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级别_概述说明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级别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的一个重要科技奖项,旨在表彰在有色金属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和团队。
该奖项设立多个级别,包括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通过评选出优秀的科学研究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级别进行概述说明。
首先介绍该奖项设立背景和评选标准,然后详细解读不同级别奖项的具体说明与区别。
接着,列举并介绍过去获得该奖项的相关人员及其贡献,以展示该奖项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科技创新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意义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的建议。
最后总结文章内容,并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级别体系,包括奖项设立背景、评选标准以及不同级别奖项的说明与区别。
通过梳理获奖者名单和贡献介绍,展示该奖项对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文章还将分析科技创新对有色金属工业的意义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的建议。
最终旨在总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级别概述,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级别2.1 奖项设立背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设立的,旨在表彰在有色金属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并激励人才的成长和集体创新。
2.2 奖项评选标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选:- 科研成果贡献:评估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实用性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技术水平:评估候选人或团队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组织影响力:考察候选人或团队在行业内外具有的组织影响力以及社会声誉。
2.3 不同级别的奖项说明与区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级别。
平凡中见真章——记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海亮集团冯焕锋

48中国有色金属平凡中见真章——记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海亮集团冯焕锋潜心研究是冯焕锋入企28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他带领铜棒项目技术团队从无到有、从粗到精,持续改善,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也填补了国内外铜棒加工领域诸多空白。
海亮|文他,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在研发创新的道路上,一丝不苟,勤奋好学!他,在人才团队的培养上,耐心教导,毫无保留!他就是海亮集团旗下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铜棒项目总设计师冯焕锋。
冯焕锋1969年11月出生,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28年间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尤其是到海亮股份科宇公司(铜棒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岗位工作以来,以身作则,经常加班加点,攻克技术上的种种难关,创造了多项科技成果,先后申请发明专利近70项,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近10项,荣获“中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金锤奖”杰出工匠称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成为企业和全国有色金属加工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2020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树标兵 无私奉献创佳绩刚进入海亮工作时,只有高中学历的冯焕峰,对铜加工技术和行业一无所知,被安排在基层一线操作岗位工作,慢慢地凭借着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勤学苦练、不肯认输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个人在生产技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与敏感,逐渐成长为一名铜加工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
即使是后来担任了公司技术管理工作,冯焕峰也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一线,他对企业生产线上的所有机械设备、工作环境、工艺流程等了如指掌,始终坚持在铜加工生产一线设计制图并进行工艺研发创新。
无论公司生产装备、工艺、数据等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给予指导并协同攻克解决,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据统计,10余年来,冯焕锋带领团队为保障企业生产作业、优化工作环境、提升生产效率而做的各类技术改造和创新等不少于1000项,为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顶尖奖项,一直备受瞩目。
从这个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可以看到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人才发展情况。
以下就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我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1. 名单内容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名单上的博士都是具有出色学术成就和在有色金属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影响力,同时也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博士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矿产资源开发、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加工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他们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新材料的开发、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新工艺的研发等多个方面,对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名单价值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对于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
名单上的博士代表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成果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优秀博士的成果也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这些博士本身也是行业的重要人才储备,他们的加入和成长将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名单意义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的产生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一种助推和引领。
这些优秀博士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不仅体现了他们个人的能力,更体现了我国有色金属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他们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金属材料性能的提高以及环保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成就,都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的产生既是对优秀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许。
4. 个人观点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从业者,我对我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名单充满期待和敬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结果公示

44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汤传斌 男 1973-7 采购经理/工艺师 45 株州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许雄亮 男 1973-7 工程师 46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邢维松 男 1963-10 技术发展部主任/ 高级工程师 47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阮仁满 男 1962-10 副主任/教授级高 48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余家华 男 1951-2 副总经理/工程师 49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吴伯增 男 1961-8 选矿厂长/教授高工 50 云南锡业股份公司 宋兴诚 男 1966- 冶炼分公司副总 51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张云峰 男 1976-4 工程师 52 中国铝业公司 张吉龙 男 1963-10 部门主任/教授级高工 53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张延生 男 1964-4 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54 中南大学 李 劼 男 1963-10 教授 55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 辉 男 1966-12 副总经理/高工 56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李文成 男 1966-4 研究院院长 5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李冬青 男 1953-12 总工程师/采矿高工 58 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李建荣 男 1960-8 西北铝总工/教授高工 59 青铜峡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杨富强 男 1968-2 电解二部部长/高工 60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家红 男 1965- 总工/教授级高工 6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邵锦平 男 1955-12 资源勘查院部门副经理 62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邹来昌 男 1968-8 总工程师/高工 63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陈 进 男 1965-11 总经理/高工 64 西北矿冶研究院 陈小平 男 1962-5 教授级高工 65 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苗广礼 男 1952-12 副总经理 66 东北大学 姚广春 男 1947-4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67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姚素平 女 1957-10 总工/教授级高工 68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娄花芬 女 1970-1 技术中心副主任/高工 69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柳健康 男 1961-12 副总经理/成 绩优异高工 70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祝新友 男 1965-1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71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公司 赵传合 男 1945-1 副总工/高工 72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 赵富平 男 1958-4 副总经理 73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钟 利 男 1960-9 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74 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凌学勤 男 1964-9 副总经理/高工 75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奚正平 男 1966-12 院长/教授 76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公司 徐 毅 男 1957-1 韶关冶炼厂高 工 77 中南大学 桂卫华 男 1950-8 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78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殷志伟 男 1964-2 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79 昆明理工大学 秦德先 男 1939-10 教授 80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贾国相 男 1955-5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81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郭 桦 男 1958-12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82 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 郭照相 男 1953-6 总经理/高工/高级经济师 8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高文柱 男 1964-12 天力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 师 84 东北大学 崔建忠 男 1950-2 EPM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85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曹建国 男 1962-1 教授级高工 86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梁学民 男 1962-9 副总经理/总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推荐的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介绍

9
策 划 S p e c i a l T o p i c
强 韧 性 不 足 、高 温 抗 烧 蚀 差 而 不 能 满 足 尖 端 领 域 要 纳复合 ”设计思想 ,开辟 “ 纳
彭 金 辉
长 期 在 教 学 、科 研 一 线 从 事 微 波 冶 金 纂 础 理 论 、装 备 技
张 平 祥
自1 9 8 8年开始从事窦 用化超导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制备技 术开发 ,发 明多 种实用 化超导 材料核 心制备技 术 ,推动我
超 导 材 料 从 实 验 室 到 产 业 化 转 化 ,取 得 了 一 系 列 有 国 际 影 响 的 研 究 成 果 ,是 我 国 实 用 化 超 导 材 料 学 术 带 头 人 。 率 领 团 队
家 重 大 专 项 和 工 程 获 得 应 用 ,解 决 空 天 飞 行 器 最 突 出 的 技 术
自参 加 工 作 3 3年 以来 ,在 中 国恩 菲 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一 直 从 事有 色冶 炼 技术 创 新工 作 。 是有 色冶 金 领域 技 术 带 头人 ,系统 掌握 各 种有 色 金 属现 代 冶炼 技 术 ;是 氧气 底 吹熔 炼 技 术的 主要 发 明人 ,该 技术 现 被业 界公 认 为 国家 有 色金 属 产 业转 型 升级 的核 心支 撑技 术 ,国 际 有色 冶炼 产 能 与 装备 合 作的 关 键 引领 技 术 。参加 发 明 的第 一代 氧 气底 吹 炼 铅 技 术 ,取 代 了 传统 烧 结 生 产 工 艺 ,解 决 了 长期 困 扰
完成多个 国家攻 关 、科技 邡 8 6 3计划和 国家发 改委高技术
业 化 项 目, 建 成 国 内 首 条 趟 导材 料 生 产 线 并 代 表 我 国 向 国 际 热核 聚变实验反 应堆 ( I T E R )项 目批 量 供 货 ,实 现 了 我 国趟 导 材 料 产 业 化 ,并 跻 身 国 际 先 进 行 列 。取 得 的 工 程 技 术 成 果
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名单

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名单序一、2019年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名单揭晓2019年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批在有色金属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科研项目。
本期我们将为你揭晓2019年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并对其中的优秀成果进行深入解读。
二、获奖名单1. 一等奖项目名称:新型高效铜冶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负责人:张三所属单位:某某大学2. 二等奖项目名称:镁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创新与应用负责人:李四所属单位:某某研究所3. 三等奖项目名称:稀土金属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王五所属单位:某某企业三、案例解析1. 新型高效铜冶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张三教授团队在铜冶炼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对传统铜冶炼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研发出了新型高效铜冶炼技术。
该技术不仅提高了铜冶炼的生产效率,还大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 镁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李四研究团队在镁合金热处理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
他们通过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镁合金热处理工艺,有效提高了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为镁合金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3. 稀土金属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王五团队在稀土金属回收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针对稀土金属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稀土金属回收利用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四、总结与展望今年的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优秀的科技项目参与,获奖名单公布后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代表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更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实力。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领域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突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公式名单

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公式名单1. 引言1.1背景介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设立的,旨在奖励在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单位。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设立于1993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数届。
每届评选周期为三年,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评选过程严格、公正,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截至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已经成为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内的顶级奖项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声誉。
通过该奖项的评选,一方面可以激励有色金属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积极投身科研创新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未来的评选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将进一步加强对有色金属工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此外,还将加强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支持与引导,进一步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全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地位。
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颁发,有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发展,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值得期待的是,在未来的评选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2目的和意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是为了鼓励和表彰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推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创新发展,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有色金属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本奖项的设立旨在:1.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通过表彰那些在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与提炼、冶金新材料、环保治理等领域取得显著科技成果的个人和团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倪恒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2020年8月,经过多轮评选,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倪恒发荣获2020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屈联西 翟爱萍 王沛林|文经过多轮评选,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锌业公司”)总工程师倪恒发荣获2020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截至2020年12月12日,他已主持或牵头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申报河南省省院科技合作项目3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项,发表论文12篇,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2项,专利获权23项,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并被评为河南省有色冶金、化工双方向注册高级咨询师、济源市第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济源市第十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他长期以来艰辛努力的结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近日,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不断学习中练就本领2003年,为了充分发挥铅锌互补的冶炼优势,豫光集团决定立项上马30万吨电锌项目。
8月16日,30万吨电锌工程一期10万吨开工,历经16个月建设,2005年3月28日投料试产。
2005年5月10日,第一批锌锭下线。
工程采用代表世界炼锌主流的常规炼锌工艺,即锌精矿沸腾焙烧-锌焙砂两段浸出-浸出液三段净化-电解沉积析出锌,最后经电炉熔铸生产出成品锌锭;中间产品浸出渣采用回转窑挥发生产出次氧化锌,经多膛炉处理,脱除氟、氯等有害杂质后,获得合格的含铅氧化锌。
氧化锌经浸出系统回收锌后所产的富铅渣再返回铅冶炼系统,铅冶炼弃渣为无害渣,可作为水泥厂辅助原料。
焙烧烟气经余热回收后,可生产硫酸。
在这期间,倪恒发从公司项目管理员,到技术处处长,从此走上了锌冶炼技术之路。
倪恒发说:“那时,我带领20多个技术骨干,到水口山冶炼厂实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倡导在行业内重视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关注工程技术人员成长的社会风尚,弘扬工程技术人员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精神,鼓励有色金属行业在生产建设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励办法》,在有色金属行业设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该奖项由杰出工程师奖(简称“杰工奖”)和杰出工程师青年奖(简称“青年奖”)组成,奖项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不正当干涉。
第三条该奖项的评选工作由学会负责;奖励工作办公室设在学会秘书处,是评选该奖项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候选人召集、资格审查和后续评审的组织开展。
第二章推荐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杰出工程师奖的奖励范围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含转制型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
第五条杰出工程师奖的奖励条件是:
(一)热爱祖国,热爱有色金属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杰工奖年龄不超过60周岁,青年奖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二)已取得会员证号的学会个人会员。
如被推荐对象非学会个人会员须先行到学会网站登记注册;
(三)在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建设一线从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和管理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15年以上(杰工奖)和5年以上(青年奖);
(四)在有色金属产业中,创造性地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在生产、安全、制造、管理等方面实现自主创新,取得重大技术成果;该成果已得到成功运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五)具有髙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第六条杰出工程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青年奖每年评选一次,设杰工奖20名,青年奖20名,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及一定数额奖金。
第七条学会将通过媒体报道、出版专刊、展览会等形式,对获奖者的主要成果和贡献进行宣传报道。
在有色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将优先邀请获奖者参加。
第三章推荐渠道和办法
第八条杰出工程师奖采用所在单位推荐的办法产生候选人,候选人需通过法人单位推荐,并获得推荐意见,每个单位限推荐
合适人选1名。
第九条杰出工程师奖的推荐程序: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向相关单位发出推荐通知,并在学会网站等相关媒体上公告;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推荐杰出工程师奖候选人并填写推荐意见;被推荐人按照通知要求完成相关材料准备,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向奖励工作办公室寄送推荐材料。
第十条此奖项不接受非生产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法人单位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作为被推荐人推荐;工程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师系列职称,研究员或教授系列职称不在此奖项范围内。
推荐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如发现弄虚作假等行为永久取消推荐和被推荐资格。
第四章评审组织和程序
第十一条学会理事长办公会是提名奖励的最髙决策机构。
学会可根据申报数量和专业需要设置专业评审组,负责奖励的评审,评审委员不得作为推荐和被推荐对象。
第十二条杰出工程师奖评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对在奖励组织申报、评选表彰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学会将组织对举报内容进行核实查证,一经查实依据本办法进行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负责解释。
本办法的修改须经奖励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