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地面往井下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地面往井下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未来需要加强注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注氮效果和安全性,降低井下作业的风 险。
未来需要加强注氮设备的研发和改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井下作业提 供更好的保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注氮设备操作 和维护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相 应的技能和知识。
注氮操作步骤
连接管道
将注氮设备与井下管 道连接,确保连接处 密封良好,无泄漏。
开启设备
按照操作规程开启注 氮设备,调整设备参 数,确保正常工作。
监测氮气浓度
在注氮过程中,实时 监测井下氮气浓度, 确保浓度符合安全标 准。
定期对注氮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 设备运行正常,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毒面具、化学防护 眼镜、化学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以防止氮气中毒和化学品的伤害。
应急处理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 人。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 处理能力。
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 药品,确保在发生事 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 进行救援。
05
结论
总结
注氮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井 下瓦斯浓度,提高井下作 业的安全性。
注氮管路应定期检查和维 护,防止管路泄漏和堵塞 等问题。
ABCD
注氮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氮气流量、压力和温度等 参数,确保注氮效果和安 全性。
注氮操作需要专业人员进 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操作 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注氮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可靠,有望成为井下瓦斯治理的重要 手段之一。
工业制氮法
利用空气分离装置,通过深冷分 离法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 ,得到高纯度的氮气后注入井下 。
注氮设备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概述综采工作面注氮是矿井采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煤层的顶板稳定性,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但是,在注氮过程中,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就会导致煤层突出、顶板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矿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注氮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工人的安全。

安全技术措施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注氮前,工人应该全面排查工作面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状况,必须对地质条件、煤层构造、地下水、瓦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氮作业,确保操作规程的全面贯彻和执行。

2.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在注氮前,必须对工作面、顶板、底板等重要部位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注氮作业的效果和煤层稳定性的变化,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变化情况。

3.使用高效安全的注氮技术。

在注氮过程中,必须选用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注氮技术和设备,确保注氮作业的稳定和安全。

选择的注氮技术和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有对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和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控制注入量和浓度,以及注氮点的分布和密度。

4.采用精细化管理。

在注氮作业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注氮作业的场所、作业步骤和时间。

同时,要注意匹配气液比和注氮速度,掌握煤岩瓦斯运动规律,不断改善注氮工艺,以达到最佳的注氮效果和安全性。

5.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在注氮作业前,必须做好提示标志和预警系统的设置,并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系统。

通过事故应急演练,工人可以更好地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工人的自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措施,提高事故应急灵活性。

注意事项1.注氮操作工人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合格认证的人员,并持有相关工作证件。

2.在注氮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注氮浓度和气液比,确保工人的安全。

3.注氮过程中必须配备充足的安全监测仪器和设备,及时掌握注氮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变化情况。

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目录一、前言 (2)1.1 编写目的 (3)1.2 背景介绍 (3)二、注氮方案设计 (4)2.1 注氮站布局 (5)2.1.1 地理位置选择 (6)2.1.2 设备选型与配置 (7)2.2 注氮工艺流程 (8)2.2.1 氮气来源与供应 (9)2.2.2 注氮量计算与控制 (10)2.3 注氮设备操作与维护 (12)2.3.1 设备启动与停止 (13)2.3.2 设备日常检查与保养 (14)三、安全技术措施 (15)3.1 安全防护措施 (16)3.1.1 防火防爆措施 (17)3.1.2 个人防护装备配置 (18)3.2 应急处理预案 (19)3.2.1 注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20)3.2.2 应急响应流程与责任人 (22)3.3 安全培训与教育 (23)3.3.1 员工安全培训计划 (25)3.3.2 安全知识竞赛与演练 (26)四、注氮方案实施与监控 (27)4.1 施工进度安排 (28)4.2 工程质量监督与验收 (29)4.3 运行管理与维护保障 (30)五、结语 (31)5.1 方案总结 (32)5.2 后续工作建议 (33)一、前言在工业生产中,注氮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高效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层气开采、油气输送管线防护、粮库和冷库密封保护,以及防止常规方法难以管理的可燃气体积聚物等场所的安全防护中。

针对这些应用场景,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注氮技术的实施方案及其必要配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达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在设计和执行注氮方案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潜在的爆炸风险、氮气纯度对设施的不良影响,以及可能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可能构成的危害。

还需保证氮气的平稳、精准注入,以及确保系统兼容性和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

本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将遵循行业最佳实践,并严格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以保障人、机、环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指导各相关角色及团队在实施过程中制定更为详尽的安全预案和操作流程。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常见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1 2 3
瓦斯治理
加强瓦斯监测和抽放,严格控制瓦斯浓度,及 时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和爆炸。
防灭火管理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防止机械摩擦、电器火 灾等事故发生;配备灭火器材,定期进行演练 和培训。
人员安全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员工生 命安全。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绪论 • 注氮技术基础 • 综采工作面概述 •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 工程实践与效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绪论
项目背景和意义
01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综采工作 面作为煤炭开采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注氮技术应用范围及限制
注氮技术主要应用于综采工作面、掘进面以及周边区域的 瓦斯治理和安全保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注氮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氮气来源不足、成本 较高、对人员有刺激性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 虑和应用。
03
综采工作面概述
综采工作面特点
综采工作面通常具有较大的 开采面积和开采深度,采煤 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综采工作面注氮防 灭火技术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套完整 的注氮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综采工 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内容包括:注氮防灭火技术的原 理及适用条件、注氮设备的选型与设 计、注氮工艺的设计与优化、注氮效 果的监测与评估等方面。
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现场应用等。具体来说 ,将通过实验研究来探究不同条件下 注氮的效果及适用范围;通过数值模 拟来模拟不同条件下注氮的效果及优 化方案;通过现场应用来验证优化后 的注氮方案的实际效果。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注氮是一种用于煤矿开采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爆炸的风险,并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注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所需的安全技术措施。

2. 注氮技术原理综采工作面注氮是通过向采煤工作面注入氮气,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从而达到消除爆炸危险的目的。

注氮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稀释瓦斯浓度:通过注入氮气,将瓦斯浓度稀释至爆炸极限以下,使矿工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开展作业。

•隔离瓦斯传播:注氮可以在工作面形成一个氮气屏障,有效地隔离瓦斯的传播路径,防止瓦斯堆积和聚集。

•抑制火花引爆:氮气是惰性气体,能够有效地抑制火花的形成和传播,降低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的概率。

3. 注氮技术操作流程综采工作面注氮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注氮操作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安装氮气供应设备:包括氮气储气罐、输送管道和控制系统等。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氮气供应设备正常运行,无泄漏和故障。

•确定注氮方案: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和瓦斯浓度要求,确定注氮方案和注氮量。

3.2 注氮操作注氮操作一般包括以下步骤:•开启氮气供应:将氮气储气罐连接至工作面,并打开气阀,启动氮气供应。

•控制注氮速度:根据瓦斯浓度、工作面情况和注氮方案,控制氮气的注入速度。

一般建议按照一定的速度逐渐注入,避免压力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监测瓦斯浓度:在注氮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工作面的瓦斯浓度,确保瓦斯浓度能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执行注氮计划:按照注氮方案的要求,确定注氮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完成注氮操作。

3.3 收尾工作注氮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关闭氮气供应:在注氮操作完成后,需要关闭氮气供应,断开与工作面的连接。

•清理工作面:清理工作面上的注氮设备和管道,并恢复工作面的正常运行状态。

•记录与总结:对注氮操作进行记录与总结,包括注氮量、浓度监测结果、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修改)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修改)

18101采空区预防性注氮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简介18101综放工作面为本矿的首采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单切眼”布臵方式,煤层平均厚度7.75m,倾角4~9°,工作面沿煤层倾斜布臵,走向推进,沿4#煤底板回采,采高一般控制在3.5±100mm,循环进度及放煤步距都为800mm,采放比为1:1.214。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18101工作面6月下旬开始试生产,7月18日停止回采,累计回采进尺48米。

矿井4号煤层为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64天,为防止停采期间18101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需对采空区采取预防性注氮措施,为确保注氮期间安全,并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结合矿井实际,特编制本措施。

工作面回采情况和注氮管路铺设位臵见附图。

二、成立注氮领导组组长:李录成员:裴建、徐利华、李致周、穆成、张学斌杨于林成员单位:一通三防部、调度室、机电部、安全监察部、综采队、机运队职责分工:一通三防部分三个工作组:第一组:负责注氮期间进风侧和工作面气体检查工作(包括采样);第二组:负责注氮期间上隅角、24号横贯密闭处、回风流气体检查工作(包括采样);第三组:负责注氮过程束管监测和气样分析。

机运队:负责注氮机的开关及安全操作,并根据一通三防部要求调整注氮流量,负责注氮管路的巡查,保证管路无漏气现象。

负责注氮期间矿井上下通讯及联络系统畅通。

机电部:协调中煤五建向采空区延伸注氮管路。

综采队:负责工作面上下隅角挡风帘的吊挂以及工作面人员的撤离和警戒。

调度室:负责注氮相关工作的上传下达。

安监部:负责监督注氮工作全过程,监督检查撤人、警戒等工作。

三、注氮前的准备工作1、机运队检查注氮机、压风机等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检查注氮管路的完好情况,确保注氮期间严密不漏气。

2、机运队对井上下通讯系统进行检查,在注氮车间安装一部能和调度、井下相通的电话。

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注氮是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注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

为了确保注氮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注氮安全技术措施,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2. 注氮安全技术措施2.1 注氮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选择合适的注氮设备对于确保注氮过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首先,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注氮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可靠、稳定性高。

其次,在安装注氮设备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装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相应技术知识的操作人员才能进行注氮操作。

在注氮设备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注氮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强调安全意识。

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问题。

2.3 注氮操作的规范和流程为了确保注氮过程的安全性,必须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操作规范应包括注氮前的准备工作、注氮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氮后的清理工作等内容。

在进行注氮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不可随意变动和冒进。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注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注氮操作是在特定的工作场所进行的,因此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氮气聚集引发的安全事故。

其次,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语,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2.5 应急救援措施即使在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后,仍然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为了能够及时应对安全事故,需要做好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其次,应提前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东川矿业有限公司5107采空区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安全技术措施审核表5107采空区注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空区注氮设计(一)、概况东川煤矿现开采的5-2煤层为容易自然发火煤层,根据专项防灭火设计要求,我矿采用拖管注氮和采后集中注氮的方式对采空区进行防灭火处理。

为确保此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成立采空区注氮领导小组组长:汪西荣副组长:何明亮成员:郜宗刚孙光军李跃进李树利尹逊波鲍丙强张传生阴发勇董庆勇宗西建贾红祥李庆木及其他有关人员。

职责:组长:组织开展并全面指挥注氮工作。

副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注氮的具体指挥工作;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总指挥的一切职责。

成员:(通风副总工程师)负责指导、监督落实此项工作,并保证此项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调度室主任):负责安排调度室监测监控人员实时关注注氮机所在地回风区域的气体变化情况。

(通风科科长):负责组织实施注氮工作;协调通风科的对外联系。

(机电科科长):负责注氮机安设、接电、使用和机电现场管理工作。

(通风科技术员):负责编制、贯彻注氮安全技术措施;安排瓦斯检查员盯防注氮过程中及注氮后分析采空区气体变化情况。

(三)、注氮气可靠性计算:1、注氮设备主要技术指标DT700/8型氮气产量700m 3/h出口压力0.8Mpa氮气纯度≧97%2、输氮系统制氮硐室→胶带运输大巷→5107皮带机头→5107上分层运输顺槽→5107上分层采空区,均采用4寸无缝钢管。

注氮管路能否满足输氮气要求通过下式计算:P1﹣P2=0.0056(Qmax/1000)*L ………………①式中:P1-管道始端的绝对压力MpaP2-管道末端的绝对压力MpaQmax-最大输氮量m 3/hL-管路当量长度kmL 计算式为:L=∑o)i/(×)/(λλDi Do ×Li ……………………………②式中:Do-----基准管径(Do=100mm )阻力损失系数:oλ=0.026Li………………相同直径管路长度kmDi………………实际输氮管路内径mmiλ………………实际输氮管路直径的阻力损失系数Di=99mm iλ=0.0296将以上数据代入②计算:L=(100/99)×(0.0296/0.026)×1.8=2.07km假设管路末端绝对压力0.2Mpa将以上数据代入①计算得:P1=0.0056(700/1000)×2.07+P2P1=0.209Mpa根据以上计算,从制氮硐室到5107采空区的输氮管路长度为1800米的情况下,管路初段压力只需0.209Mpa,便可将700m3/h 的氮气输送到5107采空区内,末端的绝对压力还有0.2Mpa,因此制氮机氮气出口压力0.8Mpa完全满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工作面注氮注二氧化碳安全技术措施
一、注氮系统
⑴、二广场制氮站,配备JXZD-S型制氮设备一套,其制氮量700 m3/h。

⑵、注氮管路(ø150 mm钢管)铺设路线:制氮站→副斜井→208车场→暗皮带井→回采工作面运顺→采空区
⑶、注氮主管路管路为6寸(φ150mm)总长1850米,目前支管路4寸(φ100mm))。

二、注氮工艺
回采工作面注氮采用不间断性注氮。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埋管注氮,在工作面运顺铺设一趟注氮管路,当管路埋入采空区15 m时开始注氮。

三、注氮安全措施
1、调度室保证注氮期间通讯系统畅通,以便井下人员反馈信息。

2、注氮开始前必须对注氮管路进行压风巡查,(巡查路线分上段和下段,上段巡查路线二广场井口至208车场、下段巡查路线208车场至221工作面)发现有漏气先处理漏气。

处理漏气管路时,必须要有3人以上。

3、注氮氮气浓度不得低于97%,防火队管路巡查工用多参仪检查氧气含量,氧含量必须低于3%,方可开始注氮气。

4、注氮前管路先进行管路空气排空(2寸排空阀门设在221反斜下口),严禁新鲜空气进入采空区。

5、地面储存罐排气时间不少于40分钟,保证存储罐内氧含量必须低于3%。

井下管路排气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且检查221反斜下口排气阀氧含量低于3%。

方可开始注氮气。

6、井下管路排气时必须设专人把守好警戒,警戒范围
221反斜至2#风井,警戒范围内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逗留。

7、注氮气期间,工作面氧气含量不得低于19%,否则应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同时停止注氮作业。

8、工作面注氮气期间,工作面必须安排专职瓦检员,救护队员现场进行监护检查。

9、工作面注氮期间,瓦检员、救护队员每小时对工作面、后落山,回顺的瓦斯、氧含量、一氧化碳进行检查,发现工作面瓦斯、一氧化碳、氧含量异常时要及时将工作面作业人员撤出。

10、工作面注氮气期间,后落山瓦检员把好警戒,严禁无关人员在回顺巷道逗留。

11、221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外撤到新鲜风流中。

12、其他不足方面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

13、所有参与注氮及相关的人员,必须由各有关部(队)组织学习,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四、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设备及系统主要参数
我矿液态二氧化碳设备位于二广场,距付斜井井口约100m,系统主要由地面液态CO2槽车、水式汽化器、储气罐、电控柜、参数监测仪表(流量、压力、温度)和输气管道等构成。

输送管路利用注氮管路,利用阀门相互切换控制,主管路Ф150mm(3000米)经副斜井、208车场、暗皮带井、铺设Ф100mm支管路到221运顺。

液态二氧化碳由附近的化工厂用地面液态CO2槽车运送至矿井,在地面将液态CO2直接汽化成CO2气体(或气液两相流),经管路输送到使用地点,选择适合的释放口位置释放。

系统主要参数:
①运输:地面低温运输槽车每车最大可储运20吨液态CO2;
②槽车液态CO2出口压力:0.8~2.0Mpa;
③槽车液态CO2出口流量:0.5~1.8t/h;
④单台水式汽化器容积:3m3;
⑤水式汽化器最大耐压:2.5Mpa;
⑥储气罐最大耐压:1.2Mpa;
⑦单台储气罐出口流量:600~1500m3/h;
⑧储气罐出口温度:0~-30℃;
⑨输送距离:>5km;
五、液态二氧化碳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从运送二氧化碳槽车上压出的液体经过压力调节、流量控制后进入汽化器,汽化器置入水箱内,水箱内的水由电加热,汽化器吸收热量以后,将其管内流动的液体变成气体,经过储气罐和流量、压力、温度等控制装置通过注氮管路送到采空区。

六、注二氧化碳安全措施
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措施,地面人员操作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

2、在压注CO2之前要仔细对地面、井下输送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路连接是否完好,闸阀是否已经开启,保证安全阀、控制阀可靠、管路连接严密不漏气、压注钻孔畅通完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3、注CO2前一天,必须对井下所有通风设施和反风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通风设施和反风设施灵敏可靠。

4、注CO2前,应用氮气将管路中水等杂物吹出,保证管路内部干净、畅通。

并使管路内部充满氮气。

5、第一次运行前,必须对地面惰气防灭火装置试运转,并经矿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压注液态CO2时,地面、井下均要有干部现场跟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防止发生人员肢体冻伤,发现管路泄漏应立即汇报并采取得当措施处理。

7、注CO2结束后对沿途管路进行检查,如果管路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发生损坏,及时汇报并处理。

8、压注液态二氧化碳期间,工作面必须切断电源、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9、救护队员必须严密监测各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防止中毒及窒息事故发生。

10、灌注施工期间,巡查灌注管路人员严禁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接触二氧化碳液体,严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管路表面,防止冻伤事件发生。

11、灌注施工期间,巡查灌注管路人员若发现管路泄露,应立即通知调度室,停止灌注,等管路温度升至0℃以上后
再进行相应处理。

12、灌注施工期间,任何人不得撬动或用硬物敲打灌注管路,如有必要,须先停止灌注,等管路温度升至0℃以上后再进行相应操作。

13、除严格按照本措施外,还应严格按照三大规程施工。

七、避灾线路
避灾路线:221工作面→221运顺→暗皮井下阶段→218进斜→950石门(其他地点工作人员就近进入进风流中)。

221工作面注氮注二氧化碳安全技术措施
批准:
总工程师:
审批:
通风副总:
安质科:
通防科:
防火队:
施工单位:防火队
编制:郭德龙
编制时间:2014年08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