的人取得联系;网络,有助于增加知识、提供生活资讯、广交朋友、排除寂寞、打发时间;网络,人际关系可获得改善。但网络同时有它的好处与坏处。网络,真实姓名、年龄、外表皆可隐藏。有些人会遗弃现实,转于投向虚拟世界,对他们而言,虚拟世界比真实世界更真实。在逃离现实的时候,不知不觉会发展出不当的网络使用,就好像上了瘾一样,欧美国家称这些人为网络狂。 网际网络世界丰富的内涵可使个人从单调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人能依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发展各自的潜能与兴

社交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46.67%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7、水的三态变化 浏览或者收藏各种帖子,发表言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6 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2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53.33% 过程与方法: 1、回忆或观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讨论它们之间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了解同学近况 2、寻求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证据,尝试自主设计水的气态和固态之间变化的观察实验活动。 3 27

4、思考有关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并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90% 1、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玩社交网络推出的各种游戏 3、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3.33%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到网络集市买卖各种商品 小组: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讨论记录表,玻璃杯121杯,食盐 6.67% 教学过程】 一、水的各种形态 1、师:在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以来,我们一直在学习水,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吗?

师生交流 师:刚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状态,大家一起先来看几张图片和一些 视频。(课件展示) 云、雾、雨、露、霜、雪、冰吗,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试着 把 3、学生讨论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消磨时间,漫无目的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11 水的形态 36.67% 变化的条件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30霜 9 我觉得社交网络对帮助我们通过舆论参政议政,影响决策者意见____℃以下 ] 雪 选项 水蒸气(气体) 12 15

“网络社交依赖症”与“网络社交失语症”原因探究

“网络社交依赖症”与“网络社交失语症”原因探究 摘要:本文试图从符号学角度出发,以雅各布森的符号六因素理论为主要分析手段,指出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强化了发出者的社交地位,建立了一套强化表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弱化交际功能和意动功能的语言符号系统,使社交工具中的人建立起繁杂元语言,逐渐自我中心化和排他化,从而产生了“网络社交依赖症”与“网络社交失语症”。 关键词:网络社交依赖症网络社交失语症微信符号学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软件逐渐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至于有部分人因为过分依赖社交语言、现实世界里的社交功能逐渐退化造成“网络社交依赖症”或是过分疏离网络社交导致无法与朋友在网络上交流、互动而造成“网络社交失语症”。 雅各布森认为,要对语言的各种功能做出描述,首先需要对语言交际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行考察。他在皮尔斯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语言交际行为分为发送者、接收者、语境、信息、接触、信码这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分别对应着语言的六大功能:情绪功能、意动功能、指称功能、诗性功能、

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这六个因素把交际的整个链条都呈现出来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功能表明了交际语言在不同时候承担的主要作用(如下图)。 微信建立的社交语言,突破了日常交际语言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发送者的地位,削弱了接受者的地位,不再需要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的接触,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交际的信码,显示出与日常交际语言不同的特征,我们深入分析这些功能和特征可以发现,正是这种以发出者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元语言,具有严重的自我中心倾向,并带着私密性和排他性。 一、发送者的绝对主导与接收者的相对弱化 微信等新一代网络社交软件十分重视用户体验,强调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感受,所谓“用户至上”,用户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雅各布森把“只与说话者有关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讲话者对自己所谈事情的态度”的这种功能称作“情绪的或’表现的’功能”,这种功能“往往会造成某种情绪的印象,不管这种情绪是真的还是假的”;认为倾向于“接收者”的语言具有“意动功能”。微信以用 户的“纯主观”感受为中心,消解了对发送者时间和空间同一性的要求,有给用户提供了千奇百怪的表情包功能以表达情绪的多样性;与此同时,接收者则失去了对于时间和情绪的主动性。

未来十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分析P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 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 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

浅谈网络社交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网络社交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以“人人”为例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发展同样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社交网络在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希望指导当代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 关键词:网络社交、大学生、人人网 ⑴有这样一道算术题:假设你工作一个月,第一天挣一分钱,此后每天挣的钱都比前一天加一倍,最后能挣多少钱?也许我们会想,第一天才一分钱,即使一个月后又能有多少呢?可结果却令人吃惊,因为假设你从新年第一天起开始实施这个方案,到11月份最后一天,你在这一年挣的钱会超过1000万元。假使1月缩短了3天,那么只能挣130万元,也就是说,当食物呈增长的时候,最后3天的意义非比寻常。 这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讲的故事,他得出的结论是,“在电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上,我们正逐步接近最后的3天!”这说明,互联网正以非比寻常的速度发展着。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工具。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地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⑵调查发现,有93.0%的大学生已注册为人人用户,100%的大学生是QQ用户,95.7%的大学生表示手机是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大学生的网络虚拟社交活动中,以分享、评论、发布状态、撰写日志等为主要手段发泄生活中的压抑,交流思想情感所占比例最高,为33.6%;其次为玩网络游戏或社交网络类游戏,所占比例为25.1%;聊天交友(以拓展社交范围为目的)为21.8%;最后为交流学习经验,互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19.6%.在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中,有33.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45.8%的大学生表示真正表示上的朋友有2-5个;有20.9%的大学生表示和自己一起进行网络游戏的朋友有8个以上.有45.7%的大学生表示每天通过网络方式交流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32.6%的大学生为2-3小时;15.2%的大学生为3-5小时;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6.5%。以上数据表现了网络社交的现状,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在上课,寝室都花大量时间在网络上,大大压缩了学习时间。其次,大学生上网主要在休闲娱乐,且时间较长有沉迷网络的潜在危险。因而,本文将以“人人网”为例浅谈网络社交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分析其利弊,进而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社交。 一、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为何引发大学生的追捧?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为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提供了便利。网络社交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等特点,为大学生开凿了一个广阔的信息渠道,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汲取各种营养来发展和壮大自我。人人网都开设公共主页、“新鲜事”、“最近来访”、“寻找好友”等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功能找到许久未联系的好友,能够经常看到以前同学的动态以便保持联系,促进友情互动,共同提高。⑶现代生活中,“交往、对话和沟通,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本质和精髓。”网络社交以其社交信息量大,网络社交号召力强、提供表达宣泄和娱乐空间等特点吸引着大多数的大学生。此外,⑷在“五一劳动节”前夕,人人网携手气候组织,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出了“人人”携手木木成林活动,邀请千万用户共建百万森。在人人网的活动主页上,网友可以为爱心树浇水,每一万次浇水可捐助一课真实的爱心树。无疑,通过参加网络社交活动,增加同学们的保护意识。在我的观点

浅析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作者姓名徐鑫专业名称公共关系 指导教师翟进 2015年 3 月 23 日 浅析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包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科技的瞬息万变,这一新的技术工具逐渐开始引领社会的发展,使信息能够快速的产生和交流传播。由QQ 、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网络服务平台组成的现代网络社交工具,正是伴随这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时代产

物。它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和完善,不仅提供了从个人所熟悉的人群,延伸到了遥远、陌生的人群。大学生是现代网络社交工具最为主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之一,网络社交工具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往的必备工具,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交往手段,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社交工具也使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变得疏离,现实交往能力下降,出现了诸如孤独、叛逆等心理问题,产生了信任危机。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显得越来越冷漠。因此,研究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大学生;人际关系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1月调查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上网人群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到总网民数的30%,在各年龄段中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率最高,达到72.9%,从职业角度分析,学生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30.2%。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96.1%。从上述数据反映出,高校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频率最高,人群最多,因而,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现代网络社交工具及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现代社交工具概述 现代网络社交工具是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出现的一种社交工具,它能让人与人之间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在计算机中进行交流。分析网络社交工具,首先要了解其涵义、种类。 1.现代网络社交工具的涵义 网络交往即交往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与其他主体或网络中介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活动。而现代网络社交工具正是在网络交往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进、融合过程中兴起的一种即时通讯工具。

社交网络对青年群体的利弊影响及对策析

社交网络对青年群体的利弊影响及对策探析 邵振丽浙江外国语学院 摘要:社交网络的兴起产生了以真实性存在、开放式互动、平等式参与的新型网络传播特点,也引发了笔者对青年学生利弊影响的思考。正确认识社交网络盛行现象,提出从把握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合理引导网络人际交往、提高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等途径探索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社交网络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WEB2.0时代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日益受到青年群体的追捧,成为最受青睐的新型人际传播工具之一,并对青年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充分认识时下社交网络对青年群体的利弊影响,有利于探索SNS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加强新形势下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兴起与特点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交网络服务,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伦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隔理论”,也就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个”。根据《2010 -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社交网络月度覆盖人数已达到3.8亿,其中活跃用户1.55亿,占我国互联网用户总人数的31%。中国已经成为社交网络技术发展最快、社交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社交网络之所以会受到网民特别是青年人的青睐,与其信息传播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真实性存在。在Web2 . 0时代出现以前,互联网一直被认为是虚拟世界的代名词,早期的网络社区、BBS论坛、博客,用户都是一个个工D符号,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这虽然有助于保护个体的隐私,但后果却是增加网络信息的不真实性,降低了网络交往的信任度。区别于传统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社交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实名制,使网络用户以真实的姿态出现,揭开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神秘面纱,建立起来一个可以相互信任的透明社交圈,强调了网络的真实性存在。 其次,开放式互动。社交网络将网络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无限延伸,还原现实的社交关系,他的存在基础是好友或是好友的好友,通过熟人圈建立一个现实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高振科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学号:10281250137 任课教师:赵爽 2012年5月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1.选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第二空间。随着网络虚拟社交的不断普及,这种新的交际方式已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与生活方式、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乃至行为规范。那么,网络交往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学习小组以“大学生网络社交”为主题对潍坊学院的所有在校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利与弊,以及大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交往 2. 选题目的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弄清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的基本情况,我们学习小组对我校全曰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研究网络社交对大学生诸方面的利与弊。 一、调查时间:2012年4月1号到2012年4月30号 二、调查地点:潍坊学院

三、调查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级,使用哪些社交网站,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长短,使用社交网站对于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登陆社交网站的时间长度,频率,登陆社交网站的心态,原因,生活中如何获得信息等等。 四 .内容: 一、调查背景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络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无论在经济、政治、日常生活或者军事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已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正在我国迅速普及,由于其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这就必然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现在,网络文化已经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那么,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为主,访谈和文献研究为辅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二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三是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看法。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三人组在针对我院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