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通论(6)-课件·PPT

合集下载

文史哲lecture

文史哲lecture

IV.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Literature represents philosophy
Definition: Philosophy is “the study or writing of idea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or a particular set of ideas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Cambridge Learner’s Dictionary ); or
If literature takes a step backward, it is history If literature takes a step forward, it is philosophy
Literature is the reflection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Literature becomes history and vice versa;
Histo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Tradition and Challenge
Gan Wen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General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is the study of human beings who write about how human beings behave themselves Literature is a mirror of history.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文史哲通论(1)

文史哲通论(1)


孟子(前372年-前 289年)
古代印度


《奥义书》(Upanishads) 《奥义书》是印度最经典 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 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 的思辨著作。现在已知的 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 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 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 度上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 础。
释迦摩尼,约前624-前544,一说前564-前484

“看来要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 和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找到 这个历史轴心。正是在那里,我们同最深刻 的历史分界线相遇,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人开 始出现,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轴心时代’ (Axial Periad)‛。 ——雅斯贝尔斯

古代中国

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





夏:是古代的会意字,从上到下 依次代表头、双手和双脚,像一 个高大威武的人。夏字的本义指 在上古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 我国古代汉族也自称为夏,也指 中原地区。后来相沿用以称呼中 国人。 另外,夏字还有“大”的意思, 亦有“华彩五色”的含义。 在古 代夏字还与“雅”字想通,表示 超凡脱俗、雅正高贵的意思。唐 代学者孔颖达曾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故谓之华。华夏, 一也。” 这里华夏二字连用,初 指中原地区,后来指中国全境。

柏拉图(柏拉图 (Plato 约前427年- 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前384— 前322年)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以血缘为纽带 ,以家族为本位,崇尚孝道,家国一体 。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血缘关系。 从直系亲属一直到旁系亲属,构成了中国人际交往的主要网 络。同世界上其他民族比较而言,中国人特别重视血缘亲情。

文史哲通论(6)

文史哲通论(6)


在政治方面,公元前770年,北方少数民 族戎杀死了周幽王,周平王将国都牵往洛阳, 在这一过程中秦襄公提供了保护,作为报答, 周平王将秦的领地从附庸提高到了正是的诸 侯国的地位,从此秦的统治者就能以平等的 地位与其他诸侯国国君平等的打交道了。
商鞅变法 (约前395年—前338 年) 从公元前359年起的 20年中,商鞅不顾某些 人的激烈反对,进行了 激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就在这个时候,前350 年,秦迁都咸阳。


从商鞅时代起,秦国的势力不断壮大。 公元前325年,当时的秦公自称王。在此前 后,一切大国的统治者也相继称王。这标志 着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落到很低的地位了。 公元前309年,秦政府设丞相的新职位,丞 相又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

(2)秦始皇(前259 年—前210年)

吕不韦(?——前235 年),姜姓,吕氏,名 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 人、政治家、思想家, 后任秦国丞相。编有 《吕氏春秋》。

秦国对文化的统一还包括思想学术的统一。秦 始皇三十四年,李斯上奏,建议采取强硬的措施,: “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 《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 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 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令,行 偶语之刑。” 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 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统一文化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田畴异亩,车 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之后,就雷厉风行 的消除这种不同,建立统一的文化。其重要 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史哲通论总结

文史哲通论总结

第一章古代神话传说与中国文明的起源天地人起源的传说大同社会的传说与原始民主制小康社会的传说与王权的产生尧舜禹禅让传说与圣人时代强权与暴力形成的原因宇宙起源——盘古开天地人类起源——女娲造人这些就是中国古代有关天地和人类起源的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国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于是盘古和女娲成了世界万物和人类的创造者。

他们是造物主,而宇宙万物和人都是被造物。

这与《圣经》有关上帝创世的记载几乎一模一样。

盘古开天地神话PK“大爆炸”理论三点一致:第一:宇宙有一个起源第二:宇宙是在膨胀的第三:宇宙是有年龄的正是因为如此,古人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依然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因为正是这些神话传说,开始产生了人类文明的观念。

也许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恰好保留了人类对宇宙巨变的某种想像或者记忆。

这个神话与《圣经》中上帝创世的神话是一样的。

女娲造人神话PK“非洲夏娃说”人类有一位共同的女性祖先,是她最早繁殖了人类。

之后这些人才从某一中心地域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质疑达尔文“人从猴子而来”的进化论缺乏类人猿进化成人的具体条件缺乏自然选择进化的好例子“动物大爆炸”,而非渐进所以,进化论只是一种假说,也可存疑。

自然论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

百姓皆曰我自然。

——《老子》十七章中国的盘古与女娲和上帝有同样的作为,都是神的代表,而不是人的作为。

人不可能具有那样的智慧和能力。

远古中国人把盘古与女娲当作神来敬拜。

到后来,中国人才把盘古和女娲作为完美的圣人来敬拜,这就扭曲了他们的形象。

中国人把神变成人间道德高尚的“圣人”,把神本文化变成了人本文化,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变。

西方现代文明是基督教的产物,是对上帝信仰、并充分认识到人性恶的产物,完整地保留着神本文化,没有被人本文化取代。

所以,西方人除了上帝之外,对任何人间的权威都不相信,对任何人间的权力都认为要加以制约。

人类起源的再思考——“龙的传人”?先秦:想像的动物。

(《庄子》、《山海经》、屈原的诗歌、《易经》、《左传》)秦代:将龙比作人。

《文史哲通论》课件

《文史哲通论》课件

观念的演变和影响
讨论历史观念的演变和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历 史主义的影响。
第四部分:哲学
1
起源和发展史
2
介绍哲学的起源和不同学派的发展历
程,如古希腊哲学、康德哲学等。
3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4
分析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伦理 学在道德价值观的塑造中的作用。
哲学定义
阐述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包括思 维、存在、价值等。
设计和制作原则
如何设计和制作一 份吸引人的PPT课 件,让内容更加生 动有趣。
课程时间分配
每个部分的课程时 间如何合理分配, 确保学生吸收到核 心知识。
演讲者的准备和技巧
演讲者如何准备充 分,运用技巧使演 讲更加生动和有吸 引力。
课程反馈和改进意见
收集学生的课程反 馈和改进意见,以 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文史哲通论》PPT课件
# 文史哲通论 PPT课件大纲
第一部分:引言
本部分将概述《文史哲通论》课程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定义,并探讨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部分:文学
文学定义
详细定义文学的本质和特点,以及其与其他 艺术形式的关系。
类型和风格
探讨不同文学类型和风格,包括抒情诗、小 说、戏剧等。
起源和发展史
介绍文学的起源,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以及重要作品的演变。
现实意义和价值
分析文学作品的社会和个人意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及其对 现实生活的影响。
第三部分:历史
历史定义
解释历史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其与其他学科的 关联。
起源和发展史
探讨历史的起源,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方法和途径
介绍历史研究的不同方法和途径,包括文献研 究、考古学等。

史学通论 课件98页PPT

史学通论  课件98页PPT

二,什么是历史学?
4,怎样把握历史学的三重属性?
A, 历史学家的陈述常常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但发现真实的程度仍然是衡量历史学家工作的 根本尺度。
B, 历史学家发现事实的根据是可靠的证据, 无论对证据本身要进行怎样复杂的批判和审定, 没有证据就没有历史,没有充足的证据,就没 有可靠的历史。历史学中的价值认识判断服从 于事实证据。
二,什么是历史学?
C,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都需要重构,重构的 效果是有差别的,历史家必须兼有科学态度和 艺术修养,并且要有对于生活的感悟力。
D,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常常是为了理解现实, 因而历史家总是与其研究的对象有某种关联, 历史学家是从长时段视角反思现实的人。
二,什么是历史学?
5,历史学的实用价值
第一章 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历史是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的经历 历史主要指自文明产生以来人类群体生存的重
要经历
19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和现实关联 历史是在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轴线上展开的人类
活动 人类的历史活动及历史现象是有规律的 历史上的不规则现象也是历史研究的对象
30
三,历史学的原则
3, 人本原则:历史学是人研究自己经验的活动, 对研究对象和历史现象复杂性需有人文理解和 基本尊重。
4, 自律原则:历史研究的结果应是可以用历史 学的方法来评价的,它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学科。
四,历史学的学科谱系
1,个人史 (biography) 2,社会史 (social history) 3,文化史 (cultural history) 4,专门史(specialized history) 5,地方/区域史(local or regional history) 6,国家史(the history of states) 7,世界史 (world history) 8 , “ 历 史 文 献 学 ” (historical bibliography and textual

文史哲通论(5)

文史哲通论(5)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的意思是说,从小知到大知,从小 年到大年,从有待到无待,要进入绝对自由的境界,就不要 凭借任何外在的依托,包括虚名,包括功业,包括为己的私 心。这就是自由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庄子看来,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 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 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大鹏和小鸟的飞翔能力全然 不同。大鹏能扶摇直上九万里,小鸟甚至从一棵树飞到另一 棵树都很勉强。但大鹏和小鸟各尽所能的飞翔,都感到自己 非常快乐。这说明,万物本性不是生来一致的,强求一致并 无必要。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 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齐谐,书名,里面多记载了一些诙谐怪异的事 情。志,记述。抟,环绕。扶摇,旋风。息,止息。 飞了六个月才停止。野马,野马似的游气,飞起的 尘埃。
注:学鸠,有人认为应该写做鸒鸠,鸒读“预”, 就是一种小鸟。“决起”应读作“xue起”,就是 迅速飞起的意思。抢,冲上。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 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 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 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
四、《庄子》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批判与 消解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 好/坏 、善/恶、 是/非 你/我 男人/女人 、人/妖 、中心/边缘 ……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 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 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 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 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 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 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 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 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