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ppt课件

C (3)、计算机能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的技术,属于( )技术。 A、动画 B、通讯 C、多媒体 D、网络
16
判断题:
(1)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如文字、
√ 声音、图形、图像等等都是媒体。 ( ) √ (2)信息是指用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形、
图象等形式所表示的内容。 ( )
第一课 我 们 生 活在
信息时代
1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 进入了信息时代。
• 那么,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2
上学的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我们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
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信息。
4
信息并不遥远,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11
探究
图片中的人物,正在接受哪种形式的信息?哪些属 于多媒体表现信息?
12
信 息
信 号
信号+
噪 声
信 息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干 扰
13
小游戏
• 规 则:
• 1、选男女生两组,每组各四名同学
• 2、第一个同学看老师手中的词,其他三名同学不能看, 然后只能用肢体动作向下一个同学传递,最后的同学回答 对则得分,错不得分。请注意,有人犯规游戏终止。
17
总结
• 今天咱们学了哪些知识呢?
18
再见
19
D C、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答案:( )
(2)、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
【学习课件】第一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2G
l第二代数字制式手机增加了接收数据的 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3G
完整版ppt
16
想一想:为什么使用多媒体表现信息?
1G
2G
l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 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 信系统, 3G主要特征是可提供 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
3G
完整版ppt
17
想一想:为什么使用多媒体表现信息?
(1)传递性: 第一组:飞鸽传书 第二组:道听途说 第三组:狼烟四起 第四组:一呼百应 (2)共享性: 第五组: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六组:有福同享 第七组:集思广益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第八组:粉妆玉砌 (4)价值性: 第九组:草船借箭 第十组:价值不菲 (5)时效性: 第十一组:前车可鉴 第十二组:逾期不侯
2、首先,老师规定传递信息的方式。
3、然后,由每组的第一位同学从老师那里获取信息。
4、在老师说“开始”之后,第一名同学按照老师规定的方式把信 息传递给下一名同学,接收信息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信息
加工更加形象的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安静等待接收信息。
5、传递和接收信息时请起立,等待接收信息时请安静坐好。
有福同享 集思广益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粉妆玉砌
(4)价值性:草船借箭 价值不菲
(5)时效性:前车可鉴 逾期不侯
完整版ppt
25
活动三:我是信息检察官
完整版ppt
26
活动三:我是信息检察官
说一说:道听途说的含义与典故 看一看:道听途说的含义与典故 议一议:如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
班级邮箱账号:class172010@126.c完o整m版ppt
2022年《《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精品》优秀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和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或是同学交谈,阅读报刊书籍,收听播送看电视……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广泛的信息活动。
教师板书课题: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学生认真听并互相讨论。
二、分析生活实例认识信息
79页图,思考:
回忆自己在一天的生活中做过和可以感受到哪些事情,试着说出其中包含着哪些信息?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目标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如何进行搜集信息,整理加工信息?
3在尝试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交流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信息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
在自主尝试中,让学生学会自行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
重点
如何进行加工整理信息。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分析生活实例认识信息→信息的运用→稳固交流→课后小结
学生感受并体验“我来做〞。
学生互相讨论交信息收集
小亮帮老师组织一次郊游,他需要收集哪些信息?你们来帮一下他吧?
注:通过组织郊游活动,让学生体会什
学生观察体验活动。
学生回忆并答复下列问题。
学生总结信息的表现形式。
学生整体认识“信息活动〞。
学生理解并深入认识“信息活动〞。
学生解决问题活动。
么是信息的收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思考还有什么活动属于信息的收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信息收集的理解:人们为了到达某种目的,有意识的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收集。
消息等都是信息的传递。
“我来做〞中让学生知道播送、电视、 、因特网等都是我们获得与传递信息的途径。
四、稳固交流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2)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2、难点(1)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
(2)引导学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避免信息过载和误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时代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视频,如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普及等,引发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关注,提问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初步感受和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信息时代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变。
(2)阐述信息时代的特点,如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信息多样化等。
(3)举例说明信息时代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如在线购物、远程办公、网络教育等。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几个典型的案例,如:(1)某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成功预测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2)某人因轻信网络谣言,造成不良后果。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分析其中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信息时代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4、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和挑战?(2)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如何筛选有价值的信息?(3)如何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实践操作(15 分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某一主题的信息,如“环保的新方法”,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避免信息过载和错误信息的影响。
4、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时代对个人、社会和未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2)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的方法。
2、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在信息海洋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时代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时代的利弊和应对策略。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运用。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信息搜索、整理和展示等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视频,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应用等,引发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兴趣,提问学生对信息时代的初步感受和认识,从而导入课程。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信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介绍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成为重要资源,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
特征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等。
(2)信息的获取讲解获取信息的途径,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专业数据库等,并强调如何确定信息需求和筛选可靠的信息源。
(3)信息的处理教授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信息的传递介绍信息传递的方式,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平台等,以及信息传递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护隐私、遵守法律法规等。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挑战?(2)如何避免在信息时代陷入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困扰?(3)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冀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课件 第1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共13张PPT)

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和接收着各种各样的 信息。与老师或同学交谈,阅读报刊书籍,收 听广播收看电视……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广泛的 信息活动。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说一说每幅图中小亮在做什么?
我们身体感觉到的冷暖、鼻子闻到 的气味是不是包含信息?
我们感受到的一切都包含着信息。
中学生我的中国梦主题讲话稿精选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希 望对大 家有所 帮助!!!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的中国梦 》。 人人都有梦想,可梦想是什么?梦想是 不断突 破和实 现,是丰 富的想 象和大 胆的创 造; 梦想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 柱。梦 想是一 朵朵争 奇斗艳 的花朵, 梦想是 一 双双振翅高飞的翅膀。有梦想,就要去 为将来 、为祖 国而奋 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 是一只 引吭高 歌的雄 鸡,是一 条搏击 长空的 巨 龙。我也曾听说过,钢琴王子刘伟因十 岁被电 击而失 去双手, 可他却 选择这 条残酷 的 道路——钢琴。他为此努力,有多少泪 水,有多 少汗水, 浸湿在 衣襟上 。美妙 的曲子 在 他手上流出。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 坚持、 努力,梦 想就会 实现。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 。从小 给自己 一个梦 想,一个 人生的 远大的 目 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 天空自 由地飞 翔。梦 想就是 生命的 一双无 形 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 发我们 的生命, 走向优 秀和杰 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 由,少年 进步则 国进步”无论我们的梦想有多大,都要 先从现 在做起 。黄皮 肤,黑眼 睛,龙的 血脉已 注
信息存储
上课记笔记和做作业,本子里就存储了 我们加工的信息。看到、听到的信息记在头 脑里,我们的头脑就成为一个存储信息的容 器。
河大音像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在信息时代

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养成终 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 素质和竞争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 正确使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增强他们 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02
信息获取与识别
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
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
使用关键词搜索,获取相关网页、图片、视频等信息。
电子商务
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电子商 务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
娱乐生活
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娱乐方 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
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他们 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融入信 息化时代。
提高学习能力
信息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信 息获取、整合和利用能力,进而提高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系统简介及基本操作
•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上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处理器、设备驱动、文件
和网络等,它使得计算机硬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 一个方便、易用的操作界面。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 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文件管理等。 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来完成这些操作。此外,操作系统 还提供了许多快捷键和命令,使得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第一课 生活在信息时代
目录
CONTENTS
• 生活在信息时代概述 • 信息获取与识别 •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 • 网络基础知识普及 • 多媒体技术应用体验 • 课堂实践活动设计
01
冀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课件 第1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共23张PPT)

6
信息社会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最早认识了水、粮草、猎物等资 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这时人类社会的劳动,主要以最原始的 狩猎和游牧方式获取生活资料。后来,人们开始种植粮食作物、养 殖食用动物和利用土地资源,人类进人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 “农业社会”。
18世纪末,瓦特改进和发明了“蒸汽机”。从此,机器作为劳 动工具和生活用具被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人类社会进入了以 机器化生产和工厂化劳动为特征的“工业社会”。机器的应用,使 人们认识到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工业社 会,物质材料和能源资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监督科。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心党组高度重视县级文明单位的创建 工作,成 立了以 党组书 记为组 长,其他 班子成 员 为副组长,心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文 明单位 创建领 导小组 。领导 小组下 设办公 室, 由心纪检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文 明单位
4
人类的信息活动
无论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还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 不开信息的传递、存储。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无论人们是否 意识到,信息都会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被处理和利用;或者说, 信息始终流动在各种活动过程和环节中。
关于创建20XX年县级文明单位的汇报 县文明 办: 我心县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在县委 、县政 府的领 导下,在 县文明 办的精 心指导 下, 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主题,以“创先争优”和“发展 环境提 升年”活动为 载体,以“规范交 易 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廉洁窗口”为目标 ,坚持 以科学 发展观 统筹全 局,不断 完
信息的使用特征不同于实物资源,信息的交流与实物的交流也 有本质区别。实物的交流或使用,一方得到另一方会失去,被使用 后会失去或减少可用次数;信息的交流或使用,一方得到另一方并 不会失去,被采用后也不会失去或减少什么,信息可多方多次交流 使用。因此,信息具有可分享性或共享性、共有性,信息资源是一 一种可共享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信息技术
广义:与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等 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均可视为信息技术。 通常:指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 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
处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计算精度高和通用性强。
信息与资料、消息、情况、知识、情报的区别
资料是指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作为研究参考或保存的材料。资料 可以看成是信息物化后的一种存在形式。由于收集者不同,资料中可能 蕴藏着大量的信息而成为获取信息的原料或源流,但也可能不包含对他 人有用的信息。 消息是信息的具体反映形式,信息是消息的实质内容,是能给人 带来新认识的消息。不同的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不同的, 有的消 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对某些人来说甚至不包含 信息。只有哪些为接受者了解、认识而且事先不知道的消息中才蕴含着 信息。 情况一般指已发生的客观事实。情况只有经过人们的感知,通过 载体传递,并为人们所认识,才能成为信息。有些情况能成为信息,有 些情况对某些人来说不能成为信息。 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和事物运动规律的认 识和掌握,是人都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组合。人类要 通过信息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又要根据所获得的信息组 织知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中特定的人类信息。 情报是指有目的、有时效、经过传递获取的、涉及到一定利害关系 的、特定的情况报道或资料整理的结果。它是一中特定的知识性信息。 信息的范围比情况广泛得多。情报的得失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利害关系吗, 而信息的得失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利害关系。
靠玩信息生存的马云, 成了中国首富。
因此,信息是 有用的,也就是有使用价值。
(1)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使用,一方得到另一方并不会失去,被采用后也 不会失去或减少什么,可以多方多次交流使用。 (2)信息具有可分享性(或共享性)。
说说你经历的事情中,哪些突出体现 了信息是有价值的。你怎样理解信息 的共享性,举例说明。
对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判别、分类、排序、 计算、分析、检索、编目等处理的活动和 过程。
信息存储
信息传递
对加工后信息记录在载体上的过程。
通过某种载体和方式,把信息从信息发生 源传送到接收源的活动和过程。
说说你以前做过的信息处理活动。
我的课件制作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资料查找
选择加工
存储
播放给你们
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二)
玉田县虹桥镇中学 江广明
五.信息的价值与共享
(1)信息本身不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材料,但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2)信息可以影响生产生活。如:天气可以影响生产生活策略和方案。 (3)信息可以被存储,随时供人们使用。如:知识可以印成书。
一个情报信息可能 影响一个战役。
雄安新区的建立信息, 一夜间房价翻番。
信息的 接受者
举出一个有关信息传递的具体实例, 分析并表述这一信息传递过程。
信源 女生
译码 手机
编码 电话机
信宿 男生
电信局总机 信道 及通往各地 的光缆。
四.人类的信息活动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所做的 信息处理和利用活动的过程,也叫信息处理活动。
信息收集 信息加工
对信息集中的活动和过程。
二.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的传递, 才能被人们了解认识,才能成为信息。
信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信息永远离不开载体。 如:声音、图像、文字等。 载体是表现信息内容的材料,并不是信息本身。 载体中包含的内容或意义才是信息。
多 媒 体 信 息
三.信息的传递
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一)
玉田县虹桥镇中学 江广明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的定义 •了解信息的表现形式 •了解信息的传递过程 •了解人类的信息活动 •了解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
一.信息在我们身边
问题1: 回想自己上学路上的情景,上学路上 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问题2: 从这个网站的 这个网页上,你读 到了什么?
六.信息社会
(1)信息素养成为人的基本素养。“马云”“刘强东”弱不禁风啊
(2)人的劳动已不再以体力性操作为主。女孩照样可以胜过蒙牛。
(3)信息社会以处理信息和操作信息处理工具为主,人们通过操作信 息化控产品,听说 过哪些信息化控制的产品生产?
信息
信号
信号、 噪声
信息
信息的 生成源
在发送 端将信 息转换 为可以 发送的 信号。 如将文 字、图 片、视 频等信 息转化 为电信 号等。
信息传 递所经 过的空 间路线。 它是信 息流通 系统的 干线, 担负传 输和存 储任务。
反编码 和反转 换过程 如将电 信号等 转化为 文字、 图片、 视频等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