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基于标准的教学—— 第1课 生活在信息时代

合集下载

河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教案

河大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我们在信息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

2、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知道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周末,我们班要去郊外游玩,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生1:我们要考虑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生2:我们要确定好集合见面的地点。

生3:我们要收集有关去玩地点的各种信息。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

二、了解生活中的信息。

1、知识站1。

师: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冰雪消融、草木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信息,校园宣传栏传递着学校的活动信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也借助这些信息认识了万事万物。

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观察书中第1页下面的图片,说一说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师总结:我们从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信息。

通过嗅觉了解植物的气味信息。

通过看报纸了解报纸上的信息。

通过微信,QQ,校讯通等社交软件获得别人的信息。

2、思考营:师:(1)盲人摸象中的盲人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他们分别获取了什么信息?生:摸得方式。

摸到大象腿的觉得大象像棵大树;摸到大象肚子的觉得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大象尾巴的觉得大象像一根绳子。

师:我们在获取信息时应该全面,学会辨识真伪,去伪存真。

(2)交流:在生活中,你还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过信息?你的获取方式是什么?三、信息的传递。

1、了解从古代到现在传递信息方式的变化。

2、实践园。

观察书中的图片,将句子补充完整。

了解不同传递信息的方式:交警用手势传递信息。

书本用文字传递信息。

电话用声音传递信息。

《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2022年《《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精品》优秀教案

2022年《《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精品》优秀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和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或是同学交谈,阅读报刊书籍,收听播送看电视……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广泛的信息活动。
教师板书课题: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学生认真听并互相讨论。
二、分析生活实例认识信息
79页图,思考:
回忆自己在一天的生活中做过和可以感受到哪些事情,试着说出其中包含着哪些信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目标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如何进行搜集信息,整理加工信息?
3在尝试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交流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信息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
在自主尝试中,让学生学会自行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
重点
如何进行加工整理信息。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分析生活实例认识信息→信息的运用→稳固交流→课后小结
学生感受并体验“我来做〞。
学生互相讨论交信息收集
小亮帮老师组织一次郊游,他需要收集哪些信息?你们来帮一下他吧?
注:通过组织郊游活动,让学生体会什
学生观察体验活动。
学生回忆并答复下列问题。
学生总结信息的表现形式。
学生整体认识“信息活动〞。
学生理解并深入认识“信息活动〞。
学生解决问题活动。
么是信息的收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思考还有什么活动属于信息的收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信息收集的理解:人们为了到达某种目的,有意识的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收集。
消息等都是信息的传递。
“我来做〞中让学生知道播送、电视、 、因特网等都是我们获得与传递信息的途径。
四、稳固交流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

《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11在线生活悄然而至(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11在线生活悄然而至(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XXXXXXXXXXXX学校教学设计在21世纪的数字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购物、社交到工作,线上生活正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悄然发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话题。

在线生活悄然而至-一板书【设计意图】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在线生活是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事务。

二、知识新授(一)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教师活动: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下面播放“不同时期的信息传递方式”视频,完成下列连线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一:不同时期的信息传递方式现代:远古时代古代近现代教师总结: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在器物上刻画等;古代:烽火台、信鸽、邮驿组织;近现代:电磁技术的发明,电话、电报、电视;现代:互联网通信卫星。

我国是从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研发的电子计算机呢?阅读材料,了解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向班级全体同学介绍。

学生活动:介绍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教师补充: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二)丰富多彩的在线经历你有过这些经历吗?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在线交流、在线购物、在线直播、在线学习。

小组预设L在微信上可以和爷爷奶奶视频通话。

小组预设2:在手机上可以买好多东西,不需要出门。

小组预设3:在抖音直播里观看科技科普,与老师互动。

小组预设4:在线学习软件上有各种各样的课程,在上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兴趣爱好,和老师共同进步。

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丰富多彩的在线经历。

学生预设L在线填写问卷调查学生预设2:可以线上打车学生预设3:可以把我不了解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学生预设4:我妈妈有时候忙于工作,会给我点外卖。

教师总结:在线社会已悄然而至,人们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通过在线完成,在线行为己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赴科技馆的活动规划小智、小慧准备和大家一起前往科技馆,为策划科技节活动方案搜集材料。

请你给他们一些建议,并完成下表。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ERA
Word文档编辑排版方法
文字输入与格式设置
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学习字 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基础格式设置。
段落调整与排版
了解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 距等调整方法,实现文档美观 易读。
插入图片与表格
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绘制 表格等技巧,丰富文档内容展 示。
页面布局与打印设置
掌握分栏、分页、页眉页脚等 页面布局技巧,以及打印预览
拓展延伸:未来科技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以及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探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 城市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
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头戴式设备、手势识别 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计算机处理 结果。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
指令周期原理
CPU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并执 行指令,然后存储结果,形成一个指 令周期。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即0和1 表示所有信息。
04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河大音像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

河大音像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

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养成终 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 素质和竞争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 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增强他们 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02
信息获取与识别
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
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使用关键词搜索,获取相关网页、图片、视频等信息。
电子商务
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电子商 务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
娱乐生活
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娱乐方 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
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他们 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融入信 息化时代。
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信 息获取、整合和利用能力,进而提高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系统简介及基本操作
•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上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处理器、设备驱动、文件
和网络等,它使得计算机硬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 一个方便、易用的操作界面。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 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文件管理等。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来完成这些操作。此外,操作系统 还提供了许多快捷键和命令,使得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第一课 生活在信息时代
目录
CONTENTS
• 生活在信息时代概述 • 信息获取与识别 •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 • 网络基础知识普及 • 多媒体技术应用体验 • 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01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和挑战,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遵守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2)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时代的挑战,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时代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对信息时代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信息时代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与信息时代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1)信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向学生讲解信息时代的定义,即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量的时代。

强调信息时代的特征,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等。

(2)信息时代的主要表现举例说明信息时代在各个领域的表现,如通信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互联网通信)、电子商务的兴起(网购、在线支付)、社交媒体的普及(微信、微博)、大数据的应用(个性化推荐、智能交通)等。

3、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一些成功利用信息技术的案例,如某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市场竞争力、某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创业成功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课《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
五展示交流自主总结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作品,共同分享,提
升素养。

2.提醒学生现在社会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所以,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善于思考的脑筋,
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让信息更好地服务我们
的生活。

交流分享
培养学生
发现问
题,总结
问题的能

4分钟

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1.使用问卷星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https://ks.wjx.top/jq/89307550.aspx
2.教师结合测评结果,评价总结。

登录测评网
站,完成答
卷。

用数据来
支撑学习
效果
3分钟
七板书设计板书重点强化理解
八课后反思反思得失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